CN210788845U -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8845U
CN210788845U CN201921880991.1U CN201921880991U CN210788845U CN 210788845 U CN210788845 U CN 210788845U CN 201921880991 U CN201921880991 U CN 201921880991U CN 210788845 U CN210788845 U CN 210788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late
buffer plate
material mov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09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shine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shine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shine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shine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09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8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8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88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它包括机架、上料装置和下料座;上料装置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有转向装置、检测板和多个支撑座;检测板上设置有带第一伺服电机和安装座的转动杆,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位移传感器;检测台与下料座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两个第二伺服电机和两个调整装置,每个第二伺服电机均通过滚珠丝杠安装有自动弯管装置;每个调整装置上均安装有油压冲孔机;机架上设置有龙门架,龙门架上设置有带多个移料装置和红外传感器的电动滑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将加工质量,还具有劳动强度低、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检修方便、使用稳定性好、材料浪费率低和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桌椅用管件生产设备,特别是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休闲桌椅是由许多管材焊接而成,在生产休闲桌椅的时候经常会用到U型管这种零件;其中在加工U型管的过程中,需要先利用弯管机将直管的一端进行弯管工作,接着人工转向对直管的另一端进行弯管工作;弯管完成后在人工搬运到冲孔机上对U型管上弯出的侧管分别进行同一水平位置的冲孔过程,才能够将U型管用于组装休闲桌椅;但在U型管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由人工进行搬运、放置、转向和定位等,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弯管机和冲孔机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再配合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使得整体生产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弯管和冲孔过程都是分别进行两次,且每次都是由人工进行定位的,这就导致很容易出现弯管位置不对称或者冲孔位置不对称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了加工质量。因此,现有的U型管生产设备存在着加工质量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和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加工质量,还具有劳动强度低和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机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上料装置和下料座;上料装置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检测台,检测台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转向装置和检测板;检测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转动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位移传感器;检测板和转向装置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所述检测台与下料座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检测台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伺服电机,每个第二伺服电机上均连接有滚珠丝杠;每个滚珠丝杠上均安装有自动弯管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下料座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整装置,每个调整装置上均安装有油压冲孔机;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龙门架,龙门架的顶面上设置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移料装置,电动滑轨的一侧对应每个移料装置的一侧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框,上料框内靠近检测台的位置处设置有阶梯座;阶梯座的上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一缓冲板,第一缓冲板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二缓冲板,第一缓冲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三缓冲板;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抬升气缸,第一抬升气缸上连接有第一抬升框;第一缓冲板与第三缓冲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抬升气缸,第三抬升气缸上连接有第三抬升框;第二缓冲板上远离第一缓冲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抬升气缸,第二抬升气缸上连接有第二抬升框;第二抬升框、第一抬升框和第三抬升框的顶面均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缓冲板的顶面位于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均匀分布的弧形储料架;所述上料框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滑轨,两条滑轨之间滑动安装有整合座;整合座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液压缸,整合座的底面上安装有整合板;整合板的底面与弧形储料架连接。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第一缓冲板的顶面到上料框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缓冲板的顶面到上料框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一缓冲板的顶面到上料框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缓冲板的顶面到上料框底面之间的距离。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自动弯管装置包括弯管座,弯管座的上设置有弯管模;弯管模的一侧设置有弯管液压缸,弯管液压缸上连接有弯管推杆;弯管座的表面上对应弯管推杆的位置处设有推出槽,推出槽内设置有推出气缸;推出气缸上连接有推出板。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固定定座和固定动座,固定动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液压缸;固定液压缸上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固定定座的一侧面上也设置有光敏传感器,两个光敏传感器均设置在固定板与固定定座之间,且两个光敏传感器均与固定液压缸电性连接。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座,转向座上连接有转向气缸;转向座的表面上设置有转向电机,转向电机上设置有转向盘;转向盘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抓紧槽,每个抓紧槽内均安装有抓手;每个抓手的一端部均安装有磁铁,每个抓手与抓紧槽之间均安装有弹簧。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调整板,第一调整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气缸;第一调整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调整电动滑轨,两条调整电动滑轨之间安装有第二调整板,所述油压冲孔机安装在第二调整板上。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移料装置包括移料升降气缸,移料升降气缸上连接有移料升降杆;移料升降杆的底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移料横杆,移料横杆的两端部均滑动设置有夹取座;每个夹取座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机械手。
前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中,所述机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蜂鸣器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上料装置、转向装置、第一伺服电机、位移传感器、第二伺服电机、自动弯管装置、调整装置、油压冲孔机、移料装置、红外传感器、蜂鸣器和显示屏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U型管生产设备,通过设置上料装置、位移传感器、自动弯管装置和油压冲孔机,先将需要进行弯管的管件原料通过上料装置送到检测台上,先利用两个位移传感器对管件进行环形检测,利用检测到的高度变换从而确认管件原料上焊缝的位置,接着利用转向装置对管件原料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焊缝不在折弯的位置,而且通过两个位移传感器进行同时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精度,进而提高了弯管质量;管件原料位置调整好后,再通过移料装置将管件从检测台移动到自动弯管装置进行弯管工作,弯管完成后,再由移料装置将管件从自动弯管装置移动到定位装置上,利用定位装置对管件的一端部进行定位,以替代人工固定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还能够避免在冲孔过程中管件出现移动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然后利用油压冲孔机进行冲孔工作;最后利用移料装置将管件从定位装置上移动到下料座上,整个过程由移料装置进行管件在不同加工工位之间的移动,不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下料、搬运、定位等,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将油压冲孔机设置在调整装置上,利用调整装置能够对油压冲孔机的前后左右位置进行调整,进而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管件的冲孔,扩大了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移料装置,能够实现不同加工工位之间的连续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再配合设置的红外传感器,能够实现准确定位,避免出现上料位置不准确而导致加工工位对管件原料的损坏,从而降低了材料的浪费;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不仅能够适应不同管件的长度,还能够动改变管件的弯管位置,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加工尺寸、加工效果的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工适用范围;同时,将上料、弯管、冲孔和下料设置在同一机架上,并利用移料装置进行中间搬运,从而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第三缓冲板、第一抬升框、第二抬升框和第三抬升框,利用第一抬升气缸、第三抬升气缸和第二抬升框的分别抬动第一抬升框、第三抬升框和第二抬升框往上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管件原料的自动单根抬升,从而实现自动上料,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在弯管座的底面上设有推出气缸和推出板,利用推出气缸带动推出板往上移动,从而实现对完好的管件的推料工作,方便移料装置的夹取下料;通过设置固定定座和固定动座,利用固定液压缸带动固定板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板和固定定座能够将管件进行固定,再通过设置的光敏传感器能够精准的确认固定板和固定定座是否将管件夹紧,避免了出现管件固定较松,导致管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移位的现象,或者管件固定较紧,导致管件夹紧部位出现变形的现象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果,降低了废品率;通过在转向盘上设置有多个抓紧槽,每个抓紧槽内均安装有抓手,每个抓手上均安装由磁铁,利用磁铁使得抓手能够紧密的贴合在管件上,再利用多个抓手进行对方位固定,从而提高了转向的稳定性;在通过设置的弹簧,能够使得抓手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管件的抓紧,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适用范围;通过设置控制器、蜂鸣器和显示屏,利用控制器控制整个管件原料的加工工作,从而方便了操作;通过设置蜂鸣器和显示屏通过蜂鸣器能够在整台机械加工过程中,某一位置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的提醒操作员,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故障的位置,从而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检修,方便了检修。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将加工质量,还具有劳动强度低、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检修方便、使用稳定性好、材料浪费率低和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架的俯视图;
图3是检测台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上料装置,3-下料座,4-检测台,5-转向装置,6-检测板,7-转动杆,8-第一伺服电机,9-安装座,10-位移传感器,11-支撑座,12-定位装置,14-第二伺服电机,15-滚珠丝杠,16-自动弯管装置,17-调整装置,18-油压冲孔机,19-龙门架,20-电动滑轨,21-移料装置,22-红外传感器,23-上料框,25-阶梯座,26-第一缓冲板,27-第二缓冲板,28-第三缓冲板,29-第一抬升气缸,30-第一抬升框,31-第三抬升气缸,32-第三抬升框,33-第二抬升气缸,34-第二抬升框,35-弧形储料架,36-滑轨,37-整合座,38-推动液压缸,39-整合板,40-弯管座,41-弯管模,42-弯管液压缸,43-弯管推杆,45-推出槽,46-推出气缸,47-推出板,48-固定定座,49-固定动座,50-固定液压缸,51-固定板,52-光敏传感器,53-转向座,54-转向气缸,55-转向电机,56-转向盘,57-抓紧槽,58-抓手,59-磁铁,60-弹簧,61-第一调整板,62-第一调整气缸,63-调整电动滑轨,64-第二调整板,65-移料升降气缸,66-移料升降杆,67-移料横杆,68-夹取座,69-控制器,70-蜂鸣器,7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构成如图1至5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上料装置2和下料座3;上料装置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检测台4,检测台4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转向装置5和检测板6;检测板6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8;转动杆7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安装座9,安装座9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位移传感器10;检测板6和转向装置5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11;所述检测台4与下料座3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12,定位装置12与检测台4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伺服电机14,每个第二伺服电机14上均连接有滚珠丝杠15;每个滚珠丝杠15上均安装有自动弯管装置16;所述定位装置12与下料座3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整装置17,每个调整装置17上均安装有油压冲孔机18;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龙门架19,龙门架19的顶面上设置有电动滑轨20;电动滑轨20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移料装置21,电动滑轨20的一侧对应每个移料装置21的一侧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22。
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框23,上料框23内靠近检测台4的位置处设置有阶梯座25;阶梯座25的上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一缓冲板26,第一缓冲板26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二缓冲板27,第一缓冲板26的另一侧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三缓冲板28;第一缓冲板26与第二缓冲板27之间设置有第一抬升气缸29,第一抬升气缸29上连接有第一抬升框30;第一缓冲板26与第三缓冲板28之间设置有第三抬升气缸31,第三抬升气缸31上连接有第三抬升框32;第二缓冲板27上远离第一缓冲板2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抬升气缸33,第二抬升气缸33上连接有第二抬升框34;第二抬升框34、第一抬升框30和第三抬升框32的顶面均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缓冲板28的顶面位于支撑座11的上方;所述第二缓冲板27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均匀分布的弧形储料架35;所述上料框23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滑轨36,两条滑轨36之间滑动安装有整合座37;整合座37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液压缸38,整合座37的底面上安装有整合板39;整合板39的底面与弧形储料架35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26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缓冲板28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一缓冲板26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缓冲板27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自动弯管装置16包括弯管座40,弯管座40的上设置有弯管模41;弯管模41的一侧设置有弯管液压缸42,弯管液压缸42上连接有弯管推杆43;弯管座40的表面上对应弯管推杆43的位置处设有推出槽45,推出槽45内设置有推出气缸46;推出气缸46上连接有推出板47;所述定位装置12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固定定座48和固定动座49,固定动座49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液压缸50;固定液压缸50上连接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52;所述固定定座48的一侧面上也设置有光敏传感器52,两个光敏传感器52均设置在固定板51与固定定座48之间,且两个光敏传感器52均与固定液压缸50电性连接;所述转向装置5包括转向座53,转向座53上连接有转向气缸54;转向座53的表面上设置有转向电机55,转向电机55上设置有转向盘56;转向盘56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抓紧槽57,每个抓紧槽57内均安装有抓手58;每个抓手58的一端部均安装有磁铁59,每个抓手58与抓紧槽57之间均安装有弹簧60;所述调整装置17包括第一调整板61,第一调整板6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气缸62;第一调整板6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调整电动滑轨63,两条调整电动滑轨63之间安装有第二调整板64,所述油压冲孔机18安装在第二调整板64上;所述移料装置21包括移料升降气缸65,移料升降气缸65上连接有移料升降杆66;移料升降杆66的底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移料横杆67,移料横杆67的两端部均滑动设置有夹取座68;每个夹取座68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架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69,控制器69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70;蜂鸣器70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71;所述上料装置2、转向装置5、第一伺服电机8、位移传感器10、第二伺服电机14、自动弯管装置16、调整装置17、油压冲孔机18、移料装置21、红外传感器22、蜂鸣器70和显示屏71均与控制器69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控制器69采用FX2C-20MRD、Cortex-R8、或Cortex-M7等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所用的位移传感器10采用LD620-5、LDI-G19-100-A210S或LDI-G19-075-A220S等型号;所用的红外传感器22采用PIS209、LHI878或SE2470等型号;所用的光敏传感器52采用LXD/GB5-AIE、LXD/GB3-A1DPS或LS560等型号。
在进行U型管生产时,先将需要进行加工的直管原料放置在弧形储料架35上,然后将整个装置连接上外部电源,使得位移传感器10、红外传感器22、光敏传感器52和控制器69均启动;接着控制器69会控制第一抬升气缸29、第三抬升气缸31和第二抬升气缸33同时启动,第二抬升气缸33启动后会带动第二抬升框34往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二抬升框34能够将弧形储料架35上最前端的管件抬升到第二缓冲板27上,又因为第二缓冲板27的顶面呈倾斜状,这使得第二缓冲板27上的管件会滚落到第二缓冲板27与第一抬升框30连接的位置处,当第二缓冲板27与第一抬升框30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时,管件就会停留在第一抬升框30顶面上;而第一抬升气缸29启动后会带动第一抬升框30往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抬升框30将管件抬升至第一缓冲板26上,又因为第一缓冲板26呈倾斜状,使得当第一缓冲板26与第三抬升框32的顶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后,管件又会自动滚落到第三抬升框32的顶面上;第二抬升气缸33启动后会带动第三抬升框32往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三抬升框32能够将管件抬升到第三缓冲板28上,又因为第三缓冲板28的顶面也呈倾斜状,使得管件会顺着第三缓冲板28的倾斜面滚落到支撑座11上;然后控制器69控制第一抬升气缸29、第三抬升气缸31和第二抬升气缸33同时停止,使得第二抬升框34、第一抬升框30和第三抬升框32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再次控制第一抬升气缸29、第三抬升气缸31和第二抬升气缸33同时启动,从而实现循环单个上料。
当管件掉落到支撑座11上时,控制器69先控制器69控制第一伺服电机8启动,第一伺服电机8启动后会带动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转动又会带动安装座9转动,安装座9转动后会带动位移传感器10转动,从而使得两个位移传感器10绕着管件进行圆周运动的检测,当位移传感器10经过钢管上的焊缝时,恒丰的高度与平滑的管件外壁有明显的区别,此时位移传感器10会感应到这种刚度的边上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69,控制器69再根据就收到的位移传感器10的电信号分析出焊缝的位置,如果焊缝的位置不在管件弯折的区域,则先控制直接启动移料装置21;如果焊缝的位置在管件弯折的区域,则控制器69先控制转向气缸54启动,转向气缸54启动后会带动转向座53往检测板6方向移动,转向座53移动又会带动转向盘56移动,从而使得转向盘56上的抓手58能够与管件表面贴合,利用磁铁59增加抓手58与管件之间贴合的紧密度;接着在控制转向电机55启动一定的时间,转向电机55启动后会带动转向盘56转动,从而使得转向盘56带动管件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焊缝的位置进行移动;再启动移料装置21。
移料装置21启动后,移料升降气缸65先启动,移料升降气缸65会带动移料升降杆66往支撑座11方向移动,使得夹取座68能够将管件夹住;然后移料升降气缸65停止,使得移料升降杆66带动夹取座68以及夹取座68上夹取的管件从支撑座11上分离;接着控制电动滑轨20正向启动,电动滑轨20正向启动后会带动支撑座11上方的移料装置21移动到弯管座40的上方;当移料装置21移动到弯管座40的上方时,移料升降气缸65正好将该处的红外传感器22遮挡住,这时控制器69再次控制移料升降气缸65启动,移料升降气缸65会带动移料升降杆66往弯管座40方向移动,然后启动弯管液压缸42,弯管液压缸42能够与弯管模41将管件夹住,使得管件从夹取座68上脱离;弯管液压缸42启动一定时间后,控制器69再控制移料升降气缸65停止;同时,随着弯管液压缸42继续工作,弯管液压缸42会带动弯管推杆43移动,从而实现对管件进行双头同时弯管,提高了工作效率;弯管完成后,控制器69先控制弯管液压缸42停止,接着再控制推出气缸46启动,推出气缸46启动后会带动推出板47往上移动,使得推出板47能够将弯管好的U型管从弯管模41上分离;然后控制器69先控制电动滑轨20反向移动,使得最开始位于弯管座40上方的移料装置21回到弯管座40的上方,然后启动移料装置21,使得移料装置21上的夹取座68能够将推出的U型管夹住,接着控制器69控制电动滑轨20正向移动,电动滑轨20启动后会带动夹住U型管的移料装置21移动到定位装置12的正上方;移料装置21移动到定位装置12的正上方后,控制器69会控制移料升降气缸65先启动,移料升降气缸65会带动移料升降杆66往固定定座48方向移动,接着控制固定液压缸50启动,固定液压缸50启动后会带动固定板51往固定定座48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固定定座48与固定板51能够将U型管固定住,然后控制器69再控制移料升降气缸65关闭,移料升降气缸65会带动移料升降杆66往上移动,回到初始位置;接着控制器69控制电动滑轨20反向启动,使得原先位于固定定座48上方的移料装置21回到固定定座48上方。
管件被固定板51和固定定座48固定好后,当固定板51和固定定座48上的光敏传感器52都被挡住时,两个光敏传感器52都不在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69,这时控制器69会控制固定液压缸50暂停,然后控制器69控制第一调整气缸62启动,从而使得第一调整气缸62带动第一调整板61移动,从而对油压冲孔机18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接着控制调整电动滑轨63启动,使得调整电动滑轨63带动第二调整板64移动,从而对油压冲孔机18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油压冲孔机18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长度,不同加工规格的U型管的冲孔工作;当油压冲孔机18调整好位置后,启动油压冲孔机18,利用油压冲孔机18对U型管的侧管进行冲孔工作;冲孔完成后,控制第一调整气缸62关闭,从而使得第一调整气缸62带动第一调整板61往回移动,从而使得U型管与油压冲孔机18分离;接着控制器69再控制移料升降气缸65启动,移料升降气缸65会带动移料升降杆66往固定定座48方向移动,使得夹取座68能够将管件夹住;然后再控制移料升降气缸65停止,使得移料升降干66带动夹取座68以及夹取座38上夹取的管件从固定定座48上分离;接着控制电动滑轨20正向启动,电动滑轨20启动后会带动移料装置21往下料座3的上方,完成下料。
当加工的管件长度变小时,启动推动液压缸38,推动液压缸38会带动整合座37沿着滑轨36移动,整合座37移动又会带动整合板39移动,从而使得整合板39能够对弧形储料架35的管件进行整理对齐;同样的需要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4启动后会带动滚珠丝杠15转动,滚珠丝杠15转动又会带动弯管座40移动,从而使得两个弯管座40之间的距离减小;当某一工作步骤中出现故障时,控制器69就会控制蜂鸣器70启动,同时控制器69将发生故障的位置在显示屏71上显示出来,从而能够方便检修。

Claims (9)

1.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上料装置(2)和下料座(3);上料装置(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检测台(4),检测台(4)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转向装置(5)和检测板(6);检测板(6)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一端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8);转动杆(7)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安装座(9),安装座(9)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位移传感器(10);检测板(6)和转向装置(5)之间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座(11);所述检测台(4)与下料座(3)之间设置有定位装置(12),定位装置(12)与检测台(4)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伺服电机(14),每个第二伺服电机(14)上均连接有滚珠丝杠(15);每个滚珠丝杠(15)上均安装有自动弯管装置(16);所述定位装置(12)与下料座(3)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整装置(17),每个调整装置(17)上均安装有油压冲孔机(18);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龙门架(19),龙门架(19)的顶面上设置有电动滑轨(20);电动滑轨(20)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移料装置(21),电动滑轨(20)的一侧对应每个移料装置(21)的一侧均设置有红外传感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框(23),上料框(23)内靠近检测台(4)的位置处设置有阶梯座(25);阶梯座(25)的上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一缓冲板(26),第一缓冲板(26)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二缓冲板(27),第一缓冲板(26)的另一侧设置有倾斜状的第三缓冲板(28);第一缓冲板(26)与第二缓冲板(27)之间设置有第一抬升气缸(29),第一抬升气缸(29)上连接有第一抬升框(30);第一缓冲板(26)与第三缓冲板(28)之间设置有第三抬升气缸(31),第三抬升气缸(31)上连接有第三抬升框(32);第二缓冲板(27)上远离第一缓冲板(2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抬升气缸(33),第二抬升气缸(33)上连接有第二抬升框(34);第二抬升框(34)、第一抬升框(30)和第三抬升框(32)的顶面均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缓冲板(28)的顶面位于支撑座(11)的上方;所述第二缓冲板(27)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均匀分布的弧形储料架(35);所述上料框(23)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滑轨(36),两条滑轨(36)之间滑动安装有整合座(37);整合座(37)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液压缸(38),整合座(37)的底面上安装有整合板(39);整合板(39)的底面与弧形储料架(3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26)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缓冲板(28)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一缓冲板(26)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缓冲板(27)的顶面到上料框(23)底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弯管装置(16)包括弯管座(40),弯管座(40)的上设置有弯管模(41);弯管模(41)的一侧设置有弯管液压缸(42),弯管液压缸(42)上连接有弯管推杆(43);弯管座(40)的表面上对应弯管推杆(43)的位置处设有推出槽(45),推出槽(45)内设置有推出气缸(46);推出气缸(46)上连接有推出板(4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2)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固定定座(48)和固定动座(49),固定动座(49)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固定液压缸(50);固定液压缸(50)上连接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52);所述固定定座(48)的一侧面上也设置有光敏传感器(52),两个光敏传感器(52)均设置在固定板(51)与固定定座(48)之间,且两个光敏传感器(52)均与固定液压缸(50)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5)包括转向座(53),转向座(53)上连接有转向气缸(54);转向座(53)的表面上设置有转向电机(55),转向电机(55)上设置有转向盘(56);转向盘(56)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环形均匀分布的抓紧槽(57),每个抓紧槽(57)内均安装有抓手(58);每个抓手(58)的一端部均安装有磁铁(59),每个抓手(58)与抓紧槽(57)之间均安装有弹簧(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17)包括第一调整板(61),第一调整板(6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调整气缸(62);第一调整板(6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条对称分布的调整电动滑轨(63),两条调整电动滑轨(63)之间安装有第二调整板(64),所述油压冲孔机(18)安装在第二调整板(6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装置(21)包括移料升降气缸(65),移料升降气缸(65)上连接有移料升降杆(66);移料升降杆(66)的底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移料横杆(67),移料横杆(67)的两端部均滑动设置有夹取座(68);每个夹取座(68)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机械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控制器(69),控制器(69)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70);蜂鸣器(70)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71);所述上料装置(2)、转向装置(5)、第一伺服电机(8)、位移传感器(10)、第二伺服电机(14)、自动弯管装置(16)、调整装置(17)、油压冲孔机(18)、移料装置(21)、红外传感器(22)、蜂鸣器(70)和显示屏(71)均与控制器(69)电性连接。
CN201921880991.1U 2019-11-04 2019-11-04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8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0991.1U CN210788845U (zh) 2019-11-04 2019-11-04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0991.1U CN210788845U (zh) 2019-11-04 2019-11-04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8845U true CN210788845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099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8845U (zh) 2019-11-04 2019-11-04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8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3991A (zh) * 2021-03-19 2021-07-09 朱福栋 一种便于拆卸的机电一体化冲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3991A (zh) * 2021-03-19 2021-07-09 朱福栋 一种便于拆卸的机电一体化冲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3212B (zh) 一种多工位回转式球阀装配机主机
EP3530402A1 (en) Wheel airtight rubber ring press-fitting device
CN107263092B (zh) 一种三通阀组装机及其组装方法
CN101417376B (zh) 太阳集热元件用焊接装置
CN105619157B (zh) 一种轮辋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04325001A (zh) 一种自动冲压机及其冲压加工方法
CN203679741U (zh) 多工位回转式球阀装配机主机
CN113198934B (zh) 一种悬挂式多工位伺服同步送料生产线
CN110142561B (zh) 一种柔性钣金生产线送料机用浮动夹钳
CN210334788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CN210788845U (zh) U型管自动冲孔生产设备
CN110039165B (zh) 一种全自动层板点焊生产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8465967B (zh) 一种用于角钢栅格板加工的高效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47975B (zh) 汽车零件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及用该生产线加工零件的方法
CN109013793A (zh) 一种钣金折边生产线
CN210937722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用送料机
US5105647A (en)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workpieces through a series of work stations
CN109894865B (zh) 一种二代泵芯检测组装机
CN204220727U (zh) 一种自动冲压机
CN114798873B (zh) 一种用于管接头高速冲压成型工艺及其一体化设备
CN115401434B (zh) 球阀装配生产线
CN105598623A (zh) 一种焊接椅背铁台生产工艺
US5003808A (en)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workpieces through a series of work stations
CN213530416U (zh) 高效型多管件横向弯管冲孔生产线
CN203751696U (zh) 一种新型管接头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