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1479U -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1479U
CN210781479U CN201922062517.4U CN201922062517U CN210781479U CN 210781479 U CN210781479 U CN 210781479U CN 201922062517 U CN201922062517 U CN 201922062517U CN 210781479 U CN210781479 U CN 210781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integrated circuit
power supply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25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menxia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anmenxia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menxia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anmenxia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9220625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1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1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14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源单元、红外检测单元、光敏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照明单元;电源单元,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对交流电源进行降压、整流及滤波以供电;红外检测单元,与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照明区域内人体以输出第一信号;光敏检测单元,与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亮度以输出第二信号;照明单元,与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接收驱动信号以触发照明;控制单元,与电源单元、红外检测单元、光敏检测单元以及照明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以延时输出驱动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照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广泛应用于库房、商场、走廊、过道等场合,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红外控制或者光敏控制中的单一照明控制方式,存在浪费电能的现象。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解决的单一照明控制方式导致电能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源单元、红外检测单元、光敏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以及照明单元;电源单元,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对交流电源进行降压、整流及滤波以供电;红外检测单元,与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照明区域内人体以输出第一信号;光敏检测单元,与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亮度以输出第二信号;照明单元,与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接收驱动信号以触发照明;控制单元,与电源单元、红外检测单元、光敏检测单元以及照明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以延时输出驱动信号。具有两种检测方式共同控制照明单元进行照明,照明自动控制更加精准,减少电能浪费;能够延时输出驱动信号,降低随机性的误触发概率,进一步节约电能。
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源单元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九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以及第八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具有构造精简,所使用的元器件少喝成本低。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三二极管为2CW103型稳压二极管。电源单元输出的电压更稳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红外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集成电路;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电源正极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成电路的电源负极、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集成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红外检测作为触发照明控制的因素之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集成电路为P2288型热释红外传感器。集成度高,外围元器件使用少。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光敏检测单元包括电位器和光敏电阻;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电位器的第一端以及滑动端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光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位器的第二端与光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光敏检测作为照明控制的另一触发因素,且具有可调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以及第二集成电路;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管脚和第一开关的常闭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管脚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六管脚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管脚与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管脚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管脚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管脚与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管脚与第一开关的公共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管脚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管脚与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常开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七管脚连接。通过第七电容和第八电阻实现输出延时调节,降低随机性的误触发概率,提高照明自动控制的精准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集成电路为SNS9201型人体红外传感器处理集成电路。该种集成电路具有抗电磁干扰强,能够适应较为恶略的环境;其价格便宜,且所需外围元器件少,便于推广应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照明单元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晶闸管以及照明灯;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管脚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照明灯的第一端连接;照明灯的第二端与第一晶闸管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一晶闸管的第二阳极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采用无触点照明控制的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噪音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晶闸管为双向晶闸管。采用双向晶闸管,可以不用区分接入的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安装更便捷。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通过红外检测单元进行照明区域人体检测和通过光敏检测单元进行环境亮度检测,两种检测方式共同触发控制单元输出驱动信号,驱动照明单元进行照明,照明自动控制更加精准,减少电能浪费;控制单元能够延时输出驱动信号,从而降低随机性的误触发概率,进一步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的线路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源单元100、红外检测单元300、光敏检测单元200、控制单元400以及照明单元500;电源单元100,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对交流电源进行降压、整流及滤波以供电;红外检测单元300,与电源单元100连接,用于检测照明区域内人体以输出第一信号;光敏检测单元200,与电源单元100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亮度以输出第二信号;照明单元500,与电源单元100连接,用于接收驱动信号以触发照明;控制单元400,与电源单元100、红外检测单元300、光敏检测单元200以及照明单元500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以延时输出驱动信号。
具体地,电源单元100接入的交流电源,其为AC220V市电,直接给照明单元500供电;电源单元100输出的直流电为红外检测单元300、光敏检测单元200、控制单元400以及照明单元500供电;通过红外检测单元300检测照明区域内是否有人体活动,如果有则输出第一信号;通过光敏检测单元200检测环境亮度,如果光线较暗,则输出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共同触发控制单元400输出高电平的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控制照明单元500进行照明。反之,则照明单元500不工作。其中,控制单元400输出的驱动信号受控于自身延时,可防止误触发。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单元100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以及第三二极管VD3;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VD1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以及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VD1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VD3的负极和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第三二极管VD3的正极以及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二极管VD3为2CW103型稳压二极管。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红外检测单元3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电源正极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电源负极、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以及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集成电路IC1为P2288型热释红外传感器。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敏检测单元200包括电位器RP1和光敏电阻RL;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电位器RP1的第一端以及滑动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与光敏电阻RL的第二端连接;电位器RP1的第二端与光敏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00包括第一开关S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十一管脚和第一开关S1的常闭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二管脚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十六管脚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十五管脚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以及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十管脚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六管脚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五管脚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一管脚与第一开关S1的公共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三管脚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四管脚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和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S1的常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七管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集成电路IC2为SNS9201型人体红外传感器处理集成电路。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照明单元500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三极管VT1、第一晶闸管VS1以及照明灯H;第二集成电路IC2的第二管脚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晶闸管VS1的控制极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照明灯H的第一端连接;照明灯H的第二端与第一晶闸管VS1的第一阳极连接;第一晶闸管VS1的第二阳极与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晶闸管VS1为双向晶闸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有人进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区时,便将检测到的人体辐射出的红外信号转换为低频电信号。该信号加至第二集成电路IC2的14脚,经第二集成电路IC2内部放大和信号处理后,其1脚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该信号经第九电阻R9加至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使第一三极管VT1导通,进而触发双向晶闸管导通,将照明灯H点亮。
第二集成电路IC2的9脚为触发禁止端,当该脚电位约等于0.2UDD时,则禁止触发。若该脚电位升高,则允许触发。利用这一触发特性,在第二集成电路IC2的9脚外接电位器RP1和光敏电阻RL组成光控电路。白天,由于光照强,光敏电阻RL呈低阻,9脚呈低电平。该低电平将触发信号封锁,使电路处于禁止触发状态,照明灯H熄灭,夜晚,光敏电阻RL光敏电阻RL呈高阻,第二集成电路IC2的9脚呈高电平,电路处于允许触发状态,整个电路处于探测工作状态,一旦有人进入探测区,则照明灯H将被点亮。
第二集成电路IC2的3、4脚外接的第八电阻R8和第七电容C7决定了输出延迟时间。
第二集成电路IC2的5、6脚外接的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容C6可改变电路的触发封锁时间。
第一开关S1为重复触发控制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单元,用于接入交流电源,对所述交流电源进行降压、整流及滤波以供电;
红外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照明区域内人体以输出第一信号;
光敏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环境亮度以输出第二信号;
照明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连接,用于接收驱动信号以触发照明;
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所述红外检测单元、所述光敏检测单元以及所述照明单元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以延时输出所述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三二极管;
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九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二极管为2CW103型稳压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一集成电路;
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成电路为P2288型热释红外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检测单元包括电位器和光敏电阻;
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以及滑动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以及第二集成电路;
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一管脚和所述第一开关的常闭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六管脚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五管脚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十管脚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六管脚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五管脚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四管脚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常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七管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成电路为SNS9201型人体红外传感器处理集成电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晶闸管以及照明灯;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一端与所述照明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照明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晶闸管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第一晶闸管的第二阳极与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闸管为双向晶闸管。
CN201922062517.4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1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2517.4U CN210781479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2517.4U CN210781479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1479U true CN210781479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6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251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1479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1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95622A1 (zh) 一种led灯的灯光控制系统
Tsai et al. PIR-sensor-based lighting device with ultra-low standby power consumption
CN202918268U (zh) 人体红外线信号及环境亮度信号检测控制电路
CN205584567U (zh) 热释能智能led灯电路
CN210781479U (zh) 一种自动照明控制电路
CN108770129B (zh) 一种声光感应智能照明系统
CN205264963U (zh) 智能开关插座
CN110392473B (zh) 一种光控照明灯具的信号处理方法
CN210928089U (zh) 一种基于hn911l芯片控制的电源管理装置
CN106989297B (zh) 光控led灯丝灯驱动系统及光控led灯丝灯
CN205546094U (zh) 三态led感应灯
CN211352528U (zh) 手扫感应加人体感应双感应智能感应开关
CN203872408U (zh) 非接触式人体智能感应led台灯
CN210852217U (zh) 一种车灯控制装置
CN211509374U (zh) 一种具有人体感应功能的光控led灯电路
CN219678715U (zh) 一种红外感应灯电路
CN106793372B (zh) 一种单火线电容式墙壁触摸开关控制电路
CN219775504U (zh) 一种智能化的衣柜灯及其智能衣柜系统
CN211047296U (zh) 一种可调节亮度的照明灯
CN211352531U (zh) 一种手扫感应加人体感应双感应智能感应开关
CN217160058U (zh) 一种感应人体距离来调节亮度的楼道灯
CN212992654U (zh) 一种低功耗单火线电子控制开关电路
CN218162930U (zh) Led应急灯专控电路
CN213907007U (zh) 一种数据监控处理平台
CN221004970U (zh) 一种半亮人体红外感应高压led线条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nmenxia City, Henan province 472000 West Xiaoshan Road No. 42

Patentee after: SANMENXIA POLYTECHNIC

Address before: No. 42, Gushan West Road,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2000

Patentee before: SANMENXIA POLYTECHNI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