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8608U -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8608U
CN210778608U CN201922109478.9U CN201922109478U CN210778608U CN 210778608 U CN210778608 U CN 210778608U CN 201922109478 U CN201922109478 U CN 201922109478U CN 210778608 U CN210778608 U CN 210778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display
bearing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94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探
朱修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94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8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8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8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覆盖于显示面板的盖板,盖板包括延伸出显示面板外周侧的边缘区域;中框,包括用于放置显示模组的放置槽及位于放置槽且与边缘区域对应的承接部,承接部包括与边缘区域的侧面相对的第一承接面和与边缘区域的底面相对的第二承接面;固定胶层,中框与显示模组通过固定胶层固定连接,固定胶层在放置槽上,且设置于边缘区域与承接部之间;限位柱,设置于固定胶层内、边缘区域的底面与第二承接面之间。通过在显示模组的盖板与中框之间的固定胶层内设置限位柱,以使中框稳定承载显示模组,避免显示模组的各层结构的稳定性被破坏。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具有成本低、视角宽、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发光色彩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可实现大面积柔性显示等优点,被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
一般,OLED显示面板通过盖板与中框粘接胶粘接固定。由于粘接胶的材质相对较软,盖板受力后容易挤压粘接胶,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损坏OLED显示面板。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结构稳定性,防止显示模组被损坏的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延伸出所述显示面板外周侧的边缘区域;中框,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显示模组的放置槽及位于所述放置槽且与所述边缘区域对应的承接部,所述承接部包括与所述边缘区域的侧面相对的第一承接面和与所述边缘区域的底面相对的第二承接面;固定胶层,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固定胶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胶层在所述放置槽上,且设置于所述边缘区域与所述承接部之间;限位柱,设置于所述固定胶层内、所述边缘区域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承接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限位柱包括相背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的侧面,所述限位柱通过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承接面对接,通过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边缘区域的底面对接,所述第一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二端面为平滑曲面;或,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均为平面,且面积比为3:2~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限位柱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所述限位柱的所述侧面包括倾斜侧面,所述倾斜侧面与所述显示模组相邻,且所述倾斜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呈锐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限位柱的所述侧面包括竖直侧面,所述竖直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直角相交,所述限位柱通过所述竖直侧面与所述第一承接面贴合,通过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承接面贴合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相对的两个侧边或者在所述显示模组整个外周;所述限位柱在所述显示模组俩俩相对的侧边对称设置或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胶层在所述第二承接面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限位柱在所述第二承接面上的正投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边缘区域在所述第二承接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限位柱在所述第二承接面上的正投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中框沿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阶梯形,呈所述阶梯形的阶梯部位为所述承接部。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模组的盖板与中框之间设置限位柱,并且将限位柱设于固定胶层内,以使中框稳定承载显示模组,进而防止固定胶层在盖板的作用下变形挤压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避免显示面板各层结构的稳定性被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显示模组;11-盖板;12-显示面板;2-固定胶层;3-限位柱;4-中框;41-第一承接面;42-第二承接面;5-承接部;6-边缘区域;7-第二端面;71-平滑曲面;8-第一端面;X-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Y-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中框4、固定胶层2以及限位柱3,其中,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面板12以及覆盖于显示面板12的盖板11,盖板11包括延伸出显示面板12外周侧的边缘区域6,显示面板12具体包括透明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偏光片(Polarizer,POL)、有机发光层、复合胶带等结构,各层结构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Y堆叠组成显示面板12,而覆盖于显示面板12上的盖板11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2,盖板11一般采用透明玻璃材料制作。
而中框4是用于固定支撑显示模组1的框体,具体尺寸形状需要根据所采用的显示模组1的尺寸形状进行选择,具体包括用于放置显示模组1的放置槽及位于放置槽且与边缘区域6对应的承接部5,由于整个显示模组1需要安装于放置槽内,因而,放置槽的尺寸需要与显示模组1相匹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中框4沿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阶梯形,而呈阶梯形的阶梯部位即为承接部5。当然,根据不同组成构造的显示模组1,中框4还可以设置成多层阶梯形,以支撑放置显示模组1的不同部件,也可以根据显示模组1的形状尺寸选择其他结构形状的放置槽,例如梯形槽。
为了对边缘区域6进行限位支撑,放置槽上设置有承接部5,承接部5包括与边缘区域6的侧面相对的第一承接面41和与边缘区域6的底面相对的第二承接面42,第一承接面41限制盖板11沿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的移动。
请参阅图1,中框4与显示模组1通过固定胶层2固定连接,固定胶层2设于放置槽上,且位于边缘区域6与承接部5之间,具体是指在边缘区域6的底面与第二承接面42之间、边缘区域6的侧面与第一承接面41之间均填充有固定胶层2,同时,也可以在显示面板12外周的放置槽上设置固定胶层2,以保护显示面板12。
为了避免显示模组1因固定胶层2较软而下陷或者变形移动,进一步的,固定胶层2内、边缘区域6的底面与第二承接面4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柱3。在关于限位柱3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柱3包括相背的第一端面8、第二端面7和连接于第一端面8及第二端面7的侧面,限位柱3通过第一端面8与第二承接面42对接,通过第二端面7与边缘区域6的底面对接,第一端面8的面积大于第二端面7的面积。
具体的,限位柱3部分或整体设置于固定胶层2内,且限位柱3的第一端面8、第二端面7分别相抵于第二承接面42与边缘区域6的底面,通常限位柱3的第一端面8通过胶接等方式与第二承接面42固定连接,保证限位柱3固定的稳定性,限位柱3并不局限于圆柱体,用户可以采用棱台、圆台等能够稳定支撑盖板11的结构形式。
另外,由于限位柱3固定在放置槽上,将第一端面8的面积设置为大于第二端面7的面积,可以保证限位柱3与第二承接面42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承接部5对限位柱3的支撑力,以保证在将盖板11放置于限位柱3上时,限位柱3不会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倾斜,使得固定胶层2变形移动挤压损坏显示面板12。
进一步的,第一端面8与第二端面7均为平面,如图1至图3所示,能够保证支撑的稳定性,且第一端面8与第二端面7的面积比为3:2~2:1,将两者的面积比设置为3:2~2:1,可以在保证第一端面8与第二承接面42具有足够接触面积的同时,第二端面7也能有效支撑盖板11的边缘区域6。
可选的,还可以将第二端面7设置为平滑曲面71,只需要支撑盖板11不下落即可,且平滑曲面71也不会因过于尖锐而损伤盖板11,由于第一端面8需要与第二承接面42连接,保证整个限位柱3的稳定性,因而,第一端面8需要设置为平面,具体设置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模组1的盖板11与中框4之间设置限位柱3,并且将限位柱3设于固定胶层2内,能够以使中框4稳定承载显示模组1,避免盖板11因固定胶层2支撑力不够而产生移动,进而防止固定胶层2在盖板11的作用下变形挤压显示模组1的显示面板12而导致显示面板12各层结构的稳定性被破坏。
由于盖板11的边缘区域6延伸出显示面板12的外周侧,而限位柱3设置于边缘区域6的下方,为了避免限位柱3向显示面板12所在方向倾斜,损坏显示面板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柱3为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限位柱3的侧面包括倾斜侧面,倾斜侧面与显示模组1相邻,且倾斜侧面与第一端面8呈锐角设置。具体的,限位柱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结构稳定性更好,相应的,限位柱3的立体结构可以采用圆台或者棱台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的立体结构。
请参阅图2,在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X上,限位柱3设置于显示面板12与第一承接面41之间的固定胶层2内,且限位柱3的倾斜侧面与第一端面8呈锐角设置,即向第一承接面41所在方向倾斜设置,具体可以将限位柱3远离第一承接面41的侧面倾斜朝向于第一承接面41,以使在放置盖板11时,即使限位柱3发生倾斜,也会是向第一承接面41所在方向倾斜,不会影响位于反方向的显示面板12,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限位柱3在中框4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的侧面包括竖直侧面,竖直侧面与第一端面8直角相交,限位柱3通过竖直侧面与第一承接面41贴合,通过第一端面8与第二承接面42贴合设置。
请参阅图3,限位柱3的竖直侧面贴合于第一承接面41,第一端面8贴紧于第二承接面42,使得限位柱3抵靠于承接部5,即限位柱3与边缘区域6的侧面均相接于第一承接面41,由于第一承接面41的支撑与限位作用,限位柱3固定时的稳定性更好,限位柱3与承接部5的第一承接面41之间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不易变动分离,也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方便进行维护或者更换。
为了有效支撑不同位置的边缘区域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柱3设置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两个侧边或者在显示模组1整个外周,即限位柱3可以只设置在显示模组1的一对侧边上,节省成本,也可以沿显示模组1整个外周环绕设置一周,使得显示模组1具有更多的支撑点,提高其固定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限位柱3在显示模组1俩俩相对的侧边对称设置或错位设置,具体的,限位柱3的数量可以为复数,例如设置有4个限位柱3,在显示模组1的两侧各对称设置两个,也可以设置更多,分别对称设置于显示模组1的四个侧面,设置方便快捷;或者,限位柱3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两个侧错位设置,即限位柱3不需要用对称成对设置,而是将各个显示柱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两个侧分散错位设置,例如在一侧设置两个限位柱3,在显示模组1相对的另一侧设置一个或者三个限位柱3,能够避免与其他部件干涉,布置更灵活。
在关于限位柱3的设置位置的一种实施例中,固定胶层2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限位柱3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即限位柱3完全被包裹于固定胶层2内,限位柱3受到来自各方向固定胶层2的作用力更加均匀,当然,也可以使限位柱3部分设置于固定胶层2内,即固定胶层2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部分覆盖限位柱3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方便对限位柱3进行安装或者更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限位柱3对边缘区域6的有效支撑,边缘区域6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限位柱3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
具体的,限位柱3的第二端面7部分与边缘区域6的底面接触,即上述的边缘区域6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部分覆盖限位柱3在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当然,如图1及如图2所示,限位柱3的第二端面7也可以全部与边缘区域6的底面接触,限位柱3的第二端面7与边缘区域6的底面的接触面积大小具体可以通过调整限位柱3在中框4的位置来改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移动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等设备,显示装置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面板(12)以及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12)的盖板(11),所述盖板(11)包括延伸出所述显示面板(12)外周侧的边缘区域(6);
中框(4),包括用于放置所述显示模组(1)的放置槽及位于所述放置槽且与所述边缘区域(6)对应的承接部(5),所述承接部(5)包括与所述边缘区域(6)的侧面相对的第一承接面(41)和与所述边缘区域(6)的底面相对的第二承接面(42);
固定胶层(2),所述中框(4)与所述显示模组(1)通过所述固定胶层(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胶层(2)在所述放置槽上,且设置于所述边缘区域(6)与所述承接部(5)之间;
限位柱(3),设置于所述固定胶层(2)内、所述边缘区域(6)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承接面(4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包括相背的第一端面(8)、第二端面(7)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8)及所述第二端面(7)的侧面,所述限位柱(3)通过所述第一端面(8)与所述第二承接面(42)对接,通过所述第二端面(7)与所述边缘区域(6)的底面对接,所述第一端面(8)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端面(7)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8)为平面,所述第二端面(7)为平滑曲面(71);或,
所述第一端面(8)与所述第二端面(7)均为平面,且面积比为3:2~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所述限位柱(3)的所述侧面包括倾斜侧面,所述倾斜侧面与所述显示模组(1)相邻,且所述倾斜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面(8)呈锐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的所述侧面包括竖直侧面,所述竖直侧面与所述第一端面(8)直角相交,所述限位柱(3)通过所述竖直侧面与所述第一承接面(41)贴合,通过所述第一端面(8)与所述第二承接面(42)贴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1)相对的两个侧边或者在所述显示模组(1)整个外周;
所述限位柱(3)在所述显示模组(1)俩俩相对的侧边对称设置或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层(2)在所述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限位柱(3)在所述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6)在所述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限位柱(3)在所述第二承接面(42)上的正投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4)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呈阶梯形,呈所述阶梯形的阶梯部位为所述承接部(5)。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922109478.9U 2019-11-29 2019-11-29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778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9478.9U CN210778608U (zh) 2019-11-29 2019-11-29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9478.9U CN210778608U (zh) 2019-11-29 2019-11-29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8608U true CN210778608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9478.9U Active CN210778608U (zh) 2019-11-29 2019-11-29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86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5845A (zh) * 2020-11-04 2021-01-2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99056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盖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5845A (zh) * 2020-11-04 2021-01-2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99056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可折叠显示模组的盖板、可折叠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5856B2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9326220B (zh) 盖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778608U (zh)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WO2019237340A1 (zh) 柔性屏防尘机构、电子装置及柔性屏防尘机构的制造方法
CN101706630B (zh) 增加面板框胶附着强度的结构及方法
US20210132259A1 (en) Display device
US6864943B2 (en) Display device
US9688051B2 (en) Window member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236199B (zh) 制造平板显示器件的设备和方法
CN10708532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2399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程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130005330A (ko) 광학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광학시트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12037664B (zh) 一种盖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KR20170033430A (ko) 순환 구역에 적용되는 광전지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조립체
WO2018079017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4575279B (zh) 一种显示装置框架及显示装置
CN10880315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343099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4495139B2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US201703474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dead border
KR20130039463A (ko) 백라이트유니트용 복합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049517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固定装置および太陽電池システム
CN207817364U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1900919B (zh) 电泳显示设备的密封剂硬化装置及用其制造该设备的方法
CN206929629U (zh) 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