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4756U -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4756U
CN210774756U CN201920649495.9U CN201920649495U CN210774756U CN 210774756 U CN210774756 U CN 210774756U CN 201920649495 U CN201920649495 U CN 201920649495U CN 210774756 U CN210774756 U CN 210774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anaerobic tank
anaerobic
sampling devi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94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昱昌
王智
王干
陆裕峰
王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494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4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4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4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所述厌氧罐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所述取样管设置在厌氧罐内部;与所述取样管连通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穿透所述厌氧罐的罐壁,用于将所述取样管中的样品引出至所述厌氧罐外部的预定位置,所述引出管末端分别连接有用于放空存余物料的放空口和用于取样的取样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罐取样装置解决了厌氧罐取样操作困难、取样过程易导致臭气外泄而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取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地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消化作为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有机质处理技术之一,可以在厌氧的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固有的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各种大分子有机质转化为沼气和沼渣。该技术对于多样的有机质废弃物具有普适性,可以应用于处理多种有机质废弃物,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优势。厌氧发酵体系是一个涉及多菌群、多反应的复杂体系,各类微生物之间既存在制约和竞争,又表现出依存和协作,其内部稳态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数据得以显现。因此,精确地检测厌氧罐中的原料特性,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对厌氧系统持续、稳定、高效的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厌氧罐取样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将取样点直接设在罐体,通常根据厌氧罐罐体的尺寸设置低、中、高三个取样点,运行人员需每天携带采样瓶爬至相应采样位置进行取样;另一类将取样管自相应取样点接至地面易操作位置,管口处设露天取样槽,每次取样前需对前次取样过程中管内的存余物料进行放空。
目前厌氧罐取样方式有以下两个缺点:在取样点直接取样需运行人员每天携带存样器皿爬至相应取样点进行取样,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利于采样的快速便捷进行;而在地面设置取样槽,取样过程中放空的物料直接排放在槽中,会导致臭气外泄,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并且为保证运行环境的干净整洁需频繁对取样槽进行清洗,增加了工作量。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所述厌氧罐取样装置包括:
取样管,所述取样管设置在厌氧罐内部;
与所述取样管连通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穿透所述厌氧罐的罐壁,用于将所述取样管中的样品引出至所述厌氧罐外部的预定位置,所述引出管末端分别连接有用于放空存余物料的放空口和用于取样的取样口。
示例性地,所述取样管开口朝上,所述引出管与所述取样管的底部相连通。
示例性地,所述引出管包括穿透所述厌氧罐的罐壁的水平段和与所述水平段连通的开口朝下的竖直段。
示例性地,所述放空口和所述取样口与所述竖直段的末端相连通,所述放空口和所述取样口开口朝下。
示例性地,所述引出管末端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引出管的开闭。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放空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阀门。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取样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三阀门。
示例性地,所述放空口与污水管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厌氧罐取样装置解决了厌氧罐取样操作困难、取样过程易导致臭气外泄而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取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地进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厌氧罐取样装置。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目前的厌氧罐取样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在取样点直接取样要求运行人员每天携带存样器皿爬至相应取样点进行取样,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利于采样的快速便捷进行;在地面设置取样槽,则取样过程中放空物料直接排放在槽中,会导致臭气外泄,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并且为保证运行环境的干净整洁需频繁对取样槽进行清洗,增加了工作量。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厌氧罐取样装置,该厌氧罐取样装置在厌氧罐内部设置取样管,并通过引出管在靠进地面适宜位置引出罐壁,取消取样槽,设置放空口和取样口,既保证取样不受前次取样过程残留存料的影响,又确保了样品的新鲜度和准确性,同时无消化物料外溢,避免臭气的产生,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厌氧罐取样装置依次包括取样管101、引出管102、以及设置在所述引出管末端的放空口103和取样口104;其中,取样管101设置在厌氧罐100内部,引出管102用于将所述取样管101引出至所述厌氧罐100外部的预定位置,放空口103用于放空前次存余物料,取样口104用于取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取样方便:放空口103和取样口104位于厌氧罐外部,打开放空口103即可放空前次取样存余的物料,保证样品的新鲜度和准确性;打开取样口104即可取样,避免运行人员爬到罐内取样点进行取样,使采样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
其中,取样管101位于厌氧罐100内部,用于对厌氧罐100内部的物料进行取样。具体地,所述取样管可以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体,其在厌氧罐100内部竖直设置,其取样口1011开口向上,且开口位置一般位于厌氧罐100内部的液面以下,使物料能够通过取样口1011进入取样管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样管101例示为中空管体,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取样管101不限于管状结构,其还包括能够对厌氧罐100内部的物料进行取样的任何形状和结构。
进一步地,取样管101可以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厌氧罐100的内壁上。
取样管101的下端连通引出管102。引出管102穿透厌氧罐100的罐壁,以将取样管101中的样品引出至厌氧罐100外部的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可以是靠近地面的便于采样的任意位置,从而使操作人员无需在罐内取样,使取样更加方便。所述引出管102可以为相互连通的弯折形的多段式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引出管102包括穿透厌氧罐100罐壁的水平段和与所述水平段垂直的位于厌氧罐100外部的竖直段,竖直段的末端朝向地面,取样管101中的样品可以受重力作用流至引出管102的末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引出管102的形状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其可以包括更多段管体或曲线型管体等,并且各段管体的角度不限于水平或竖直,而也可以倾斜设置或弯曲设置。
进一步地,引出管102可以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厌氧罐100的外壁上。
引出管102末端与放空口103和取样口104连通,其中,放空口103用于放空前次存余物料,取样口104用于取样。在一个实施例中,放空口103和取样口104均朝向地面设置。放空口103和取样口104处均设有开关,用于分别控制二者的开闭。
示例性地,所述引出管102末端设置有第一阀门105,用于控制所述引出管102的开闭。所述第一阀门105与所述放空口103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06,所述第一阀门105与所述取样口104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107。当第一阀门105和第二阀门106均开启时,放空口103导通,从而可以放空取样管101和引出管102中的前次取样的存余物料;当第一阀门105和第三阀门107均开启时,取样口104导通,从而可以进行取样。
进一步地,所述放空口103可以与污水管道相连接。前次取样的留存物料经放空口经由污水管道直接接至厂区相应的生产废水管,无发酵液外露情况产生,保证操作环境干净,无臭气外溢风险,避免物料外泄造成的二次环境污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给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厌氧罐取样装置的示例性操作过程:首先,打开第一阀门105,接着打开第二阀门106,进行放空操作,待将取样管101和引出管102中的前次取样的存余物料放空后,关闭第二阀门106,打开第三阀门107进行取样操作,取样结束后,依次关闭第三阀门107及第一阀门1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厌氧罐取样装置解决了厌氧罐取样操作困难、取样过程易导致臭气外泄而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使取样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地进行。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例,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例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8)

1.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样管,所述取样管设置在厌氧罐内部;
与所述取样管连通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穿透所述厌氧罐的罐壁,用于将所述取样管中的样品引出至所述厌氧罐外部的预定位置,所述引出管末端分别连接有用于放空存余物料的放空口和用于取样的取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开口朝上,所述引出管与所述取样管的底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管包括穿透所述厌氧罐的罐壁的水平段和与所述水平段连通的开口朝下的竖直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口和所述取样口与所述竖直段的末端相连通,所述放空口和所述取样口开口朝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管末端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引出管的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放空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取样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口与污水管道相连接。
CN201920649495.9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Active CN210774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9495.9U CN21077475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9495.9U CN21077475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4756U true CN210774756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8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9495.9U Active CN21077475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4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33216U (zh) 一种用于常温下液体取样的密闭取样装置
CN204036894U (zh) 一种污水分离式垃圾处理装置
CN204359587U (zh) 水质自动制样装置
CN210774756U (zh) 一种厌氧罐取样装置
CN203561526U (zh) 一种绝缘漆调配取样装置
CN104677687B (zh) 一种工业液体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CN203869907U (zh) 一种溢流式自控取样装置
CN105288764B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配液装置
CN210154901U (zh) 一种输配水管卫生指标检测前处理装置
CN216955320U (zh) 一种用于桶装废料的自动取样装置
CN201417225Y (zh) 封闭式取样器
CN202728786U (zh) 一种纯水蓄水箱以及一种纯水净化及输送系统
CN220738908U (zh) 一种用于压力管道取样阀自动冲洗装置
CN214667899U (zh) 一种地下罐取样系统
CN210065208U (zh) 工厂污水排放管理系统
CN210023203U (zh) 楼宇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CN109942121A (zh) 一种火电厂废水脱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277027U (zh) 一种新型有机质油浴加热装置
CN204705579U (zh) 一种比色皿
CN20248213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好氧系统sbr反应池液下泵调出管线
CN204122137U (zh) 一种组合式升降酸缸
CN204434524U (zh) 测油仪四氯化碳回收装置
CN216892740U (zh) 初期雨水分流式检查井
CN209134759U (zh) 一种植物种子处理装置
CN115029224A (zh) 一种干式厌氧发酵罐的自清洗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