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454U -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2454U
CN210772454U CN201921411074.9U CN201921411074U CN210772454U CN 210772454 U CN210772454 U CN 210772454U CN 201921411074 U CN201921411074 U CN 201921411074U CN 210772454 U CN210772454 U CN 210772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water
indoor
heat sink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10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敏
杨春方
成浩
宋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10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2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2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2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And Details Of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多个风机、集水盘和冷凝水管,散热器本体与供水管路、回水管路组成循环系统;多个风机并排设置且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上方;集水盘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下方;冷凝水管与集水盘连接,且位于集水盘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使用风机加速室内空气流动,以强制对流换热的方式加速室内空气升温/降温,从而承担室内的热负荷或冷负荷;供冷季集水盘可以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其中,冷负荷是指连续保持室内恒温,在某一时刻向室内供应的冷量;热负荷是指为补偿室内失热向室内提供热量;湿负荷是指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室内除去湿量或补充湿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采暖散热器是由上水管、散热器内的支管、下水管组成循环结构,属于静态散热、自然对流采暖形式,高温进户、高温出的形式导致热能温度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室内温度不均、舒适度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采暖散热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风机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上方,集水盘和冷凝水管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下方,夏季当散热器表面的温度低于房间露点温度时,表面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盘中,再通过冷凝水管排至地漏或室外。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包括:
散热器本体,其与供水管路、回水管路组成循环系统;
多个风机,多个风机并排设置且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上方,所述风机为单向风机;
集水盘,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下方;
与集水盘一端连接的冷凝水管,其位于集水盘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使用风机加速室内空气流动,以强制对流换热的方式加速室内空气升温/降温,从而承担室内的热负荷或冷负荷;供冷季集水盘可以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其中,冷负荷是指连续保持室内恒温,在某一时刻向室内供应的冷量;热负荷是指为补偿室内失热向室内提供热量;湿负荷是指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室内除去湿量或补充湿量。夏天供回水温度较低时,散热器表面的温度低于房间露点温度时,表面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盘中,再通过冷凝水管排至地漏或室外。此外,湿工况的情况下散热器夏天供回水温度可以更低,可以除去房间的湿负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多个风机均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该金属壳体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将散热器本体安装在金属壳体内,风机把室内气流从进风通道引导至金属壳体内并与散热器本体发生热交换,然后从出风通道排出,利用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面向室内的一侧为辐射板,所述散热器本体紧贴辐射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散热器本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通过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盘在朝向冷凝水管的方向具有倾斜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盘的左右两端均略宽于散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集水盘位于散热器下方且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腔的底部,所述集水盘与散热器采用不同的供回水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盘的一端与冷凝水管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均为金属壳体表面的格栅结构,所述金属壳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左表面、右表面中的任几个表面为格栅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把散热器本体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并通过格栅结构加热室内空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风机并排安装在金属壳体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风机沿散热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所述辐射板上对应轴流风机的位置开设进风口,轴流风机固定在开设进风口的辐射板上,并且轴流风机的开口正对进风口。所述轴流风机的开口朝向金属壳体的上端或下端,所述轴流风机安装在格栅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的轴流风机从金属壳体的上端或下端进风,然后从其他栅格结构出风,无需在辐射板上开设进风口,不仅能够避免灰尘从进风口掉落到金属壳体内腔致使散热器的散热受到影响,又能减少开设进风口的工序,更便于制造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本体分别与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连通;供水管路连接至散热器本体的上方,所述回水管路连接至散热器本体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本体上设有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供水接头与供水管路连通,回水接头与回水管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开启后,冬季所述供水管路的供水温度为35℃左右、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温度为30℃左右;
所述风机关闭,此时散热器为传统散热器,供水管路的供水温度为60℃左右,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温度为50℃左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开启后,夏季所述供水管路的供水温度为16℃左右、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温度为20℃左右,此时散热器为干工况运行,散热器不承担房间的湿负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开启后,夏季所述供水管路的供水温度为7℃左右、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温度为12℃左右,此时散热器为湿工况运行,散热器承担了室内的一部分湿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即可实现冬季供暖,同时可实现夏季供冷,改变了传统散热器只能冬季供暖的单一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风机加速室内空气流动,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加速室内空气升温/降温,从而承担室内的热负荷或冷负荷;供冷季集水盘的设置可使夏季供水温度更低,不仅增大散热器的供冷能力且可以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其中,冷负荷是指连续保持室内恒温,在某一时刻向室内供应的冷量;热负荷是指为补偿室内失热向室内提供热量;湿负荷是指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室内除去湿量或补充湿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器的侧面安装原理图。
图中,1、散热器本体;11、放气阀; 13、接散热器供水;14、接散热器回水;2、风机;4、供水管路;41、直通型通温控阀;5、回水管路;51、回水调节锁闭阀;8、金属壳体;81、辐射板;91、集水盘;92、冷凝水管;100、墙体;20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多个风机2、集水盘91和冷凝水管92,散热器本体1与供水管路4、回水管路5组成循环系统;多个风机2并排设置且位于散热器本体1的上方,风机2为单向风机;集水盘91位于散热器本体1的下方;冷凝水管92与集水盘91连接,位于集水盘91的下方。
本实施例使用风机2加速室内空气流动,以强制对流换热的方式加速室内空气升温/降温,从而承担室内的热负荷或冷负荷;供冷季集水盘91的设置可使夏季供水温度更低,不仅增大散热器的供冷能力且可以承担室内的湿负荷,其中,冷负荷是指连续保持室内恒温,在某一时刻向室内供应的冷量;热负荷是指为补偿室内失热向室内提供热量;湿负荷是指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需从室内除去湿量或补充湿量。夏天供回水温度较低时,散热器表面的温度低于房间露点温度时,表面的冷凝水流入集水盘91中,再通过冷凝水管92排至地漏或室外。此外,湿工况的情况下散热器夏天供回水温度可以更低,可以除去房间的湿负荷。
本实施例的单向风机只能向上或向下吹风,而双向风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吹风方向,即单向风机与双向风机相比,单向风机的吹风方向是固定的。
优选集水盘91在朝向冷凝水管92的方向具有倾斜度,集水盘91的左右两端均略宽于散热器。集水盘91位于散热器下方且安装在金属壳体8内腔的底部,集水盘91与散热器采用不同的供回水管路5,集水盘91的一端与冷凝水管92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风机2开启后,冬季供水管路4的供水温度为35℃左右、回水管路5的回水温度为30℃左右;风机2关闭,此时散热器为传统散热器,供水管路4的供水温度为60℃左右,回水管路5的回水温度为50℃左右。风机2开启后,夏季供水管路4的供水温度为16℃左右、回水管路5的回水温度为20℃左右。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风机2优选为小型轴流风机,在冬季,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做为传统的散热器,此时,供回水温度60/50℃,小型轴流风机关闭,散热器与室内空气自然对流换热;散热器作为强制对流散热器,供回水温度35/30℃,此时小型轴流风机打开,散热器与室内空气强制对流换热。
在夏季,散热器干工况运行时供回水温度为16/20℃,小型轴流风机打开,散热器与室内空气强制对流换热,为干工况运行,散热器不承担房间的湿负荷,此时散热器的功能与干式风机盘管的功能类似。散热器湿工况运行时供回水温度为7/12℃,小型轴流风机打开,散热器与室内空气强制对流换热,此时散热器不仅可以承担房间内更多的冷负荷,且可以承担房间内的湿负荷。
(1)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既可实现冬季供暖,同时可实现夏季供冷,改变了传统散热器只能冬季供暖的单一功能;(2)本实施例的散热器较传统散热器多了一排小型轴流风机,当风机2打开时可强化对流换热,得到2个有益效果:①使房间温度迅速达到设计温度,实现南方地区间歇性供暖;②可使供水温度很低(35/30℃)的情况下,房间依旧可以达到设计温度。这两个有益效果均有非常大的节能潜力。(3)本实施例的散热器较干式多功能散热器不仅可以承担房间内更多的冷负荷,且可以承担房间内的湿负荷,实现夏季的单独供冷。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公开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以下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器除了包括散热器本体1、多个风机2、集水盘91和冷凝水管92之外,还包括金属壳体8,散热器本体1、多个风机2均安装在金属壳体8内,该金属壳体8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本实施例将散热器本体1安装在金属壳体8内,风机2把室内气流从进风通道引导至金属壳体8内并与散热器本体1发生热交换,然后从出风通道排出,利用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金属壳体8面向室内的一侧为辐射板81,散热器本体1紧贴辐射板81设置。本实施例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散热器本体1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81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通过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对流换热的方式加热室内空气。
优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均为金属壳体8表面的格栅结构,金属壳体8的上表面、下表面、左表面、右表面中的任几个表面为格栅结构。本实施例利用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相结合的方式,把散热器本体1产生的能量通过辐射板81辐射到周围的空气中,并通过格栅结构加热室内空气。
如图1所示,多个风机2并排安装在金属壳体8的内腔。本实施例的多个风机2沿散热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风机2为轴流风机,辐射板81上对应轴流风机的位置开设出风口,轴流风机固定在开设出风口的辐射板81上,并且轴流风机的开口正对进风口。轴流风机的开口朝向金属壳体8的上端或下端,轴流风机安装在格栅结构上。本实施例的轴流风机从金属壳体8的上端或下端进风,然后从其他栅格结构出风,无需在辐射板81上开设进风口,不仅能够避免灰尘从进风口掉落到金属壳体8内腔致使散热器的散热受到影响,又能减少开设进风口的工序,更便于制造和安装。
本实施例的散热器本体1分别与供水管路4和回水管路5连通;供水管路4连接至散热器本体1的上方,回水管路5连接至散热器本体1的下方。散热器本体1上设有供水接头和回水接头,供水接头与供水管路4连通,回水接头与回水管路5连通。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器本体,其与供水管路、回水管路组成循环系统;
多个风机,多个风机并排设置且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上方,所述风机为单向风机;
集水盘,位于散热器本体的下方;
与集水盘连接的冷凝水管,位于集水盘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多个风机均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该金属壳体上设有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面向室内的一侧为辐射板,所述散热器本体紧贴辐射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在朝向冷凝水管的方向具有倾斜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的左右两端均略宽于散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集水盘位于散热器下方且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腔的底部,所述集水盘与散热器采用不同的供回水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的一端与冷凝水管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均设置在金属壳体的侧面或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侧面和顶面均为格栅结构,该格栅结构构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CN201921411074.9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Active CN210772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1074.9U CN21077245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1074.9U CN21077245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2454U true CN210772454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1074.9U Active CN21077245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2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7995B (zh) 采用燃气或燃油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热水与空调采暖系统
CN105848452B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四位一体散热系统
CN201116340Y (zh) 滚筒洗衣机烘干系统
CN106918206B (zh) 一种多工况型太阳能空气能热泵农产品烘干箱供热装置
CN201191049Y (zh) 基于再循环蒸发冷却塔和地源热泵冷热源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5423472B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热管式空调系统及其散热方法
JP2013509559A (ja) 部屋を空調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装置中で使用するためのヒートポンプアセンブリ
CN107228436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地冷的空调系统
CN102967013A (zh) 快速起效和负荷可变的辐射冷暖一体化空调
CN101940358A (zh) 一种以空气源热泵为热源的烟草烤房
CN103134184A (zh) 多用途空气能热水器
CN205228013U (zh) 一种太阳能热泵烤房
CN101135484A (zh) 铜管铝翅片温控型强制对流低温加湿散热器
CN204404419U (zh) 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组合空调系统
CN107101297B (zh) 利用空气能、地热能及太阳能的集中式空调系统
CN210772454U (zh) 一种具有单向风机的散热器
CN211146778U (zh) 冷暖双供应系统
CN103689780B (zh) 一种太阳能烤烟房
CN2926891Y (zh) 一种冷热全效除湿通风空调设备
CN203203240U (zh) 一种多用途空气能热水器
CN105953291B (zh) 利用工业厂房外围护结构的太阳能辐射热供暖及通风系统
CN205372790U (zh) 一种复合式空调机系统
CN210511897U (zh) 一种板管式散热器
CN211233033U (zh) 一种家庭用移动式采暖及置换新风装置
CN109268984B (zh) 基于地热源的智能家居温湿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