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321U -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 Google Patents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2321U
CN210772321U CN201921787644.4U CN201921787644U CN210772321U CN 210772321 U CN210772321 U CN 210772321U CN 201921787644 U CN201921787644 U CN 201921787644U CN 210772321 U CN210772321 U CN 210772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witch
gas stove
mo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76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声望
王立江
吴俊龙
吴翔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876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2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2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2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燃气炉灶定时开关,设置有主壳体(1),在所述主壳体(1)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11)、手动旋钮(10)及微动机构,所述微型旋转电机(11)传动配合传动机构,手动旋钮(10)与传动机构相配合,微动结构作动配合传动机构;能够在常规点火的基础上利用具有定时功能的机构,实现等到设定时间后自动将开关进行回位从而起到关火的作用。

Description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灶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背景技术
燃气灶(燃气炉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
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燃气灶的点火方式有电子脉冲点火和压电陶瓷点火两种。电子脉冲点火消费者一般都很熟悉,嵌入式灶多数采用的这种点火装置,扭到某个位置就点着火了,非常简单方便,点火命中率高,一般是100%,但这种方式需要换电池。
压电陶瓷点火多数用于台式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电池。不过点火的成功率与环境湿度有关,湿度大时不易点着。此外,点火的时候需要按住开关才能打着火,没有电子脉冲点火那么快。
为了安全需要,燃气灶的熄火保护装置是非常必须的,相关国家标准对此也有强制性规定。市场上常用的熄火保护方式有三种:热敏式、热电式和光电式。
热敏式:又称双金属片式。双金属片是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制合而成,在温度的作用下,膨胀系数大的金属一面会向膨胀系数小的金属一面弯曲,当失去温度时,原已膨胀弯曲的金属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双金属片又称为记忆合金。将双金属片用作安全保护装置的传感器,正是利用了双金属片在温度作用下膨胀弯曲的特性。
双金属片保护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安装困难,对双金属片的安装位置及旋塞阀和燃气阀的配合都有很高的要求,且热惰性大,开阀及闭阀的时间较长,使用寿命短。
热电式:该装置也是利用了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热能。热电式熄火安全保护装置由热电偶和电磁阀两部分所组成,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的合金材料组合而成。不同的合金材料在温度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热电势,热电偶正是利用不同合金材料在温度的作用下产生的热电势不同制造而成,它利用了不同合金材料的电热差值。
热电式安全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此种保护装置以热电偶作为热传感器,缺点是热惰性大、反应速度慢,使人感到操作不方便,且使用寿命短,旋塞阀与电磁阀的配合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光电式:也称离子感应式。该装置是利用燃气在燃烧时火焰带有离子并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这种安全保护方式最早被应用在燃气热水器上,并已由直流感应发展到交流感应,使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应用在灶具上还只有三四年的历史。
市场上通用的燃气炉灶均采用旋钮结构的开关,按下电子打火旋转调节供气大小而取得火力大小,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忘记关火而发生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燃气炉灶定时开关,能够在常规点火的基础上利用具有定时功能的机构,实现等到设定时间后自动将开关进行回位从而起到关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燃气炉灶定时开关,设置有主壳体,在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手动旋钮及微动机构,所述微型旋转电机传动配合传动机构,手动旋钮与传动机构相配合,微动结构作动配合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微动开关触发盘、电机轴固定件、旋转限位盘、阻力转盘、动力旋转盘、动力齿轮和内外双轴承,所述微动开关触发盘和旋转限位盘皆套设在电机轴固定件上,且微动开关触发盘与旋转限位盘邻面配合,阻力转盘套设在旋转限位盘上,动力旋转盘和动力齿轮皆套设在阻力转盘上,所述内外双轴承套设在旋转限位盘的一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电机轴固定件的轴向上,旋转限位盘、阻力转盘、动力旋转盘、动力齿轮置于微动开关触发盘和内外双轴承之间,动力齿轮设置在动力旋转盘和内外双轴承之间。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旋转限位盘为一具有台阶的大小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外双轴承套设在旋转限位盘的小圆柱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动旋钮连接在电机轴固定件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微型旋转电机的输出齿轮与动力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微动结构包括微动开关固定板和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固定板设置在主壳体内侧,微动开关设置在微动开关固定板上且与与微动开关触发盘和动力旋转盘作动配合。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微动开关设置有两个,且一个微动开关与微动开关触发盘作动配合,另一个微动开关与动力旋转盘作动配合。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主壳体分隔为传动机构封装仓和用于设置电池仓及控制面板的副仓,所述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及微动结构设置在传动机构封装仓内。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主壳体上还设置有后盖板。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机械结构所涉及到的诸如“连接”“固定”、“设置”、“活动连接”“活动设置”等用语皆为机械领域内常规设置用的技术手段,只要能够达到固定或连接或活动设置等目的都可以采用,因此在文中不做具体的限定(比如用螺母、螺杆配合进行活动或固定连接,用插销活动或固定连接、设置,A物件与B物件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常规点火的基础上利用具有定时功能的机构,实现等到设定时间后自动将开关进行回位从而起到关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将旋钮电子感应结构原理及机械运动结构原理相结合,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增加计时功能(即设定一定时间),到时间后使其自动回位断气熄火,预防因家庭使用燃气炉灶时因忘记关火而发生的火灾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燃气炉灶在使用过程中忘关火的安全隐患,通过人为设定一定时间值使燃气炉灶实现定时自动关闭,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使炉灶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即停止燃烧,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炉灶台面,与炉灶紧密贴合并用耐腐蚀粘胶粘连,防止炉灶台面油污,液体流入台面内。连接杆(电机轴固定件)与市面上使用炉灶连接杆规格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壳体、2-后盖板、3-微动开关固定板、4-微动开关触发盘、5-电机轴固定件、6-旋转限位盘、7-阻力转盘、8-动力旋转盘、9-动力齿轮、10-手动旋钮、11-微型旋转电机、12-微动开关、13-电池仓及控制面板、14-内外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 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 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某些需要应用到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或常规技术手段时,申请人可能存在没有在文中具体的阐述该公知技术或/和常规技术手段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但不能以文中没有具体公布该技术手段,而认为本申请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情况。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燃气炉灶定时开关,能够在常规点火的基础上利用具有定时功能的机构,实现等到设定时间后自动将开关进行回位从而起到关火的作用,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设置有主壳体1,在所述主壳体1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11、手动旋钮10及微动机构,所述微型旋转电机11传动配合传动机构,手动旋钮10与传动机构相配合,微动结构作动配合传动机构。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该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包括用于进行整体封装的主壳体1,在主壳体1内封装有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11及微动结构,在传动机构上还设置有手动旋钮10,其中,微型旋转电机11与传动机构之间传动配合(即微型旋转电机11提供动力给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与之连接的机构进行作动),微动结构也与传动机构进行作动配合。
在设置时,取出燃气炉灶原来的开关旋钮,将该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对接到燃气炉灶的原开关旋钮连接件上,并压合在一起,同时可以在该燃气炉灶定时开关与燃气炉灶接触的周边均匀涂抹一层粘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微动开关触发盘4、电机轴固定件5、旋转限位盘6、阻力转盘7、动力旋转盘8、动力齿轮9和内外双轴承14,所述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旋转限位盘6皆套设在电机轴固定件5上,且微动开关触发盘4与旋转限位盘6邻面配合,阻力转盘7套设在旋转限位盘6上,动力旋转盘8和动力齿轮9皆套设在阻力转盘7上,所述内外双轴承14套设在旋转限位盘6的一端。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传动机构采用微动开关触发盘4、电机轴固定件5、旋转限位盘6、阻力转盘7、动力旋转盘8、动力齿轮9和内外双轴承14组合而成,在主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结构,内外双轴承14设置在该环形结构内,并与旋转限位盘6的台阶面相配合,设置时,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旋转限位盘6皆套设在电机轴固定件5上,且微动开关触发盘4与旋转限位盘6邻面配合,通过沉头螺钉将微动开关触发盘4与旋转限位盘6连接在一起,旋转限位盘6套设在阻力转盘7的内孔中,动力旋转盘8和动力齿轮9相叠并皆套设在阻力转盘7上,且动力旋转盘8和动力齿轮9与阻力转盘7之间采用卡槽配合的方式连接,在电机轴固定件5的微动开关触发盘4的安装端上设置有能与燃气炉灶的旋钮芯轴相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电机轴固定件5的轴向上,旋转限位盘6、阻力转盘7、动力旋转盘8、动力齿轮9置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内外双轴承14之间,动力齿轮9设置在动力旋转盘8和内外双轴承14之间。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在电机轴固定件5的轴向上,阻力转盘7套设子啊旋转限位盘6上构成一个整体,微动开关触发盘4与旋转限位盘6皆套设在电机轴固定件5上且微动开关触发盘4与旋转限位盘6两者之间还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旋转限位盘6上相对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安装的另一侧的台阶面上设置内外双轴承14,动力齿轮9和动力旋转盘8皆套设在阻力转盘7上,最终使得旋转限位盘6、阻力转盘7、动力旋转盘8、动力齿轮9置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内外双轴承14之间,动力齿轮9设置在动力旋转盘8和内外双轴承14之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旋转限位盘6为一具有台阶的大小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外双轴承14套设在旋转限位盘6的小圆柱上。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旋转限位盘6为一个大圆柱和小圆柱组合结构,其中小圆柱用于套设在内外双轴承14内,大圆柱用于套设在阻力转盘7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手动旋钮10连接在电机轴固定件5上。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电机轴固定件5远离微动开关触发盘5设置端用于与手动旋钮10相连接。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微型旋转电机11的输出齿轮与动力齿轮9啮合。
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动力齿轮9与微型旋转电机11的输出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在工作时,微型旋转电机11的输出齿轮将带动动力齿轮9作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微动结构包括微动开关固定板3和微动开关12,微动开关固定板3设置在主壳体1内侧,微动开关12设置在微动开关固定板3上且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动力旋转盘8作动配合;微动开关12设置有两个,且一个微动开关12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作动配合,另一个微动开关12与动力旋转盘8作动配合。微动开关12设置为两个,使得两个微动开关12分别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动力旋转盘8作动配合,在具体设置时,一个微动开关12的触发感应弹片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的凸出拨头相对应安装,另一个微动开关12的触发感应弹片与动力旋转盘8的凸出拨头相对应安装,使微动开关触发盘4、动力旋转盘8在旋转过程中能通过其凸起的拨头正确的拨动微动开关的触发感应弹片。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主壳体1分隔为传动机构封装仓和用于设置电池仓及控制面板13的副仓,所述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11及微动结构设置在传动机构封装仓内。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主壳体1上还设置有后盖板2。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燃气炉灶定时开关,采用主壳体1、后盖板2、微动开关固定板3、微动开关触发盘4、电机轴固定件5、旋转限位盘6、阻力转盘7、动力旋转盘8、动力齿轮9、手动旋钮10、微型旋转电机11、微动开关12、电池仓及控制面板13、内外双轴承14所构成,所有零件均安装在主壳体1内,内外双轴承14安装在主壳体1底部环型结构内,与旋转限位盘6台阶面相配合,动力齿轮9、动力旋转盘8、阻力转盘7之间的卡槽相配合,旋转限位盘6大外圆与阻力转盘7内孔相配合,整体由电机轴固定件5串联起来,微型旋转电机11输出齿轮与动力齿轮9齿咬合。微型旋转电机11固定在传动机构封装仓侧壁上。微动开关触发盘4与旋转限位盘6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一起,最后通过后盖板2封闭。微动开关12设置在主体内壁两侧与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动力旋转盘8作动配合;微动开关12设置有两个,且一个微动开关12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作动配合,另一个微动开关12与动力旋转盘8作动配合。微动开关12设置为两个,使得两个微动开关12分别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动力旋转盘8在具体设置时,一个微动开关12的触发感应弹片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的凸出拨头相对应安装,另一个微动开关12的触发感应弹片与动力旋转盘8的吐出拨头相对应安装,使微动开关触发盘4、动力旋转盘8在旋转过程中能通过其凸起的拨头正确的拨动微动开关的触发感应弹片。手动旋钮10安装在从主壳体1正面伸出的电机轴固定件5上,通过螺丝紧固。电池仓及控制面板13为一体通过卡扣安装在主壳体的副仓上。
旋转手动旋钮10,启动动力旋转盘8和微动开关触发盘4,拨动作为常开功能的微动开关闭合后开始启动计时或手动进行开关时间的设定(通过设置在电池仓及控制面板13上的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可采用现有技术,亦可采用申请人自身设计的技术)来设定时间),当到达设定时间后微型旋转电机11旋转带动动力齿轮9旋转拨动微动开关触发盘4使手动旋钮10归回关闭位置,当触碰到微动开关12后微型旋转电机11反转回到触发原点即微动开关12时电机断电停止运转,即完成周期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主壳体(1),在所述主壳体(1)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11)、手动旋钮(10)及微动机构,所述微型旋转电机(11)传动配合传动机构,手动旋钮(10)与传动机构相配合,微动结构作动配合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微动开关触发盘(4)、电机轴固定件(5)、旋转限位盘(6)、阻力转盘(7)、动力旋转盘(8)、动力齿轮(9)和内外双轴承(14),所述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旋转限位盘(6)皆套设在电机轴固定件(5)上,且微动开关触发盘(4)与旋转限位盘(6)邻面配合,阻力转盘(7)套设在旋转限位盘(6)上,动力旋转盘(8)和动力齿轮(9)皆套设在阻力转盘(7)上,所述内外双轴承(14)套设在旋转限位盘(6)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轴固定件(5)的轴向上,旋转限位盘(6)、阻力转盘(7)、动力旋转盘(8)、动力齿轮(9)置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内外双轴承(14)之间,动力齿轮(9)设置在动力旋转盘(8)和内外双轴承(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盘(6)为一具有台阶的大小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外双轴承(14)套设在旋转限位盘(6)的小圆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钮(10)连接在电机轴固定件(5)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旋转电机(11)的输出齿轮与动力齿轮(9)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结构包括微动开关固定板(3)和微动开关(12),微动开关固定板(3)设置在主壳体(1)内侧,微动开关(12)设置在微动开关固定板(3)上且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和动力旋转盘(8)作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12)设置有两个,且一个微动开关(12)与微动开关触发盘(4)作动配合,另一个微动开关(12)与动力旋转盘(8)作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分隔为传动机构封装仓和用于设置电池仓及控制面板(13)的副仓,所述传动机构、微型旋转电机(11)及微动结构设置在传动机构封装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炉灶定时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壳体(1)上还设置有后盖板(2)。
CN201921787644.4U 2019-10-23 2019-10-23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Active CN210772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7644.4U CN210772321U (zh) 2019-10-23 2019-10-23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7644.4U CN210772321U (zh) 2019-10-23 2019-10-23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2321U true CN210772321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1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7644.4U Active CN210772321U (zh) 2019-10-23 2019-10-23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2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06872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gas taps
CN101082425B (zh) 智能燃气灶
CN211011494U (zh) 燃气炉灶智能定时开关
CN104930556A (zh) 燃气灶
CN210772321U (zh) 燃气炉灶定时开关
CN201100655Y (zh) 燃气炉节能控制装置
EP2708816A2 (en) A touch-sensitive gas control system and a cam gas tap for domestic cooking appliances
CN201246784Y (zh) 带电子定时器的燃气灶
CN2311698Y (zh) 燃气灶防干烧断气装置
CN201844434U (zh) 节能炉膛
CN219588168U (zh) 一种点火阀及燃气灶
CN219283399U (zh) 一种定时燃气灶
CN212319790U (zh) 一种热感应式防干烧点火器
CN2077964U (zh) 燃气器具熄火与定时自动关闭装置
CN219796281U (zh) 一种双微动开关灶具阀体
CN219976503U (zh) 一种关火器用的悬臂式打火传动结构
CN101004272A (zh) 同步燃气灶
CN216010932U (zh) 燃气灶定时开关装置
CN212157287U (zh) 一种防超温热电偶定时保护燃气灶
JPH0735906B2 (ja) 温度センサを備えたガス調理器
CN215675311U (zh) 用于灶具的控制阀
CN212618473U (zh) 一种燃气灶自动熄火装置
CN108361760A (zh) 具有定时报警功能的燃气灶具
CN201215341Y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
CN2200387Y (zh) 有电动气阀的自动控制燃气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