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7249U - 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67249U CN210767249U CN201920915757.1U CN201920915757U CN210767249U CN 210767249 U CN210767249 U CN 210767249U CN 201920915757 U CN201920915757 U CN 201920915757U CN 210767249 U CN210767249 U CN 2107672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floor
- floor slab
- steel bar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8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40000003917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包括:支撑钢件、竖向栓钉、水平栓钉、组合楼板、下层连接钢筋、上层连接钢筋、下层楼板钢筋以及上层楼板钢筋;支撑钢件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外包钢板连接;竖向栓钉焊接在支撑钢件上表面的中部,水平栓钉焊接在外包钢板上;组合楼板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或纯混凝土组合楼板;下层连接钢筋与上层连接钢筋锚固在支撑钢件范围内;下层楼板钢筋与上层楼板钢筋两者在支撑钢件范围内至少布置1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节点既可支撑组合楼板,承担组合楼板传来的剪力,同时对组合楼板又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并减少了组合楼板端裂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楼板已经广泛应用在住宅、办公、学校、商场等项目当中,楼板承受竖向荷载产生的内力,包括楼板自重及楼板上荷载产生的弯矩、剪力,同时,楼板还传递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间在地震下的水平力,承受水平地震拉力和压力。
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核心筒剪力墙筒体内部的楼板主要承受竖向力,而对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为主要的抗侧力体系,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外包钢板置于外侧,混凝土楼板的钢筋由于外包钢板的阻隔无法锚入混凝土墙内,故需要解决剪力墙如何支撑楼板的问题,以及还要对楼板具有一定约束作用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上述技术难题,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有人虽然给出可支撑楼板的相关做法,但是存在着例如需要在外钢板墙的外钢板上开孔,楼板钢筋通过孔洞锚入剪力墙内,在外包钢板上开洞,施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等缺陷,故不具有实际大规模应用价值。
因此,目前关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的技术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包括:支撑钢件(100)、竖向栓钉(210)、水平栓钉(220)、组合楼板(300)、下层连接钢筋(400)、上层连接钢筋(500)、下层楼板钢筋(600)以及上层楼板钢筋(700);
所述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的外包钢板(810)连接,所述支撑钢件(100)为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工字钢或矩形钢管;
所述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中部,所述竖向栓钉(210)在支撑钢件(100)表面上设置有1-2排,所述水平栓钉(220)焊接在外包钢板(810)上,所述水平栓钉(220)中心与组合楼板(300)上表面的距离为30-50mm;
所述组合楼板(300)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或纯混凝土组合楼板;
所述下层连接钢筋(400)与上层连接钢筋(5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所述下层连接钢筋(400)和上层连接钢筋(500)两者的设置方向均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方向垂直;
所述下层楼板钢筋(600)与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至少布置1根, 所述下层楼板钢筋(600)和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的设置方向均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方向平行;
所述支撑钢件(100)、竖向栓钉(210)、水平栓钉(220)、组合楼板(300)、下层连接钢筋(400)、上层连接钢筋(500)、下层楼板钢筋(600)以及上层楼板钢筋(700)均通过浇筑的混凝土固定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栓钉(210)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栓钉(220)的间距均为150-300mm。
可选的,所述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1/3~1/2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下层连接钢筋(400)和上层连接钢筋(500)两者与外包钢板(810)的距离为20-50mm。
可选的,所述下层楼板钢筋(600)与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布置1-2根。
可选的,所述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810)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工厂预制的连接结构或现场焊接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如下所述: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节点通过在外包钢板(810)焊接支撑钢件(100)和水平栓钉(220),在支撑钢件(100)上设置竖向栓钉(210),然后将下层连接钢筋(400)与上层连接钢筋(5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既可支撑组合楼板(300),承担组合楼板(300)传来的剪力,同时对组合楼板(300)又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并减少了组合楼板(300)端裂缝。
(2)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两者连接时可以在钢结构加工厂制作,从而使质量能够得以保证,还可以选择现场焊接方式,便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施情况灵活调整,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3)本实用新型连接节点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非常方便快捷,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完全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230: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15-92-2013)等相关规范和规程的要求,从而具有大规模、大批量应用推广的法律基础和技术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技术效果,将在以下部分得到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支撑钢件、210-竖向栓钉、220-水平栓钉、300-组合楼板、400-下层连接钢筋、500-上层连接钢筋、600-下层楼板钢筋、700-上层楼板钢筋、800-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10-外包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连接节点包括:支撑钢件(100)、竖向栓钉(210)、水平栓钉(220)、组合楼板(300)、下层连接钢筋(400)、上层连接钢筋(500)、下层楼板钢筋(600)以及上层楼板钢筋(700);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的外包钢板(810)连接,支撑钢件(100)为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工字钢或矩形钢管;
如图3和图4所示,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中部,竖向栓钉(210)在支撑钢件(100)表面上设置有1-2排,水平栓钉(220)焊接在外包钢板(810)上,水平栓钉(220)中心与组合楼板(300)上表面的距离为30-50mm;
组合楼板(300)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或纯混凝土组合楼板;
如图3和图4所示,下层连接钢筋(400)与上层连接钢筋(5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下层连接钢筋(400)和上层连接钢筋(500)两者的设置方向均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方向垂直;
如图3和图4所示,下层楼板钢筋(600)与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至少布置1根,下层楼板钢筋(600)和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的设置方向均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方向平行;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钢件(100)、竖向栓钉(210)、水平栓钉(220)、组合楼板(300)、下层连接钢筋(400)、上层连接钢筋(500)、下层楼板钢筋(600)以及上层楼板钢筋(700)均通过浇筑的混凝土固定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还可以做如下所述的进一步改进:
(1)如图1-4所示,相邻两个竖向栓钉(210)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栓钉(220)的间距均为150-300mm;
(2)如图1-4所示,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1/3~1/2位置处;
(3)如图1-4所示,下层连接钢筋(400)和上层连接钢筋(500)两者与外包钢板(810)的距离为20-50mm;
(4)如图1-4所示,下层楼板钢筋(600)与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布置1-2根;
(5)如图1-4所示,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810)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工厂预制的连接结构或现场焊接的连接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能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现有技术,这些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的主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施工楼面钢梁;
S200、铺设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或纯混凝土组合楼板(300);
S300、施工下层楼板钢筋(600);
S400、将下层连接钢筋(400)与上层连接钢筋(5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
S500、施工上层楼板钢筋(700);
S600、浇筑混凝土。
为了进一步详细、准确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楼板套筒连接节点,现结合附图列举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子:
实施例1
(1)在现场将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中部,竖向栓钉(210)在支撑钢件(100)表面上设置有1-2排,将水平栓钉(220)焊接在外包钢板(810)上;
(2)施工楼面钢梁(900);
(3)铺设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或纯混凝土组合楼板(300),确保水平栓钉(220)中心与组合楼板(300)上表面的距离为30-50mm;
(4)施工下层楼板钢筋(600),将下层楼板钢筋(600)的布置方向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的方向平行;
(5)将下层连接钢筋(4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下层连接钢筋(400)设置的方向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的方向垂直,
将上层连接钢筋(5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上层连接钢筋(500)设置的方向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的方向垂直;
(6)施工上层楼板钢筋(700),将上层楼板钢筋(700)的布置方向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的方向平行;
(7)浇筑混凝土。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的步骤进行。
其中,
优选的,相邻两个竖向栓钉(210)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栓钉(220)的间距均为150-300mm。;
优选的,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1/3~1/2位置处;
优选的,下层连接钢筋(400)和上层连接钢筋(500)两者与外包钢板(810)的距离为20-50mm;
优选的,下层楼板钢筋(600)与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布置1-2根;
优选的,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810)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工厂预制的连接结构或现场焊接的连接结构。
实施例3
参照上述实施例1和2的步骤进行。
其中,
本实施例中的关于混凝土、纵筋、箍筋、钢管、钢结构之间的焊接连接、加工和施工等的实施要求,均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230: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15-92-2013)等规范、规程的规定执行。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结果均符合上述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的有益技术效果与原理分析: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节点通过在外包钢板(810)焊接支撑钢件(100)和水平栓钉(220),在支撑钢件(100)设置竖向栓钉(210),然后将下层连接钢筋(400)与上层连接钢筋(5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既可支撑组合楼板(300),承担组合楼板(300)传来的剪力,同时对组合楼板(300)又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减少了组合楼板(300)端裂缝。
(2)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两者连接时可以在钢结构加工厂制作,从而使质量能够得以保证,还可以选择现场焊接方式,便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施情况灵活调整,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3)本实用新型连接节点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施工非常方便快捷,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完全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230: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15-92-2013)等相关规范和规程的要求,从而具有大规模、大批量应用推广的法律基础和技术基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的、或已经阐述过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予赘述,但是这些技术特征和有益技术效果也归属于本实用新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节点包括:支撑钢件(100)、竖向栓钉(210)、水平栓钉(220)、组合楼板(300)、下层连接钢筋(400)、上层连接钢筋(500)、下层楼板钢筋(600)以及上层楼板钢筋(700);
所述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的外包钢板(810)连接,所述支撑钢件(100)为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工字钢或矩形钢管;
所述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中部,所述竖向栓钉(210)在支撑钢件(100)表面上设置有1-2排,所述水平栓钉(220)焊接在外包钢板(810)上,所述水平栓钉(220)中心与组合楼板(300)上表面的距离为30-50mm;
所述组合楼板(300)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或纯混凝土组合楼板;
所述下层连接钢筋(400)与上层连接钢筋(500)锚固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所述下层连接钢筋(400)和上层连接钢筋(500)两者的设置方向均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方向垂直;
所述下层楼板钢筋(600)与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至少布置1根, 所述下层楼板钢筋(600)和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的设置方向均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800)方向平行;
所述支撑钢件(100)、竖向栓钉(210)、水平栓钉(220)、组合楼板(300)、下层连接钢筋(400)、上层连接钢筋(500)、下层楼板钢筋(600)以及上层楼板钢筋(700)均通过浇筑的混凝土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竖向栓钉(210)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栓钉(220)的间距均为15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栓钉(210)焊接在支撑钢件(100)上表面的1/3~1/2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连接钢筋(400)和上层连接钢筋(500)两者与外包钢板(810)的距离为2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层楼板钢筋(600)与上层楼板钢筋(700)两者在支撑钢件(100)范围内布置1-2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件(100)与外包钢板(810)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工厂预制的连接结构或现场焊接的连接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15757.1U CN210767249U (zh) | 2019-06-18 | 2019-06-18 | 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15757.1U CN210767249U (zh) | 2019-06-18 | 2019-06-18 | 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67249U true CN210767249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57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15757.1U Active CN210767249U (zh) | 2019-06-18 | 2019-06-18 | 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6724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7650A (zh) * | 2020-09-27 | 2021-04-13 | 衡阳市伟力钢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构造柱钢筋机械锚固结构 |
CN113737980A (zh) * | 2021-08-23 | 2021-12-03 | 清华大学 | 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节点 |
-
2019
- 2019-06-18 CN CN201920915757.1U patent/CN2107672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7650A (zh) * | 2020-09-27 | 2021-04-13 | 衡阳市伟力钢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构造柱钢筋机械锚固结构 |
CN113737980A (zh) * | 2021-08-23 | 2021-12-03 | 清华大学 | 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节点 |
CN113737980B (zh) * | 2021-08-23 | 2023-02-24 | 清华大学 | 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节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48750B1 (en) | Method of casting in-situ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 with spliced rack and suspended formwork | |
CN210767249U (zh) | 一种适用于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内部的墙板连接节点 | |
CN208586936U (zh) | 一种控保砖混建筑托梁拆墙施工装置 | |
US20100170183A1 (en) | Reinforced load bearing structure | |
CN111576619B (zh) | 高强混凝土后浇的装配式框架体系生产方法 | |
CN100460613C (zh) | 悬浮架施工方法 | |
CN111088848A (zh) | 预制件、结构柱、剪力墙、半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088480A (zh) | 桁架梁、应用桁架梁的组合梁及应用桁架梁的复合楼盖 | |
CN112391949B (zh) | 一种大跨钢混廊桥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 |
RU2664087C2 (ru) | Способ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онолитных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опирающихся по контуру пустотных плит перекрытий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неизвлекаемых трубчатых картонно-полиэтиленовых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ователей | |
CN203769116U (zh) | 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 |
KR100939970B1 (ko) | 건축물의 복합보 공법 및 그 구조 | |
CN210134558U (zh) | 板架合一内墙板结构及建筑物 | |
CN210767250U (zh) | 一种外包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楼板套筒连接节点 | |
CN209891381U (zh) | 一种建筑结构 | |
CN111101617A (zh) | 填充墙组合抗裂结构及施工方法 | |
Maraveas et al. | Assessment and restoration of the first Greek power plant–registered monu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 |
CN108755939B (zh) | 复合连接拼装式建筑结构 | |
Thejeela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lf-Compacted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Truss Girders | |
Morcous et al. | Shallow precast concrete floor without beam ledges or column corbels. | |
Henin et al. | Shallow flat soffit precast concrete floor system | |
Feng et al. | Seismic design analysis of the country masonry school buildings in the meizoseismal area | |
CN109736509B (zh) | 一种“l”型部分预制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 |
CN216552601U (zh) | 大跨度装配式楼板 | |
CN210767500U (zh) | 一种“l”型部分预制组合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