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7113U -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7113U
CN210767113U CN201920915270.3U CN201920915270U CN210767113U CN 210767113 U CN210767113 U CN 210767113U CN 201920915270 U CN201920915270 U CN 201920915270U CN 210767113 U CN210767113 U CN 210767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ble
control system
park
tank
collec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52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峰
王绪杰
王明政
杨汉荣
何富伟
唐芙雯
郭珂宇
郭云燕
白薇
田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filed Critical Suzhou Gold Mantis Green Landscape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9209152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7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7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7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包括:由透水材料构成的渗透沟渠,设于所述渗透沟渠外侧的碎石层,以及设于所述碎石层底端的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储水池,且所述透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之间设有过滤消毒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渗透沟渠收集雨水并控制和降低面源和径流污染,达到快速净化收集径流雨水的目的,控制景观湖周边径流污染,降低污染物含量,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雨水资源化系统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自人类有史以来,水就是人类和生态系统生存的必需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因水资源而产生是各种矛盾正愈发严重。联合国在1997年《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报告中就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
目前,在城市公园内雨水资源的利用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城市公园没有设置专门的雨水利用系统。很多城市公园对待雨水的态度都是直接将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不仅白白的浪费了大量的雨水资源、增加了排水设施建设费用,而且还加大了市政排水管道的压力,存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隐患。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往往缺乏全面的考虑,片面强调景观效果,忽视了景观与雨水利用的结合,并没有从公园景观元素中挖掘出雨水利用的有效措施;公园里冲厕用水、生活杂用水、浇灌用水等用的基本都还是自来水,造成大量优质水资源浪费。很多城市降雨量大,但仍然处于用水紧张的局面,很多城市地下水位受过度开采影响逐年下降,已对城市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城市公园对于雨水的反应比较迟钝,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雨水利用策略,是造成大量雨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利用渗透沟渠收集雨水并控制和降低面源和径流污染,达到快速净化收集径流雨水的目的,控制景观湖周边径流污染,降低污染物含量,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雨水资源化系统。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包括:由透水材料构成的渗透沟渠,设于所述渗透沟渠外侧的碎石层,以及设于所述碎石层底端的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储水池,且所述透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之间设有过滤消毒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透水材料为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彩石复合混凝土以及卵石陶粒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碎石层的外侧还设有防渗膜层。
优选的是,所述渗透沟渠两侧种植有储水能力强、具有一定净化能力的植被。
优选的是,所述透水管内部覆盖有一层透水薄膜。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消毒装置包括:与所述透水管连通的第一过滤池,与所述第一过滤池相连通的第二沉淀池,以及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的第三消毒池,所述第三消毒池的出口与储水池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过滤池的进出口处均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池内部设有过滤层。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沉淀池内部设有活性污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消毒池内部设有反渗透装置及紫外装置,出口处设有活性炭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利用渗透沟渠收集雨水并控制和降低面源和径流污染,达到快速净化收集径流雨水的目的,控制景观湖周边径流污染,降低污染物含量,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雨水资源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包括:由透水材料构成的渗透沟渠11,设于所述渗透沟渠11外侧的碎石层12,以及设于所述碎石层12底端的透水管13,所述透水管13内部覆盖有一层透水薄膜;所述透水管13的一端连通有储水池16,且所述透水管13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16之间设有过滤消毒装置15。
进一步,所述透水材料为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彩石复合混凝土以及卵石陶粒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碎石层12的外侧还设有防渗膜层14,防渗膜层14可防止雨水的渗透,便于雨水的收集。
进一步,所述渗透沟渠11两侧种植有储水能力强、具有一定净化能力的植被17,可控制径流污染、初步降低雨水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所述过滤消毒装置15包括:与所述透水管13连通的第一过滤池151,与所述第一过滤池151相连通的第二沉淀池152,以及与所述第二沉淀池152连通的第三消毒池153,所述第三消毒池153的出口与所述储水池 16相连通。
所述第一过滤池151的进出口处均设有过滤网1511,所述第一过滤池151 内部设有过滤层1512,所述过滤网1511及过滤层1512可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所述第二沉淀池152内部设有活性污泥1521,所述活性污泥1521可降解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所述第三消毒池153内部设有反渗透装置1531及紫外装置1532,出口处设有活性炭层1533,反渗透装置1531通过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紫外装置1532通过紫外线照射消毒杀菌,所述活性炭层1533由活性炭颗粒构成,可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对地下水进行脱色除臭。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水材料构成的渗透沟渠(11),设于渗透沟渠(11)外侧的碎石层(12),以及设于碎石层(12)底端的透水管(13);透水管(13)的一端连通有储水池(16),且透水管(13)的一端与储水池(16)之间设有过滤消毒装置(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材料为透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彩石复合混凝土以及卵石陶粒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碎石层(12)的外侧还设有防渗膜层(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渗透沟渠(11)两侧种植有储水能力强、具有一定净化能力的植被(1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透水管(13)内部覆盖有一层透水薄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消毒装置(15)包括:与透水管(13)连通的第一过滤池(151),与第一过滤池(151)相连通的第二沉淀池(152),以及与第二沉淀池(152)连通的第三消毒池(153),第三消毒池(153)的出口与储水池(16)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滤池(151)的进出口处均设有过滤网(1511),第一过滤池(151)内部设有过滤层(151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沉淀池(152)内部设有活性污泥(152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消毒池(153)内部设有反渗透装置(1531)及紫外装置(1532),出口处设有活性炭层(1533)。
CN201920915270.3U 2019-06-18 2019-06-18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Active CN210767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5270.3U CN210767113U (zh) 2019-06-18 2019-06-18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5270.3U CN210767113U (zh) 2019-06-18 2019-06-18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7113U true CN210767113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6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5270.3U Active CN210767113U (zh) 2019-06-18 2019-06-18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7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592A (zh) * 2021-11-03 2022-02-08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用于再生水的回收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592A (zh) * 2021-11-03 2022-02-08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用于再生水的回收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5589A (zh) 基于入内河雨水径流净化河堤内置生化-生态系统
CN109160641A (zh) 一种同步去除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氮磷的处理装置
CN201952328U (zh) 景观倒置生物快滤装置
CN210767113U (zh) 公园雨水径流收集控制系统
CN109574391B (zh) 补水水系异位生态沟渠污染拦截净化方法
CN205662803U (zh) 一种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结构
CN108328744A (zh) 基于海绵生态体系的处理农田面源污染的三级生态水塘
CN108083426A (zh)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高效处理的快速渗滤系统
CN209368782U (zh) 一种具有过滤净水功能的生态坝体
CN208995865U (zh) 一种用于收集道路雨水的建筑装置
CN107162329A (zh) 一种组团分层布置的下沉式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系统
CN209259830U (zh) 同步去除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氮磷的处理装置
CN207608463U (zh)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20786191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下过滤沙床
CN105920915A (zh) 一种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方法
CN203429022U (zh) 一种净水储水单元及净水储水系统
CN109020014A (zh) 一种雨水资源化管理系统
CN210764842U (zh) 雨水存储及污染物净化系统
CN212271085U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10887511U (zh) 一种初期雨水的分流治污系统
CN207552117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7811513U (zh) 处理生活用水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9385982A (zh) 一种具有过滤净水功能的生态坝体
CN101705706A (zh) 雨水回收净化处理系统方案
CN205151940U (zh) 一种分散式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