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6749U - 一种异型灌注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型灌注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6749U
CN210766749U CN201921642921.2U CN201921642921U CN210766749U CN 210766749 U CN210766749 U CN 210766749U CN 201921642921 U CN201921642921 U CN 201921642921U CN 210766749 U CN210766749 U CN 210766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cage
reaming
steel reinforcement
vertical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29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卫国
邵先锋
陈曦鸣
石雪梅
钱朝军
马雷
刘流
陈建华
于恒
闫超
赵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6429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6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6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6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异型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本实用新型在灌注桩基坑侧壁的局部扩大基坑孔径形成环形外扩孔,环形外扩孔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灵活布置,通过外伸装置在环形外扩孔内设置与竖向桩体钢筋笼连接的扩孔钢筋笼,从而浇筑形成具有较高抗压和抗拔承载力的变截面灌注基桩。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灌注桩施工简便,较好地解决了桩的抗压及抗拔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异型灌注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型灌注桩。
背景技术
普通灌注桩本身的抗压、抗拉拔能力一般,变截面灌注桩与等截面桩相比,承载力大大提高,沉降减小。但目前的变截面灌注桩在具体施工时较为困难,且施工成本也较高。
针对这一系列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灌注桩可根据桩基所需承载力的不同,可将变截面处设置在桩体的不同位置处,变截面的大小、位置和数量可灵活设置,装置简单易行且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加工和绑扎,造价低廉,便于实施,通用性较强,弥补了等截面桩和目前变截面桩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以至少解决目前等截面桩在使用时抗压和抗拉拔承载力削弱和目前变截面桩施工困难和成本较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型灌注桩,所述灌注桩位于基坑内,所述灌注桩包括竖向桩体和横向外伸扩孔钢筋笼,所述外伸扩孔钢筋笼设置在环形外扩孔内,所述基坑在外伸扩孔钢筋笼所在标高处沿径向向外扩展形成环形外扩孔;
所述外伸扩孔钢筋笼包括内层扩孔钢筋笼和外层扩孔钢筋笼,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的直径与竖向桩体的直径相同且设置在基坑内,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连接在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上,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沿导轨伸出至环形外扩孔内。
如上所述的异型灌注桩,优选地,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包括导向主筋、竖直连接筋和横向连接筋,所述导向主筋与所述横向连接筋交叉连接,形成横向外层钢筋网;所述导向主筋与所述竖直连接筋交叉连接筋,形成竖向外层钢筋网,两个所述横向外层钢筋网与两个所述竖向外层钢筋网围合形成筒状的外层扩孔钢筋笼。
如上所述的异型灌注桩,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在竖向钢筋笼上。
如上所述的异型灌注桩,进一步地,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包括内层钢筋网和连接横筋,多张内层钢筋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内层钢筋网之间通过连接横筋连接在一起,形成内层扩孔钢筋笼;
所述内层钢筋网包括导向横筋和连接竖筋,多个所述导向横筋与所述连接竖筋交叉连接,形成网格状的内层钢筋网,所述内层钢筋网顶部的导向横筋和底部的导向横筋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竖筋设置在所述内层钢筋网顶部和底部的导向横筋之间;
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导向横筋设置在所述导轨内;
再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矩形凹槽的导轨。
如上所述的异型灌注桩,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两个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的两端,自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内部伸长至所述环形外扩孔内;优选地,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交叉设置,两个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均沿所述竖向桩体的径向设置。
如上所述的异型灌注桩,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外层钢筋网为扇环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内层钢筋网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横筋连接,所述连接横筋为伸缩结构,所述连接横筋包括A滑动筋、B滑动筋和滑动套筒,所述A滑动筋和所述B滑动筋的固定端分别与内层钢筋网连接,所述A滑动筋和所述B滑动筋的自由端分别自所述滑动套筒的两端穿入所述滑动套筒内,所述A滑动筋和所述B滑动筋沿所述滑动套筒自由滑动,实现所述连接横筋的伸长与缩短;
再优选地,所述连接横筋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内层钢筋网内导向横筋和连接竖筋的连接处。
如上所述的异型灌注桩,进一步地,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伸出至所述环形外扩孔后与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部分重叠。
如上所述的异型灌注桩,进一步地,所述外伸扩孔钢筋笼还包括钢筋笼位移拉杆,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包括主杆和副杆,所述主杆设置在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内且沿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自由滑动,所述主杆的两端伸出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所述主杆的底端位于所述环形外扩孔的标高处,所述副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铰接。
如上所述异型灌注桩的施工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钻设环形外扩孔,在外层扩孔钢筋笼与竖向钢筋笼的连接标高处进行扩孔并形成环形外扩孔;
步骤S2,将竖向桩体内的的竖向钢筋笼下放至基坑内,并将外伸扩孔钢筋笼伸出至步骤S1中的环形外扩孔内;
步骤S3,将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与外伸扩孔钢筋笼进行一体化浇筑,得到变截面灌注桩。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型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将外伸扩孔钢筋笼所在标高处基坑侧壁孔径扩大形成环形外扩孔,扩孔钢筋笼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绑扎或焊接连接,连接位置和数量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布置,该外伸扩孔钢筋笼包括外层扩孔钢筋笼和内层扩孔钢筋笼,内层扩孔钢筋笼相对于外层扩孔钢筋笼滑行伸出至环形外扩孔内。设置钢筋笼位移拉杆与内层扩孔钢筋笼连接,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操控内层钢筋笼的滑动(从地面操控深桩孔内的内层钢筋笼),钢筋笼位移拉杆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外伸扩孔钢筋笼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的混凝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大大增强了该基桩抗压和抗拉拔的承载力。采用外层扩孔钢筋笼和内层扩孔钢筋笼作为外伸扩孔钢筋笼,装置简单易行,易于加工和绑扎,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将外层扩孔钢筋笼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绑扎或焊接连接在一起,使得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所处桩孔与环形外扩孔结构浇筑成为一体,明显改善了普通等截面桩的抗压拔能力,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且与目前变截面桩相比,桩的变截面位置、数量和截面大小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简单易行且制作简单,弥补了普通等截面桩的缺陷,也明显提升了目前变截面桩的应用水平,因而在工程应用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外扩孔位于桩体上部且内层扩孔钢筋笼未伸出至环形外扩孔时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外扩孔位于桩体上部且内层扩孔钢筋笼伸出至环形外扩孔后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外扩孔位于桩体的底部且内层扩孔钢筋笼未伸出至环形外扩孔时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外扩孔位于桩体的底部且内层扩孔钢筋笼伸出至环形外扩孔后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图1的A-A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图2的A-A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图1的A-A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图2的A-A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层扩孔钢筋笼未伸出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层扩孔钢筋笼伸出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的C-C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内层扩孔钢筋笼未伸出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内层扩孔钢筋笼伸出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向钢筋笼;4、外伸扩孔钢筋笼;16、钢筋笼位移拉杆;17、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21、环形外扩孔;22、导轨;23、外层扩孔钢筋笼;24、内层扩孔钢筋笼;25、混凝土灌浆管;26、灌浆系统;27、竖直连接筋;28、滑动套筒;29、导向主筋;30、横向连接筋;31、连接横筋;32、导向横筋;33、连接竖筋;34、主杆;35、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6和图9~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型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图1为环形外扩孔21位于竖向桩体上部且内层扩孔钢筋笼24未伸出至环形外扩孔21时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形外扩孔21位于竖向桩体上部且内层扩孔钢筋笼24伸出至环形外扩孔21后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位于基坑内,基坑内设置有与竖向桩体直径相同的竖向钢筋笼1,灌注桩包括竖向桩体和设置在竖向桩体上部的外伸扩孔钢筋笼4,外伸扩孔钢筋笼4设置在环形外扩孔21内,外伸扩孔钢筋笼4可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1通过绑扎或焊接进行连接,环形外扩孔21的位置可以位于竖向桩体的任意位置,具体位置、数量及截面大小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外伸扩孔钢筋笼4所在标高的基坑侧壁沿径向向外扩展形成环形外扩孔21,如图1至4所示。同时,灌浆系统26设置于地面,灌浆系统26上连接有混凝土灌浆管25,混凝土灌浆管25贯穿竖向桩体,用于向竖向桩体内浇筑混凝土。
灌浆系统26用于向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1所在的基坑以及外伸扩孔钢筋笼4所在的环形外扩孔21内灌浆。
外伸扩孔钢筋笼4的一端从外层扩孔钢筋笼4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1连接处上下标高处伸出至环形外扩孔21内,浇筑混凝土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混凝土与环形外扩孔21内的外伸扩孔钢筋4混凝土连接成为一体,形成环形外凸结构,在灌注桩受到拉拔力与压载力时,该环形外凸结构可以牢牢卡设在环形外扩孔21内,从而增大了该基桩后续使用时的抗拔承载力和抗压承载力。
进一步地,外伸扩孔钢筋笼4包括内层扩孔钢筋笼24,外层扩孔钢筋笼23上设置有导轨22,内层扩孔钢筋笼24沿导轨22运行,内层扩孔钢筋笼24的一端伸出外层扩孔钢筋笼23至环形外扩孔21内。设置内层扩孔钢筋笼24深入环形外扩孔21内,在后续浇筑混凝土后可以保证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混凝土与环形外扩孔21内的外伸扩孔钢筋4混凝土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该变截面灌注桩的抗拉拔承载力,且设置内层扩孔钢筋笼24相对于外层扩孔钢筋笼23自由伸缩,克服了环形外扩孔21内难以直接布置钢筋的缺陷。
进一步地,外伸扩孔钢筋笼4还包括外层扩孔钢筋笼23,外层扩孔钢筋笼23包括导向主筋29、竖直连接筋27和横向连接筋30,导向主筋29与横向连接筋30交叉连接,形成横向外层钢筋网;导向主筋29与竖直连接筋27交叉连接筋,形成竖向外层钢筋网,两个横向外层钢筋网与两个竖向外层钢筋网围合形成筒状的外层扩孔钢筋笼23。导轨22设置在外层扩孔钢筋笼23内,外层扩孔钢筋笼23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绑扎或焊接连接。进一步地,内层扩孔钢筋笼24包括内层钢筋网和连接横筋31,多张内层钢筋网间隔设置,多个内层钢筋网之间通过连接横筋31连接在一起,形成内层扩孔钢筋笼24。
内层钢筋网包括导向横筋32和连接竖筋33,多个导向横筋32与连接竖筋33交叉连接,形成网格状的内层钢筋网,内层钢筋网顶部的导向横筋32和底部的导向横筋32平行设置,连接竖筋33设置在内层钢筋网顶部和底部的导向横筋32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内层钢筋网内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导向横筋32以及多条平行设置的连接竖筋33,多条导向横筋32与多条连接竖筋33垂直角交叉连接,形成内层钢筋网。内层扩孔钢筋笼24周向的导向横筋32设置在导轨22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内层扩孔钢筋笼24周向的导向横筋32是指从内层扩孔钢筋笼24的外部可以直接接触到的导向横筋32。这些导向钢筋位于内层扩孔钢筋笼24的最外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大环形外扩孔21内的外伸扩孔钢筋4混凝土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内层扩孔钢筋笼24伸出至环形外扩孔21后,与外层扩孔钢筋笼23有部分重叠。这样设置在后续浇筑混凝土后,可以使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混凝土与环形外扩孔21内的外伸扩孔钢筋4混凝土形成高强度连接。
进一步地,变截面灌注桩桩体沿轴线方向设置有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17,外伸扩孔钢筋笼4还包括钢筋笼位移拉杆16,钢筋笼位移拉杆16包括主杆34和副杆35,主杆34设置在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17内且沿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17自由滑动,主杆34的两端伸出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17,主杆34的底端位于外层扩孔钢筋笼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连接处上下标高一定范围内,副杆35的一端与主杆34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内层扩孔钢筋笼24铰接。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17不仅对钢筋笼位移拉杆16起到保护作用,还保证了拉杆在竖直方向上的自由滑动。
进一步地,导轨22为矩形凹槽的导轨,导轨22设置(优选焊接)在外层钢筋笼23内的上下端面,为上下多对相对设置的导轨22,沿外层钢筋笼23横截面中心线对称成对布置,导轨22对内层扩孔钢筋笼24起到保护及导向作用,且与导向横筋32接触的滑导轨22面的摩擦系数较低,有利于内层扩孔钢筋笼24的滑移。
主杆34的顶端露出竖向桩体的顶部,将主杆34与起重拉伸装置连接,启动起重装置,起重装置带动主杆34向上运动,主杆34带动与之铰接的副杆35也同时向上运动,副杆35带动与之铰接的内层扩孔钢筋笼24沿导轨展开并伸出至环形外扩孔21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异型灌注桩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用钻孔机械钻设桩孔,在外层扩孔钢筋笼4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连接处上下标高一定范围内基坑侧壁局部进行扩孔,形成环形外扩孔21,扩孔工艺为高压旋喷扩孔、机械扩孔。在桩孔钻设到设计标高后,更换钻头,进行高压旋喷扩孔或机械扩孔,高压喷射扩孔可采用水或水泥浆。采用水泥浆液扩孔工艺时,应至少上下往返扩孔两遍;采用水扩孔工艺时,最后还应采用水泥浆液扩孔一遍,最后进行清孔和桩孔验收。
步骤S2,将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下放基坑内,进将外伸扩孔钢筋笼4伸出至环形外扩孔21内;具体为:对钢筋笼位移拉杆16的主杆34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机械拉伸,可得到图6所示的滑动后的内层扩孔钢筋笼24及钢筋笼位移拉杆16的状态。图9和图10反映了内层扩孔钢筋笼24伸出前后内层扩孔钢筋笼24及钢筋笼位移拉杆16的状态,图10为图9的进行机械拉伸后的内层扩孔钢筋笼24的状态。在钢筋笼位移拉杆16拉伸后,由于副杆35对内层扩孔钢筋笼24的推动作用,内层扩孔钢筋笼24沿导轨22滑向环形外扩孔21,外层扩孔钢筋笼23由于竖直连接筋27的缘故,受到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笼的约束,始终保持静止不动。滑动完成后,外层扩孔钢筋笼23和内层扩孔钢筋笼24保持一定长度的搭接重合,保证钢筋笼的完整性。本实用新型在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等直径钢筋笼下放后立即打开外伸扩孔钢筋笼4,避免后续施工时泥土等杂物进入环形外扩孔21内,影响内层扩孔钢筋笼24的正常打开。
步骤S3,通过灌浆系统26和混凝土灌浆管25向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笼所在基坑和外伸扩孔钢筋笼4所在的环形外扩孔21内灌注混凝土,对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笼和外伸扩孔钢筋笼4进行一体化浇筑,形成一种异型灌注桩,共同承担上拔作用力和下压承载力,明显改善了灌注桩的抗压拔能力。
为了便于内层扩孔钢筋笼24相对外层扩孔钢筋笼23更快速的经过导轨22伸出,如图5和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时,外层扩孔钢筋笼23可以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外层扩孔钢筋笼23沿桩孔的径向设置,两个内层扩孔钢筋笼24分别设置在外层扩孔钢筋笼23的两端,自外层扩孔钢筋笼23内部伸长至环形外扩孔21内。外层扩孔钢筋笼23设置有两个,两个外层扩孔钢筋笼23交叉设置,形成十字形横向钢筋笼滑移系统,两个外层扩孔钢筋笼23均沿桩孔的径向设置。
实施例2
为了增大外伸扩孔钢筋笼4外伸后整体的覆盖面积,如图7、图8、图13和图14所示,在具体实施时,横向外层钢筋网也可以为扇环形,相邻两个内层钢筋网之间通过连接横筋31连接,连接横筋31为伸缩结构,连接横筋31包括A滑动筋、B滑动筋和滑动套筒28,A滑动筋和B滑动筋的固定端分别与内层钢筋网连接,A滑动筋和B滑动筋的自由端分别自滑动套筒28的两端穿入滑动套筒28内,A滑动筋和B滑动筋沿滑动套筒28滑动,实现连接横筋31的伸长与缩短;连接横筋31设置在相邻两个内层钢筋网内导向横筋32和连接竖筋33的连接处。
在使用时,内层扩孔钢筋笼24在导轨22的导向下,内层扩孔钢筋笼24从外层扩孔钢筋笼23中随之伸出到环形外扩孔21内,多个内层钢筋网之间的连接横筋31伸长,具体为A滑动筋、B滑动筋均相对于滑动套管伸出,为了防止A滑动筋和/或B滑动筋脱离滑动套管,可以在滑动套管侧壁设置导向槽,在A滑动筋和B滑动筋的自由端设置导向销,导向销设置在导向槽内,从而避免A滑动筋和/或B滑动筋脱离滑动套管,当然其他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案也是可以的。A滑动筋和B滑动筋可以先用钢筋弯曲机进行机械弯曲。当然,A滑动筋和B滑动筋也可以做成直线型。其它结构和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异型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将外伸扩孔钢筋笼4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1连接处上下标高一定范围内基坑侧壁扩大形成环形外扩孔21,外伸扩孔钢筋笼4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1连接,连接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布置,如图1至4所示。该外伸扩孔钢筋笼4包括外层扩孔钢筋笼23和内层钢筋笼24,内层扩孔钢筋笼24相对于外层扩孔钢筋笼23滑行伸出至环形外扩孔21内。设置钢筋笼位移拉杆16与内层扩孔钢筋笼24连接,从而实现了远距离操控内层钢筋笼的滑动(从地面操控深桩孔内的内层钢筋笼),钢筋笼位移拉杆16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当进行混凝土浇筑后,环形外扩孔21内的外伸扩孔钢筋4混凝土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混凝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大大增强了该灌注桩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抗压和抗拉承载力。采用外层扩孔钢筋笼23和内层扩孔钢筋笼24作为外伸装置,装置简单易行,易于加工和绑扎,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且在后续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整体性较强,强度较大。将外层扩孔钢筋笼23与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笼连接在一起,使得变截面灌注桩竖向桩体钢筋笼所处基坑与环形外扩孔结构浇筑成为一体,明显改善了灌注桩的抗压拔能力,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在工程应用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位于基坑内,所述灌注桩包括竖向桩体和横向外伸扩孔钢筋笼,所述外伸扩孔钢筋笼设置在环形外扩孔内,所述基坑在外伸扩孔钢筋笼所在标高处沿径向向外扩展形成环形外扩孔;
所述外伸扩孔钢筋笼包括内层扩孔钢筋笼和外层扩孔钢筋笼,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的直径与竖向桩体的直径相同且设置在基坑内,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连接在竖向桩体内的竖向钢筋笼上,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沿导轨伸出至环形外扩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包括导向主筋、竖直连接筋和横向连接筋,所述导向主筋与所述横向连接筋交叉连接,形成横向外层钢筋网;所述导向主筋与所述竖直连接筋交叉连接筋,形成竖向外层钢筋网,两个所述横向外层钢筋网与两个所述竖向外层钢筋网围合形成筒状的外层扩孔钢筋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在竖向钢筋笼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包括内层钢筋网和连接横筋,多张内层钢筋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内层钢筋网之间通过连接横筋连接在一起,形成内层扩孔钢筋笼;
所述内层钢筋网包括导向横筋和连接竖筋,多个所述导向横筋与所述连接竖筋交叉连接,形成网格状的内层钢筋网,所述内层钢筋网顶部的导向横筋和底部的导向横筋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竖筋设置在所述内层钢筋网顶部和底部的导向横筋之间;
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导向横筋设置在所述导轨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两个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的两端,自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内部伸长至所述环形外扩孔内;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交叉设置,两个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均沿所述竖向桩体的径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层钢筋网为扇环形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内层钢筋网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横筋连接,所述连接横筋为伸缩结构,所述连接横筋包括A滑动筋、B滑动筋和滑动套筒,所述A滑动筋和所述B滑动筋的固定端分别与内层钢筋网连接,所述A滑动筋和所述B滑动筋的自由端分别自所述滑动套筒的两端穿入所述滑动套筒内,所述A滑动筋和所述B滑动筋沿所述滑动套筒自由滑动,实现所述连接横筋的伸长与缩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伸出至所述环形外扩孔后与所述外层扩孔钢筋笼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扩孔钢筋笼还包括钢筋笼位移拉杆,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包括主杆和副杆,所述主杆设置在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内且沿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自由滑动,所述主杆的两端伸出所述钢筋笼位移拉杆护管,所述主杆的底端位于所述环形外扩孔的标高处,所述副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扩孔钢筋笼铰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矩形凹槽的导轨。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筋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内层钢筋网内的导向横筋和连接竖筋的连接处。
CN201921642921.2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异型灌注桩 Active CN210766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2921.2U CN21076674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异型灌注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2921.2U CN21076674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异型灌注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6749U true CN210766749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4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2921.2U Active CN21076674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异型灌注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6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6708A (zh) 一种新型变截面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KR102226859B1 (ko) 하이브리드 cip 시공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주열식 흙막이 벽체
KR101777176B1 (ko) 서로 다른 형상을 가진 스틸관들을 이용한 cip 공법
CN102605773B (zh) 注浆成型扩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及其挤扩装置
CN105133581A (zh) 支护结构中抗拔桩、格构柱及降水井三合一施工方法
CN204753836U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叠合柱的连接节点
CN211257009U (zh) 一种止水帷幕咬合桩
CN109898669B (zh) 一种逆作法地下首层梁柱节点施工方法
CN210766749U (zh) 一种异型灌注桩
CN206346224U (zh) 一种单元式拼接钢模支护装置
CN217298896U (zh) 注浆挤扩钢管混凝土立柱桩
KR102447617B1 (ko) 현장 타설 콘트리트 말뚝 시공방법
CN213979023U (zh) 一种新型灌注式桩基
CN215483004U (zh) 一种膨胀土地层超深竖井支护结构
CN209585299U (zh) 逆作法施工中钢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CN111576396B (zh) 一种锚杆式人工挖孔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20057991U (zh) 一种用于新建基坑与现状箱涵交汇结合处的支护结构
CN110629781A (zh) 适用于狭小空间内的钢管混凝土群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20565553U (zh) 一种应用于溶洞地基基础钢筋笼构造
CN219886793U (zh) 一种灌注桩底部加固结构
CN215406141U (zh) 一种带防水帆布注浆扩底灌注桩结构
CN109868827B (zh) 一种洞内机械成孔咬合桩施工工艺
CN214169038U (zh) 一种深度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CN216108512U (zh) 基坑逆作法灌注桩多个接长声测管同步起吊结构
CN219080292U (zh) 用于长灌注桩的钢筋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