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4840U -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4840U
CN210764840U CN201920874059.1U CN201920874059U CN210764840U CN 210764840 U CN210764840 U CN 210764840U CN 201920874059 U CN201920874059 U CN 201920874059U CN 210764840 U CN210764840 U CN 210764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reaction tank
anaerobic
aerobic
facult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40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睿
张玲
蒋攀
谢嘉辉
陈丹
唐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irblu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irblu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irblu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Airblu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40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4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4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4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沉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兼氧反应单元、好氧反应单元和沉淀单元;所述好氧反应单元包括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由上述五个单元模块依次连通组成,能够很好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同时,经试验得到上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能耗为每天0.1×0.125kW/m3,仅为传统的A‑O法污水处理方法能耗的25%左右,因此,该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也具有低能耗的优点。

Description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不仅是农村水源地的潜在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的短缺,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民的生存发展。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活环境,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了各类水隙;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目前在水污染治理技术上,使用比较广泛的为传统的A-O法处理工艺。 A-O法处理工艺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采用,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水污染控制技术。A-O法处理工艺虽然原则上也适应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但是A-O法处理工艺,其能耗高达每天0.4×0.5kW/m3,具有较高的能耗,对于我国居住相对分散的广大农村地区并不适用。
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设备组成简单、能耗低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我国农村地区以及小城镇中的居民、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所产生的这些分散式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满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地处理,同时相比于现有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具有能耗低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曝气沟渠和水生植物调蓄塘的配合使用,能够很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十分适用于我国农村分散式污水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沉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兼氧反应单元、好氧反应单元和沉淀单元;
所述好氧反应单元包括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沉单元包括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填充有软性纤维填料;
优选的,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设置有软性纤维填料框架,所述软性纤维填料填充于软性纤维填料框架中;
优选的,所述软性纤维填料为纤维束长110~130mm的软性纤维,所述软性纤维的纤维束间距为100~120mm;
更优选的,所述软性纤维填料在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的比表面积为 1200~1250m2/m3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反应单元包括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所述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填充有活性污泥;
优选的,所述活性污泥中含有生物厌氧菌;
优选的,所述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笼式填料框架,所述活性污泥填充在所述笼式填料框架中。
进一步的,所述兼氧反应单元包括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
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和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池壁之间填充有组合填料;
优选的,所述组合填料为直径70~80mm的塑料环片;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所述池壁之间设置有组合填料框架,所述组合填料填充在所述组合填料框架中。
进一步的,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拔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斜沉池,所述斜沉池中设置有斜管支架和斜管,所述斜管安装在斜管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曝气沟渠和水生植物调蓄塘。
进一步的,上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曝气沟渠和水生植物调蓄塘依次管道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沟渠包括依次梯度设置的进水分配渠、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脱氮填料段、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除磷填料段和出水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沉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兼氧反应单元、好氧反应单元和沉淀单元;所述好氧反应单元包括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由上述五个单元模块依次连通组成,能够很好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特别是,本申请好氧反应单元包括设置有曝气装置的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使本申请去除有机污染物(COD、BOD)的能力大为提高。同时,经试验得到上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能耗为每天0.1×0.125kW/m3,仅为传统的A-O法污水处理方法能耗的25%左右,因此,该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也具有低能耗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曝气沟渠和水生植物调蓄塘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很好的处理,十分适用于我国农村分散式污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中预沉单元和厌氧反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中兼氧反应单元和好氧反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中沉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曝气沟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水生高等植物生态调蓄塘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预沉单元;12-厌氧反应单元;13-兼氧反应单元;14-好氧反应单元;15-沉淀单元;141-曝气装置;111-总进水管;112-可提升格栅;113- 软性纤维填料框架;114-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出水孔;121-笼式填料框架; 122-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31-中间隔板;132-组合填料框架;133- 拔风管;134-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411-供气主管;142-钢丝网状填料框架;1412-供气支管;143-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51-斜管支架;152-斜管;153-总出水管;154-排泥管;1-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2-曝气沟渠;3-水生植物调蓄塘;21-进水分配渠;22-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3-脱氮填料段;24-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5-除磷填料段;26-出水渠;31-调蓄塘进水口;32-植生毯;33-塘底生物膜构造层;34-沉水植物; 35-浮水植物;36-调蓄塘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沉单元 11、厌氧反应单元12、兼氧反应单元13、好氧反应单元14和沉淀单元15;
所述好氧反应单元14包括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14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沉单元11、厌氧反应单元12、兼氧反应单元13、好氧反应单元14和沉淀单元15;所述好氧反应单元14包括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141。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 由上述五个单元模块依次连通组成,能够很好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特别是,本申请好氧反应单元14包括设置有曝气装置141的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使本申请去除有机污染物(COD、BOD)的能力大为提高。同时,经试验得到上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的能耗为每天0.1×0.125kW/m3,仅为传统的A-O法污水处理方法能耗的25%左右,因此,该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也具有低能耗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沉单元11、厌氧反应单元12、兼氧反应单元13、好氧反应单元14和沉淀单元15采用折流进水管依次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各处理单元之间采用折流进水管进行连通,有效延长了污水处理的时间,从而也进一步保证了处理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沉单元11包括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填充有软性纤维填料;
优选的,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设置有软性纤维填料框架113,所述软性纤维填料填充于软性纤维填料框架113中;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前端池壁上部与设计水位齐平处,设置有总进水管111和可提升格栅112,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设置有软性纤维填料框架1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软性纤维填料框架113中填充有软性纤维填料,所述软性纤维填料为纤维束长110~130mm的软性纤维,所述软性纤维的纤维束间距为100~120mm。
更优选的,所述软性纤维填料在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的比表面积为1200~1250m2/m3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上部涉及水位下50~60mm处设置有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出水孔114,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出水孔114通过折流进水管与厌氧反应单元12连通。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反应单元12包括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所述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填充有活性污泥;
优选的,所述活性污泥中含有生物厌氧菌;
优选的,所述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笼式填料框架121,所述活性污泥填充在所述笼式填料框架121中。
优选的,所述笼式填料框架121为可提升尼龙绳索紧绷式填料框架。所述笼式填料笼架的直径为50~60mm,笼架高度为70~80mm,填料直径为150mm,理论比表面积为1900~1950m2/m3池。
优选的,所述笼式填料框架121中的填料为含有生物厌氧菌的活性污泥。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100~110mm处设置有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22。所述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22通过折流进水管与兼氧反应单元13连通。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兼氧反应单元13包括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
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中间隔板131,所述中间隔板131和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池壁之间填充有组合填料;
优选的,所述组合填料为直径70~80mm的塑料环片;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所述池壁之间设置有组合填料框架132,所述组合填料填充在所述组合填料框架132中。
优选的,所述组合填料为直径70~80mm的塑料环片。理论比表面积 2600~2650m2/m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拔风管13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150mm处设置有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34。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34通过折流进水管与好氧反应单元14连通。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的曝气装置141为曝气机,所述曝气机供气主管1411垂直设置于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的中心;
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钢丝网状填料框架142;
优选的,所述钢丝网状填料框架142由钢丝网支架及钢丝网组成,钢丝网及钢丝网分上、下两层,间距为1000mm,用10×10不锈钢丝网绕圈在上下DN 25×4无缝托压管上。上、下钢丝网中设置BioM微生物载体填料,其规格为直径25mm,长度12mm,比表面积500m2/m3池。
BioM微生物载体填料微生物附着力好,生物膜活性高,填料中含有对生物酶的增强性成分,促进生物酶的催化作用,显著提高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BOD、COD)的分解能力;另外,由于填料环内外反复形成缺氧好氧微环境,能够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使脱氮效率显著提高。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对有机物(BOD、COD)的去除效率为85%左右,氮的去除率为82%左右,磷的去除率为75%左右。并且长期运行无污泥膨胀、无污泥堵塞现象;载体上的微生物形成较长的食物链,污泥产量少,比传统活性污泥产生量少50%左右。
更优选的,所述钢丝网状填料框架142的底部设置有供气支管1412,所述供气主管1411和供气支管1412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后端池壁设计水位200mm处设置有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43,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出水孔143通过折流进水管与沉淀单元15连通。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单元15 包括斜沉池。所述斜沉池中设置有斜管支架151,斜管支架151为80mm槽钢,间距为200mm;斜管152安装在斜管支架151上,斜管152直径为80 mm,斜长1000mm,垂直长度为867mm,倾角为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沉池后端池壁设计水位 250mm处设置总出水管153,用于处理后污水的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沉池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排泥管15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和斜沉池的顶部均设置有检修孔,以便于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的检修。
优选的,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和斜沉池的池体采用钢制作或加强玻璃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各反应池的功能如下:
村镇农户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总进水管111进入可提升式格栅,去除毛发、塑料袋等大的悬浮物后进入厌氧预沉调节池,池中设置有软性纤维框架和软性纤维填料。由于软性纤维填料空隙的可变性,解决了堵塞问题,又由于软性纤维填料比表面积大,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量就多。在厌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膜初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能对某些难溶解物质进行酸化处理,利用水解产酸菌活性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将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结构经水解酸化为可溶性小分子,以提高污水处理的理化性能,为下一个阶段的生物处理以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打好基础。
厌氧预沉调节池具有初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初次沉淀和调控水质水量的功能。厌氧预沉调节池出水由厌氧预沉调节区后端池壁出水孔和与之连接的厌氧泥膜生物反应器折流进水管进入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池中前半区没有设置填料,为厌氧活性污泥区;池中后半区设置有笼式填料框架121 和笼式填料,为厌氧生物膜区。厌氧活性污泥是利用微生物的絮状物与污泥接触,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而厌氧生物膜是利用微生物在填料表石与污水中接触,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是根据两种状态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共同作用的机理,是利用两种不同环境使悬浮和附着的微生物自然变异,通过自然竞争在两个半区形成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提高去除有机污染物效率的目的。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为40%左右。
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具有去除有机物(COD、BOD),将有机氮基本上转化为溶解性无机氮的功能。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由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后端池壁出水孔和与之连接的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折流进水管进入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池中间垂直方向设置有中间隔板131,中间隔板131和池后壁之间设置有组合填料框架132和组合填料。即前半区为兼氧活性污泥区,后半区为兼氧生物膜区。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悬浮生长的兼氧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兼氧生物膜两种环境中的微生物共存,两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承担着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具有悬浮生长效率高和附着生长适应能力强及稳定性好的优点。兼氧微生物反应所需的微氧由拔风管 133提供,无需能耗。由于拔风管133所提供的溶解氧DO在0.05×0.3mg/mL 之间,溶解氧DO浓度较低,微生物生长的速度较慢,微生物的个体较小,就会使微生物体的比表面积增大,使其吸附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增强,也增强了其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从而使去除有机污染物(COD、BOD)的能力大为提高;另外,溶解氧DO浓度较低时,能够同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具有脱氮优势。缺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对有机污染物(BOD、COD) 的去除效率为50%左右。
缺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具有去除有机物、氮的功能。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出水由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后端池壁出水孔和与之连接的好氧浮动床反应池折流进水管进入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池中设有钢丝网支架及钢丝网,上、下钢丝网中设置BioM微生物载体填料。好氧微生物反应所需要的溶解氧DO由设置在池旁的微动力曝气机经微动力曝气机供气主管1411和非字型供气支管1412提供。控制溶解氧DO在0.5×1.0mg/mL左右。
好氧浮动床反应池具有去除有机污染物、氮、磷的功能。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出水由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后端池壁出水孔和与之连接的斜沉区折流进水管进入斜沉区,经过斜管支架151及斜管152进行高效沉淀分离,去除悬浮物SS和少量的有机物COD,使污水得到净化,沉淀分离后的上清液有出水渠26和总出水管153排出,沉淀污泥一年一度经斜沉区底部排泥管154由市政吸污车抽走集中处理。斜沉区具有去除悬浮物SS和少量有机物COD的功能。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曝气沟渠2和水生植物调蓄塘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曝气沟渠2和水生植物调蓄塘3的配合使用,能够很好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等物质,同时实施方式简单,经济性较佳,十分适用于我国农村分散式污水的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1、曝气沟渠2和水生植物调蓄塘3依次管道连通。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沟渠2 包括依次梯度设置的进水分配渠21、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脱氮填料段 23、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除磷填料段25和出水渠26。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的进水口即为进水分配渠21后端出水薄壁堰,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后端设置有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后端出水薄壁堰。进水分配渠21高度为800mm,进水分配渠21底石和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底石高差为400mm。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氮填料段23的进水口即为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后端出水薄壁堰,脱氮填料段23中设置脱氮填料。
所述脱氮填料为生物沸石,粒径为16×25mm。脱氮填料段23后端设置脱氮填料段23后端出水薄壁堰。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高度为800mm,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2底石和脱氮填料段23底石高差为400mm。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的进水口即为脱氮块填料段后端出水薄壁堰,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后端设置有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后端出水薄壁堰。脱氮填料块高度为800mm,脱氮填料段 23底石和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底石高差为400mm。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磷填料段25的进水口即为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后端出水薄壁堰,除磷填料段25中设置除磷填料,除磷填料为多孔富铁填料,粒径为2×4mm。除磷填料段25后端设置除磷填料段25 后端出水薄壁堰。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高度为800mm,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24底石和除磷填料段25底石高差为400mm。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然跌水曝气沟渠2的进水口即为除磷块填料段25后端出水薄壁堰,自然出水曝气沟渠2后端池壁设置出水管。除磷填料段25和自然出水曝气沟渠2底石标高齐平。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生高等植物生态调蓄塘进口设置有调蓄塘进水口31,坡岸石设置有植生毯32,塘底设置有塘底生物膜构造层33,材料为0.95×1.35mm海砂,厚度为200mm。塘内种植沉水植物34和浮水植物35。水生高等植物生态调蓄塘出口设置有调蓄塘出水管3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自然跌水曝气沟渠2出水由自然跌水曝气沟渠2出水渠26和与之连接的调蓄塘进水管进入水生高等植物生态调蓄塘 3,由于坡岸设置有植生毯32,塘底设置有塘底生物膜构造层33,塘内种植沉水植物34和浮水植物35等,营造出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并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另外,农田灌溉是有季节性的,不是一年四季每天都要灌溉,所以设置水生高等植物生态调蓄塘以调节、储存资源化利用处理水。水生高等植物生态调蓄塘出水由调蓄塘出水管36排出资源化利用或直接排放。
效果例1
为了证明本申请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现使用实施例2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对COD 578mg/L、BOD 138mg/L、氨氮 40mg/L、TP 5.0mg/L、SS 500mg/L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7823383000013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沉单元、厌氧反应单元、兼氧反应单元、好氧反应单元和沉淀单元;
所述好氧反应单元包括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沉单元包括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所述厌氧预沉调节反应池中设置有软性纤维填料框架;所述软性纤维填料填充于软性纤维填料框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单元包括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所述厌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笼式填料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反应单元包括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和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池壁之间填充有组合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泥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拔风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浮动床生物反应池中的曝气装置为曝气机。
8.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曝气沟渠和水生植物调蓄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曝气沟渠和水生植物调蓄塘依次管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沟渠包括依次梯度设置的进水分配渠、一级自然跌水曝气段、脱氮填料段、二级自然跌水曝气段、除磷填料段和出水渠。
CN201920874059.1U 2019-06-11 2019-06-11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764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4059.1U CN210764840U (zh) 2019-06-11 2019-06-11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4059.1U CN210764840U (zh) 2019-06-11 2019-06-11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4840U true CN210764840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6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4059.1U Active CN210764840U (zh) 2019-06-11 2019-06-11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48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8319A (zh) * 2019-06-11 2019-08-02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村分散式微动力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8319A (zh) * 2019-06-11 2019-08-02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村分散式微动力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0078319B (zh) * 2019-06-11 2023-09-15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村分散式微动力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8319B (zh) 农村分散式微动力生态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1525204B (zh) 一种乡村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5753166B (zh) 水平潜流-两级充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6308212U (zh) 一种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1204927A (zh) 生态公厕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及污水处理再利用方法
CN207468411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7809105U (zh) 一种一体化城镇污水处理装置
CN100519449C (zh) 速分生物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70580A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09872514U (zh) 基于a2o的复合生态反应器
CN110078320A (zh) 村镇污水无动力生物生态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8234621U (zh) 原位治理黑臭水体的多级复合生物膜反应器
CN210764840U (zh) 分散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9879536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07129116B (zh)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水处理方法
CN206828203U (zh) 化粪池+a202处理装置
CN211814035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4956459A (zh) 一种低能耗和低排放的分散污水生物-生态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0736455U (zh) 污水无动力生物生态处理装置及包含其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2356921U (zh) 一种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WO2017128729A1 (zh) 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16803A (zh) 一种一体化强化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1943434A (zh)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水源生物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2153247B (zh) 一种生物耦合脱氮除磷污水净化再生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2054710U (zh) 分散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