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5140U -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5140U
CN210745140U CN201921839146.XU CN201921839146U CN210745140U CN 210745140 U CN210745140 U CN 210745140U CN 201921839146 U CN201921839146 U CN 201921839146U CN 210745140 U CN210745140 U CN 210745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neck ring
intercom
elastic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91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dingto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dingto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dingto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dingto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91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5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5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5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包括用于环绕颈部的弹性颈环,所述的弹性颈环包括后颈段和连接在后颈段两端的侧颈段,所述后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后颈部,侧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颈部两侧。本实用新型设置弹性颈环,通过弹性颈环将对讲机穿戴在人体的颈部,方便了携带和使用,免去了重复的拿取、放置操作,减少了对讲机使用的繁琐程度,使得人们可在更多的场景中更加便捷地使用对讲机。

Description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对讲机,尤其涉及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背景技术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户外运动且频繁通话的场合。传统的对讲机包括遥控器主机和设置在遥控器主机外部的天线,对讲机整体结构较大,重量较重,在携带时需要单独挂在腰间或衣物上,使用时需要专门用手持握,十分不便。如此导致在一些高强度的运动场景或者极限环境中,人们不便于携带和使用对讲机,造成了沟通的不便和麻烦。同时传统的对讲机仅能实现单一的语音通信功能,没有其他辅助功能。
针对这一普遍存在却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人们期望能够有办法解决,使得对讲机的携带和使用能够更加方便,并附带更多的使用功能。故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旨在减少对讲机的重量,改进对讲机的结构,解放人的双手,使得对讲机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便捷,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景。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直接佩戴于人的颈部,无需单独进行固定和收纳,免去了单独拿取和放置的操作,能够在攀岩、骑行等条件下极为便捷地使用。具体的说,包括用于环绕颈部的弹性颈环,所述的弹性颈环包括后颈段和连接在后颈段两端的侧颈段,所述后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后颈部,侧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颈部两侧。上述公开的对讲机骨架,通过后颈段贴合人体后颈,侧颈段贴合人体的侧颈,整个对讲机骨架穿戴于人体的肩颈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弹性颈环环绕于人体的颈部,在佩戴时,将两侧颈段向外拉伸,两侧颈段之间的开度大于颈部的宽度即能佩戴,佩戴完成后侧颈段向内侧回弹,开度小于颈部的宽度,如此设计使弹性颈环贴合颈部,使佩戴的稳定性提高。上述效果中的弹性颈环可通过多种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对此改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并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弹性颈环包括项圈支架和项圈外模,所述的项圈外模包裹于项圈支架上。项圈支架和项圈外模均为贴合人体肩颈处构造的曲线形,项圈支架采用韧性好的材料制成,保障整个颈环的强度和韧度,项圈外模采用柔性亲肤材料制成,与颈部皮肤贴合能提高体感舒适度。
进一步的,应用该骨架的对讲机通过主控模块实现控制,所述的主控模块位于骨架的一侧颈段上,而后颈段上设置有天线模块和震动马达,后颈段与颈部后侧接触,天线模块和震动马达嵌入后颈段内,为便于减少颈部的摩擦和不适,因而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后颈段上设置有内凹腔,内凹腔朝向颈环内侧的方向为开口,开口处还设置有后封盖。所述的天线模块和震动马达设置于内凹腔内,通过后封盖将内凹腔封闭。
优选的,所述的主控模块还包括连接板,蓝牙模块集成在连接板上,且连接板上还集成了检测控制电源模块电量的控制电路,以及接收处理对讲模块传递的信号的微处理器。连接板上还集成了信号收发模块,可采用常规对讲机所用的器件实现,以实现工作区域内不同的对讲机之间收发信号。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后颈段的外侧设置有灯孔,灯孔处设置有辨识灯,所述的辨识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佩戴对讲机后,后颈段辨识灯亮起,使人员的位置即为醒目,便于后方的人员发现。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侧颈段处设置有FPC连接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FPC连接线贴合侧颈段的内侧,所述的FPC连接线一端连接至天线组件和震动马达,另一端连接至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当弹性颈环穿戴于人体时,其内侧与人体的颈部接触并摩擦,长期摩擦将对人体皮肤造成不适,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后颈段和侧颈段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后颈段和侧颈段的内侧设置有柔性接触层。
进一步的,应用该骨架的对讲机除了设置主控模块,还设置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和对讲模块,实现供电、信号传递的目的,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和对讲模块均设置在弹性颈环上,对此将弹性颈环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主控模块与电源模块和对讲模块的电连接稳定性,所述的侧颈段内还设置有线槽,线槽内设置有同轴线,在两处侧颈段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对讲壳和电池壳,所述的线槽一端连通至后颈部,另一端连通至对讲壳或者电池壳。所述的电源模块和对讲模块通过同轴线分别电连接至主控模块。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侧颈段的末端处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对讲壳和/或电池壳设置在侧颈段的末端处,并设置有与卡接槽配合连接的卡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对讲壳包括左外模,左外模上设置有对讲内腔,且左外模的内侧设置有连通对讲内腔的腔口,腔口处设置有左面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对讲模块,进行语音的收集,实现对讲机的信号输入,具体的,对讲壳内设置有主板,主板上集成语音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传送单元,还设置有开关按键、PTT按键、音量调节键和模式键,主板上还设置有USB连接口。
语音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传送单元分别可采用常规的音频采集器、信号转换器和信号发射器等,此部分在行业内较为常规,便不再赘述。开关按键连接至主板的供电电路中,可传输开关机信号至主控模块,能够开启和关闭整个对讲机;而PTT按键则为语音对讲键,开机状态下,按下该键时可进行语音输入,松开该键时可进行语音信号接收;音量调节键能够调节语音播放声音的大小;USB接口连接至充电电路,可通过该接口连接外部电路,为电源模块充电。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对左外模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左面盖和左外模上设置有按键孔,按键孔处设置有按键帽;左面盖上还设置有MIC孔,左外模上设置有USB连接孔,连接孔处设置有USB防水硅胶塞。
优选的,所述的左外模上设置有对讲内腔,所述的主板设置于对讲内腔中,且左外模的内侧设置有连通对讲内腔的腔口,腔口处设置有左面盖;所述的开关按键和PTT按键朝向左面盖,左面盖上设置有与开关按键和PTT按键对应的按键孔,还设置有MIC孔;所述的音量调节键和USB连接口朝向左外模,左外模上设置有与音量调节键对应的按键孔和与USB连接口对应的连接孔,按键孔处设置有按键帽,连接孔处设置有USB防水硅胶塞。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电源模块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与侧颈段连接的容纳壳,所述容纳壳包括右面盖和右外模,右面盖和右外模之间形成电池仓。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进行优化,将该弹性颈环与耳机配对组成对讲机,并对讲机进行优化,当在某些场合下,人们不便于空出手来操作弹性颈环时,可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实现操作,本实用新型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还包括遥控器,所述的遥控器与主控模块无线连接。如此设置时,人们原有工作的手不需移动位置,在保持原有姿势不动的情况下,轻触遥控器即能发送对应的讲话指令等。
优选的,所述的遥控器包括遥控器主机和绑带,通过绑带可将遥控器主机佩戴至食指或拇指处,或固定于车把、手杖、方向盘等上,当人们在骑行、滑雪、帆板、攀岩等运动中不便于松开手臂时,活动手指即可方便触动手指处或把杆上的遥控器,以此实现指令的发送,控制对讲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弹性颈环,通过弹性颈环将对讲机穿戴在人体的颈部,方便了携带和使用,免去了重复的拿取、放置操作,减少了对讲机使用的繁琐程度,使得人们可在更多的场景中更加便捷地使用对讲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弹性颈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性颈环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弹性颈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项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左外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左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主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USB防水硅胶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电源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种示例性的弹性颈环、耳机和遥控器组成的对讲系统示意图;
图13是一种示例性的遥控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号对应的含义为:1、弹性颈环;101、后颈段;102、侧颈段;2、电源模块;3、对讲模块;4、项圈支架;401、内凹腔;402、卡接槽;403、线槽;404、同轴线;5、项圈外模;6、FPC连接线;8、后封盖;9、连接板;10、右外模;1001、电池仓;11、右面盖;12、左面盖;1201、按键孔;13、主板;1301、开关按键;1302、PTT按键;1303、USB连接口;1304、音量调节键;14、左外模;1401、对讲内腔;1402、按键帽;15、USB防水硅胶塞;16、耳机;17、遥控器;1701、遥控器主机;1702、绑带;18、辨识灯;19、模式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例如可以在框图中示出系统,以避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来使得示例不清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实施例
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直接佩戴于人的颈部,无需单独进行固定和收纳,免去了单独拿取和放置的操作,能够在攀岩、骑行等条件下极为便捷地使用。具体的说,包括用于环绕颈部的弹性颈环1,所述的弹性颈环1包括后颈段101和连接在后颈段101两端的侧颈段102,所述后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后颈部,侧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颈部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将该弹性颈环骨架应用于对讲机中,
所述后颈段101上设置有天线模块和震动马达,一侧颈段102上设置主控模块、蓝牙模块和对讲模块3,另一侧颈段102上设置电源模块2,所述对讲模块3和电源模块2分别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的耳机组件与主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的天线模块和震动马达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天线模块用于对讲时进行信号收发,震动马达用于震动提醒使用者。
上述公开的对讲机,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耳机16,而侧颈段102的对讲模块3实现语音录入,并经由主控模块传递至耳机16;另一侧颈段102的电源模块2可实现为整个对讲机供电。
弹性颈环1环绕于人体的颈部,在佩戴时,将两侧颈段102向外拉伸,两侧颈段102之间的开度大于颈部的宽度即能佩戴,佩戴完成后侧颈段102向内侧回弹,开度小于颈部的宽度,如此设计使弹性颈环1贴合颈部,使佩戴的稳定性提高。上述效果中的弹性颈环1可通过多种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对此改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1,并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的弹性颈环1包括项圈支架4和项圈外模5,所述的项圈外模5包裹于项圈支架4上。项圈支架4和项圈外模5均为贴合人体肩颈处构造的曲线形,项圈支架4采用韧性好的材料制成,保障整个颈环的强度和韧度,项圈外模5采用柔性亲肤材料制成,与颈部皮肤贴合能提高体感舒适度。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项圈支架4采用采用尼龙与纤维(PA66)的混合材料制成,保证韧性及回弹效果,所述的项圈外模5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如图4所示,对讲机的天线组件和震动马达位于后颈段101上,后颈段101与颈部后侧接触,天线组件和震动马达嵌入后颈段101内,为便于减少颈部的摩擦和不适,因而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后颈段101上设置有内凹腔401,内凹腔401朝向颈环内侧的方向为开口,开口处还设置有后封盖8。所述的主控模块设置于内凹腔401内,通过后封盖8将内凹腔401封闭。
具体的,所述的主控模块还包括连接板9,且连接板9上还集成了检测控制电源模块2电量的控制电路,以及接收处理对讲模块3传递的信号的微处理器。连接板9上还集成了信号收发模块,可采用常规对讲机所用的器件实现,以实现工作区域内不同的对讲机之间收发信号。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的后颈段101的外侧设置有灯孔,灯孔处设置有辨识灯18,所述的辨识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佩戴对讲机后,后颈段101辨识灯亮起,使人员的位置即为醒目,便于后方的人员发现。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的侧颈段102处设置有FPC连接线6,FPC连接线6贴合侧颈段102的内侧;所述的FPC连接线一端连接至天线组件和震动马达,另一端连接至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与电源模块2和对讲模块3电连接,实现供电、信号传递的目的,主控模块、电源模块2和对讲模块3均设置在弹性颈环1上,对此将弹性颈环1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主控模块与电源模块2和对讲模块3的电连接稳定性,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侧颈段102内还设置有线槽403,线槽403内设置有同轴线404,所述的电源模块2通过同轴线404连接至主控模块。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弹性颈环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侧颈段102的末端处设置有卡接槽402,所述的左外模14和右外模10(即电池壳或对讲壳)设置在侧颈段102的末端处,并设置有与卡接槽402配合连接的卡接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对讲模块3,进行语音的收集,实现对讲机的信号输入,具体的,所述的对讲模块3包括与侧颈段102连接的对讲壳,如图7、图9所示,对讲壳内设置有主板13,主板13上集成语音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传送单元,还设置有开关按键1301、PTT按键1302、音量调节键1304和模式键19,主板13上还设置有USB连接口1303。
语音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传送单元分别可采用常规的音频采集器、信号转换器和信号发射器等,此部分在行业内较为常规,便不再赘述。开关按键1301连接至主板13的供电电路中,可传输开关机信号至主控模块,能够开启和关闭整个对讲机;而PTT按键1302则为语音对讲键,开机状态下,按下该键时可进行语音输入,松开该键时可进行语音信号接收;音量调节键1304能够调节语音播放声音的大小;USB接口连接至充电电路,可通过该接口连接外部电路,为电源模块2充电。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对左外模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对讲壳包括左外模14,左外模14上设置有对讲内腔1401,所述的主板13设置于对讲内腔1401中,且左外模的内侧设置有连通对讲内腔1401的腔口,腔口处设置有左面盖12;所述的开关按键1301和PTT按键1302朝向左面盖12,左面盖12上设置有与开关按键1301和PTT按键1302对应的按键孔1201,还设置有MIC孔;所述的音量调节键1304和USB连接口1303朝向左外模14,左外模14上设置有与音量调节键1304对应的按键孔和与USB连接口1303对应的连接孔,按键孔处设置有按键帽1402,连接孔处设置有USB防水硅胶塞15。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种优选的方式,将按键帽1402与左外模14一体成型。同理,模式键19也与左外模14一体成型。此外,还在左外模14上设置Reset键(图中未示出,优选的,Reset键采用小孔的方式设置在左外模处),其作用是对整个对讲机进行重置,按下Reset键时,对讲机强制关机。
优选的,Reset键处进行防水处理,在小孔下方设置防水片。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电源模块2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11所示,所述的电源模块2包括与侧颈段102连接的容纳壳,所述容纳壳包括右面盖11和右外模10,右面盖11和右外模10之间形成电池仓1001。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对讲机进行优化,当在某些场合下,人们不便于空出手来操作弹性颈环1时,可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实现操作,本实用新型举出如下可行的方案:如图12、图13所示,还包括遥控器17,所述的遥控器17与主控模块无线连接。如此设置时,人们原有工作的手不需移动位置,在保持原有姿势不动的情况下,轻触遥控器17即能发送对应的讲话指令等。
具体的,所述的遥控器17包括遥控器主机1701和绑带1702,通过绑带1702可将遥控器主机1701佩戴至食指或拇指处,或固定于车把、手杖、方向盘等上,当人们在骑行、滑雪、帆板、攀岩等运动中不便于松开手臂时,活动手指即可方便触动手指处或把杆上的遥控器17,以此实现指令的发送,控制对讲机。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不相矛盾的情况下,上述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技术方案,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环绕颈部的弹性颈环,所述的弹性颈环包括后颈段和连接在后颈段两端的侧颈段,所述后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后颈部,侧颈段用于贴合人体的颈部两侧;所述的弹性颈环包括项圈支架和项圈外模,所述的项圈外模包裹于项圈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颈段上设置有内凹腔,内凹腔朝向颈环内侧的方向为开口,开口处还设置有后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颈段的外侧设置有灯孔,灯孔处设置有辨识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颈段处设置有FPC连接线,FPC连接线贴合侧颈段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颈段和侧颈段的内侧设置有柔性接触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颈段内还设置有线槽,线槽内设置有同轴线,在两处侧颈段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对讲壳和电池壳,所述的线槽一端连通至后颈部,另一端连通至对讲壳或者电池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颈段的末端处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对讲壳和/或电池壳设置在侧颈段的末端处,并设置有与卡接槽配合连接的卡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讲壳包括左外模,左外模上设置有对讲内腔,且左外模的内侧设置有连通对讲内腔的腔口,腔口处设置有左面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面盖和左外模上设置有按键孔,按键孔处设置有按键帽;左面盖上还设置有MIC孔,左外模上设置有USB连接孔,连接孔处设置有USB防水硅胶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壳包括右面盖和右外模,右面盖和右外模之间形成电池仓。
CN201921839146.XU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Active CN210745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146.XU CN210745140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146.XU CN210745140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5140U true CN210745140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7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9146.XU Active CN210745140U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5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157972A1 (en) Headset communication device
GB2277422A (en) A headset accessory for a mobile telephone set
CN210745140U (zh) 一种颈环对讲机弹性颈环骨架
CN210745135U (zh) 一种颈环对讲机
KR100962720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용 헤드셋
KR200189084Y1 (ko) 무선 이어마이크폰
CN209572139U (zh) 一种可自动开关机的无线耳机
CN207678000U (zh) 船载通信系统
CN2884722Y (zh) 一种指环手机无线耳机
KR100392464B1 (ko) 안경 착탈용 헤드셋
CN206182457U (zh) 智能系带及帽盔结构
CN210807395U (zh) 一种具有安全监护功能的移动电话机
US6615086B2 (en) Non-adhesive massager with conductive silicon
CN208850007U (zh) 一种无线蓝牙挂耳式耳机
CN205337776U (zh) 耳机可调式自行车头盔
CN210629473U (zh) 一种野外用定位功能的双向对讲机
CN212572792U (zh) 一种带陀螺仪的蓝牙语音遥控器
CN217854498U (zh) 一种无线辅助控制器
CN203537030U (zh) 具备蓝牙麦克风功能的无线听筒充电座
CN202918461U (zh) Fm频段无线麦克风装置
CN210868109U (zh) 一种可佩戴骨传导耳机
CN209659288U (zh) 骑行安全控制器
CN212649679U (zh) 一种悬挂式耳机
CN217307855U (zh) 蓝牙话务耳机
CN217693669U (zh) 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