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0542U -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0542U
CN210740542U CN201921655081.3U CN201921655081U CN210740542U CN 210740542 U CN210740542 U CN 210740542U CN 201921655081 U CN201921655081 U CN 201921655081U CN 210740542 U CN210740542 U CN 210740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pressure
circulating water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50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新
杨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550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0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0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0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换热机组热能和水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混水器,所述混水器上连接有凝结水入水管、补水管以及泄压管,所述混水器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并且呈文丘里管结构的管体,混水器一端为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入口与二次网回水端相连,另一端为循环水出口,所述凝结水入水管,与靠近循环水出口一端混水器内部的文丘里管结构相连,所述补水管,用于向混水器内补水,并且补水管靠近循环水入水口一侧,所述泄压管,用于连接混水器和泄压装置,泄压管位于靠近循环水入口一侧,通过本装置可以使蒸汽中所含的余热、压能和水得到充分利用,达到节能、节水、节电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企业厂区供暖与工艺热水生产,以及未进行汽改水地区的城区单位和居民小区集中供暖中,利用汽水换热机组把蒸汽转换为一定温度的热水,满足供暖或生产工艺的需要。热媒一般为来源于热电厂或热力公司或企业自备锅炉的蒸汽,根据使用工况条件的不同,凝结水也具有不同的温度,鉴于经济性方面的综合考虑,凝结水一般没有专门的回收系统,理论上只用于二次网系统补充水。现有的换热工艺流程是蒸汽经换热器形成凝结水,凝结水流经疏水阀进入补水箱。换热系统在运行时,凝结水为小流量连续流,系统补水则是由压力传感信号通过补水泵来完成的大流量间歇流,而补水箱是利用浮球阀的方式来控制进水的,正是由于这三个原因,在现有换热流程条件下,补入二次网系统的主要是由浮球阀口进入水箱的软水,而绝大多数蒸汽凝结水,则不断地通过水箱溢流口流入下水道,致使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凝结水的余热,压能及高品质的凝结水都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存在较大能量及水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电能、补水水资源的成本和人工维护保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混水器,所述混水器上连接有凝结水入水管、补水管以及泄压管,其中:
混水器,所述混水器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并且呈文丘里管结构的管体,混水器一端为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入口与二次网回水端相连,另一端为循环水出口;
凝结水入水管,与靠近循环水出口一端混水器内部的文丘里管结构相连;
补水管,用于向混水器内补水,并且补水管靠近循环水入水口一侧;
泄压管,用于连接混水器和泄压装置,泄压管位于靠近循环水入口一侧;
此外,所述混水器上还设有温度检测口和压力检测口,所述温度检测口和压力检测口处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凝结水入水管内设有用于控制该处通断的开关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补水管和泄压管上均设有开关阀。
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磁阀与PLC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计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节能器改变了传统换热系统工艺流程,使凝结水直接进入二次网循环系统,凝结水的余热及压能直接全部利用,节约了蒸汽,降低了蒸汽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减少了CO2、SO2、NOx的排放,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2、凝结水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补充水的需求,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
3、由于不含结垢和腐蚀性离子的高品质凝结水不断地进入二次网系统,保证了换热器长时间运行不结垢,换热效率保持在最初的稳定状态,可节约能源,减少设备清洗的人工和费用成本,其次,高品质凝结水的利用,也减少了二次网系统结垢与腐蚀,延长了管道及部件寿命,降低了投资和系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水器,2-循环水入口,3-循环水出口,4-箱体,5-凝结水进水管,6-开关电磁阀,7-温度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9-补水管,10-泄压管,11-PLC控制器,12-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换热机组节能器,主要包括混水器1、PLC控制器11以及箱体4,混水器1管道式结构,左右两端分别为循环水出口3和循环水入口2,内部左侧部分呈文丘里管式结构,混水器1横穿箱体4,左右两端均伸出箱体4外部,靠近循环水出口3一端的混水器1上连接有凝结水进水管5,并且凝结水进水管5内设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开关电磁阀6,在靠近循环水入口2一端的混水器1上还连接有补水管9和泄压管10,分别用于向混水器1内部补水、用于和泄压装置相连降低混水器1内部压力,此外,混水器1上还设置有用于测试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均与PLC控制器11信号输入端相连,开关电磁阀6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并且PLC控制器11上还连接有计时器12,混水器1主体和PLC控制器11均位于箱体4内部,凝结水入水管5、补水管9、泄压管10均伸出箱体4外部,方便与其他设备相连。
本装置与换热机组连接如下,本装置的整体结构位于换热机组循环水回水端,循环水入口2与管道循环水回水管道相连,循环水出口3与循环水泵入口相连,凝结水入水管5与换热器凝结水出水口相连,补水管9和泄压管10上均设有开关阀,正常情况下处于常闭,当需要向系统中补水或者泄压时,打开相应的开关阀与补水装置相连进行补水或者与泄压装置相连进行泄压即可。
换热器凝结水经节能器的凝结水入水管5进入节能器,然后通过开关电磁阀6后,进入具有文丘里管结构的混水器1内与二次网循环水混合,凝结水压能以及余热全部进入到循环水中,同时,高品质的凝结水也补充到二次网中,当补充到二次网中的凝结水量大于补充所需要的补充水量时,压力升高,达到系统压力设定值时,通过泄压口,在二次网系统温度最低处进行泄压,这样系统在正常状态下运行时,就不需要补水,补水泵不需启动,从而在节水的同时也节省了电能。
PLC控制器11可接收计时器12、压力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7信号,就地显示或远传压力、温度数值,方便对系统压力及节能器运行进行控制,设置好二次网系统压力上下限值,与泄压装置(不包含在节能器中)泄放压力设置配合,使系统压力保持在需要的范围内。计时器可设置累计运行时间,来控制节能器的运行,当达到设置的运行时间后,自动关闭开关电磁阀6,停止节能器正常运行。
本装置对换热过程中蒸汽凝结水的流程进行了改变,使蒸汽中所含的余热、压能和高品质的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节水、节电、节汽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混水器,所述混水器上连接有凝结水入水管、补水管以及泄压管,其中:
混水器,所述混水器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并且呈文丘里管结构的管体,混水器一端为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入口与二次网回水端相连,另一端为循环水出口;
凝结水入水管,与靠近循环水出口一端混水器内部的文丘里管结构相连;
补水管,用于向混水器内补水,并且补水管靠近循环水入水口一侧;
泄压管,用于连接混水器和泄压装置,泄压管位于靠近循环水入口一侧;
此外,所述混水器上还设有温度检测口和压力检测口,所述温度检测口和压力检测口处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凝结水入水管内设有用于控制该处通断的开关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和泄压管上均设有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组节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开关电磁阀与PLC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机组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计时器。
CN201921655081.3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Active CN210740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5081.3U CN210740542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5081.3U CN210740542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0542U true CN210740542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10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5081.3U Active CN210740542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05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1647U (zh)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0740542U (zh)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CN110657480A (zh) 一种换热机组节能器
CN205825402U (zh) 一种节能节水热水器
CN208059044U (zh) 双源热泵多层建筑双水箱分置分层供水的热水系统
CN202853109U (zh) 生活废热水源热泵热水系统
CN206478718U (zh) 一种用于高层小区的供暖热交换站
CN210564980U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104456953A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4970862U (zh) 自动开水安全消毒饮水机
CN212029893U (zh) 一种带管路残水加热系统的出水装置
CN210268294U (zh) 一种防垢型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9991520U (zh) 一种天然气、太阳能、电力耦合供热系统
CN215489978U (zh) 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供暖系统
CN207299618U (zh) 污水源自清洁干式蒸发器
CN220654196U (zh) 一种用于蔬菜大棚的蒸汽余热供热系统
CN219640238U (zh) 一种锅炉冷凝水回收系统
CN201983501U (zh) 带回水装置的热泵水箱
CN204902085U (zh) 一种温泉水综合利用的复合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14616926U (zh) 一种智能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108548213A (zh) 一种带有监测系统的供热系统
CN215893391U (zh) 电厂废热利用装置
CN215062871U (zh) 双能智慧协同热水供给系统
CN219640447U (zh) 一种常压锅炉循环系统
CN211625415U (zh) 锅炉烟气冷凝水回收利用平衡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