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7868U -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 Google Patents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7868U
CN210737868U CN201921566553.8U CN201921566553U CN210737868U CN 210737868 U CN210737868 U CN 210737868U CN 201921566553 U CN201921566553 U CN 201921566553U CN 210737868 U CN210737868 U CN 210737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wall
aluminum plate
ventilation
glass
ventilation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65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波
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fa Xinhuang Curtain Wa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fa Xinhuang Curtain Wa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fa Xinhuang Curtain Wa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fa Xinhuang Curtain Wa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65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7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7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78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包括内幕墙和外幕墙,外幕墙上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上端横梁高度,外幕墙下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下端横梁高度,外幕墙上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上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外幕墙下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下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在外幕墙上端横梁与内幕墙上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外幕墙下端横梁与内幕墙下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每个通风铝板内侧分别设置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结构与通风铝板一致。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利用幕墙自身的结构设计,实现建筑物的通风,无需多余的结构即可防水防尘。

Description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墙装饰面,既要满足采光通风、外立面美观等基本要求,又要满足保温隔热等技术要求。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要多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达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能有效利用自然风对建筑物室内进行流通通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包括内幕墙和外幕墙,外幕墙设置在内幕墙外侧,其中外幕墙上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上端横梁高度,外幕墙下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下端横梁高度,外幕墙上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上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外幕墙下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下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在外幕墙上端横梁与内幕墙上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外幕墙下端横梁与内幕墙下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每个通风铝板内侧分别设置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结构与通风铝板一致,移动挡板由电机带动平行于通风铝板移动,移动挡板位于通风铝板和翻窗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利用幕墙自身的结构设计,实现建筑物的通风,无需多余的结构即可防水防尘,上下通风铝板均设置为倾斜的,上方通风铝板有上方与其相邻的玻璃幕墙遮挡,下方通风铝板自向下倾斜,即可防水防尘,而且通风铝板还设置用于调节通风孔大小的移动挡板,可实现良好通风效果。
在外幕墙左侧立柱与内幕墙左侧立柱之间设置竖直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外幕墙右侧立柱与内幕墙右侧立柱之间设置竖直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每个通风铝板内侧分别设置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结构与通风铝板一致,移动挡板由电机带动平行于通风铝板移动,移动挡板位于通风铝板和翻窗之间。左右侧面也设置为可通风的结构,也可以直接设置铝板加保温岩棉的结构进行密封。
在内幕墙内侧设置温控传感器,由温控传感器控制电机的运转,从而控制移动挡板的移动位置。室内温度由温控传感器自动控制调节。
在下方通风铝板与外幕墙下端横梁之间设置引流槽,引流槽两端高度低于中间高度,引流槽两端连接通风铝板上的出水口;内幕墙框架中间安装可转动打开的玻璃窗,玻璃窗的玻璃为中空玻璃,外幕墙的框架中间玻璃为夹胶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在外幕墙上方通风铝板上方为上一个外幕墙的下方通风铝板,在最上方的外幕墙上方通风铝板上方设置平行于所述通风铝板的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固定在内幕墙上端横梁外侧,另一端悬空,外幕墙设置为上端与内幕墙的距离小于其下端与内幕墙的距离。挡板可挡住最上方通风铝板上的通风孔,既可防水又可防尘,而外幕墙的倾斜设计,可增加防水防尘的效果,使得上方外幕墙可更好的遮挡下方外幕墙的通风孔,而上方外幕墙的积水流落也不会影响大下方外幕墙。
更进一步的,在上端两个倾斜横梁外侧分别连接定位板,在下端两个倾斜横梁侧面设置凹槽,定位板下端固定在倾斜横梁上,上端伸入其上方相邻的内幕墙下端两个倾斜横梁侧面的凹槽中;在翻窗与移动挡板之间还设置过滤网。定位板起到安装定位的效果,增加整体玻璃幕墙的稳定性,定位板上可设置吊装孔,用于单元板块的吊装;过滤网用于防尘。
其中翻窗外侧即面向户外的一侧设置可拆卸的保温岩棉,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加上保温岩棉可避免室内热量的流失,在温度较高时可将保温岩棉拆除,在必须要关闭翻窗时保证散热效果。
通风铝板上设置通风孔,移动挡板上设置相同的通风孔,这样移动挡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完全遮挡通风铝板的通风孔到完全打开通风铝板的通风孔,在开合之间进行调节。移动挡板由电机带动移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在移动挡板一侧设置成齿条形,由齿轮带动齿条移动。其中一个电机可以带动相邻的两条边上的移动挡板移动,电机的传动由锥齿轮实现方向转变。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结构小巧新颖,设置通风装置,让自然风在上下左右进出风口进行流通,并且多个通风口均设置在隐蔽部位,防水防尘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利用自身结构实现建筑物的内外通风,而且防尘防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内幕墙,2-外幕墙,3-倾斜横梁,4-通风铝板,5-翻窗,6-移动挡板,7-引流槽,8-挡板,9-定位板,1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包括内幕墙1和外幕墙2,外幕墙2设置在内幕墙1外侧,其中外幕墙2上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1上端横梁高度,外幕墙2下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1下端横梁高度,外幕墙2上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1上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3,外幕墙2下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1下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3,在外幕墙2上端横梁与内幕墙1上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4,在通风铝板4内侧设置翻窗5,在外幕墙2下端横梁与内幕墙1下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4,在通风铝板4内侧设置翻窗5,在每个通风铝板4内侧分别设置移动挡板6,所述移动挡板6结构与通风铝板4一致,移动挡板6由电机带动平行于通风铝板4移动,移动挡板6位于通风铝板4和翻窗5之间。
在外幕墙1左侧立柱与内幕墙2左侧立柱之间设置竖直的通风铝板4,在通风铝板4内侧设置翻窗5,在外幕墙2右侧立柱与内幕墙1右侧立柱之间设置竖直的通风铝板4,在通风铝板4内侧设置翻窗5,在每个通风铝板4内侧分别设置移动挡板6,所述移动挡板6结构与通风铝板4一致,移动挡板6由电机带动平行于通风铝板4移动,移动挡板6位于通风铝板4和翻窗5之间。左右侧面也设置为可通风的结构,也可以直接设置铝板加保温岩棉的结构进行密封。
在内幕墙1内侧设置温控传感器,由温控传感器控制电机的运转,从而控制移动挡板6的移动位置。
在下方通风铝板4与外幕墙2下端横梁之间设置引流槽7,引流槽7两端高度低于中间高度,引流槽7两端连接通风铝板4上的出水口;内幕墙1框架中间安装可转动打开的玻璃窗,玻璃窗的玻璃为中空玻璃,外幕墙2的框架中间玻璃为夹胶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在外幕墙2上方通风铝板4上方为上一个外幕墙的下方通风铝板,在最上方的外幕墙2上方通风铝板4上方设置平行于所述通风铝板的挡板8,所述挡板8一端固定在内幕墙1上端横梁外侧,另一端悬空,外幕墙2设置为上端与内幕墙1的距离小于其下端与内幕墙1的距离。
更进一步的,在上端两个倾斜横梁3外侧分别连接定位板9,在下端两个倾斜横梁3侧面设置凹槽,定位板9下端固定在倾斜横梁3上,上端伸入其上方相邻的内幕墙下端两个倾斜横梁侧面的凹槽中;在翻窗5与移动挡板6之间还设置可拆卸的过滤网10。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利用幕墙自身的结构设计,实现建筑物的通风,无需多余的结构即可防水防尘,上下通风铝板均设置为倾斜的,上方通风铝板有上方与其相邻的玻璃幕墙遮挡,下方通风铝板自向下倾斜,即可防水防尘,而且通风铝板还设置用于调节通风孔大小的移动挡板,可实现良好通风效果。
室内温度由温控传感器自动控制调节。
挡板可挡住最上方通风铝板上的通风孔,既可防水又可防尘,而外幕墙的倾斜设计,可增加防水防尘的效果,使得上方外幕墙可更好的遮挡下方外幕墙的通风孔,而上方外幕墙的积水流落也不会影响大下方外幕墙。
定位板起到安装定位的效果,增加整体玻璃幕墙的稳定性,定位板上可设置吊装孔,用于单元板块的吊装;过滤网用于防尘。
其中翻窗外侧即面向户外的一侧设置可拆卸的保温岩棉,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加上保温岩棉可避免室内热量的流失,在温度较高时可将保温岩棉拆除,在必须要关闭翻窗时保证散热效果。
通风铝板上设置通风孔,移动挡板上设置相同的通风孔,这样移动挡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完全遮挡通风铝板的通风孔到完全打开通风铝板的通风孔,在开合之间进行调节。移动挡板由电机带动移动,电机带动齿轮转动,在移动挡板一侧设置成齿条形,由齿轮带动齿条移动。其中一个电机可以带动相邻的两条边上的移动挡板移动,电机的传动由锥齿轮实现方向转变。
内幕墙也可在框架中间设置分隔横梁,上方对应窗户处设置可转动打开的玻璃窗,下方对应墙壁处设置铝板。
外幕墙可设置为上端与内幕墙的距离小于其下端与内幕墙的距离,这样整个结构上窄下宽,即可保证防水密封性,而且结构稳定,美观大方。
通风结构的设计,在夏季考虑由于白天日光照射,使双层幕墙之间通道温度升高,由于“烟筒”效应使热的气流上升并通过上端出风口排到室外,夜间没有阳光照射,双层幕墙通道间由于室内与室外的温度交换,双层幕墙之间间隙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因此应关闭通风装置,不会使气流上升并通过上端出风口排到室外,减少能量损失,但应随时可开内侧窗自然通风;冬季应从节能角度考虑,由于白天日光照射,使双层幕墙之间通道温度升高,因此应关闭通风装置,减少室内与室外温度交换,夜间没有阳光照射,也应关闭通风装置,夜间内层的玻璃起绝对节能作用;春、秋季,室内可以通过打开内层门或窗以及通风装置获得室外新鲜的自然空气。
采用外循环体系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防尘与清洗形式适合我国实际情况,进、出风口可采用一种电动调节通风孔的装置,并在通风装置中设置表面涂“纳米”涂料,减少积尘,双层幕墙之间的过滤网设计应便于室内清洁人员的更换、清洗。
外循环体系的内层玻璃幕墙玻璃,应采用中空玻璃,外层幕墙尽可能的采用夹胶钢化,内层幕墙采用热断桥铝合金结构,外层可采用点式驳接结构或铝合金结构,若内外层幕墙选用透明玻璃,就必须考虑冬季与夏季,白天与夜间的气候、温度不同,而对结构设计产生的影响。外层玻璃选用夹胶透明钢化,玻璃即便破损也不会附落,避免对楼底行人造成伤害,选择透明玻璃可使阳光充分进入双层幕墙之间“腔体”,形成温室效应。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结构小巧新颖,设置通风装置,让自然风在上下左右进出风口进行流通,并且多个通风口均设置在隐蔽部位,防水防尘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利用自身结构实现建筑物的内外通风,而且防尘防水效果好。

Claims (8)

1.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幕墙和外幕墙,外幕墙设置在内幕墙外侧,其中外幕墙上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上端横梁高度,外幕墙下端横梁高度低于内幕墙下端横梁高度,外幕墙上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上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外幕墙下端横梁两端与内幕墙下端横梁两端之间连接倾斜横梁,在外幕墙上端横梁与内幕墙上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外幕墙下端横梁与内幕墙下端横梁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每个通风铝板内侧分别设置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结构与通风铝板一致,移动挡板由电机带动平行于通风铝板移动,移动挡板位于通风铝板和翻窗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外幕墙左侧立柱与内幕墙左侧立柱之间设置竖直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外幕墙右侧立柱与内幕墙右侧立柱之间设置竖直的通风铝板,在通风铝板内侧设置翻窗,在每个通风铝板内侧分别设置移动挡板,所述移动挡板结构与通风铝板一致,移动挡板由电机带动平行于通风铝板移动,移动挡板位于通风铝板和翻窗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内幕墙内侧设置温控传感器,由温控传感器控制电机的运转,从而控制移动挡板的移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下方通风铝板与外幕墙下端横梁之间设置引流槽,引流槽两端高度低于中间高度,引流槽两端连接通风铝板上的出水口。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内幕墙框架中间安装可转动打开的玻璃窗,玻璃窗的玻璃为中空玻璃,外幕墙的框架中间玻璃为夹胶钢化玻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外幕墙上方通风铝板上方为上一个外幕墙的下方通风铝板,在最上方的外幕墙上方通风铝板上方设置平行于所述通风铝板的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固定在内幕墙上端横梁外侧,另一端悬空,外幕墙设置为上端与内幕墙的距离小于其下端与内幕墙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上端两个倾斜横梁外侧分别连接定位板,在下端两个倾斜横梁侧面设置凹槽,定位板下端固定在倾斜横梁上,上端伸入其上方相邻的内幕墙下端两个倾斜横梁侧面的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在翻窗与移动挡板之间还设置过滤网。
CN201921566553.8U 2019-09-20 2019-09-20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37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6553.8U CN210737868U (zh) 2019-09-20 2019-09-20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6553.8U CN210737868U (zh) 2019-09-20 2019-09-20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7868U true CN210737868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65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37868U (zh) 2019-09-20 2019-09-20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7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3149U (zh) 光电热一体化的双层光电幕墙
CN201567700U (zh) 龙骨通风式双层玻璃幕墙
CN205663066U (zh) 一种双层玻璃幕墙
CN111336632B (zh) 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
CN204781469U (zh) 一种光伏幕墙
CN114232853B (zh) 一种新型十字百叶式呼吸幕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97820A (zh) 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CN209891487U (zh) 一种多通风道双层单元幕墙结构
CN109629995B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百叶外窗
CN104060733A (zh) 一种光伏幕墙
CN105239704B (zh) 一种多功能绿色集成幕墙系统
CN106014156B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智能通风窗
CN103858706A (zh) 一种日光温室辅助内保温/遮阳系统
CN109518854A (zh) 多功能单元式玻璃幕墙
CN111705979B (zh) 一种幕墙安装系统
CN110485606A (zh)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CN210737868U (zh) 防水防尘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CN207686073U (zh) 用于通风空气循环的双层幕墙
JP4170959B2 (ja) 建築物の外壁構造及び二重窓ユニット
CN210239538U (zh) 可调节遮阳控温装置
CN206090973U (zh) 一种双层节能幕墙
CN1940248A (zh) 窗户的高效节能、遮阳方法
CN210328707U (zh) 一种新型蔬菜大棚
CN209099587U (zh) 空气环流式双层玻璃幕墙
Brunoro et al. Double layer glass façade in the refurbishment and architectural renewal of existing buildings in Ita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