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5286U - 耳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耳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5286U
CN210725286U CN201922497118.0U CN201922497118U CN210725286U CN 210725286 U CN210725286 U CN 210725286U CN 201922497118 U CN201922497118 U CN 201922497118U CN 210725286 U CN210725286 U CN 210725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groove
hole
earphon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71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71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5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5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5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机结构,所述耳机结构包括:上盖;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可拆卸盖合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有收纳耳机本体的收纳腔和连通收纳腔与外部环境的过线孔;以及信号线组件,所述信号线组件包括信号线和套接于所述信号线外表面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穿设于所述过线孔,并抵接于所述过线孔的孔壁,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伸入至所述收纳腔内,并与所述耳机本体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高耳机的防水可靠性,防止电路出现短路,并且便于对耳机进行拆卸维修,提高耳机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耳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的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结构。
背景技术
导线在机电领域中一般用作信号传输使用,但是连接电器元件的导线一般都是悬空状态,这就需要固定导线的装置对导线进行固定,以避免导线松动或者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而导致导线短路,造成安全隐患。
示例性技术中,耳机对导线进行固定时,一般通过点胶粘结的方式对导线进行固定,但是点胶粘结后容易存在干裂、风化和老化等问题,从而导致点胶脱落,固定失效,并且如有水聚集在导线上之后,水会顺着导线流动,最终流到与导线连通的电器元件上,该方案的防水可靠性较低,导致电路出现短路现象,并且在耳机损坏时,由于胶水的粘连,不便于对耳机进行拆卸维修,降低了耳机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仅用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为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结构,旨在提高耳机的防水可靠性,防止电路出现短路,并且便于对耳机进行拆卸维修,提高耳机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结构,包括:
上盖;
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可拆卸盖合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有收纳耳机本体的收纳腔和连通收纳腔与外部环境的过线孔;以及
信号线组件,所述信号线组件包括信号线和套接于所述信号线外表面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接于所述过线孔的孔壁,所述信号线与所述耳机本体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一设有密封槽,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另一设有密封凸筋,密封凸筋与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槽沿所述过线孔的轴向环绕所述过线孔设置;
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本体和设于所述密封本体表面的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环绕所述密封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密封本体过盈抵接于所述过线孔的孔壁,所述密封凸筋与所述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密封槽包括具有第一深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还包括具有第二深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沿所述过线孔的轴向间隔设置;
定义所述密封凸筋包括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还包括具有第二高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密封凸筋,所述第一密封凸筋过盈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槽壁,所述第二密封凸筋过盈抵接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凸筋背离所述密封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第一密封凸起的宽度自所述密封本体向远离所述密封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凸筋背离所述密封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凸起的宽度自所述密封本体向远离所述密封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另一设有第二密封凸筋,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槽深,所述第二密封凸筋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凸筋,第二密封凸筋与第二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结构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螺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的材质包括柔性橡胶或柔性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过线孔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盖和与上盖可拆卸盖合连接的下盖,并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收纳耳机本体的收纳腔和连通收纳腔与外部环境的过线孔,再通过设置信号线组件,将密封件套接于信号线的外表面,再将密封件穿设安装在过线孔,进而使得至少部分信号线伸入收纳腔,与耳机本体电性连接。由于通过设置密封件封堵了信号线与过线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一方面对信号线起到了较好地固定效果,另一方面,能防止水在线体流动,进而从过线孔和信号线的连接处进入耳机结构内部,提高了耳机结构的防水可靠性,避免短路。并且由于密封件采用的抵接密封,而不是粘合连接的方式,在耳机需要拆卸维修时,可以方便地将上盖和下盖打开,取出信号线组件和耳机本体,便于维修。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耳机的防水可靠性,防止电路出现短路,并且便于对耳机进行拆卸维修,提高耳机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结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结构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为图4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结构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结构下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耳机结构 52 密封件
10 上盖 521 第一密封凸筋
11 第一收纳室 5211 第一密封凸起
20 下盖 522 第二密封凸筋
21 第二收纳室 523 密封本体
30 收纳腔 60 连接组件
40 过线孔 61 第一螺纹孔
41 第一密封槽 62 第二螺纹孔
42 第二密封槽 63 螺栓
50 信号线组件 70 第二柔性密封部
51 信号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结构100。可以理解的是,该耳机结构100可以为有线耳机,或者无线耳机,其使用的方式可以为单独使用一只耳机或者同时使用两只耳机。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耳机结构100,包括:
上盖10;
下盖20,所述下盖20与所述上盖10可拆卸盖合连接,所述上盖10和所述下盖20之间形成有收纳耳机本体的收纳腔30和连通收纳腔30与外部环境的过线孔40;以及
信号线组件50,所述信号线组件50包括信号线51和套接于所述信号线51外表面的密封件52,所述密封件52抵接于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所述信号线51与所述耳机本体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件52大致呈底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直棱柱体设置,该密封件52的中部形成沿密封件52的长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从而对信号线51进行固定安装。该信号线51和密封件52可以采用包胶注塑,从而使二者一体成型。可选地,该过线孔40的截面轮廓与密封件52的截面轮廓形状大致相同,从而保证密封件52抵接过线孔40的抵接稳定性。
该密封件52的材质可以为橡胶件(橡胶的可以选择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可以很好地实现密封件52密封线体的外表面和过线孔40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水在导线流动造成短路。或者该密封件52的材质可以采用硅胶件(可选择有机硅胶或无机硅胶),硅胶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具备较好的柔韧性,同样可以很好地实现密封件52密封线体的外表面和过线孔40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水在导线流动造成短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盖10与下盖20的材质可以采用塑料(塑料可选择硬质塑料,如ABS、POM、PS、PMMA、PC、PET、PBT、PPO等)。如此,更加有利于提升上盖10与下盖20的设置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上盖10与下盖20的实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该上盖10的截面轮廓与下盖20的截面轮廓一致,从而提高盖合装配的效率和上盖10、下盖20的生产效率。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上盖10朝向下盖20的表面形成有第一收纳室11,该下盖20朝向上盖10的表面形成第二收纳室21,在所述上盖10与下盖20盖合连接时,该第一收纳室11和第二收纳室21连通,并共同围合形成收纳腔30,如此设置可以使上盖10和下盖20的空间使用合理,保证了耳机结构100的强度。当然,也可以单独在上盖10朝向下盖20的表面直接形成收纳腔30,或者在下盖20朝向上盖10的表面直接形成收纳腔30,或者通过设置形成收纳腔30的中间构件,只要便于收纳耳机本体,并且能保证耳机结构100的强度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该耳机本体可以包括扬声器单体等电声元件,从而便于耳机结构100实现电声功能。
以及,在一实施例中,该上盖10朝向下盖20的表面设有第一侧孔段,该第一侧孔段大致呈弧形槽设置,在收纳腔30由第一收纳室11和第二收纳室21围合形成时,第一侧孔段与第一收纳室11连通,该下盖20朝向上盖10的表面设有第二侧孔段,该第二侧孔段大致呈弧形槽设置,在收纳腔30由第一收纳室11和第二收纳室21围合形成时,第二侧孔段与第二收纳室21连通,在所述上盖10与下盖20盖合连接时,该第一侧孔段和第二侧孔段连通,并共同围合形成过线孔40,如此设置,可以使便于过线,并使上盖10和下盖20的空间使用合理,保证了耳机结构100的强度。当然,也可以单独在上盖10朝向下盖20的表面直接形成过线孔40,或者在下盖20朝向上盖10的表面直接形成过线孔40,或者通过设置形成过线孔40的中间构件,只要便于过线,并且能保证耳机结构100的强度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盖10和与上盖10可拆卸盖合连接的下盖20,并在上盖10和下盖20之间形成收纳耳机本体的收纳腔30和连通收纳腔30与外部环境的过线孔40,再通过设置信号线组件50,将密封件52套接于信号线51的外表面,再将密封件52穿设安装在过线孔40,进而使得至少部分信号线51伸入收纳腔30,与耳机本体电性连接。由于通过设置密封件52封堵了信号线51与过线孔40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一方面对信号线51起到了较好地固定效果,另一方面,能防止水在线体流动,进而从过线孔40和信号线51的连接处进入耳机结构100内部,提高了耳机结构100的防水可靠性,避免短路。并且由于密封件52采用的抵接密封,而不是粘合连接的方式,在耳机需要拆卸维修时,可以方便地将上盖10和下盖20打开,取出信号线组件50和耳机本体,便于维修。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耳机的防水可靠性,防止电路出现短路,并且便于对耳机进行拆卸维修,提高耳机结构100的工作稳定性。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52的二者之一设有密封槽,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52的二者之另一设有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伸入所述密封槽,将所述过线孔40与所述密封件52的连接处密封。本实施例中,通过密封凸筋和密封槽配合密封的形式,提高了过线孔40和密封件52在过线孔40轴向上的密封程度,并且通过该配合形式,可以限制密封件52在过线孔40内轴向的自由度,提高了密封件52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信号线51的使用寿命,保证耳机结构100的稳定性。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槽沿所述过线孔40的轴向环绕所述过线孔40设置;所述密封件52包括密封本体523和设于所述密封本体523表面的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环绕所述密封本体523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密封本体523过盈抵接于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密封凸筋伸入所述密封槽,并与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通过设置环绕过线孔40的密封槽,使得外部液态杂物从过线孔40的任何位置进入,都会被密封槽和密封凸筋堵住,从而大大提高了耳机结构100的防水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本体523过盈抵接于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密封凸筋通过与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减小了外部液态杂物的通过间隙,从而提高了耳机结构100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3、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密封槽包括具有第一深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密封槽41,所述密封槽还包括具有第二深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密封槽42,所述第一密封槽41和所述第二密封槽42沿所述过线孔的轴向间隔设置;
定义所述密封凸筋包括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密封凸筋521,所述密封凸筋还包括具有第二高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密封凸筋522,所述第一密封凸筋521过盈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槽41的槽壁,所述第二密封凸筋522过盈抵接与所述第二密封槽42的槽壁。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深度小于第二深度,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通过设置不同深度和宽度的密封槽和密封凸筋,使得密封件52与过线孔40之间的间隙得到更好的阻隔,提高了外部液态杂物的进入,提高耳机结构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凸筋521背离所述密封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密封凸起5211,所述第一密封凸起5211的宽度自所述密封本体向远离所述密封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密封凸筋521安装于第一密封槽41时,第一密封凸起5211由于自由端(背离密封本体的一侧)的尺寸较小,从而其结构强度也较小,具有较大的弹性形变功能,可以良好的与第一密封槽41的槽底过盈抵接配合,提高第一密封凸筋521与第一密封槽41的过盈抵接密封的效果,进而提高耳机结构100的防水效果。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凸筋522背离所述密封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凸起的宽度自所述密封本体向远离所述密封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如此设置,使得第二密封凸筋522安装于第二密封槽42时,第二密封凸起由于自由端(背离密封本体的一侧)的尺寸较小,从而其结构强度也较小,具有较大的弹性形变功能,可以良好的与第二密封槽42的槽底过盈抵接配合,提高第二密封凸筋522与第二密封槽42的过盈抵接密封的效果,进而提高耳机结构100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槽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密封槽41沿所述过线孔40的轴向间隔排布;
所述第一密封凸筋5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凸筋521相互间隔设置,一所述密封凸筋伸入一所述第一密封槽41,并与所述第一密封槽41的槽壁过盈抵接。通过设置沿过线孔40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密封槽41,并设置多个与第一密封槽41配合的第一密封凸筋521,进一步提高了过线孔40和密封件52在过线孔40轴向上的密封程度,并且通过该配合形式,可以进一步限制密封件52在过线孔40内轴向的自由度,提高了密封件52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提高信号线51的使用寿命,保证耳机结构100的稳定性。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52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二密封槽42,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52的二者之另一设有第二密封凸筋522,所述第二密封槽42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密封槽41的槽深,所述第二密封凸筋52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凸筋521,所述第二密封凸筋522伸入所述第二密封槽42,将所述过线孔40与所述密封件52的连接处密封。通过设置槽深更深的第二密封槽42和高度更高的第二密封凸筋522,进一步在过线孔40的轴向设置阻挡,减少外部液态杂物的进入,提高耳机结构100的防水功能。并且,便于设置其他功能部件时,由于第二密封槽42和第二密封凸筋522的配合面积更大,从而可以保证设置该功能部件的位置的防水功能。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槽42设于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并与所述第一密封槽41在所述过线孔40的轴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密封凸筋522设于密封件52,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凸筋521间隔设置;
或者,所述第二密封槽42设于所述密封件52,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凸筋52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凸筋522设于所述过线孔40的孔壁,并与所述第一密封槽41沿所述过线孔40的轴向间隔设置。将第二密封槽42和第二密封凸筋522的位置设置于上述所述位置,均可较好地保证耳机结构100的放水效果,并且便于生产。
参照图2、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机结构100设有邻近所述过线孔40的连接组件60,所述连接组件60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10和所述下盖20;通过设置连接组件60,使得上盖10和下盖20可以方便地可拆卸连接,并且将连接组件60设置在邻近过线孔40的位置,可以使得连接组件60对过线孔40处的上盖10和下盖20的固定效果较好,从而提高过线孔40的孔壁与密封件52的接触效果,提高耳机结构100的防水效果。
在所述耳机结构100包括第一密封槽41时,所述连接组件60沿所述过线孔40的径向与所述第一密封槽41间隔设置;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耳机结构100的结构紧凑,便于节省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连接组件60提高第一密封槽41和第一密封凸筋521的过盈抵接效果,并且提高多个第一密封槽41之间的过线孔40的孔壁与密封件52的密封本体523的过盈抵接效果,进一步提高耳机结构100的防水功能。
在所述耳机机构包括第二密封槽42时,所述连接组件60在所述过线孔40的轴向上的投影轮廓,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槽42的外轮廓重合。也即,该连接组件60的外轮廓与第二密封槽42和第二密封凸筋522的配合件在轴向上的外轮廓重合,如此设置,使得至少部分的第二密封槽42和第二密封凸筋522的配合可以对连接组件60处的上盖10与下盖20的间隙进行密封,另一部分的第二密封槽42和第二密封凸筋522对密封件52与过线孔40的间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了耳机结构100的防水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60包括设于所述上盖10第一连接部和设于所述下盖20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螺纹孔61,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二螺纹孔62,所述耳机机构还包括螺栓63,所述螺栓63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6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62,以使所述上盖10与所述下盖20可拆卸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便于重复使用等优点,一方面可以保证上盖10与下盖20的连接处连接稳定,保障密封件52与过线孔40的抵接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便于上盖10与下盖20的相互拆卸,提高耳机结构100的使用稳定性。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插接柱,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插接孔,所述插接柱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以使所述上盖10与所述下盖20可拆卸连接。插接配合也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便于重复使用等优点,一方面可以保证上盖10与下盖20的连接处连接稳定,保障密封件52与过线孔40的抵接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便于上盖10与下盖20的相互拆卸,提高耳机结构100的使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6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所述连接组件60设置于所述过线孔40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侧。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60对过线孔40处的上盖10和下盖20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过线孔40的孔壁与密封件52的接触效果,提高耳机结构100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0朝向所述下盖2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部,所述第一柔性密封部环绕所述收纳腔30设置;所述下盖20朝向所述上盖1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部70,所述第二柔性密封部70环绕所述收纳腔30设置,所述下盖20与所述上盖10盖合时,所述第一柔性密封部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部70相互抵接。通过设置第一柔性密封部和第二柔性密封部70,使得由上盖10和下盖20围合形成的收纳腔30的腔壁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提高耳机结构100的防水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该第一柔性密封部可以与第二柔性密封部70过盈抵接,从而进一步减小上盖10与下盖20的连接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
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可拆卸盖合连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有收纳耳机本体的收纳腔和连通收纳腔与外部环境的过线孔;以及
信号线组件,所述信号线组件包括信号线和套接于所述信号线外表面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接于所述过线孔的孔壁,所述信号线与所述耳机本体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一设有密封槽,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另一设有密封凸筋,密封凸筋与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沿所述过线孔的轴向环绕所述过线孔设置;
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本体和设于所述密封本体表面的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环绕所述密封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密封本体过盈抵接于所述过线孔的孔壁,所述密封凸筋与所述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密封槽包括具有第一深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还包括具有第二深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所述第二密封槽沿所述过线孔的轴向间隔设置;
定义所述密封凸筋包括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一宽度的第一密封凸筋,所述密封凸筋还包括具有第二高度和第二宽度的第二密封凸筋,所述第一密封凸筋过盈抵接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槽壁,所述第二密封凸筋过盈抵接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凸筋背离所述密封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第一密封凸起的宽度自所述密封本体向远离所述密封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且/或,所述第二密封凸筋背离所述密封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第二密封凸起的宽度自所述密封本体向远离所述密封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过线孔的孔壁和所述密封件的二者之另一设有第二密封凸筋,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槽深,所述第二密封凸筋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凸筋,第二密封凸筋与第二密封槽的槽壁过盈抵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结构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为螺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材质包括柔性橡胶或柔性塑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过线孔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下盖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部,所述第一柔性密封部环绕所述收纳腔设置;所述下盖朝向所述上盖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部,所述第二柔性密封部环绕所述收纳腔设置,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盖合时,所述第一柔性密封部与所述第二柔性密封部相互抵接。
CN201922497118.0U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结构 Active CN210725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118.0U CN210725286U (zh)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7118.0U CN210725286U (zh)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5286U true CN210725286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9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7118.0U Active CN210725286U (zh)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5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2004000539D1 (de) Elektrischer Verbinder
RU2008120590A (ru) Кабельное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атареи
JP6381651B2 (ja) モバイル端末の防水プラグ
CN210725286U (zh) 耳机结构
CN105742885B (zh) 开孔面板密封防护的连接器
CN111147975A (zh) 耳机结构
CN206340466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8007064B (zh) 控制面板结构和家电设备
CN203277519U (zh) 一种动力电池组总成防水结构
KR100967894B1 (ko) 방수기능을 갖는 매입형 콘센트
CN216055406U (zh) 一种可通用的防溅底盒
CN213878550U (zh) 一种插座防水结构及防水插座
KR200370981Y1 (ko) 케이블 홀더
CN220824052U (zh) 清洁刷机头防水结构
CN214254875U (zh) 一种防水型漏电保护插头
CN112736561B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08256189U (zh) 一种新型数码管组件
CN212546781U (zh) 一种智能马桶及其带防水呼吸灯的智能马桶后盖
CN219755518U (zh) 一种智能水龙头显示屏安装壳
CN210869883U (zh) 电子烟的供电装置及电子烟
CN216819256U (zh) 通气装置的气路密封结构
CN209266673U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外壳
CN210265189U (zh) 一种吊扇的防水结构及其吊扇
CN219605069U (zh) 具有防水性能的电子锁
CN220287709U (zh) 一种把手组件、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