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3204U -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3204U
CN210723204U CN201922083801.XU CN201922083801U CN210723204U CN 210723204 U CN210723204 U CN 210723204U CN 201922083801 U CN201922083801 U CN 201922083801U CN 210723204 U CN210723204 U CN 210723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usbar
platform
bus ba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38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野
单小林
张佳佳
魏艳彬
李晓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38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3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3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3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所述汇流排总成(20)包括汇流排(24)和柔性电路板(22),所述汇流排总成还包括汇流排支架(10),所述汇流排支架包括:基座(104);支撑部(100),所述支撑部包括一对支撑平台,一对所述支撑平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板(101),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彼此相互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板能够共同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以及安装部(102),所述安装部包括一对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支撑平台的外侧,并且所述安装平台能够安装所述汇流排。该汇流排总成的重量较轻。

Description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领域的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电动汽车设计的关键是三电技术即电池、电机以及电控,其中电池作为整车最为核心的动力供给部件,决定了整车的续驶里程、成本、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等关键指标。
动力电池包括封装盒和设置在封装盒内部的模组本体,其中,模组本体的顶面设置有汇流排支架,汇流排支架包括支撑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汇流排的安装架,其中,支撑平台呈板状,为呈连续的平面,由此造成了整个汇流排支架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汇流排支架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汇流排总成,该汇流排总成的支撑柔性电路板的支撑平台为呈间隔状的平面,减轻了该汇流排总成的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汇流排总成,所述汇流排总成包括汇流排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汇流排总成还包括汇流排支架,所述汇流排支架包括:
基座;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一对支撑平台,一对所述支撑平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彼此相互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板能够共同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以及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一对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支撑平台的外侧,并且所述安装平台能够安装所述汇流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为包括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彼此相互间隔分布的多个撑板,从而不仅能够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而且由于所述支撑板间隔排布,从而大大减少了所述汇流排支架的重量,这样,也相应的减轻了所述汇流排总成的重量,由此可提高所述电池模组的比容量。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平台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板与另一个所述支撑平台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板在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分布。
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一对基座主体以及连接一对所述基座主体的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包括多个主连接筋,多个所述主连接筋在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互间隔排布,所述支撑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主连接筋。
优选地,所述主连接筋包括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主连接筋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板的两端的一对第二筋板,所述第二筋板与所述第一筋板成角度设置,所述支撑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主连接筋中的相邻的所述第二筋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筋板的端部延伸超出所述支撑板形成延伸部,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延伸部的多个安装板;
所述汇流排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汇流排和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能够固定彼此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扣和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一卡接口;其中: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卡接口开设于所述汇流排,或者,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汇流排,所述第一卡接口开设于所述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安装板或相应的所述汇流排的一对第一卡接凸台,一对所述第一卡接凸台相对且间隔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安装板或相应的所述汇流排,并且一对所述第一卡接凸台能够共同卡入相应的所述第一卡接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在一对所述基座主体之间的多根加强筋,多根所述加强筋在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和/或
所述第一卡接凸台呈倒钩状,所述第一卡接凸台能够钩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卡接口上。
优选地,所述汇流排总成包括输出极连接件,所述汇流排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的端部的端部平台和连接于所述端部平台的突出平台,所述端部平台能够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
所述汇流排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极连接件和所述突出平台之间的能够固定彼此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二卡扣和与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其中: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突出平台,所述第二卡接口开设于所述输出极连接件,或者,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于所述输出极连接件,所述第二卡接口开设于所述突出平台。
优选地,所述汇流排总成包括低压通讯件,所述汇流排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的端部的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平台能够支撑所述低压通讯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中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汇流排总成。通过在所述电池模组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汇流排总成,可减轻所述电池模组的重量,提高了所述电池模组的比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汇流排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汇流排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柔性电路板;
图3是图1所示的汇流排总成的汇流排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汇流排总成的汇流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汇流排支架;100-支撑部;101-支撑板;102-安装部;103-主连接筋;104-基座;105-加强筋;106-端部平台;107-安装板;108-突出平台;109-承接平台;110-第一筋板;112-第二筋板;114-延伸部;116-支撑筋板;20-汇流排总成;22-柔性电路板;220-电路板本体;222-连接片;23-低压通讯件;24-汇流排;260-第一卡扣;261-第一卡接凸台;262-第一卡接口;28-输出极连接件;290-第二卡扣;293-第二卡接凸台;30-电池模组;32-封装盒;34-模组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排总成,汇流排总成20包括汇流排24和柔性电路板22,其中,结合图1和图6中所示,汇流排24用于连接电池模组30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的输出极;电池模组30包括封装盒32和设置在封装盒32内的模组本体34;柔性电路板22包括电路板本体220以及连接于电路板本体220的连接片222,电路板本体220大致呈U型,可以认为,电路板本体220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连接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体,连接片222如镍片与相应的汇流排24连接,由此,柔性电路板22能够采集电池模组30中的各个电芯的电压和温度;汇流排总成20还包括汇流排支架10,汇流排支架10包括基座104、支撑部100和安装部102。需要说明的是,汇流排总成20设置在模组本体34的顶部。
其中,支撑部100包括一对支撑平台,一对所述支撑平台分别设置在基座104的相对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一对所述支撑平台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板101,多个支撑板101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彼此相互间隔分布,支撑板101能够共同支撑柔性电路板22,可以理解的是,柔性电路板22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支撑在相应的所述支撑平台上,另外,支撑板101和柔性电路板22之间可设置粘结彼此的粘结层;安装部102包括一对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支撑平台的外侧,也就是说,每个所述支撑平台的外侧均设置有所述安装平台,外侧可以理解为所述支撑平台的远离基座104中心轴线的一侧,并且所述安装平台能够安装汇流排24。通过将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为包括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彼此相互间隔分布的多个撑板101,从而不仅能够支撑柔性电路板22,而且由于支撑板101间隔排布,从而大大减少了汇流排支架10的重量,这样,也相应的减轻了汇流排总成20的重量,由此可提高电池模组30的比容量。
结合图2和图3中所示,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平台中的多个支撑板101与另一个所述支撑平台中的多个支撑板101在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分布,这样,使得支撑部100能够对柔性电路板22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柔性电路板22稳固支撑在支撑部100上。
为了进一步减轻汇流排支架10的重量,基座104可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一对基座主体以及连接一对所述基座主体的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包括多个主连接筋103,多个主连接筋103在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互间隔排布,支撑板101连接相邻的两个主连接筋103。这样,基座104整体上呈骨架式结构,大大减轻了汇流排支架10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一个所述基座主体中的主连接筋103可与邻近另一个所述基座主体的所述支撑平台的支撑板101相对。此外,由于基座104整体上呈骨架式结构,在将汇流排24焊接在相应的电芯的输出极上后,便能够将汇流排支架10按压在模组本体34的顶部,并且能够基本完全固定在模组本体34的顶部。另外,由于基座104整体上呈骨架式结构,还使得汇流排支架10在受到外力或是模组本体34发生膨胀时不易发生断裂。
另外,所述连接部可包括连接在一对所述基座主体之间的多根加强筋105,多根加强筋105可在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这样,在保证整个基座104稳固的前提下,基本不增加汇流排支架10的重量。具体来讲,加强筋105可连接在其中一侧的支撑板101和另一侧的与该支撑板101相对应的主连接筋103上,由此整个基座104的重量较轻,且整个基座104的结构稳固。
如图3中所示,主连接筋103可包括第一筋板110,第一筋板110可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主连接筋103可包括设置在第一筋板110的两端的一对第二筋板112,第二筋板112与第一筋板110成角度设置,优选的,第二筋板112可垂直设置于第一筋板110,整个主连接筋103可呈U型,支撑板101连接相邻的两个主连接筋103中的相邻的第二筋板112。
结合图3和图4中所示,第二筋板112的端部可延伸超出支撑板101形成延伸部114,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应的延伸部114的多个安装板107,安装板107可水平设置,另外,多个安装板107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彼此相互间隔设置,汇流排24可设置在相应的安装板107上。
另外,为了便于汇流排24和安装板107之间的安装,汇流排总成20可包括设置在汇流排24和安装板107之间的能够固定彼此的第一卡接结构。
结合图1、图4和图5中所示,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可包括第一卡扣260和与第一卡扣260相配合的第一卡接口262;其中:第一卡扣260可设置于安装板107,第一卡接口262可开设于汇流排24,或者,第一卡扣260可设置于汇流排24,第一卡接口262可开设于安装板107。通过将第一卡扣260卡入相应的第一卡接口262,可将汇流排24安装在相应的安装板107上。可以理解的是,同一个主连接筋103上可设置有两个安装板107,每个安装板107上均可设置有第一卡扣260,这样,汇流排24上可设置有分别与相应的第一卡扣260相卡接的两个第一卡接口262。
为了更加便于第一卡扣260与相应的第一卡接口262进行卡接,第一卡扣260可包括设置于相应的安装板107或相应的汇流排24的一对第一卡接凸台261,一对第一卡接凸台261可相对且间隔设置于相应的安装板107或相应的汇流排24,并且一对第一卡接凸台261能够共同卡入相应的第一卡接口262。这样,在安装汇流排24时,可使得一对第一卡接凸台261靠近彼此移动以伸入第一卡接口262中,伸入第一卡接口262后,一对第一卡接凸台261恢复原本的状态。
如图4中所示,第一卡接凸台261可呈倒钩状,第一卡接凸台261能够钩在相应的第一卡接口262上。这样,当将电池模组30倒置后,汇流排24也不易从汇流排支架10脱落。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接凸台261可包括设置于相应的安装板107或相应的汇流排24的第一卡接板以及与第一连接板成角度连接的第一折板,其中:所述第一折板能够钩在相应的第一卡接口262上。第一折朝向背离第一连接板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
结合图1和图6中所示,汇流排总成20包括输出极连接件28,输出极连接件28可与电池模组30的外部负载电连接。
结合图3和图4中所示,汇流排支架10可包括设置在基座104的端部的端部平台106和连接于端部平台106的突出平台108,优选地,端部平台106可位于基座104的端部的主连接筋103的外端的第二筋板112上,端部平台106能够支撑柔性电路板22,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04的每端均设置有端部平台106,且两个端部平台106均位于同一侧。另外,突出平台108可通过支撑筋板116连接于相应的端部平台106,即支撑筋板116可设置在端部平台106,突出平台108设置在支撑筋板116上。端部平台106和突出平台108均可水平设置。
汇流排总成20可包括设置在输出极连接件28和突出平台108之间的能够固定彼此的第二卡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可包括第二卡扣290和与第二卡扣290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其中:第二卡扣290可设置于突出平台108,所述第二卡接口可开设于输出极连接件28,或者,第二卡扣290可设置于输出极连接件28,所述第二卡接口开设于突出平台108。
为了更加便于第二卡扣290与相应的第二卡接口进行卡接,第二卡扣290可包括设置于相应的突出平台108或相应的输出极连接件28的一对第二卡接凸台293,一对第二卡接凸台293可相对且间隔设置于相应的突出平台108或相应的输出极连接件28,并且一对第二卡接凸台293能够共同卡入相应的第一卡接口262。这样,在安装汇流排24时,可使得一对第二卡接凸台293靠近彼此移动以伸入第二卡接口中,伸入第二卡接口293后,一对第二卡接凸台293恢复原本的状态。
如图4中所示,第二卡接凸台293可呈倒钩状,第二卡接凸台293能够钩在相应的第二卡接口上。这样,当将电池模组30倒置后,输出极连接件28也不易从汇流排支架10脱落。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接凸台293可包括设置于相应的突出平台108或相应的输出极连接件28的第二卡接板以及与第二连接板成角度连接的第二折板,其中:所述第二折板能够钩在相应的第二卡接口上。第二折板朝向背离第二连接板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
另外,结合图1和图3中所示,汇流排总成20可包括低压通讯件23,汇流排支架10可包括设置在基座104的端部的承接平台109,承接平台109能够支撑低压通讯件23。可以理解的是,承接平台109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如图6中所示,电池模组30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汇流排总成20。其中,汇流排总成20的设置位置在前述内容中已被描述,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在电池模组30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汇流排总成20,可减轻电池模组30的重量,提高了电池模组30的比容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总成(20)包括汇流排(24)和柔性电路板(22),所述汇流排总成(20)还包括汇流排支架(10),所述汇流排支架(10)包括:
基座(104);
支撑部(100),所述支撑部(100)包括一对支撑平台,一对所述支撑平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104)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板(101),多个所述支撑板(101)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彼此相互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板(101)能够共同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22);以及
安装部(102),所述安装部(102)包括一对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支撑平台的外侧,并且所述安装平台能够安装所述汇流排(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平台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板(101)与另一个所述支撑平台中的多个所述支撑板(101)在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交替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4)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一对基座主体以及连接一对所述基座主体的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包括多个主连接筋(103),多个所述主连接筋(103)在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彼此相互间隔排布,所述支撑板(101)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主连接筋(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筋(103)包括第一筋板(110),所述第一筋板(110)沿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主连接筋(10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板(110)的两端的一对第二筋板(112),所述第二筋板(112)与所述第一筋板(110)成角度设置,所述支撑板(101)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主连接筋(103)中的相邻的所述第二筋板(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板(112)的端部延伸超出所述支撑板(101)形成延伸部(114),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延伸部(114)的多个安装板(107);
所述汇流排总成(20)包括设置在所述汇流排(24)和所述安装板(107)之间的能够固定彼此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扣(260)和与所述第一卡扣(260)相配合的第一卡接口(262);其中:所述第一卡扣(26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07),所述第一卡接口(262)开设于所述汇流排(24),或者,所述第一卡扣(260)设置于所述汇流排(24),所述第一卡接口(262)开设于所述安装板(1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260)包括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安装板(107)或相应的所述汇流排(24)的一对第一卡接凸台(261),一对所述第一卡接凸台(261)相对且间隔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安装板(107)或相应的所述汇流排(24),并且一对所述第一卡接凸台(261)能够共同卡入相应的所述第一卡接口(2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在一对所述基座主体之间的多根加强筋(105),多根所述加强筋(105)在所述支撑平台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和/或
所述第一卡接凸台(261)呈倒钩状,所述第一卡接凸台(261)能够钩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卡接口(26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总成(20)包括输出极连接件(28),所述汇流排支架(10)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04)的端部的端部平台(106)和连接于所述端部平台(106)的突出平台(108),所述端部平台(106)能够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22);
所述汇流排总成(20)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极连接件(28)和所述突出平台(108)之间的能够固定彼此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二卡扣(290)和与所述第二卡扣(290)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口;其中:所述第二卡扣(290)设置于所述突出平台(108),所述第二卡接口开设于所述输出极连接件(28),或者,所述第二卡扣(290)设置于所述输出极连接件(28),所述第二卡接口开设于所述突出平台(108)。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总成(20)包括低压通讯件(23),所述汇流排支架(10)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04)的端部的承接平台(109),所述承接平台(109)能够支撑所述低压通讯件(23)。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30)中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排总成(20)。
CN201922083801.XU 2019-11-27 2019-11-27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0723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3801.XU CN210723204U (zh) 2019-11-27 2019-11-27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3801.XU CN210723204U (zh) 2019-11-27 2019-11-27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3204U true CN210723204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0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3801.XU Active CN210723204U (zh) 2019-11-27 2019-11-27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3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4649B (zh) 具有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EP2323194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end plate
EP3905370B1 (en) Battery pack and automobile
KR20220075404A (ko)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JP2019050200A (ja) バッテリ接続モジュール
US20210320361A1 (en) Battery box and battery module
CN212848715U (zh) 一种电芯模组
CN210403889U (zh) 电芯连接总成、模组和动力电池包
CN210723204U (zh) 汇流排总成以及电池模组
WO2024041500A1 (zh) 汇流排支架总成、动力电池及车辆
CN215772569U (zh) 一种配电装置及具有该配电装置的交通运输装置
KR102074245B1 (ko) 확장 가능한 구조의 팩 프레임
KR20200144422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14336852U (zh) 汇流排支架和电池模组
CN210136912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114335912A (zh) 一种单体电池模块
CN212289488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托架
EP3553844A2 (en) Battery pack
CN112319199A (zh) 用于汽车的高压电池托架
CN220585421U (zh) 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
CN210986581U (zh) 一种智能电器盒的电路板结构
CN21888745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装置
CN21742698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677406U (zh) 电池模组
CN219801209U (zh) 用于转接汇流排的固定结构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