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2251U - 框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框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2251U
CN210722251U CN201922133669.9U CN201922133669U CN210722251U CN 210722251 U CN210722251 U CN 210722251U CN 201922133669 U CN201922133669 U CN 201922133669U CN 210722251 U CN210722251 U CN 210722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einforcement
frame
segment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36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宁
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yard T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yard T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yard T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yard T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36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2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2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2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座体,包括座本体和与座本体连接的连接立杆,座本体支撑在框架体的底部,座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梁和第二座梁,连接立杆包括与第一框边连接的第一连接立杆及与第二框边连接的第二连接立杆;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和第二加固件,第一加固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立杆上,第一加固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座梁上,第二加固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立杆上,第二加固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座梁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屏的框架产生前后倾斜和整体显示屏容易晃动、不稳固的问题。

Description

框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框架组件。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是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和录像信号等信息的设备,由于LED显示屏能任意延展,实现无缝拼接,运行时间长,能运用互动技术,显示效果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机场、商场、酒店、高铁、地铁、影院、展会、写字楼等场所。
随着LED显示屏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显示屏产品整机的形态也随之更新。相关技术中的大尺寸显示屏的产品的框架采用钢管材质,大尺寸显示屏通常指108寸、135寸和162寸等。由于显示屏的主体尺寸大而重,容易使显示屏的框架产生前后倾斜和整体显示屏容易晃动、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屏的框架产生前后倾斜和整体显示屏容易晃动、不稳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座体,包括座本体和与座本体连接的连接立杆,座本体支撑在框架体的底部,座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梁和第二座梁,连接立杆包括与第一框边连接的第一连接立杆及与第二框边连接的第二连接立杆;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和第二加固件,第一加固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立杆上,第一加固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座梁上,第二加固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立杆上,第二加固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座梁上。
进一步地,第一加固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抱箍与第一连接立杆连接,第一加固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抱箍与第一座梁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抱箍包括第一连接段和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段的两端上的第一片段和第一筒段,加固结构还包括与第一片段连接的第一抱片,第一片段和第一抱片抱紧在第一连接立杆上,第一筒段抱紧在第一加固件的第一端上。
进一步地,第二抱箍包括第二筒段和与第二筒段连接的第二片段,第二筒段抱紧在第一加固件的第二端上,第二片段抱紧在第一座梁上。
进一步地,第二加固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抱箍与第二连接立杆连接,第二加固件的第二端通过第四抱箍与第二座梁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抱箍包括第三连接段和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段的两端上的第三片段和第三筒段,加固结构还包括与第三片段连接的第二抱片,第三片段和第二抱片抱紧在第二连接立杆上,第三筒段抱紧在第二加固件的第一端上。
进一步地,第四抱箍包括第四筒段和与第四筒段连接的第四片段,第四筒段抱紧在第二加固件的第二端上,第四片段抱紧在第二座梁上。
进一步地,框架体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之间的第三框边和第四框边,框架组件还包括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杆、第五抱箍和第六抱箍,加强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五抱箍连接在第三框边上,加强杆的第二端通过第六抱箍连接在第四框边上。
进一步地,第五抱箍包括第五连接段和分别设置在第五连接段的两端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五筒段,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第三框边上,第五筒段抱紧在加强杆的第一端上,第六抱箍包括第六连接段和分别设置在第六连接段的两端上的第二连接板和第六筒段,第二连接板连接在第四框边上,第六筒段抱紧在加强杆的第二端上。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为多个,多个加强结构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座体和加固结构。框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座体包括座本体和与座本体连接的连接立杆。座本体支撑在框架体的底部,座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梁和第二座梁,连接立杆包括与第一框边连接的第一连接立杆及与第二框边连接的第二连接立杆。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和第二加固件。第一加固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立杆上,第一加固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座梁上。第一加固件的设置增加了对第一连接立杆的支撑,提高了第一框边的稳定性,防止第一框边处发生晃动。第二加固件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立杆上,第二加固件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座梁上。第二加固件的设置增加了对第二连接立杆的支撑,提高了第二框边的稳定性,防止第二框边处发生晃动。这样,同时设置连接框架体和座体的第一加固件和第二加固件能够从整体上防止框架体发生晃动,增加框架组件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显示屏的主体尺寸大而重,使显示屏安装到框架组件上之后容易产生前后倾斜和容易不稳固的情况。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显示屏的框架产生前后倾斜和整体显示屏容易晃动、不稳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F处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的框架组件的多个箱体安装在框架体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图10的框架组件的G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框架体;11、第一框边;12、第二框边;13、第三框边;14、第四框边;20、座体;21、座本体;211、第一座梁;212、第二座梁;22、连接立杆;221、第一连接立杆;222、第二连接立杆;31、第一加固件;32、第二加固件;41、第一抱箍;411、第一连接段;412、第一片段;413、第一筒段;42、第二抱箍;421、第二筒段;422、第二片段;43、第三抱箍;431、第三连接段;432、第三片段;433、第三筒段;44、第四抱箍;441、第四筒段;442、第四片段;51、第一抱片;61、加强杆;62、第五抱箍;621、第五连接段;622、第一连接板;623、第五筒段;63、第六抱箍;631、第六连接段;632、第二连接板;633、第六筒段;64、第七抱箍;641、第七连接段;642、第三连接板;643、第七筒段;70、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10、座体20和加固结构。框架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11和第二框边12。座体20包括座本体21和与座本体21连接的连接立杆22。座本体21支撑在框架体10的底部,座本体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梁211和第二座梁212,连接立杆22包括与第一框边11连接的第一连接立杆221及与第二框边12连接的第二连接立杆222。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31和第二加固件32。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立杆221上,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座梁211上。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立杆222上,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座梁212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连接立杆22包括与第一框边11连接的第一连接立杆221及与第二框边12连接的第二连接立杆222。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31和第二加固件32。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立杆221上,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座梁211上。第一加固件31的设置增加了对第一连接立杆221的支撑,提高了第一框边11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第一框边11处发生晃动。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立杆222上,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座梁212上。第二加固件32的设置增加了对第二连接立杆222的支撑,提高了第二框边12的结构稳定性,防止第二框边12处发生晃动。这样,同时设置连接框架体10和座体20的第一加固件31和第二加固件32能够从整体上防止框架体10发生晃动,增加框架组件的稳定性,避免由于显示屏的主体尺寸大而重,使显示屏安装到框架组件产生前后上之后容易倾斜和容易不稳固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显示屏的框架产生前后倾斜和整体显示屏容易晃动、不稳固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抱箍41与第一连接立杆221连接。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抱箍42与第一座梁211连接。第一抱箍41和第二抱箍42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抱箍41包括第一连接段411和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段411的两端上的第一片段412和第一筒段413。第一连接段411支撑在第一片段412和第一筒段413之间,使得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更加方便地与第一连接立杆221实现连接。加固结构还包括与第一片段412连接的第一抱片51,第一片段412和第一抱片51抱紧在第一连接立杆221上,第一筒段413抱紧在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上。第一片段412和第一抱片51分别与第一连接立杆221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一抱箍41及第一抱片51能够稳定地与第一连接立杆221实现连接。第一筒段413的设置能够抱紧在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能够提高第一抱箍41与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片段412和第一抱片51分别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一连接立杆221实现抱紧,第一筒段41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实现抱紧。
优选地,第一片段41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段411连接,第一片段412的第二端与第一框边11连接,同样地,第一抱片51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立杆221连接,第一抱片51的第二端与第一框边11连接。这样,能够大大增强第一加固件31对第一框边11的加固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抱箍42包括第二筒段421和与第二筒段421连接的第二片段422,第二筒段421抱紧在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上,第二片段422抱紧在第一座梁211上。第二筒段421的设置能够抱紧在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能够提高第一抱箍41与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连接的稳定性。第二片段422与第一座梁211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二抱箍42能够稳定地与第一座梁211实现连接。具体地,第二片段42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一座梁211实现抱紧。
如图1、图4、图5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抱箍43与第二连接立杆222连接,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通过第四抱箍44与第二座梁212连接。第三抱箍43和第四抱箍44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抱箍43包括第三连接段431和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段431的两端上的第三片段432和第三筒段433。第三连接段431支撑在第三片段432和第三筒段433之间,使得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更加方便地与第二连接立杆222实现连接。加固结构还包括与第三片段432连接的第二抱片,第三片段432和第二抱片抱紧在第二连接立杆222上,第三筒段433抱紧在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上。第三片段432和第二抱片分别与第二连接立杆222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使得第三抱箍43及第二抱片能够稳定地与第二连接立杆222实现连接。第三筒段433的设置能够抱紧在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能够提高第三抱箍43与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三片段432和第二抱片分别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二连接立杆222实现抱紧,第三筒段43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实现抱紧。
优选地,第三片段432的第一端与第三连接段431连接,第三片段432的第二端与第二框边12连接,同样地,第二抱片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立杆222连接,第二抱片的第二端与第二框边12连接。这样,能够大大增强第二加固件32对第二框边12的加固效果。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抱箍44包括第四筒段441和与第四筒段441连接的第四片段442,第四筒段441抱紧在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上,第四片段442抱紧在第二座梁212上。第四筒段441的设置能够抱紧在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能够提高第四抱箍44与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连接的稳定性。第四片段442与第二座梁212接触的表面形状相适配,使得第四抱箍44能够稳定地与第二座梁212实现连接。具体地,第四片段44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二座梁212实现抱紧。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框架体1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框边11和第二框边12之间的第三框边13和第四框边14,框架组件还包括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杆61、第五抱箍62和第六抱箍63,加强杆61的第一端通过第五抱箍62连接在第三框边13上,加强杆61的第二端通过第六抱箍63连接在第四框边14上。加强杆61的设置增加了对第三框边13和第四框边14的支撑作用,提高了第三框边13和第四框边14的结构稳定性,减少了第三框边13和第四框边14处的变形量。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五抱箍62包括第五连接段621和分别设置在第五连接段621的两端上的第一连接板622和第五筒段623。第五连接段621支撑在第一连接板622和第五筒段623之间,使得加强杆61的第一端更加方便地与第三框边13实现连接。第一连接板622连接在第三框边13上,第五筒段623抱紧在加强杆61的第一端上。第五筒段623的设置能够抱紧在加强杆61的第一端,能够提高第五抱箍62与加强杆61的第一端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连接板62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三框边13实现连接,第五筒段62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加强杆61的第一端实现抱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六抱箍63包括第六连接段631和分别设置在第六连接段631的两端上的第二连接板632和第六筒段633。第六连接段631支撑在第二连接板632和第六筒段633之间,使得加强杆61的第二端更加方便地与第四框边14实现连接。第二连接板632连接在第四框边14上,第六筒段633抱紧在加强杆61的第二端上。第五筒段623的设置能够抱紧在加强杆61的第二端,能够提高第六抱箍63与加强杆61的第二端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二连接板63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第四框边14实现连接,第六筒段633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加强杆61的第二端实现抱紧。
如图1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为两个,两个加强结构间隔设置。两个加强结构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强了第三框边13和第四框边14的结构强度。两个加强结构中的一个为第一加强结构,另一个为第二加强结构,在框架体1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加强结构至第一框边11的距离等于第二加强结构至第二框边12的距离。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加强结构的数量可以不限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三个及以上。
如图10和图11中,在本实施例中,框架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框架体10上的多个箱体70,相邻的四个箱体70的连接处通过第七抱箍64与加强杆61连接。这样,通过第七抱箍64能够增强加强杆61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七抱箍64包括第七连接段641和分别连接在第七连接段641的两端的第三连接板642和第七筒段643。第三连接板642连接在相邻的四个箱体70的连接处,第七筒段643抱紧在加强杆6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边(11)和第二框边(12);
座体(20),包括座本体(21)和与所述座本体(21)连接的连接立杆(22),所述座本体(21)支撑在所述框架体(10)的底部,所述座本体(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梁(211)和第二座梁(212),所述连接立杆(22)包括与所述第一框边(11)连接的第一连接立杆(221)及与所述第二框边(12)连接的第二连接立杆(222);
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31)和第二加固件(32),所述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立杆(221)上,所述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座梁(211)上,所述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立杆(222)上,所述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座梁(2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抱箍(41)与所述第一连接立杆(221)连接,所述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抱箍(42)与所述第一座梁(2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箍(41)包括第一连接段(4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411)的两端上的第一片段(412)和第一筒段(413),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片段(412)连接的第一抱片(51),所述第一片段(412)和所述第一抱片(51)抱紧在所述第一连接立杆(221)上,所述第一筒段(413)抱紧在所述第一加固件(31)的第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箍(42)包括第二筒段(421)和与所述第二筒段(421)连接的第二片段(422),所述第二筒段(421)抱紧在所述第一加固件(31)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二片段(422)抱紧在所述第一座梁(2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通过第三抱箍(43)与所述第二连接立杆(222)连接,所述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通过第四抱箍(44)与所述第二座梁(2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抱箍(43)包括第三连接段(43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段(431)的两端上的第三片段(432)和第三筒段(433),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三片段(432)连接的第二抱片,所述第三片段(432)和所述第二抱片抱紧在所述第二连接立杆(222)上,所述第三筒段(433)抱紧在所述第二加固件(32)的第一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抱箍(44)包括第四筒段(441)和与所述第四筒段(441)连接的第四片段(442),所述第四筒段(441)抱紧在所述第二加固件(32)的第二端上,所述第四片段(442)抱紧在所述第二座梁(2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1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框边(11)和第二框边(12)之间的第三框边(13)和第四框边(14),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杆(61)、第五抱箍(62)和第六抱箍(63),所述加强杆(6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五抱箍(62)连接在所述第三框边(13)上,所述加强杆(6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六抱箍(63)连接在所述第四框边(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抱箍(62)包括第五连接段(62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接段(621)的两端上的第一连接板(622)和第五筒段(623),所述第一连接板(622)连接在所述第三框边(13)上,所述第五筒段(623)抱紧在所述加强杆(61)的第一端上,所述第六抱箍(63)包括第六连接段(63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六连接段(631)的两端上的第二连接板(632)和第六筒段(633),所述第二连接板(632)连接在所述第四框边(14)上,所述第六筒段(633)抱紧在所述加强杆(61)的第二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结构间隔设置。
CN201922133669.9U 2019-12-02 2019-12-02 框架组件 Active CN210722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3669.9U CN210722251U (zh) 2019-12-02 2019-12-02 框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3669.9U CN210722251U (zh) 2019-12-02 2019-12-02 框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2251U true CN210722251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7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3669.9U Active CN210722251U (zh) 2019-12-02 2019-12-02 框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2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67577U (zh)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屏
CN210722251U (zh) 框架组件
US7676971B2 (en) Trade show marketing display system
CN210032474U (zh) 用于地砖屏的拼接式支架、单元以及拼接式地砖屏
CN207602766U (zh)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CN210349210U (zh) 一种新型门型展架
CN208081004U (zh) 一种可拆卸展框
CN210716669U (zh) 一种led显示屏背架组件
CN206672596U (zh) 一种异形拉网展示架
CN216527838U (zh) 一种led一体机
CN209556454U (zh) 一种看台斜梁
CN209837793U (zh) 一种金属看台
CN212224909U (zh) 新型插接铝合金地弹门拉手
CN205751365U (zh) 一种组合式多面广告架
CN215713891U (zh) 一种可用于直播交互的刺绣支架
CN211860731U (zh) Led显示屏箱体组件
CN217565535U (zh) 一种带有正挂的龙门架
CN210377005U (zh) 一种新型柱幕系统
CN208225406U (zh) 一种广告机的组合框架
CN207833810U (zh) 一种拼接一体式显示屏框架
CN220208451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拼装式标识牌
CN208225407U (zh) 一种方便装拆的广告机
CN212271707U (zh) 影像展示台和全息互动展示台
CN211408397U (zh) 多功能组合展示架
CN209058594U (zh) 瓷砖展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