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2766U -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2766U
CN207602766U CN201721553791.6U CN201721553791U CN207602766U CN 207602766 U CN207602766 U CN 207602766U CN 201721553791 U CN201721553791 U CN 201721553791U CN 207602766 U CN207602766 U CN 207602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nt
supporting rod
section bar
bar supporting
b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37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庆臣
石磊
吴中林
张理栋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5537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2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2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2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包括内部型材支撑杆,沿内部型材支撑杆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带振子,以及套设在内部型材支撑杆上的多个铜管寄生元组件,所述内部型材支撑杆固定连接在铜管寄生元组件的中心。该实用新型利用内部铝型材支撑杆和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组成整体大幅提高了该天线整体的刚性,使得天线在风载作用下的变形大幅减少;而且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及内部铝型材支撑杆之间均通过塑料铆钉固定,无任何螺钉,组装方便快捷,支架两侧导向结构非常方便细长天线插入天线罩内,可有效避免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的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网络的发展,天线网络布置越来越广泛。全向天线由于覆盖广增益高在城市许多密集小区广泛应用,其结构一般为细长圆筒形式,并在天线底端安装固定。当天线的增益要求更高带宽更宽的时候,天线的长径比会变大,但由于其只在天线底端固定的形式,造成天线在风载下变形很大,因而对天线内部结构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靠性高,降低天线变形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包括内部型材支撑杆,沿内部型材支撑杆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带振子,以及套设在内部型材支撑杆上的多个铜管寄生元组件,所述内部型材支撑杆固定连接在铜管寄生元组件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管寄生元组件包括铜圆管,固定连接在铜圆管两端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为圆筒支架,该圆筒支架的一侧设有与圆筒支架同心的支架圆锥管,该支架圆锥管插入到铜圆管中与铜圆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内设有若干个加强筋一,位于支架中部的所述加强筋一上设有安装支耳,所述的内部型材支撑杆与安装支耳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上远离支架圆锥管一端向外延伸设有若干个直径变小的加强筋二,该若干个加强筋二沿支架边沿周向分布,且加强筋二与加强筋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部型材支撑杆的截面的形状为多个矩形腔并列组成的矩形多腔组,所述的矩形多腔组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微带振子与凸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部型材支撑杆是由铝拉挤成型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带振子为PCB贴片振子。
进一步的,所述大长径比全向天线还包括套设在全向天线上的天线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利用内部铝型材支撑杆和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组成整体大幅提高了该天线整体的刚性,使得天线在风载作用下的变形大幅减少。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内的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及内部铝型材支撑杆之间均通过塑料铆钉固定,无任何螺钉,组装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的支架两侧导向结构非常方便细长天线插入天线罩内,可有效避免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长径比全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全向天线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全向天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天线罩;11、支架;12、微带振子;13、内部型材支撑杆;14、铜管;15、铆钉;110、加强筋二;111、安装支耳;112、加强筋一;113、支架圆锥管;130、矩形多腔组;13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包括内部型材支撑杆13,沿内部型材支撑杆13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带振子12,以及套设在内部型材支撑杆13上的多个铜管寄生元组件,所述内部型材支撑杆13固定连接在铜管寄生元组件的中心。该内部型材支撑杆13是由铝拉挤成型,具体的是一端固定在天线底座(图中未画出)上,另一端与天线顶盖(图中未画出)连接,该内部型材支撑杆13的截面的形状为多个矩形腔并列组成的矩形多腔组130,采用矩形多腔组130主要是为了减少内部型材支撑杆13的重量的同时,不会改变内部型材支撑杆13的刚性,该矩形多腔组130如图5所示,由多个矩形腔并排阵列而成,采用多个矩形腔可有效的减少整个内部型材支撑杆13的重量,进而减轻天线的重量,在矩形多腔组130两侧设有向外反沿的凸台131,所述的微带振子12是多个,并排阵列固定在该凸台131上,在安装时保证该微带振子12位于整个天线的中心部位,即微带振子12位于每个铜管寄生元组件的中心线上,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的微带振子12为矩形PCB贴片振子,在安装时通过塑料铆钉固定在内部型材支撑杆13上的凸台上。
较佳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铜管寄生元组件包括铜圆管14,固定连接在铜圆管14两端的支架11。具体的,所述的支架11为圆筒支架,该圆筒支架的一侧设有与圆筒支架同心的支架圆锥管113,该支架圆锥管113插入到铜圆管14中且与铜圆管14固定连接。在安装时,该圆筒支架与铜圆管1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铜圆管14采用薄壁铜圆管,能够减轻天线的重量,并且能够增强接收到的信号,所述的支架11采用塑料圆筒,且一端设有直径小于塑料圆筒直径的支架圆锥管113,能够方便插入搭配铜圆管14中,将铜圆管14与支架11连接起来,方便铜圆管14与支架11的连接与拆卸。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支架11内设有若干个加强筋一112,位于支架11中部的所述加强筋一112上设有安装支耳111,所述的内部型材支撑杆13与安装支耳111通过铆钉15固定连接;细化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加强筋一112布置在支架11内,且在分布的过程中在加强筋一112的中部,即支架11的中心部位预留用于穿过内部型材支撑杆13和微带振子12的方形空间,将内部型材支撑杆13和微带振子12穿过加强筋一112后,通过设在加强筋一112上的安装支耳111与内部型材支撑杆13进行固定,通常为了方便固定,安装支耳111伸出到支架11端面的外部。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该大长径比全向天线还包括套设在天线上的天线罩10,内部铝型材支撑杆13和与天线罩10匹配好塑料支架圆筒组成的内部结构,与天线罩10组成整体一起大幅提高了天线整体的刚性。
本实施例中大长径比全向天线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用塑料铆钉将微带振子12固定在内部型材支撑杆13上,然后按顺序分别将一个支架11、一个铜圆管14、一个支架11穿入组装有微带振子12的内部型材支撑杆13上,用铆钉15固定支架11一侧的安装支耳111,铜圆管14插入支架11另一侧支架圆锥管113内,再将另一个支架圆锥管113插入铜圆管14,在这个支架11另一侧用铆钉将支架11与内部型材支撑杆13固定一起,即完成一组铜管寄生元组件的组装,然后依次完成其他铜管寄生元组件的组装,最后将天线罩10套入,由于支架11一侧有直径变小的加强筋二110,天线罩10比较方便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利用内部铝型材支撑杆和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组成整体大幅提高了该天线整体的刚性,使得天线在风载作用下的变形大幅减少;而且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及内部铝型材支撑杆之间均通过塑料铆钉固定,无任何螺钉,组装方便快捷,支架两侧导向结构非常方便细长天线插入天线罩内,可有效避免微带振子、铜管寄生元组件与天线罩的碰撞。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型材支撑杆(13),沿内部型材支撑杆(13)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带振子(12),以及套设在内部型材支撑杆(13)上的多个铜管寄生元组件,所述内部型材支撑杆(13)固定连接在铜管寄生元组件的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管寄生元组件包括铜圆管(14)和固定连接在铜圆管(14)两端的支架(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1)为圆筒支架,该圆筒支架的一侧设有与圆筒支架同心的支架圆锥管(113),该支架圆锥管(113)插入到铜圆管(14)中与铜圆管(1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1)内设有若干个加强筋一(112),位于支架(11)中部的所述加强筋一(112)上设有安装支耳(111),所述的内部型材支撑杆(13)与安装支耳(111)通过铆钉(15)固定连接。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1)上远离支架圆锥管(113)一端向外延伸设有若干个直径变小的加强筋二(110),该若干个加强筋二(110)沿支架(11)边沿周向分布,且加强筋二(110)与加强筋一(112)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型材支撑杆(13)的截面的形状为多个矩形腔并列组成的矩形多腔组(130),所述的矩形多腔组(130)的两侧设有凸台(131),所述的微带振子(12)与凸台(131)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型材支撑杆(13)是由铝拉挤成型而成。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带振子(12)为PCB贴片振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长径比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全向天线上的天线罩(10)。
CN201721553791.6U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Active CN207602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3791.6U CN207602766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3791.6U CN207602766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2766U true CN207602766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5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3791.6U Active CN207602766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27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8793A (zh) * 2017-11-20 2018-03-0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CN111089213A (zh) * 2019-12-24 2020-05-0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长径比管道中设备的固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8793A (zh) * 2017-11-20 2018-03-0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CN111089213A (zh) * 2019-12-24 2020-05-01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长径比管道中设备的固定装置
CN111089213B (zh) * 2019-12-24 2021-03-30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用于大长径比管道中设备的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02766U (zh)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CN203179426U (zh) Led显示屏、安装架及led显示系统
CN209670367U (zh) 装配式建筑用自锁式墙体定位架
JP2021505788A (ja) Ledパネル用モジュラーサポート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のようなサポートフレームを含むledウォール
CN107768793A (zh) 一种大长径比全向天线
CN205116825U (zh) 停车棚支架
CN214623261U (zh) 一种直播灯支架
CN214709060U (zh) 一种用于农业上的可折叠稳固搭架
CN205534873U (zh) 电视机
CN211120238U (zh) 一种冰箱制冰机的装配结构
CN205429171U (zh) 一种新型对数天线
CN208124117U (zh) 一种路灯杆
CN201581625U (zh) 分段式梯台架
CN216999698U (zh) 一种用于伪装网固定的地钉及车辆伪装系统
CN201241875Y (zh) 一种电风扇底座装置
CN207278157U (zh) 纱窗结构以及门窗
CN206361370U (zh) 平板电视安装支架
CN216116636U (zh) 一种可变形建筑模拟实验台
CN209232938U (zh) 集束天线
CN215951017U (zh) 一种直播室装置
CN209929469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车载t-box外接天线
CN210328724U (zh) 一种温室大棚用可折叠快速辅助安装支架
CN209330039U (zh) 立体组合式光伏组件
CN205612092U (zh) 一种快速组装拆卸方便的收纳柜
CN213093336U (zh) 综合杆天线美化外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