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7054U - 一种副驾脚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驾脚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07054U
CN210707054U CN201921633850.XU CN201921633850U CN210707054U CN 210707054 U CN210707054 U CN 210707054U CN 201921633850 U CN201921633850 U CN 201921633850U CN 210707054 U CN210707054 U CN 210707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edal
driving motor
movable rod
foot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38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orensh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orensh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orensh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orensh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338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07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07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07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副驾脚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副驾脚踏。该副驾脚踏,包括框架、支撑杆、连接件、上踏板、下踏板、通槽、加固板、定位螺栓、调节装置、上减震板、下减震板和减震装置,框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框架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该副驾脚踏,通过调节装置,使得踏板能够绕左端旋转,从而实现踏板的打开和收起动作,从而方便调节及使用,同时设置支撑杆、连接件、加固板及定位螺栓配合,使得该脚踏更加的稳固,能够提供更大的承重效果,通过减震装置,能够降低驱动电机的振动带来的多大的噪音,同时将驱动电机的振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驱动电机的转换效率,进一步的延长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副驾脚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副驾脚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副驾脚踏。
背景技术
脚踏,有的则分开制造,如宝座及床榻的脚踏,脚踏除蹬以上床或就坐外,还有搭脚的作用,一般宝座或大椅座面较高,超过人的小腿高度,坐在椅上两脚必然悬空,如设置脚凳,将腿足置于脚凳上,可以达到舒适目的。
首先现有副驾脚踏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现有副驾背板后部是桌板结构,不能用于承重搁脚,其次现有脚踏不具备调节功能,占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驾脚踏,具备便于调节及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副驾背板后部是桌板结构,不能用于承重搁脚,其次现有脚踏不具备调节功能,占据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驾脚踏,包括框架、支撑杆、连接件、上踏板、下踏板、通槽、加固板、定位螺栓、调节装置、上减震板、下减震板和减震装置,所述框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框架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上踏板,所述框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下踏板,所述上踏板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活动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下踏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板,所述下踏板的上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减震板。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上踏板的底部左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右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固定安装在上减震板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架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相对于滑槽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中部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上支撑架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活动轴的底端及顶端均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下减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且框架的左端、右端及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上踏板与下踏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框架,且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及框架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活动安装在通槽内,且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活动安装在通槽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减震板,且上减震板的底部通过减震装置活动连接有下减震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滑轮,且下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滑槽,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顶端及底端均活动安装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且活动轴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活动安装在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第二缓冲弹簧分别活动安装在上支撑架的顶部及下支撑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副驾脚踏,通过调节装置中驱动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第一齿轮、传动轴及第二齿轮的配合,使得踏板能够绕左端旋转,从而实现踏板的打开和收起动作,从而方便调节及使用,同时设置支撑杆、连接件、加固板及定位螺栓配合,使得该脚踏更加的稳固,能够提供更大的承重效果。
2、该副驾脚踏,通过减震装置中上支撑架、下支撑架、滑槽、第一活动杆、滑轮、第二活动杆、活动轴、第一缓冲弹簧及第二缓冲弹簧的配合,能够降低驱动电机的振动带来的多大的噪音,同时将驱动电机的振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驱动电机的转换效率,进一步的延长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脚踏骨架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脚踏骨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脚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脚踏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装置结构实用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2-支撑杆、3-连接件、4-上踏板、5-下踏板、6-通槽、7-加固板、8-定位螺栓、9-调节装置、901-驱动电机、902-减速器、903-联轴器、904-第一齿轮、905-传动轴、906-第二齿轮、10-上减震板、11-下减震板、12-减震装置、1201-上支撑架、1202-下支撑架、1203-滑槽、1204-第一活动杆、1205-滑轮、1206-第二活动杆、1207-活动轴、1208-第一缓冲弹簧、1209-第二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6,一种副驾脚踏,包括框架1、支撑杆2、连接件3、上踏板4、下踏板5、通槽6、加固板7、定位螺栓8、调节装置9、上减震板10、下减震板11和减震装置12,框架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数量为三个,且框架1的左端、右端及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框架1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3,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上踏板4,框架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下踏板5,上踏板4与下踏板5通过连接件3固定连接有框架1,且连接件3的数量为若干个,支撑杆2及框架1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3,上踏板4的底部开设有通槽6,通槽6内活动安装有调节装置9,下踏板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板7,下踏板5的上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螺栓8,调节装置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减震板10,上减震板10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12,减震装置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减震板11。
调节装置9包括驱动电机901,驱动电机901固定安装在上踏板4的底部左侧,驱动电机9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减震板10,且上减震板10的底部通过减震装置12活动连接有下减震板11,驱动电机90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减速器902,减速器90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联轴器903,联轴器90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轴905,传动轴905活动安装在通槽6内,且第一齿轮904及第二齿轮906活动安装在通槽6的左右两端,传动轴905的左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04,传动轴905的右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06。
减震装置12包括上支撑架1201,上支撑架1201固定安装在上减震板10的底部,上支撑架1201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1203,滑槽1203内活动连接有滑轮1205,滑轮1205相对于滑槽120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04,第一活动杆1204的中部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206,第一活动杆1204与第二活动杆1206的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滑轮1205,且下支撑架1202的顶部设有滑槽1203,第一活动杆1204与第二活动杆1206的顶端及底端均活动安装有复位弹簧,上支撑架1201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207,活动轴1207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208,活动轴1207的底端及顶端均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1209,下减震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1202,上支撑架1201与下支撑架120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活动轴1207活动连接,且活动轴1207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208,第一缓冲弹簧1208活动安装在上支撑架1201与下支撑架1202之间,第二缓冲弹簧1209分别活动安装在上支撑架1201的顶部及下支撑架1202的底部。
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装置9中驱动电机901、减速器902、联轴器903、第一齿轮904、传动轴905及第二齿轮906的配合,使得踏板能够绕左端旋转,从而实现踏板的打开和收起动作,从而方便调节及使用,同时设置支撑杆2、连接件3、加固板7及定位螺栓8配合,使得该脚踏更加的稳固,能够提供更大的承重效果,通过减震装置12中上支撑架1201、下支撑架1202、滑槽1203、第一活动杆1204、滑轮1205、第二活动杆1206、活动轴1207、第一缓冲弹簧1208及第二缓冲弹簧1209的配合,能够降低驱动电机901的振动带来的多大的噪音,同时将驱动电机901的振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驱动电机901的转换效率,进一步的延长了驱动电机901的使用寿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副驾脚踏,包括框架(1)、支撑杆(2)、连接件(3)、上踏板(4)、下踏板(5)、通槽(6)、加固板(7)、定位螺栓(8)、调节装置(9)、上减震板(10)、下减震板(11)和减震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框架(1)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3),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上踏板(4),所述框架(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下踏板(5),所述上踏板(4)的底部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活动安装有调节装置(9),所述下踏板(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板(7),所述下踏板(5)的上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螺栓(8),所述调节装置(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减震板(10),所述上减震板(10)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12),所述减震装置(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减震板(11);
所述调节装置(9)包括驱动电机(901),所述驱动电机(901)固定安装在上踏板(4)的底部左侧,所述驱动电机(90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减速器(902),所述减速器(90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联轴器(903),所述联轴器(90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轴(905),所述传动轴(905)的左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904),所述传动轴(905)的右端圆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06);
所述减震装置(12)包括上支撑架(1201),所述上支撑架(1201)固定安装在上减震板(10)的底部,所述上支撑架(1201)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1203),所述滑槽(1203)内活动连接有滑轮(1205),所述滑轮(1205)相对于滑槽(120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204),所述第一活动杆(1204)的中部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1206),所述上支撑架(1201)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207),所述活动轴(1207)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208),所述活动轴(1207)的底端及顶端均套设有第二缓冲弹簧(1209),所述下减震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1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为三个,且框架(1)的左端、右端及中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踏板(4)与下踏板(5)通过连接件(3)固定连接有框架(1),且连接件(3)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支撑杆(2)及框架(1)上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905)活动安装在通槽(6)内,且第一齿轮(904)及第二齿轮(906)活动安装在通槽(6)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9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减震板(10),且上减震板(10)的底部通过减震装置(12)活动连接有下减震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1204)与第二活动杆(1206)的两端均活动安装有滑轮(1205),且下支撑架(1202)的顶部设有滑槽(1203),第一活动杆(1204)与第二活动杆(1206)的顶端及底端均活动安装有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驾脚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1201)与下支撑架(120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活动轴(1207)活动连接,且活动轴(1207)的中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208),第一缓冲弹簧(1208)活动安装在上支撑架(1201)与下支撑架(1202)之间,第二缓冲弹簧(1209)分别活动安装在上支撑架(1201)的顶部及下支撑架(1202)的底部。
CN201921633850.XU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副驾脚踏 Active CN210707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3850.XU CN210707054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副驾脚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3850.XU CN210707054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副驾脚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07054U true CN210707054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63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3850.XU Active CN210707054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副驾脚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070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811A (zh) * 2021-12-31 2022-04-29 苏州罗伦士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座舱多模式运行智能调节系统、方法、座舱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811A (zh) * 2021-12-31 2022-04-29 苏州罗伦士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座舱多模式运行智能调节系统、方法、座舱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55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iprocating a person
CN20917649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
CN210707054U (zh) 一种副驾脚踏
CN202341447U (zh) 带导轮机构的电动床
CN210991244U (zh) 一种具有摇椅功能的轮椅
CN2305185Y (zh) 折叠式按摩床椅
CN211408287U (zh) 一种升降转椅扶手
CN2776162Y (zh) 座椅
CN210112692U (zh) 一种椅子
CN215042261U (zh) 一种手动汽车座椅调节装置
CN211559438U (zh) 摇椅
CN218684982U (zh) 电动轮椅车
CN111887640A (zh) 一种具有上升前倾功能的座椅框架及座椅
CN217338009U (zh) 儿童用品
CN218141174U (zh) 一种座盆式乘客坐垫骨架焊接总成
CN218419060U (zh) 一种新型带弹簧多轴承震动椅结构
CN213607545U (zh) 一种简易轮椅
CN214435274U (zh) 一种新型可双向使用的老年人腿部锻炼座椅
CN217744843U (zh) 一种双避震轮椅
CN215689747U (zh) 一种电动功能椅
CN211324016U (zh) A宝儿童多功能餐椅
CN217852076U (zh) 一种智能沙发摇椅
CN210581834U (zh) 一种多功能抖动底座
CN215820287U (zh) 一种靠背自适应的酒吧椅
CN211212189U (zh) 便捷式摇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