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7628U -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7628U
CN210697628U CN201921084918.3U CN201921084918U CN210697628U CN 210697628 U CN210697628 U CN 210697628U CN 201921084918 U CN201921084918 U CN 201921084918U CN 210697628 U CN210697628 U CN 210697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ductive
adhesive layer
contact
conductiv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49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49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7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7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7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该电极式贴片包括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和折叠式电极。第一粘结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第二粘结层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层与第二粘结层之间。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电极式贴片。

Description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大,大多数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问题,睡眠问题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舒缓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危害。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但是心电电极所采集的心电信号仍需要信号线传输至心电传感器(又称心电主机),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以方便用户携带,并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极式贴片。该电极式贴片包括: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具有至少一个采集信号的第一导电触点;
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具有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的第二导电触点;
用于改变信号传输方向的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第二粘结层之间,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邻近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邻近第二粘结层的表面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式贴片中,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邻近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邻近第二粘结层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使得第一导电触点所采集的心电、血氧等信号可以通过折叠式电极传输给第二导电触点,这样第二导电触点就能够将第一导电触点所采集的心电、血氧等信号提供给传感器。由于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位于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之间,使得第一粘结层可以粘结在人体等检测对象表面,而第二粘结层可以与传感器粘结在一起,这样就能够保证心电传感器等传感器直接粘附在检测对象表面,而无需利用信号线将心电、血氧等信号传输至传感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式贴片应用于心电、血氧等检测设备时,可以方便用户携带检测设备,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由于折叠式电极可以改变心电信号传输方向,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的位置不受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的位置的限制,相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的位置也不受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位置的限制,使得电极式贴片的设计可操作性比较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传感器和上述电极式贴片;所述电极式贴片包括的第二粘结层远离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与所述传感器粘结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电极式贴片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上述检测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电极式贴片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客户端的具体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式贴片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电极的折叠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设备100。该检测设备100可以直接粘贴在人体等检测对象300表面,使得该检测设备100的使用体验比较高。并且,该检测设备100所提供的信号在检测设备100内部的传输方法可发生变化。应理解,图1所示的检测设备100可以检测心电信号、血氧信号、脉率信号、呼吸信号等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但不仅限于此。该检测对象300不仅限于人体,也可以是动物等。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检测系统还包括客户端200。该客户端200与检测设备100无线连接,使得检测设备100可将采集的信号传输至客户端200,进而利用客户端200显示信号。当客户端200与检测设备100无线连接时,可实现远程获取检测设备100所采集的信号,达到远程了解人体等检测对象300健康状况的目的。
当然,图1所示的客户端200也可以通过数据线与检测设备100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比较复杂,会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有所影响。
应理解,图1所示的检测设备100无线连接的方式可以为Wi-Fi、蓝牙、Zigbee等。上述客户端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无线模块可以实现上述无线连接。蓝牙模块例如CC2541、CC2640、SKB369、RF-BM-S0A等;Wi-Fi模块例如Ti的CC3100、Marvell的MW300、博通的BCM4390、MTK的MT7688等;Zigbee模块例如NXP的JN5169、Ti的CC2530等。
上述所称的客户端200与检测设备100的无线连接可以是直连,例如基于Wi-FiAdhoc、蓝牙配对等,也可以是通过中转连接,例如通过无线路由器等。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100。该检测设备100包括电极式贴片110和传感器120。该电极式贴片110与传感器120粘结在一起,使得传感器120可以通过电极式贴片110贴附在人体等检测对象300的表面获得所需的体征数据,从而方便用户使用,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上述电极式贴片110可采集信号,且信号在电极式贴片110内的传输方向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120为心电传感器和/或血氧感应芯片,使得电极式贴片110可采集心电、血氧等体征数据,但不仅限于此。传感器120还可以为运动传感器、呼吸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等,以获得用户的体动、呼吸、体温等体征数据。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多种类型的上述传感器。心电传感器例如NeuroSky心电传感器、Arduino心电检测传感器等;血氧传感器例如TE血氧传感器、Maxim血氧传感器等;呼吸传感器例如霍尼韦尔呼吸传感器、华科呼吸传感器等;运动传感器例如Ti运动传感器、恩智浦运动传感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传感器120包括处理器121、信号接口122以及无线收发器123。该电极式贴片110通过信号接口122与处理器121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极式贴片110所采集的信号传输至处理器121。应理解,信号接口122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触点式接口,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信号接口,如插针式接口。但考虑到传感器120与电极式贴片110需要结合紧密,信号接口122一般为触点式接口,使得传感器可以贴合在电极式贴片110表面。
检测设备100可以与上述客户端200无线连接,上述无线收发器123与处理器121电连接,使得信号可以以无线发射的方式发送给客户端200。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极式贴片110。该电极式贴片110包括第一粘结层111、第二粘结层112以及用于改变信号传输方向的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
在此处,改变信号的传输方向指的是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方向至少经过一次改变。
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粘结层111具有至少一个采集信号的第一导电触点1110。该第二粘结层112具有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的第二导电触点1120。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位于第一粘结层111与第二粘结层112之间。应理解,折叠式电极113应当与第一导电触点1110、第二导电触点1120在数量一一对应。图4和图5所示出的折叠式电极113的数量、第一导电触点1110的数量以及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数量均为3个,也可以是其他数量。
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邻近第一粘结层111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一一对应接触,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邻近第二粘结层112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一一对应接触。
应理解,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一粘结层111、第二粘结层112以及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可以是直接组装在一起,也可以是以分散的保存在一个盒子中,使用时组装在一起。
为了方便描述图3所示的电极式贴片110的使用方法,下面以第一粘结层111、第二粘结层112以及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直接组装在一起时,电极式贴片110应用于人体皮肤表面为例说明。
第一步,将心电传感器的信号接口122与第二粘结层112所具有的第二导电触点1120对位,然后利用第二粘结层112粘结心电传感器。对位所使用的对位定位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现有定位装置。心电传感器的信号接口为触点式信号接口,信号接口的数量应当大于或等于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数量,以保证第二导电触点1120所传输的心电信号可以被心电传感器全部接收。当第二粘结层112粘结心电传感器后,第二粘结层112所具有的第二导电触点1120应当与心传感器所具有的触点式信号接口一一对应接触。应理解,折叠式电极113的数量、第一导电触点1110的数量以及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数量越多,心电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也就越准确。
第二步,将第一粘结层111粘结在人体皮肤表面,第一粘结层111可保证电极式贴片与人体皮肤紧密结合,使得第一粘结层111所具有的第一导电触点1110可以接触人体皮肤,进而利用第一导电触点1110采集心电信号。为了避免第一粘结层111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第一粘结层111一般为皮肤粘结胶等对皮肤没有伤害的粘结胶。
如图2~图4所示,基于上述电极式贴片110的结构和使用过程可知,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邻近第一粘结层111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一一对应接触,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113邻近第二粘结层112的表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一一对应接触,使得第一导电触点1110所采集的心电、血氧等体征信号可以通过折叠式电极113传输给第二导电触点1120,这样第二导电触点1120就能够将第一导电触点1110所采集的心电、血氧等信号提供给传感器120。由于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位于第一粘结层111和第二粘结层112之间,使得第一粘结层111可以粘结在人体等检测对象300表面,而第二粘结层112可以与传感器120粘结在一起,这样就能够保证心电传感器等传感器120直接粘附在检测对象300表面,而无需利用信号线将心电、血氧等信号传输至传感器120,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式贴片110应用于心电、血氧等检测设备100时,可以方便用户携带和操作检测设备100,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如图2~图4所示,由于折叠式电极113可以改变信号传输方向,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的位置不受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位置的限制,相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位置也不受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位置的限制,这样电极式贴片110的设计可操作性比较强。例如:当第一导电触点1110的数量和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数量均为三个时,三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在比较大的区域内分布,而三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在比较小的区域内分布,但是仍然能够利用三个折叠式电极113将三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所采集的信号传递至三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进而被传感器120接收。
应理解,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传感器120需要通过电极式贴片110贴在人体等检测对象300表面,因此,传感器120的尺寸比较小,这也使得传感器120的信号接口122为多个时,传感器120的信号接口122在比较小的区域内分布。而在传感器120的信号接口122为触点式信号接口时,触点式信号接口与第二导电触点1120一一对应接触,因此,当第二导电触点1120为多个时,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在较小区域分布,第二导电触点1120可以与传感器120在较小区域内分布的多个触点式信号接口一一对应的贴合在一起。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式贴片110可以适应性的与尺寸较小的传感器120贴合在一起,并保证信号正常被传感器120感应。另外,当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在较大区域内分布时,采集信号的位置分布比较分散,使得所采集的信号被传感器120接收后,传感器120所感应到的最终信号数据比较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每个折叠式电极113包括第一平面电极113a、第二平面电极113b以及用于设在第一平面电极113a和第二平面电极113b的支撑电极113c。第一平面电极113a邻近第一粘结层111的表面与对应第一导电触点1110接触。第二平面电极113b邻近第二粘结层112的表面与对应第二导电触点1120接触。如图6所示,同一折叠式电极113所包括的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在平面与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α为折叠角度。该夹角定义如图6所示,当0<α≤180°时,第一平面电极113a与第二平面电极113b具有一定的折叠角度,而第一平面电极113a和第二平面电极113b设有支撑电极113c,因此,第一平面电极113a和第二平面电极113b具有一定的隔离空间,使得心电、血氧等信号沿着第一平面电极113a表面传输一段距离,然后利用支撑电极113c将心电信号传输至第二平面电极113b,这样就保证了心电、血氧等信号从第一导电触点1110传输至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传输方向可变,从而避免心电、血氧等信号垂直从折叠式电极113传导至第二导电触点1120。
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减少电极式贴片110的厚度,可对上述同一折叠式电极113所包括的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在平面与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进行设定,如150°<α≤180°时,电极式贴片110的厚度比较薄。当α=180°时,可进一步降低电极式贴片110的厚度。
如图4和图6所示,至于上述支撑电极113c的高度,则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只要保证其所在折叠式电极113含有的第一平面电极113a和第二平面电极113b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即可。应理解,支撑电极113c的高度方向是指垂直于第一粘结层111的方向。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包括的第一平面电极113a和第二平面电极113b均包括第一头部T1、第二头部T2以及连接第一头部T1和第二头部T2的躯干部Q。应理解,此处第一头部T1和第二头部T2相对比较粗大,而躯干部Q相对比较细长。图5所示的第一头部T1和第二头部T2的形状近似为圆形,躯干部Q的形状为条状。应理解,对于第一平面电极113a和第二平面电极113b来说,其所包括的躯干部Q相对第一头部T1和第二头部T2来说较细,因此,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包括的躯干部可有效减少第一平面电极113a的电极材料使用量。相应的,第二平面电极113b所包括的躯干部Q可有效减少第二平面电极113b的电极材料使用量。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包括的第一头部T1定义为第一下头部,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包括的第二头部T2定义为第二下头部,第一平面电极113a所包括的躯干部Q定义为下躯干部。应理解,第一下头部的表面、第二下头部的表面和下躯干部的表面处在同一表面。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二平面电极113b所包括的第一头部T1定义为第一上头部,第二平面电极113b所包括的第二头部T2定义为第二上述头部,第二平面电极113b所包括的躯干部Q定义为上躯干部。应理解,第一上头部的表面、第二上头部的表面和上躯干部的表面处在同一表面。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同一折叠式电极113内,上述第一下头部与第一导电触点1110对应接触,以使得第一下头部具有较低的电阻,进而提高第一导电触点1110所采集的信号快速传递。上述第二上头部与第二导电触点1120对应接触,以使得第二上头部具有较低的电阻,进而保证信号可快速将信号传递给第二导电触点1120。上述第一下头部和第一上头部与支撑电极113c固定在一起,以提高折叠式电极113在折叠区域的结构强度,避免因为折叠式电极113折叠所导致的折叠区域强度比较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第一平面电极113a、上述第二平面电极113b和上述支撑电极113c均包括基体聚合物层以及形成在基体聚合物层一面的导电层。其中,第一平面电极113a、第二平面电极113b和支撑电极113c包括的导电层连成一体。第一平面电极113a包括的导电层与第一导电触点1110接触,第二平面电极113b包括的导电层与第二导电触点1120接触,使得心电、血氧等信号传输时,沿着第一平面电极113a包括的导电层、支撑电极113c包括的导电层和第二平面电极113b包括的导电层传输,而不会沿着垂直第一粘结层111的方向(垂直方向)传输。
示例性的,上述导电层为金属导电层或银和氯化银所形成的银氯化银导电层。金属导电层可以为导电铜层、导电银层等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导电层。由于银和氯化银所形成的银氯化银导电层具有较低的极化率,可保证图4所示的折叠式电极113在长时间使用时能够稳定的传输心电、血氧等信号,从而使得图4所示的折叠式电极113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电极式贴片110还包括电极固定胶片114。该电极固定胶片114位于第二粘结层112与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之间,可使得电极固定胶片114将第二粘结层112与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固定在一起,以进一步提高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与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的结合紧密性。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电极固定胶片114开设有第一过孔H1,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在电极固定胶片114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过孔H1内,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113邻近第二粘结层112层的表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过孔H1内,以利用第一过孔H1为折叠式电极113与对应第二导电触点1120提供接触通道,使得二者正常接触,进而传输心电、血氧等信号。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二粘结层112在电极固定胶片114的正投影至少与第一过孔H1重合,使得第二粘结层112可以位于第一过孔H1内,以进一步减少传感器120的厚度。应理解,第二粘结层112在电极固定胶片114的正投影至少与第一过孔H1重合是指第二粘结层112在电极固定胶片114的正投影与第一过孔H1重合,或者第二粘结层112在电极固定胶片114的正投影位于与第一过孔H1内。当第二粘结层112在电极固定胶片114的正投影位于与第一过孔H1内,可以有效减少电极固定胶片114的材料使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一粘结层111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孔H2,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一一对应的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孔H2内,以进一步减少折叠式电极113的厚度,并且至少一个第二过孔H2也为第一导电触点1110与皮肤等检测对象300提供了接触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二粘结层112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过孔H3,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一一对应的位于至少一个第三过孔H3内,以进一步减少折叠式电极113的厚度,并且至少一个第三过孔H3也为第二导电触点1120与传感器120提供了接触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为第一弹性导电触点,以在电极式贴片110受到振动时,第一弹性导电触点可以缓冲振动,确保第一弹性导电触点与检测对象300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因此,当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触点1110为第一弹性导电触点时,第一弹性导电触点与检测对象300的贴合可靠性比较高。第一弹性导电触点的种类比较多,如导电凝胶,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为第二弹性导电触点,以在电极式贴片110受到振动时,第二弹性导电触点可以缓冲振动,确保第二弹性导电触点与传感器120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当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为第二弹性导电触点时,第二弹性导电触点与传感器120的贴合可靠性比较高。第二弹性导电触点的种类比较多,如导电泡棉,但不仅限于此。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100。该检测设备100包括传感器120和上述电极式贴片110。该电极式贴片110包括的第二粘结层112远离第一粘结层111的表面与传感器120粘结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设备100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电极式贴片110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传感器120为心电传感器和/或血氧感应芯片,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传感器包括处理器121、至少一个触点式信号接口以及与处理器121电连接的无线收发器123。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触点1120通过至少一个触点式信号接口与处理器121电连接。
其中,无线收发器123可以为前述的无线模块。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具有至少一个采集信号的第一导电触点;
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具有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的第二导电触点;
用于改变信号传输方向的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第二粘结层之间,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邻近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邻近第二粘结层的表面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一一对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折叠式电极包括第一平面电极、第二平面电极以及用于设在第一平面电极和第二平面电极的支撑电极;所述第一平面电极邻近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与对应第一导电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平面电极邻近第二粘结层的表面与对应第二导电触点接触,同一所述折叠式电极所包括的第一平面电极所在平面与第一平面电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α,0<α≤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150°<α≤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包括的第一平面电极和第二平面电极均包括第一头部、第二头部,以及连接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的躯干部;所述第一平面电极所包括的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平面电极所包括的第二头部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对应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电极、所述第二平面电极和所述支撑电极均包括基体聚合物层以及形成在所述基体聚合物层一面的导电层;所述第一平面电极、所述第二平面电极和所述支撑电极包括的导电层连成一体;所述第一平面电极包括的导电层与第一导电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平面电极包括的导电层与第二导电触点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金属导电层,或银-氯化银导电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式贴片还包括电极固定胶片,所述电极固定胶片位于所述第二粘结层与所述至少一个折叠式电极之间,所述电极固定胶片开设有第一过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触点在所述电极固定胶片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内,至少一个所述折叠式电极邻近第二粘结层的表面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结层在所述电极固定胶片的正投影至少与所述第一过孔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的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孔内;和/或,
所述第二粘结层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过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一一对应的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过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电触点为第一弹性导电触点,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为第二弹性导电触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式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导电触点为导电凝胶,所述第二弹性导电触点为导电泡棉。
12.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电极式贴片;所述电极式贴片包括的第二粘结层的远离第一粘结层的表面与所述传感器粘结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心电传感器和/或血氧感应芯片;和/或,
所述传感器包括处理器、至少一个触点式信号接口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无线收发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电触点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触点式信号接口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14.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检测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检测设备无线连接。
CN201921084918.3U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Active CN210697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4918.3U CN210697628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4918.3U CN210697628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7628U true CN210697628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24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4918.3U Active CN210697628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7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45941A1 (en) Method,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ensor with removable nodes
RU2573234C1 (ru)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носим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CA2807340C (en) Retractable multi-use cardiac monitor
US10959634B2 (en) Wearabl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60047215A1 (en) Combined sensor assembly
US20110009729A1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signals
EP2637119A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cardiac personal monitoring
US20120190303A1 (en) Cell-phone compatible wireless stethoscope
CN103607945A (zh) 心电图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3445763A (zh) 一种基于表皮电子的健康监测系统
CN108344524B (zh) 一种用于测量温度及电信号的可穿戴贴片
CN104997503A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图监测装置
CN210697628U (zh) 一种电极式贴片、检测设备和检测系统
US2011030149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lectric potentials on the human or animal body
CN112842392A (zh) 一种可穿戴式的血压检测装置
CN107374613A (zh) 生理信息检测装置
Agethen et al. An online telemetering system for mobile health parameter monitoring and medical assistance
CN210696148U (zh) 一种具备人员生命安全监测与室内定位功能的安全帽
CN111358447A (zh) 一种脉搏压力及心电监测贴
CN210784341U (zh) 一种心电记录系统
CN209966362U (zh) 一种心电信号采集设备
CN209644889U (zh) 一种心电监护装置
CN114980807A (zh) 具有显示器的健康和生命体征监测贴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17793034U (zh) 一种带有记忆功能的健康检测贴片
CN211325015U (zh) 监测贴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