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7155U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7155U
CN210697155U CN201921024627.5U CN201921024627U CN210697155U CN 210697155 U CN210697155 U CN 210697155U CN 201921024627 U CN201921024627 U CN 201921024627U CN 210697155 U CN210697155 U CN 210697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frame
heating device
plate
cook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46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日就
郑木河
李东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46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7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7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7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机座;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框架,用于安装锅体和/或加热装置,锅体设置在框架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机座的结构强度较低,加热装置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炒菜机的加热装置与锅体直接固定在机座上,导致机座的受力较为集中,易发生结构损坏,影响机座的结构强度,进而影响炒菜机的使用寿命,且加热装置易产生变形而影响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机座的结构强度较低,加热装置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座;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框架,用于安装锅体和/或加热装置,锅体设置在框架上。
进一步地,框架通过枢转部与机座可枢转地连接,锅体组件还包括外罩,外罩罩设在锅体和框架外,外罩具有供枢转部穿过的安装孔,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与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互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加热装置与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为圆形板,枢转部包括转轴,框架还包括:安装板体,位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安装板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安装板体具有多个过线孔,多个过线孔沿圆形板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加强筋,各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加强筋沿圆形板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部分或全部加强筋具有第一减重孔。
进一步地,烹饪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加热装置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板体连接,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件后紧固在加热装置上。
进一步地,烹饪设备包括:第二连接件,加热装置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板体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件后紧固在加热装置上。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为多个,多个加热装置绕锅体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件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与多个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与多个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具有第二减重孔。
进一步地,安装孔为两个,两个安装孔相对设置,锅体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与锅体连接,以驱动锅体转动,外罩具有供驱动装置穿过的过孔,过孔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设备包括框架。其中,框架用于安装锅体和/或加热装置,锅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上。这样,锅体和/或加热装置先安装在框架上,再整体安装在机座上,以避免机座上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机座的结构损坏。框架能够对加热装置进行支撑,以避免加热装置发生形变,这样,本申请中的烹饪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机座的结构强度较低,加热装置易发生形变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框架对锅体起到固定作用,以减轻锅体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降低了烹饪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结构晃动及噪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设备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设备去除外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烹饪设备去除外罩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锅体组件;22、框架;221、框架本体;2211、第一板体;2212、第二板体;2213、第二减重孔;222、加强筋;223、安装板体;2231、过线孔;23、外罩;231、安装孔;232、过孔;30、加热装置;40、第一连接件;5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机座的结构强度较低,加热装置易发生形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烹饪设备包括机座、锅体组件20及框架22。其中,锅体组件20包括锅体和加热装置30,加热装置30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框架22用于安装锅体和加热装置30,锅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22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锅体和加热装置30先安装在框架22上,再整体安装在机座上,以避免机座上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机座的结构损坏,框架22能够对加热装置30进行支撑,以避免加热装置30发生形变。这样,本实施例中的烹饪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机座的结构强度较低,加热装置30易发生形变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框架22对锅体起到固定作用,以减轻锅体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降低了烹饪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结构晃动及噪声。
如图1所示,框架22通过枢转部与机座可枢转地连接,锅体组件20还包括外罩23,外罩23罩设在锅体和框架22外,外罩23具有供枢转部穿过的安装孔231,框架22包括框架本体221。其中,框架本体221包括第一板体2211和与第一板体2211连接的第二板体2212,第一板体2211与第二板体2212相互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加热装置30与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连接。这样,锅体、加热装置30及框架22完成装配后,外罩23罩设在框架22外,以对框架22内的结构进行保护,一方面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框架22内;另一方面避免加热装置30及电线裸露在外而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提升了烹饪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锅体组件20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锅体安装在由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形成的安装空间内,加热装置30与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均连接,进而将锅体和加热装置30安装在框架22上。之后,外罩23罩设在框架22外,且使得枢转部穿过外罩23。之后,由外罩23、框架22、锅体及加热装置30形成的整体结构安装在机座上。
可选地,加热装置30为加热线圈,加热线圈相对于第二板体2212倾斜设置,且二者之间的夹角为45°。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减小加热装置30施加在框架22的作用力,延长框架22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30对锅体的加热效果更佳,提升了加热装置30的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线圈与第二板体2212之间的夹角大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锅体尺寸或加热需求进行调整。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为圆形板,枢转部包括转轴,框架22还包括安装板体223和至少两个加强筋222。其中,安装板体223位于第一板体2211与第二板体2212之间,安装板体2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连接,安装板体223具有多个过线孔2231,多个过线孔2231沿圆形板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各加强筋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连接。这样,转轴安装在安装板体223上,至少两个加强筋222能够提升框架22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烹饪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烹饪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加强筋222沿圆形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各加强筋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连接,以对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进行支撑,提升了框架22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加强筋222的上述设置便于加热装置30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与加热装置30连接的电线通过多个过线孔2231穿出后与电源及控制模块连接,进而使得框架22内的结构更加有序。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筋222的设置不限于此。可选地,部分加强筋222位于相邻的两个加强筋222之间,且该加强筋2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强筋22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筋222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加强筋222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多个。这样,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框架22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了烹饪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地,部分或全部加强筋222具有第一减重孔。这样,在提升框架22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上述设置减轻了框架22的重量,进而减小了机座受到的压力,减小了烹饪设备的整体重量,便于用户挪动或移动烹饪设备。
如图2和图3所示,烹饪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40。其中,加热装置30通过第一连接件40与第一板体2211连接,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件40后紧固在加热装置30上。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加热装置30与框架22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加热装置30与框架22的拆装难度。
如图2和图3所示,烹饪设备包括第二连接件50。其中,加热装置30通过第二连接件50与第二板体2212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件50后紧固在加热装置30上。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加热装置30与框架22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加热装置30与框架22的拆装难度。
具体地,加热装置30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40与第一板体2211连接,加热装置30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50与第二板体2212连接,进而将加热装置30稳定地固定在框架22上,避免加热装置30相对于框架22发生晃动而影响烹饪设备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30与框架22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加热装置30与框架22卡接。
可选地,加热装置30为多个,多个加热装置30绕锅体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件40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40与多个加热装置30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50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50与多个加热装置30一一对应地设置。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30为三个,三个加热装置30绕锅体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件40为三个,三个第一连接件40与三个加热装置30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50为三个,三个第二连接件50与三个加热装置30一一对应地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保证加热装置30能够对锅体进行均匀的加热,进而提升了加热装置30对锅体的加热效果。
具体地,各加热装置30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连接件40和一个第二连接件50与框架22连接,进而使得各加热装置30能够稳固地连接在框架22上。
如图2所示,第一板体2211和第二板体2212具有第二减重孔2213。具体地,第一板体2211上具有多个第二减重孔2213,且第二板体2212上具有多个第二减重孔2213,以降低框架22的整体重量,进一步减小机座承受的压力。
如图1所示,安装孔231为两个,两个安装孔231相对设置,锅体组件20还包括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与锅体连接,以驱动锅体转动,外罩23具有供驱动装置穿过的过孔232,过孔232位于两个安装孔231之间。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烹饪设备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美观,提升了用户视觉体验。
具体地,驱动装置安装在过孔232所在位置处,以驱动锅体相对于框架22进行转动,设置在框架22上的两个枢转部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231后与机座枢转连接,以实现框架22带动锅体及加热装置30相对于机座的转动,保证烹饪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锅体和/或加热装置先安装在框架上,再整体安装在机座上,以避免机座上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机座的结构损坏。框架能够对加热装置进行支撑,以避免加热装置发生形变,这样,本申请中的烹饪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设备的机座的结构强度较低,加热装置易发生形变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框架对锅体起到固定作用,以减轻锅体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晃动,降低了烹饪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结构晃动及噪声。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
锅体组件(20),包括锅体和加热装置(30),所述加热装置(30)用于对所述锅体进行加热;
框架(22),用于安装所述锅体和/或所述加热装置(30),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框架(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2)通过枢转部与所述机座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锅体组件(20)还包括外罩(23),所述外罩(23)罩设在所述锅体和所述框架(22)外,所述外罩(23)具有供所述枢转部穿过的安装孔(231),所述框架(22)包括:
框架本体(221),包括第一板体(2211)和与所述第一板体(2211)连接的第二板体(2212),所述第一板体(2211)与所述第二板体(2212)相互平行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加热装置(30)与所述第一板体(2211)和/或所述第二板体(22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211)和/或第二板体(2212)为圆形板,所述枢转部包括转轴,所述框架(22)还包括:
安装板体(223),位于所述第一板体(2211)与所述第二板体(2212)之间,所述安装板体(2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2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212)连接,所述安装板体(223)具有多个过线孔(2231),多个所述过线孔(2231)沿所述圆形板的中心轴线间隔设置;
至少两个加强筋(222),各所述加强筋(2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2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2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加强筋(222)沿所述圆形板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所述加强筋(222)具有第一减重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件(40),所述加热装置(3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40)与所述第一板体(2211)连接,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40)后紧固在所述加热装置(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
第二连接件(50),所述加热装置(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50)与所述第二板体(2212)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50)后紧固在所述加热装置(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0)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装置(30)绕所述锅体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4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0)与多个所述加热装置(30)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5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50)与多个所述加热装置(30)一一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211)和/或所述第二板体(2212)具有第二减重孔(2213)。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31)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孔(231)相对设置,所述锅体组件(20)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锅体连接,以驱动所述锅体转动,所述外罩(23)具有供所述驱动装置穿过的过孔(232),所述过孔(232)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孔(231)之间。
CN201921024627.5U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Active CN210697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4627.5U CN210697155U (zh)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4627.5U CN210697155U (zh)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7155U true CN210697155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0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4627.5U Active CN210697155U (zh) 2019-07-02 2019-07-02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71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1665A (zh) * 2020-09-27 2022-04-05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1665A (zh) * 2020-09-27 2022-04-05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4271665B (zh) * 2020-09-27 2023-02-10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9379A (zh) 一种接线方便的快装吸顶灯
CN210697155U (zh) 烹饪设备
CN101545500A (zh) 扇框及具有该扇框的散热风扇
CN206279360U (zh) 一种螺钉盖及采用该螺钉盖的洗衣机
CN208997804U (zh) 一种设备用led指示灯
CN101608634A (zh) 风扇组合
CN210182604U (zh) 一种吊顶电器接线结构及吊顶电器
CN205697335U (zh) 煎烤机
CN211288179U (zh) 风扇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CN209514334U (zh) 一种升降平台旋转遥控器
CN212615540U (zh) 底座、摇头机构及塔扇
CN211750961U (zh) 眼部按摩仪
KR200481363Y1 (ko) 콘센트 장치부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선릴
CN208920533U (zh) 一种网罩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10606421U (zh) 显示屏
CN208170699U (zh) 一种底座防护盖、底座防护结构以及空调
CN218387038U (zh) 电机限位装置和换热设备
CN213248508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5725197U (zh) 电机支架及电机组件
JP200034885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7851742U (zh) 手柄组件及其毛发护理电器
CN205979450U (zh) 一种扇叶摆动网罩不摆动风扇灯
CN216281995U (zh) 导风圈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51095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687046U (zh) 烤盘组件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