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冲片及集中绕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大载重永磁同步曳引电机中使用的定子冲片及集中绕组定子。
背景技术
在永磁同步曳引电机的结构组件中,定子是用于产生磁场的重要组件,定子一般包括铁芯和绕组,在绕组的设置方式上一般具有集中绕组和分布绕组两种方式。在电机运行时有几个参数是考量电机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重要标准,这些参数包括反电势波形、反电势谐波、气隙磁场波形、气隙磁场谐波以及转矩波动,在判断标准上,一般要求反电势波形和气隙磁场波形均接近正弦波形,反电势谐波和气隙磁场谐波尽量小、并且转矩波动平稳,反电势波形畸变会使得电机运行的电磁噪音和震动加大,气隙磁场波形畸变会影响电机的控制精度,反电势谐波和气隙磁场谐波则会造成损耗增大,降低电机的运行效率,转矩波动影响电机输出的稳定性。
在集中绕组和分布绕组两种绕组结构中,分布绕组的电机的电磁噪音控制、精度控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相对较好,以用于电梯的曳引机为例,如图1-图5所示,以普通的转速167转/分的分布绕组方案72槽32极的电机测试结果可知,该电机的反电势波形为正弦波形,气隙磁场波形均接近正弦波形但在波峰和波谷处存在波动,反电势谐波和气隙磁场谐波在基波电压中占比低,转矩波动为(667-663)/665*100%=0.6%,运行状态比较良好;而普通的集中绕组电机则表现相对较差,如图6-图10所示,以转速为167转/分的集中绕组方案36槽30极的电机为例,该电机的反电势波形的波形过渡不规则,在波峰和波谷处均出现平顶和平底,同时,气隙磁场波形则基本看不出正弦波形的趋势,反电势谐波和气隙磁场谐波控制尚可,转矩波动为(640-423)/570*100%=38%,转矩波动过大,所以此类电机不适用于电梯的曳引机。由此可见,分布绕组通常对反电势波形畸变和气隙磁场波形控制较好,电机运行的效率和平稳性更佳,但是分布式绕组通常是将线圈平直地或者斜向地嵌入定子槽内,然后在外部进行线路连接,所以铜线外露于电磁场作用区的部分较大,此部分外露的铜线不能参与电磁场作用,造成同等输出规格的绕组的用铜量要大幅高于集中绕组,高出比例约在30%左右,因此分布绕组的材料成本大幅的高于集中绕组,且绕组的装配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造成生产效率比较低。
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比较好的运行状态,现有的厂商在优化集中式绕组的结构上提出的不同的方案:
一种方案是对转子的形状进行变化,通过加工类似梅花状的矽钢片,叠放后压固成型为侧壁具有均匀分布的凸起部的转子,然后将磁钢安装在凸起部位上,可以起到调节反电势波形畸变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仅适用于通过矽钢片压固成型的转子,例如内转子电机或者小型外转子电机,在大型的外转子电机,例如电梯曳引机上或者其他大载重的曳引机上,由于其外转子是铸造成型的,所以无法在其内部上设置大量的凸起部,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厂商选择了另一种改进方案,即修整磁钢表面形状,例如公告号为CN202435155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对磁钢的表面进行线切割切削加工,形成一个由中间圆弧和两侧的相切圆弧组成的非标准弧面的处理方式,用于解决扭矩脉动和齿槽转矩的问题,但是此类处理方式需要对每个磁钢都进行切削加工,磁钢是由贵重的稀有金属例如镨钕、镝铁等稀土材料组成,其材料硬度大,加工难度和成本较高,而且切削的废料浪费的成本大,所以此类结构在应用于大型的曳引机上时,极大的降低了原材料利用率并且增加了加工难度。
为了既满足集中化绕组的良好运行,又降低转子的加工难度和成本,公告号为CN102801228A的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定子冲片的结构,通过对定子冲片的齿部外边缘的改进,通过中部的直线段和两侧的相切的圆弧段形成齿部的外边缘,用来调整谐波的脉动,提高转矩和效率,但是根据其技术方案中的结构和参数,其改善扭矩和效率实质上解决的是转矩波动和谐波的问题,对反电势波形和气隙磁场波形的调整没有很好的解决。
另外,在公告号为US 2011/0304238A1的美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定子结构,其齿部边缘通过中部的圆弧和两侧的相切圆弧组成,如该文件中的图4B所示,通过这种结构的定子来控制反电势的波形,使其保持正弦波形,如图从而减少噪音和震动,但由于其技术方案适用于硬盘中的小型电机,其中也没有给出调整气隙磁场波形的技术方案,而由图1和图3以及图6和图8对比可知,反电势的波形正弦与否与气隙磁场波形的正弦与否并不必然相关,图6中的反电势波形总体趋势为正弦,但气隙磁场波形与正弦波形相去甚远。
所以,如何同时兼顾反电势波形和谐波、气隙磁场波形和谐波、转矩波动多个方面同时满足良好的工作状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有效地控制反电势波形和谐波、气隙磁场波形和谐波、转矩波动多个方面定子冲片。
该定子冲片包括齿部冲片和与齿部冲片一体的轭部冲片,轭部冲片为环形结构,齿部冲片为等角度分布于轭部冲片外侧的T形结构,每个齿部冲片的外部边缘具有中部的第一圆弧边和位于第一圆弧边两侧、与第一圆弧边相切的第二圆弧边,齿部冲片的中部两侧边缘为平行直边,其改进在于:所述的第一圆弧边的圆心位于齿部冲片的中心线上,第二圆弧边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冲片的中部的侧边缘向齿部冲片中心线方向的1/4.5-1/3.5分线之间,第一圆弧边的半径长度位于150-300mm之间,第二圆弧边的半径长度位于60-20mm之间,第一圆弧边与第二圆弧边的弧长比为1.7:1-1.9:1。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圆弧边的外侧端部为倒圆角边缘,倒圆角边缘通过一斜线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连接,斜线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90°;所述的斜线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的夹角处倒圆角。
优选地,所述的齿部冲片的中心线上接近第一圆弧边的位置设有一椭圆孔。
优选地,所述的轭部冲片的环形结构由呈圆周排列的扇环形的轭部冲片组件拼接而成,每个轭部冲片组件上具有一T形结构的齿部冲片,轭部冲片组件和其上的齿部冲片组成拼接冲片。
优选地,每个拼接冲片的中心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自铆孔。
优选地,所述的轭部冲片组件的两侧边缘中,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燕尾形榫片,另一侧边缘设有向内凹进的燕尾形榫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由上述的定子冲片组成的定子,该定子包括:
定子铁芯:包括空心柱状的轭部和位于轭部外表面等角度分布的齿部,其中,
每个齿部的外表面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圆弧面和位于第一圆弧面两侧与第一圆弧面相切的第二圆弧面,其中所述的第一圆弧面的圆心位于齿部的中心线上,第二圆弧面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的中部的侧边缘向齿部中心线方向的1/4.5-1/3.5分线之间,第一圆弧边的半径长度位于150-300mm之间,第二圆弧边的半径长度位于60-20mm之间,第一圆弧边与第二圆弧边的弧长比为1.7:1-1.9:1。
定子绕组:绕制于定子铁芯的每个齿部上;
绝缘骨架:设于定子铁芯的齿部与定子绕组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铁芯由多个铁芯单元呈环形拼接形成,每个铁芯单元包括轭部单元和位于轭部单元上的至少一个齿部。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铁芯的每个齿部的中心线上接近第一圆弧面处设有一贯通齿部的辅助槽。
优选地,所述的轭部单元的两侧端面中,一侧端面设有向该侧端面外凸起的拼接榫,另一侧端面设有向该侧端面内凹进的拼接槽。
优选地,轭部单元依次环形榫接之后组成空心柱状的轭部以后,在轭部的两个端面上分别通过一紧固环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紧固环为多段拼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骨架包括从两侧相对的卡入齿部形成围蔽齿部的两个骨架组件,每个骨架组件包括一U形主体、以及设于U形主体上部用于隔离端部的上隔板和设于U形主体下部用于隔离拼接固定部的下隔板;上隔板上对应辅助槽处设有开槽。
本实用新型的集中绕组定子铁芯应用于电机上时,通过三段不等半径的圆弧面相切连接而成的过渡曲面并控制圆弧面之间的半径比、弧长比以及圆心位置,达到同时控制反电势波形和谐波、气隙磁场波形和谐波以及转矩波动的问题,同时满足降低电机的电磁噪音和震动、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降低损耗以及提高工作平稳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分布绕组方案的相反电势波形图;
图2为普通分布绕组方案反电势谐波图;
图3为普通分布绕组方案气隙磁场波形图;
图4为普通分布绕组方案气隙磁场谐波图;
图5为普通分布绕组方案转矩及转矩波动图;
图6为普通集中绕组方案的相反电势波形图;
图7为普通集中绕组方案反电势谐波图;
图8为普通集中绕组方案气隙磁场波形图;
图9为普通集中绕组方案气隙磁场谐波图;
图10为普通集中绕组方案转矩及转矩波动图;
图11为第一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二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三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四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五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二实施例的定子集中绕组方案的相反电势波形图;
图17为第二实施例的定子集中绕组方案的反电势谐波图;
图18为第二实施例的定子集中绕组方案的气隙磁场波形图;
图19为第二实施例的定子集中绕组方案的方案气隙磁场谐波图;
图20为第二实施例的定子集中绕组方案的方案转矩及转矩波动图;
图21为第六实施例的定子冲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第七-第十一实施例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第七-第十一实施例的定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第十二实施例的铁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第十二实施例的绝缘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第十二实施例的铁芯单元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7为第十二实施例的定子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种结构的定子冲片。
如图1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包括齿部冲片1a和与齿部冲片1a一体的轭部冲片2a,轭部冲片2a为环形结构,齿部冲片1a为等角度分布于轭部冲片2a外侧的T形结构,每个齿部冲片1a的外部边缘具有中部的第一圆弧边3a和位于中间圆弧段3a两侧、与第一圆弧边3a相切的第二圆弧边4a,齿部冲片1a的中部两侧边缘5a为平行直边,所述的第一圆弧边3a的圆心位于齿部冲片的中心线6a上,第二圆弧边4a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冲片1a的中部侧边缘5a向齿部冲片中心线6a方向的1/3.5分线7a上,第一圆弧边3a的半径r1=300mm,第二圆弧边4a的半径r2为20mm,第一圆弧边3a的弧长l1与第二圆弧边4a的弧长l2比为1.9: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圆弧边的外侧端部为倒圆角边缘,倒圆角边缘通过一斜线8a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a连接,斜线8a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a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斜线8a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a的夹角处倒圆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部冲片1a的中心线6a上接近第一圆弧边3a的位置设有一椭圆孔9a。
如图12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包括齿部冲片1b和与齿部冲片1b一体的轭部冲片2b,轭部冲片2b为环形结构,齿部冲片1b为等角度分布于轭部冲片2b外侧的T形结构,每个齿部冲片1b的外部边缘具有中部的第一圆弧边3b和位于中间圆弧段3b两侧、与第一圆弧边3b相切的第二圆弧边4b,齿部冲片1b的中部两侧边缘5b为平行直边,所述的第一圆弧边3b的圆心位于齿部冲片的中心线6b上,第二圆弧边4b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冲片1b的中部侧边缘5b向齿部冲片中心线6b方向的1/4分线7b上,第一圆弧边3b的半径r3=225mm,第二圆弧边4b的半径r4为30mm,第一圆弧边3b的弧长l1与第二圆弧边4b的弧长l2比为1.82: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圆弧边的外侧端部为倒圆角边缘,倒圆角边缘通过一斜线8b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b连接,斜线8b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b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斜线8b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b的夹角处倒圆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部冲片1b的中心线6b上接近第一圆弧边3b的位置设有一椭圆孔9b。
如图13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包括齿部冲片1c和与齿部冲片1c一体的轭部冲片2c,轭部冲片2c为环形结构,齿部冲片1c为等角度分布于轭部冲片2c外侧的T形结构,每个齿部冲片1c的外部边缘具有中部的第一圆弧边3c和位于中间圆弧段3c两侧、与第一圆弧边3c相切的第二圆弧边4c,齿部冲片1c的中部两侧边缘5c为平行直边,所述的第一圆弧边3c的圆心位于齿部冲片的中心线6c上,第二圆弧边4c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冲片1c的中部侧边缘5c向齿部冲片中心线6c方向的1/4分线7c上,第一圆弧边3c的半径r5=200mm,第二圆弧边4c的半径r6=40mm,第一圆弧边3c的弧长l5与第二圆弧边4c的弧长l6比为1.8: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圆弧边的外侧端部为倒圆角边缘,倒圆角边缘通过一斜线8c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c连接,斜线8c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c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斜线8c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c的夹角处倒圆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部冲片1c的中心线6c上接近第一圆弧边3c的位置设有一椭圆孔9c。
如图14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包括齿部冲片1d和与齿部冲片1d一体的轭部冲片2d,轭部冲片2d为环形结构,齿部冲片1d为等角度分布于轭部冲片2d外侧的T形结构,每个齿部冲片1d的外部边缘具有中部的第一圆弧边3d和位于中间圆弧段3d两侧、与第一圆弧边3d相切的第二圆弧边4d,齿部冲片1d的中部两侧边缘5d为平行直边,所述的第一圆弧边3d的圆心位于齿部冲片的中心线6d上,第二圆弧边4d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冲片1d的中部侧边缘5d向齿部冲片中心线6d方向的1/4分线7d上,第一圆弧边3d的半径r7=180mm,第二圆弧边4d的半径r8=50mm,第一圆弧边3d的弧长l7与第二圆弧边4d的弧长l8比为1.75: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圆弧边的外侧端部为倒圆角边缘,倒圆角边缘通过一斜线8d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d连接,斜线8d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d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斜线8d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d的夹角处倒圆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部冲片1d的中心线6d上接近第一圆弧边3d的位置设有一椭圆孔9d。
如图15所示,第无五实施例的定子冲片包括齿部冲片1e和与齿部冲片1e一体的轭部冲片2e,轭部冲片2e为环形结构,齿部冲片1e为等角度分布于轭部冲片2e外侧的T形结构,每个齿部冲片1e的外部边缘具有中部的第一圆弧边3e和位于中间圆弧段3e两侧、与第一圆弧边3e相切的第二圆弧边4e,齿部冲片1e的中部两侧边缘5e为平行直边,所述的第一圆弧边3e的圆心位于齿部冲片的中心线6e上,第二圆弧边4e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冲片1e的中部侧边缘5e向齿部冲片中心线6e方向的1/4.5分线7e上,第一圆弧边3e的半径r9=150mm,第二圆弧边4e的半径r10=60mm,第一圆弧边3e的弧长l9与第二圆弧边4e的弧长l10比为1.7: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圆弧边的外侧端部为倒圆角边缘,倒圆角边缘通过一斜线8e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e连接,斜线8e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e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斜线8e与该侧的中部侧边缘5e的夹角处倒圆角。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齿部冲片1e的中心线6e上接近第一圆弧边3e的位置设有一椭圆孔9e。
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可知,为了同时优化反电势波形和谐波、气隙磁场波形和谐波以及转矩波动,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的取值范围存在反相关,即第一圆弧段的半径取最小值150mm时,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优先取最大值60mm,第一圆弧段的半径取最大值300mm时,第二圆弧段的半径优先取最小值20mm,在上述的区间内取值,在第一圆弧段的半径在150mm-300mm范围内增加时,第二圆弧段的半径在60mm-20mm范围内减小,结合圆心位置的控制和弧长的比例控制,且在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相切的前提条件下,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均可以计算得出精确的形状,以第二实施例中的定子冲片叠压制成的定子为例,在工作时的实验数值如图16-图20所示,通过图形可知,本实施例在应用于集中绕组的定子铁芯时,可将电机反电势波形为正弦波,降低气隙磁场5次,7次、11次谐波含量,降低反电势畸变率,转矩波动由等半径圆弧的38%下降为0.36%。其运行时的各项波形均接近分布绕组方案的波形,相比于普通的集中绕组的方案得到了大幅的优化。同时优化反电势波形和谐波、气隙磁场波形和谐波以及转矩波动,降低了电磁噪音和震动,提高了控制精度,使得变频器控制性能与分布绕组相同,采用常规变频器即可达到优良控制精度,同时降低了损耗,转矩动态波动小。同时与分布绕组的方案相比可以简化结构和加工工序,可采用全自动绕线机绕线,无常规分布绕组方案的嵌线人工工时,效率提高150%,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定子冲片为一体式结构,所以在整体冲切成型时,会有较大块的废料产生,例如中部的大孔,和在整块板材上冲片与冲片之间的大块材料,这些材料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六实施例,如图21所示,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的轭部冲片的环形结构由呈圆周排列的扇环形的轭部冲片组件11拼接而成,每个轭部冲片组件11上具有一T形结构的齿部冲片1,轭部冲片组件11和其上的齿部冲片1组成拼接冲片12。
本实施例中,每个拼接冲片12的中心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自铆孔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轭部冲片组件11的两侧边缘中,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燕尾形榫片14,另一侧边缘设有向内凹进的燕尾形榫口15。
本实施例中将小面积的拼接冲片12进行冲切成型,冲切剩余的边角料面积小,大幅节省了制造材料成本。
以下第七实施例至第十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由上述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的定子冲片组成的定子。
如图22-23所示,第七实施例至第十一实施例中的定子分别包括:
定子铁芯20:包括空心柱状的轭部21和位于轭部21外表面等角度分布的齿部22,其中,
由上述的定子冲片叠压组合而成,轭部冲片处叠压后形成定子的轭部21,齿部冲片处叠压后形成铁芯的齿部22;每个齿部22的外表面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圆弧面23和位于第一圆弧面23两侧与第一圆弧面23相切的第二圆弧面24,其中所述的第一圆弧面23的圆心位于齿部22的中心线上;
定子绕组25:绕制于定子铁芯20的每个齿部22上;
绝缘骨架26:设于定子铁芯20的齿部22与定子绕组25之间。
第七实施例-第十一实施例的区别为:
第七实施例中,第二圆弧面24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的中部的侧边缘向齿部中心线方向的1/3.5分线上,第一圆弧面的半径R1为300mm,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为20mm,第一圆弧面的弧长L1与第二圆弧面的弧长L2比为1.9:1。
第八实施例中,第二圆弧面24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的中部的侧边缘向齿部中心线方向的1/4分线上,第一圆弧面的半径R1为225mm,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为30mm,第一圆弧面的弧长L1与第二圆弧面的弧长L2比为1.82:1。
第九实施例中,第二圆弧面24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的中部的侧边缘向齿部中心线方向的1/4分线之间,第一圆弧面的半径R1为200mm,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为40mm,第一圆弧面的弧长L1与第二圆弧面的弧长L2比为1.8:1。
第十实施例中,第二圆弧面24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的中部的侧边缘向齿部中心线方向的1/4分线上,第一圆弧面的半径R1为180mm,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为50mm,第一圆弧面的弧长L1与第二圆弧面的弧长L2比为1.75:1。
第十一实施例中,第二圆弧面24的圆心位于对应该侧的齿部的中部的侧边缘向齿部中心线方向的1/4分线之间,第一圆弧面的半径R1为150mm,第二圆弧面的半径为60mm,第一圆弧面的弧长L1与第二圆弧面的弧长L2比为1.7:1。
基于与第六实施例提出的相同的原因,在第七至第十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第十二实施例。
如图24-27所示,第十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铁芯20由多个铁芯单元27呈环形拼接形成,每个铁芯单元27包括轭部单元28和位于轭部单元28上的至少一个齿部22。设置为环形拼接结构以后,可以先通过第四实施例中的定子冲片加工成铁芯单元27以后再组装成为定子铁芯20,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大批量的节省材料成本。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磁噪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铁芯20的每个齿部22的中心线上接近第一圆弧面处设有一贯通齿部的辅助槽29。该辅助槽29由定子冲片上的椭圆孔叠压后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轭部单元28的两侧端面中,一侧端面设有向该侧端面外凸起的拼接榫30,另一侧端面设有向该侧端面内凹进的拼接槽31。
本实施例中,轭部单元28依次环形榫接之后组成空心柱状的轭部以后,在轭部的两个端面上分别通过一紧固环32固定。
为了在加工紧固环32的时候也能解决大块废料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紧固环32为多段拼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骨架26包括从两侧相对的卡入齿部形成围蔽齿部的两个骨架组件33,每个骨架组件33包括一U形主体34、以及设于U形主体34上部用于隔离端部的上隔板35和设于U形主体下部用于隔离拼接固定部的下隔板36;上隔板36上对应辅助槽处设有开槽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