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92889U -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92889U
CN210692889U CN201921652147.3U CN201921652147U CN210692889U CN 210692889 U CN210692889 U CN 210692889U CN 201921652147 U CN201921652147 U CN 201921652147U CN 210692889 U CN210692889 U CN 210692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ongue edge
side wall
dust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21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博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gg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gg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gg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gg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21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92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92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92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包括线材、外被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收缩部以及插接部;所述插孔延伸有第一舌沿、第二舌沿以及第三舌沿;所述第一舌沿与第二舌沿之间形成第一储尘腔,第三舌沿与第二舌沿之间设有第二储尘腔;所述接触端子的四周设有防尘罩;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用于与第一舌沿、第二舌沿以及第三舌沿抵靠;所述外被设有凸台;所述连接器设有凹坑;所述凸台与凹坑之间设有防水套;所述连接器与外被之间套设有热缩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套和热缩管的防水作用以及通过第一舌沿、第二舌沿、第三舌沿以及防尘罩的防尘作用,使得线材连接器具有防水以及防尘的功能,从而实现耐老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气、通信等领域通常需要将多条分支线材上的电流或通信信号汇流于一条总的电缆上,或者,需要将一条总的电缆上的电流或通信信号分流至多条分支线材上,以达到电流或通信信号多输入或多输出的效果,故需要用到线材连接器。
目前的线材连接器一般包括连接器以及线材,在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将连接器与线材的外被进行固定连接,但是目前的线材连接器,在使用时间长后连接器与外被之间会产生松动从而产生缝隙,使得水容易从连接器与外被之间的缝隙进入到连接器与外被中;
另外,在使用线材连接器的时候首先需要将连接器与外部的插头进行插接,但是由于插头的外壁上容易堆积灰尘,故在外部的插头与连接器进行插接的时候,插头外壁的灰尘容易进入连接器的插孔内部。
由于上述的两个原因,目前市场上的线材连接器存在易老化的问题,故有必要设计一种耐老化的线材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包括线材、套设于线材外的外被以及与外被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内设有接触端子;
所述连接器包括收缩部以及与收缩部连接的插接部;所述接触端子设于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插孔;所述线材穿过收缩部后与插接部的接触端子连接;
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延伸出有第一舌沿;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还延伸出有第二舌沿以及第三舌沿;所述第二舌沿设于第一舌沿与第三舌沿之间;所述第一舌沿与第二舌沿之间形成有第一储尘腔,第三舌沿与第二舌沿之间设有第二储尘腔;
所述接触端子的四周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活动设于收缩部以及插接部内;所述防尘罩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设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所述收缩部设有活动腔;所述底壁活动设于活动腔内;所述底壁与活动腔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设有用于显露接触端子的开口;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用于与第一舌沿、第二舌沿以及第三舌沿抵靠;
所述外被设有凸台;所述连接器设有用于放置凸台的凹坑;所述凸台的外侧壁与凹坑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套;所述线材穿过凸台以及凹坑后与接触端子连接;所述连接器与外被之间套设有热缩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套套设于凸台外;所述防水套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防水凸楞组以及第二防水凸楞组;所述第一防水凸楞组以及第二防水凸楞组均与凹坑的内侧壁干涉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凸楞组包括两个第一防水凸楞以及设于两个第一防水凸楞之间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防水凸楞组包括两个第二防水凸楞以及设于两个第二防水凸楞之间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厚度以及第二凸起的厚度均比连接部的厚度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缩管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三个环形槽;两侧的环形槽分别设有胶环;中间的环形槽设有焊锡环;所述连接器与外被设于焊锡环;
所述焊锡环的表面设有助焊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舌沿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三舌沿为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舌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所述第二舌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器贯穿设有与第一储尘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二储尘腔连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器设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器贯穿设有与第一储尘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二储尘腔连通的第二通孔;
所述收缩部设有与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滑动连接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壁的底部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弹簧分别设于底壁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壁在开口处设有第一防尘臂;所述第二侧壁在开口处设有第二防尘臂;所述第一防尘臂的一端与第一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防尘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防尘臂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防尘臂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尘臂的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第二防尘臂的一端设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槽;
所述卡块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卡槽设有第二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套和热缩管的防水作用以及通过第一舌沿、第二舌沿、第三舌沿以及防尘罩的防尘作用,使得线材连接器具有防水以及防尘的功能,从而实现耐老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防尘臂与第二防尘臂连接时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第一防尘臂与第二防尘臂折叠时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防尘罩收缩至收缩部时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3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热缩管的截面图;
其中:1-线材;11-外被;12-凸台;2-连接器;21-接触端子;22-收缩部;23-插接部;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卡扣;27-凹坑;31-第一舌沿;32-第二舌沿;33-第三舌沿;34-第一储尘腔;35-第二储尘腔;4-防尘罩;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43-底壁;44-开口;5-活动腔;51-复位件;52-导向槽;61-第一防尘臂;62-第二防尘臂;63-卡块;64-卡槽;65-第一磁铁;66-第二磁铁;7-防水套;71-连接部;72-第一防水凸楞;73-第二防水凸楞;74-第一凸起;75-第二凸起;8-热缩管;81-本体;82-环形槽; 83-胶环;84-焊锡环;85-助焊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5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包括线材1、套设于线材1外的外被11以及与外被11连接的连接器2;所述连接器2内设有接触端子21;
所述连接器2包括收缩部22以及与收缩部22连接的插接部23;所述接触端子21设于插接部23;所述插接部23设有插孔;所述线材1穿过收缩部 22后与插接部23的接触端子21连接;
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延伸出有第一舌沿31;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还延伸出有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三舌沿33;所述第二舌沿32设于第一舌沿31与第三舌沿33之间;所述第一舌沿31与第二舌沿32之间形成有第一储尘腔34,第三舌沿33与第二舌沿32之间设有第二储尘腔35;
所述接触端子21的四周设有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活动设于收缩部22 以及插接部23内;所述防尘罩4包括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以及设于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之间的底壁43;所述收缩部22设有活动腔5;所述底壁43活动设于活动腔5内;所述底壁43与活动腔5之间设有复位件51;所述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之间设有用于显露接触端子21的开口44;所述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均用于与第一舌沿31、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三舌沿33抵靠;
所述外被11设有凸台12;所述连接器2设有用于放置凸台12的凹坑27;所述凸台12的外侧壁与凹坑27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套7;所述线材1穿过凸台12以及凹坑27后与接触端子21连接;所述连接器2与外被11之间套设有热缩管8。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插接部23的插孔用于与外部的插头连接;在本实施例的耐老化线材连接器与外部的插头连接之前,如图2所示,由于受到复位件51的作用,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伸入插接部23的插孔中,并且此时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均与第一舌沿31、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三舌沿33抵靠,从而使得第一储尘腔34以及第二储尘腔 35密封;
当外部的插头插入连接器2的插孔的时候,连接器2首先与第一侧壁41 以及第二侧壁42抵靠,从而压迫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向下运动,同时使得底壁43向下压缩复位件51直到如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防尘罩4完全显露接触端子21便于与外部的插头接触;在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会逐渐与第一舌沿31、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三舌沿33分离,从而打开第一储尘腔34以及第二储尘腔35,这使得外部的插头在逐渐下落的过程中,第一舌沿31首先阻挡了插头外壁的灰尘,但细小灰尘扔可以进入,这时候由于第二舌沿32的运动方向和第一舌沿31的运动方向相同,因此将插头外壁的细小灰尘铲入至第一空腔内;但是,实际上会有更小的灰尘,更细小灰尘会从第二舌沿32滑入,因此还需要从第三舌沿33继续铲除,将更细小灰尘铲入至第二空腔内,从而防止插头外壁的灰尘掉落至插孔中;
当取出外部的插头的时候,外部的插头再一次经过第三舌沿33、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一舌沿31,再一次将灰尘刮落入第一储尘腔34以及第二储尘腔 35中;在外部的插头上升的同时,防尘罩4由于受到复位件51的复位作用,会再一次将第一储尘腔34以及第二储尘腔35密封,从而防止灰尘掉落插孔中,起到防尘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将外被11的凸台12放置在连接器2的凹坑27内,便于外被11与连接器2的定位后,再通过凸台12的外侧壁与凹坑2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防水套7,即起到防水密封圈的作用,从而防止水从凸台12与凹坑27之间的空隙中进入连接器2以及外被11内;另外在将凸台12与凹坑27 通过防水套7固定之后,在连接器2外部以及外被11外部套设热缩管8,从而加强连接器2与外被11固定的同时防止水从连接器2与外被11之间的空隙中进入连接器2以及外被11内,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
本实施例通过防水套7和热缩管8的防水作用以及通过第一舌沿31、第二舌沿32、第三舌沿33以及防尘罩4的防尘作用,使得线材1连接器2具有防水以及防尘的功能,从而实现耐老化的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防水套7套设于凸台12外;所述防水套7包括连接部71;所述连接部7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防水凸楞组以及第二防水凸楞组;所述第一防水凸楞组以及第二防水凸楞组均与凹坑27 的内侧壁干涉固定。
具体地,相比于传统的密封圈,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凸楞组、第二防水凸楞组以及连接部71,在实现足够防水性能的同时起到节省材的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第一防水凸楞组包括两个第一防水凸楞72以及设于两个第一防水凸楞72之间的第一凸起74;所述第二防水凸楞组包括两个第二防水凸楞73以及设于两个第二防水凸楞73之间的第二凸起75;所述第一凸起74的厚度以及第二凸起75的厚度均比连接部 71的厚度大。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防水凸楞72以及两个第二防水凸楞73能够增强与凹坑27内侧壁的干涉固定能力,另外通过将第一凸起74的厚度以及第二凸起75的厚度设置为均大于连接部71的厚度,能够加强防水套7的强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热缩管8包括有本体81;所述本体81设有三个环形槽82;两侧的环形槽82分别设有胶环83;中间的环形槽82设有焊锡环84;所述连接器2与外被11设于焊锡环84;所述焊锡环84的表面设有助焊剂层85。
具体地,在将凸台12与凹坑27通过防水套7固定之后,将连接器2与外被11的连接处套设于环形槽82的焊锡环84中,两侧的胶环83分别与连接器2与外被11固定后,焊锡环84将连接器2与外被11进行焊接固定,从而使得位于热缩管8两侧的胶环83起到保护密封作用,防止水进入连接器2 以及外被11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第一舌沿31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三舌沿33为向下倾斜设置;上述设置便于将插头外壁的灰尘刮落至第一储尘腔34以及第二储尘腔35中。
所述第一舌沿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所述第二舌沿 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设计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得出该精确数据,使得第一舌沿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5°;所述第二舌沿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5°时的防尘效果最优。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连接器2贯穿设有与第一储尘腔34连通的第一通孔24以及与第二储尘腔35连通的第二通孔25;上述设置便于用户将存储在第一储尘腔34以及第二储尘腔35内的灰尘吸出。
所述连接器2设有卡扣26。通过设置卡扣26,使得连接器2与外部的插头连接稳固,防止因复位件51的作用而脱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连接器2贯穿设有与第一储尘腔34连通的第一通孔24以及与第二储尘腔35连通的第二通孔25;
所述收缩部22设有与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滑动连接的导向槽52。通过设置导向槽52,便于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收纳回收缩部22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复位件51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腔5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壁43 的底部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弹簧分别设于底壁43的两侧。上述设置使得防尘罩4的复位效果更优。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第一侧壁41在开口44处设有第一防尘臂61;所述第二侧壁42在开口44处设有第二防尘臂62;所述第一防尘臂61的一端与第一侧壁41铰接;所述第一防尘臂61的另一端与第二防尘臂6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防尘臂62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42 铰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与外部的插头进行插接之前,由于受到复位件 51的作用,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伸入插接部23的插孔中,并且此时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均与第一舌沿31、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三舌沿 33抵靠,从而使得第一储尘腔34以及第二储尘腔35密封;此时用户可以将第一防尘臂61以及第二防尘臂62取出,并且将第一防尘臂61以及第二防尘臂62进行连接,从而将防尘罩4的开口44密封,以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接触端子21中。
当需要与外部的插头进行插接的时候,首先将第一防尘臂61以及第二防尘臂62分离,并且使得第一防尘臂61与第一侧臂抵靠、第二防尘臂62与第二侧臂抵靠,从而将开口44打开显露出接触端子2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所述第一防尘臂61的另一端设有卡块63;所述第二防尘臂62的一端设有与卡块63卡接的卡槽64;上述设置便于第一防尘臂61与第二防尘臂62的连接。
所述卡块63设有第一磁铁65;所述卡槽64设有第二磁铁66。上述设置使得第一防尘臂61与第二防尘臂62连接稳固。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材(1)、套设于线材(1)外的外被(11)以及与外被(11)连接的连接器(2);所述连接器(2)内设有接触端子(21);
所述连接器(2)包括收缩部(22)以及与收缩部(22)连接的插接部(23);所述接触端子(21)设于插接部(23);所述插接部(23)设有插孔;所述线材(1)穿过收缩部(22)后与插接部(23)的接触端子(21)连接;
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延伸出有第一舌沿(31);所述插孔的边缘向插孔的中心还延伸出有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三舌沿(33);所述第二舌沿(32)设于第一舌沿(31)与第三舌沿(33)之间;所述第一舌沿(31)与第二舌沿(32)之间形成有第一储尘腔(34),第三舌沿(33)与第二舌沿(32)之间设有第二储尘腔(35);
所述接触端子(21)的四周设有防尘罩(4);所述防尘罩(4)活动设于收缩部(22)以及插接部(23)内;所述防尘罩(4)包括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2)以及设于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之间的底壁(43);所述收缩部(22)设有活动腔(5);所述底壁(43)活动设于活动腔(5)内;所述底壁(43)与活动腔(5)之间设有复位件(51);所述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之间设有用于显露接触端子(21)的开口(44);所述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均用于与第一舌沿(31)、第二舌沿(32)以及第三舌沿(33)抵靠;
所述外被(11)设有凸台(12);所述连接器(2)设有用于放置凸台(12)的凹坑(27);所述凸台(12)的外侧壁与凹坑(27)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套(7);所述线材(1)穿过凸台(12)以及凹坑(27)后与接触端子(21)连接;所述连接器(2)与外被(11)之间套设有热缩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7)套设于凸台(12)外;所述防水套(7)包括连接部(71);所述连接部(7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防水凸楞组以及第二防水凸楞组;所述第一防水凸楞组以及第二防水凸楞组均与凹坑(27)的内侧壁干涉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凸楞组包括两个第一防水凸楞(72)以及设于两个第一防水凸楞(72)之间的第一凸起(74);所述第二防水凸楞组包括两个第二防水凸楞(73)以及设于两个第二防水凸楞(73)之间的第二凸起(75);所述第一凸起(74)的厚度以及第二凸起(75)的厚度均比连接部(71)的厚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管(8)包括有本体(81);所述本体(81)设有三个环形槽(82);两侧的环形槽(82)分别设有胶环(83);中间的环形槽(82)设有焊锡环(84);所述连接器(2)与外被(11)设于焊锡环(84);
所述焊锡环(84)的表面设有助焊剂层(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沿(31)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三舌沿(33)为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舌沿(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所述第二舌沿(3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0°至-1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贯穿设有与第一储尘腔(34)连通的第一通孔(24)以及与第二储尘腔(35)连通的第二通孔(25);
所述连接器(2)设有卡扣(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贯穿设有与第一储尘腔(34)连通的第一通孔(24)以及与第二储尘腔(35)连通的第二通孔(25);
所述收缩部(22)设有与第一侧壁(41)以及第二侧壁(42)滑动连接的导向槽(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51)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腔(5)的内壁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壁(43)的底部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弹簧分别设于底壁(43)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41)在开口(44)处设有第一防尘臂(61);所述第二侧壁(42)在开口(44)处设有第二防尘臂(62);所述第一防尘臂(61)的一端与第一侧壁(41)铰接;所述第一防尘臂(61)的另一端与第二防尘臂(6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防尘臂(62)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42)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臂(61)的另一端设有卡块(63);所述第二防尘臂(62)的一端设有与卡块(63)卡接的卡槽(64);
所述卡块(63)设有第一磁铁(65);所述卡槽(64)设有第二磁铁(66)。
CN201921652147.3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Active CN210692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147.3U CN21069288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2147.3U CN21069288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92889U true CN210692889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87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2147.3U Active CN210692889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928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9597A (zh) * 2019-09-29 2020-01-24 东莞市井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9597A (zh) * 2019-09-29 2020-01-24 东莞市井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7234B2 (en) Interface between connectable electrical devices
TW201505284A (zh) 具有保護套的組合式連接裝置
CN210692889U (zh)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US20020115328A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ed for a flexible flat cable
CN102725917A (zh) 插头以及插座
CN110729597A (zh) 一种耐老化线材连接器
CN210607723U (zh) 一种防尘线材连接器
CN207474766U (zh) 用于控制器信号传送的连接器
GB2418302A (en) Combo-type male and female USB connector
DE602005013308D1 (de) Abgedichteter verbinder mit sequenzieller schliessung
CN110690598B (zh) 一种防尘线材连接器
CN201837750U (zh) 适配器保护盒
CN220492292U (zh) 一种防水型电器插头结构
CN207265311U (zh) 外翻式hdmi连接器
CN211789876U (zh) 一种防尘四向连接器
CN219106605U (zh)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器
CN214625533U (zh) 一种长效使用的防水性电连接器
CN212626224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多功能插座
CN213692447U (zh) 用于小家电的大电流耦合器
CN205376970U (zh) 数据线转接头
CN219419639U (zh) 一种快速连接磁性接口
CN210926557U (zh) 一种可转换插头的开关电源
CN21545186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水电源连接器
CN109004387A (zh) 一种微细同轴电缆快插连接器
CN215070604U (zh) 一种防水型开关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