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8509U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8509U
CN210688509U CN201921611227.4U CN201921611227U CN210688509U CN 210688509 U CN210688509 U CN 210688509U CN 201921611227 U CN201921611227 U CN 201921611227U CN 210688509 U CN210688509 U CN 210688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heel
outdoor
heat exchanger
outdoor hea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12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zhou Hual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12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8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8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8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室外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室外换热器设在室外机壳内,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设在室外机壳内,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位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均可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室外机壳内并从出风口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设置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且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均可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室外机壳内并从出风口排出,可以提升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性能,且使得空调室外机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由于空调室外机的结构限制,导致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系统的热交换能力不佳,降低了空调室外机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该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系统的热交换能力较好,可以提升空调室外机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所述室外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室外机壳内,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设在所述室外机壳内,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可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室外机壳内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设置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且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均可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室外机壳内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得风轮系统的风量较大,从而提高了第一室外换热器的换热量,进而提升了空调室外机的换热性能,同时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空间,使得空调室外机结构紧凑,且有助于减小整机体积。由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可以驱动气流沿同一方向流动,使得空调室外机内风场稳定,使得空调室外机内的气流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共用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段,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第二换热段,第二换热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段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换热段与所述第一换热段之间具有夹角。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换热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呈弧形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段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室外机壳内,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风轮设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风轮设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呈平板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呈L形或U形,所述第二风轮容纳在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机壳所限定的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空调室外机,提升了空调器的换热性能,且使得空调器的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外机100;
室外机壳1;
第一室外换热器2;第一换热段21;第二换热段22;连接段23;
第一风轮3;
第二风轮4;
安装支架5;
中隔板6;压缩机腔61;
第二室外换热器7;
压缩机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室外机壳1、第一室外换热器2、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室外机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界气流可以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外机100内部,然后从出风口排出。第一室外换热器2设在室外机壳1内,第一室外换热器2可以与气流换热,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参考图1和图2中d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使得气流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的过程中可以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2(气流的流动方向参考图1和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室外换热器2与气流充分换热。
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设在室外机壳1内,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驱动气流流动,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构成一个风轮系统,设置两个风轮使得该风轮系统的风量较大。当出风量相同时,与只设置单个风轮相比,设置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两个风轮,可以使得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的转速较低,从而降低了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转动时产生的噪音。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位于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风轮3驱动的气流和第二风轮4驱动的气流可以沿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穿过第一室外换热器2,从而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2换热充分,且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空间,结构紧凑。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均可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室外机壳1内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得第一风轮3驱动的气流和第二风轮4驱动的气流可以沿同一方向(即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外机100内部,并从出风口排出)流动,使得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风场稳定,从而降低了因风场不稳定产生的噪音。
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通过驱动机构控制,例如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通过一个驱动机构控制,结构简单。此时,空调室外机100工作时,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均工作,外界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外机100内部,气流流经第一室外换热器2并与第一室外换热器2换热,之后气流从出风口排出。
或者,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分别独立控制,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独立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控制第一风轮3的开关状态和转速,第二驱动机构可以控制第二风轮4的开关状态和转速。当空调室外机100高功率工作时,第一驱动机构控制第一风轮3转动,第二驱动机构控制第二风轮4转动,从而保证风轮系统较高的风量,提高了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换热量。当空调室外机100低功率工作时,可以控制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中的一个转动,另一个不工作,从而降低空调室外机100的能耗。
可选地,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构成对旋风轮,对旋风轮具有工作效率高和工作能耗低的优点,在输出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的工作功率,有利于减少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的工作噪声。同时,对旋风轮具有风压高,送风距离远等优点,可以有效提升空调室外机的性能。例如,可以使得第一风轮3的叶片的倾斜方向和第二风轮4的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风轮3的旋转方向和第二风轮4的旋转方向相反,以实现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构成对旋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设置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且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均可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室外机壳1内并从出风口排出,使得风轮系统的风量较大,从而提高了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换热量,进而提升了空调室外机100的换热性能,同时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空间,使得空调室外机100结构紧凑,且有助于减小整机体积。由于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驱动气流沿同一方向流动,使得空调室外机100内风场稳定,使得空调室外机100内的气流稳定。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同轴设置,这种设计使得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构成的风轮系统更加稳定,当第一风轮3和
第二风轮4同时转动时,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风场更加稳定。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共用一个驱动机构,结构简单,由此可以只设置一个驱动机构以减少驱动机构占用的空间,便于设置空调室外机100的其他部件。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室外换热器2,这种设计使得驱动机构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摆放紧凑,便于将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设置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同时也便于设置空调室外机100的其他部件,有利于减小整机的尺寸。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外机100包括用于安装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的安装支架5,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驱动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的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安装支架5沿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穿设于第一室外换热器2,这种设计使得安装支架5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摆放紧凑,便于将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设置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同时也便于设置空调室外机100的其他部件,有利于减小整机的尺寸。
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室外换热器2包括第一换热段21和第二换热段22。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第一换热段21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使得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外机100内部,并从出风口排出的过程中可以流经第一换热段21,从而保证了第一换热段21可以与气流有效换热。第二换热段22连接在第一换热段21的长度方向(参考图1和图2中e方向)上的两端,第二换热段22与第一换热段21之间具有夹角,这种设计可以使得在室外机壳1的长度一定时,通过第一换热段21和第二换热段22弯折连接,可以使得第一换热段21和第二换热段22的总长度增加,从而可以增加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换热面积,提升空调室外机100的性能,并且可以减小整机的长度。例如,第二换热段22与第一换热段21之间的夹角为90°。
参考图1,可选地,两个第二换热段22位于第一换热段21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2大致呈S型,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空调室外机100厚度方向上的空间,增加了第一换热段21和第二换热段22的总长度,从而可以增加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换热面积,提升空调室外机100的性能。
参考图1,可选地,第一室外换热器2包括呈弧形的连接段23,第一换热段21和第二换热段22之间通过连接段23相连。这种设计使得气流经过连接段23时流动顺畅,减少了气流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2时产生的噪音,同时弧形的连接段23使得第一室外换热器2结构顺滑,造型美观。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外机100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7,第二室外换热器7设在室外机壳1内,通过设置第一室外换热器2和第二室外换热器7两个换热器,增大了空调室外机100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室外机100的换热性能。第一室外换热器2设在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邻近出风口的一侧,第一风轮3设在第二室外换热器7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之间,第二风轮4设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邻近出风口的一侧。这种设计使得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以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空调室外机100内部后,气流依次流经第二室外换热器7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并从出风口排出(气流流动方向参考图2中的虚线箭头),从而保证了第二室外换热器7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与气流充分换热,确保了空调室外机100的良好性能。同时,第一风轮3设在第二室外换热器7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之间,第二风轮4设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邻近出风口的一侧,充分利用了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空间,使得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少整机体积。
参考图1,可选地,第一室外换热器2呈平板状,结构简单。第二室外换热器7呈L形或U形,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空调室外机100的内部空间,使得第二室外换热器7具有较大的延伸长度,从而增加了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换热面积,提升了空调室外机100的性能。第二风轮4容纳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第二室外换热器7和室外机壳1所限定的空间内,这种设计使得第二风轮4可以有效驱动气流依次流经第二室外换热器7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使得空调室外机100内部气流流动顺畅。
参考图2,可选地,空调室外机100包括用于安装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的安装支架5,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支架5上,驱动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的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安装支架5沿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穿设于第一室外换热器2,这种设计使得安装支架5和第一室外换热器2摆放紧凑,便于将第一风轮3和第二风轮4设置在第一室外换热器2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同时也便于设置空调室外机100的其他部件,有利于减小整机的尺寸。安装支架5与第二室外换热器7相连,使得空调室外机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00包括中隔板6,中隔板6位于室外机壳1内并与室外机壳1连接,室外机壳1与中隔板6限定出压缩机腔61,压缩机腔61内设置有压缩机8。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100。空调室外机10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空调室外机100与空调室内机相连。例如,空调器为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或者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空调室外机100,提升了空调器的换热性能,且使得空调器的结构紧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壳,所述室外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室外机壳内,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设在所述室外机壳内,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均可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室外机壳内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共用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段,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第二换热段,第二换热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段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二换热段与所述第一换热段之间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换热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呈弧形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换热段和所述第二换热段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段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室外机壳内,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风轮设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风轮设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呈平板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呈L形或U形,所述第二风轮容纳在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机壳所限定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相连。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室内机;
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
CN201921611227.4U 2019-09-25 2019-09-25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688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1227.4U CN210688509U (zh) 2019-09-25 2019-09-25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1227.4U CN210688509U (zh) 2019-09-25 2019-09-25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8509U true CN210688509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1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1227.4U Active CN210688509U (zh) 2019-09-25 2019-09-25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8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1005B (zh) 轻便窗式空调器
CN216814501U (zh) 新风机
CN210688509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1652624U (zh) 冷热兼顾的窗式空调器
CN21068851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2518594A (zh) 一种纵横向贯流多风轮变频组合式风机
CN210153960U (zh) 一种便捷式户外空调
KR20060128172A (ko) 실링팬을 구비한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02207311A (zh) 冷热兼顾的窗式空调器
CN103486047A (zh) 可涡轮增压的旋转式压缩机
CN101387423A (zh) 改进的窗式空调机室外侧蜗壳结构
CN21572364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101382320A (zh) 改进的窗式空调机
CN21012842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279357U (zh)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的热回收装置
CN210638142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0688515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21055109U (zh) 柜式空调器
CN210688516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20817910U (zh) 一种立式空调
CN2164812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216477U (zh) 移动空调
CN210688504U (zh) 换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2987520U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