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6536U -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6536U
CN210686536U CN201921495023.9U CN201921495023U CN210686536U CN 210686536 U CN210686536 U CN 210686536U CN 201921495023 U CN201921495023 U CN 201921495023U CN 210686536 U CN210686536 U CN 210686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ounting
side plate
inner supporting
support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50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文坤
舒鹏
杨贶
赵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lum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lum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lum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lum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50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6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6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6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上述的安装定位件用于与框架组件的相交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包括内角定位部、外周限位部和连接部,内角定位部包括第一内支撑壁和第二内支撑壁,第一内支撑壁和第二内支撑壁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一内支撑壁和第二内支撑壁的一端分别连接连接部的一端,第一内支撑壁和第二内支撑壁均开设有螺孔;外周限位部包括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均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使用安装定位件将两个侧板实现快速组装,定位精准快速,使用零件少,安装效率高,且避免外限位壁凸出于侧板外,提高框架的外周平整度。

Description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框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的安装过程为:先将LED模组固定到框架上,组成LED箱体,再将LED箱体的框架固定在显示屏展架上。框架一般是一个方形的框体,其通过四组连接角件将四块侧板首尾连接而成。具体地,每组连接角件包括外直角连接件和内直角连接件。在框架组装时,相邻两块侧板拼成一个直角,将内直角连接件置于直角的角内侧,外直角连接件置于直角的角外侧,再将内直角连接件分别通过螺钉与两块侧板连接紧固,并将外直角连接件分别通过螺钉与两块侧板连接紧固,使相邻两个侧板连接于一起。由于在框架的组装过程中使用到较多的连接件,组装工序繁琐,导致LED显示屏的安装效率较低。
另外,由于外直角连接件设置于框架的外侧壁,且外直角连接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从而影响框架外侧壁的平整度,使得框架与显示屏展架贴合的紧密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LED显示屏的安装效率较低和框架与展架贴合的紧密度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一种安装定位件,用于分别与框架组件的相交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包括内角定位部、连接部和外周限位部;
所述内角定位部包括第一内支撑壁和第二内支撑壁,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内支撑壁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贴合;
所述外周限位部包括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均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外限位壁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外限位壁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角定位部还包括加强壁,所述加强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连接;通过加强壁与第一内支撑壁和第二内支撑壁连接围合形成三角形,提高内角定位部的支撑强度,使安装定位件的结构更加牢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角定位部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加强壁、所述第一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的其中之一与所述安装柱连接,所述安装柱开设有安装螺孔;通过设置安装柱及安装螺孔,以便螺钉穿设于安装螺孔内并将显示屏展架固定于安装定位件,使安装定位件通过安装螺孔的连接功能,方便后续与其它部件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壁开设有安装让位孔,所述安装让位孔延伸至所述安装柱的一端;通过安装让位孔延伸至安装柱的一端,以增大邻近安装螺孔的空间,方便后续部件与安装螺孔组装或拆卸,提高了安装定位件的使用方便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角定位部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安装柱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加强壁连接;通过加强筋连接安装柱,从而强化安装柱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提高内角定位部的支撑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周限位部还包括整平部,所述整平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连接;通过设置整平部,封闭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外露的夹角对应的缺口,增加外周限位部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安装定位件与显示屏展架的贴合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的夹角为直角;所述整平部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整平壁,每一所述整平壁的一端与邻近的所述第一外限位壁或所述第二外限位壁连接,以形成方形框结构;两个整平壁均可以通过机加工而成,从而使整平壁与相邻的侧板处于同一平面,使组装后的框架外周平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角定位部、所述外周限位部及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成型的结构,减少零件数量,使安装定位件的结构更加紧凑,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提高安装精度。
一种框架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螺纹连接件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定位件,所述螺纹连接件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二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一外限位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外限位壁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螺纹连接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内支撑壁的螺孔,另外一个所述螺纹连接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内支撑壁的螺孔。
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框架组件。
上述的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通过将框架组件的相交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内角定位部的内支撑壁贴合,即第一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二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贴合,从而根据第一内支撑壁与第二内支撑壁之间的既定角度来限定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角度,由于第一侧板的端部与外周限位部的第一外限位壁抵接,且第二侧壁的端部与外周限位部的第二外限位壁抵接,从而限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组装后的整体外周尺寸,实现侧板组装时的快速定位;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将每个侧板与相应的内支撑壁螺接,而无需额外对外限位壁与侧板进行连接固定,使安装定位件所需的组装零件较少,提高LED显示屏的安装效率;此外,安装定位件的外限位壁抵接于相邻近的侧板的端部,制造时可以使外限位壁的厚度与抵接贴合的侧板的厚度相等,避免了外限位壁凸出于侧板之外,即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拼接位置较为平整,提高框架的外周平整度,解决了框架与显示屏展架贴合的紧密度较差的问题。由于上述显示屏的框架整体使用上述框架组件完成组装,组装效率高,且提高框架的外周平整度,使框架与显示屏展架更贴合,使显示屏安放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安装定位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定位件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安装定位件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框架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框架组件的X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实施例的安装定位件20包括内角定位部100、外周限位部200和连接部300。内角定位部100与连接部300的一端连接,外周限位部200与连接部300的另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角定位部100包括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第一内支撑壁110的一端和第二内支撑壁120的一端相连接,即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内支撑壁110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12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部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的相交端与连接部300的一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周限位部200包括第一外限位壁210和第二外限位壁220。第一外限位壁210的一端和第二外限位壁220的一端连接,即第一外限位壁210和第二外限位壁220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均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限位壁210和第二外限位壁220的相交端与连接部300的另一侧连接。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定位件20用于分别与框架组件10的相交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4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的内侧与第一内支撑壁110贴合,第一侧板12的一端与第一外限位壁 210抵接。第二侧板14的内侧与第二内支撑壁120贴合,第二侧板14的一端与第二外限位壁220抵接。第一内支撑壁110与第二内支撑壁120均开设有螺孔 130,第一侧板1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第二侧板14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第一安装孔13与第一内支撑壁110的螺孔130对应,第二安装孔15与第二内支撑壁的螺孔130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组件10包括相邻的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4和安装定位件20。框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螺纹连接件400,其中一个螺纹连接件400 分别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3和第一内支撑壁110的螺孔130内,另外一个螺纹连接件400分别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5与第二内支撑壁的螺孔130内,从而将每一侧板与其相应贴合的内支撑壁紧固连接。可以理解,螺纹连接件400可为螺钉或螺栓等零件。因内角定位部100与外周限位部200通过连接部300连接为一体,当内角定位部100的每一内支撑壁与侧板螺接固定后,即完成了侧板与安装定位件的组装固定,无需螺接外周限位部200与侧板,节省组装工序。同时,由于外周限位部200没有使用螺钉等零件,外观光洁。
在一实施例中,框架组件为方形,即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侧板12、两个第二侧板14和四个安装定位件。两个第一侧板12相互平行,两个第二侧板14 相互平行,每一第一侧板12与邻近的第二侧板14通过安装定位件连接。相邻的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相互垂直,且相邻的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 通过一个安装定位件连接。每一安装定位件的第一内支撑壁110与第二内支撑壁120的夹角为90°。当第一侧板12与第一内支撑壁110贴合,第二侧板14 与第二内支撑壁120贴合后,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之间的角度随第一内支撑壁110与第二内支撑壁120的角度而定,即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的夹角为90°。通过安装定位件的内角定位部100,使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 实现快速角度定位。
与此同时,由于第一侧板12的一端与第一外限位壁210抵接,第二侧板14 的一端与第二外限位壁220抵接,使在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之间的夹角固定的同时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的相对位置也得到限定。通过安装定位件的外周限位部200,使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4实现快速位置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的侧面和端面均为平直的面结构,第二侧板14的侧面和端面均为平直的面结构,相应地,每一安装定位件的第一内支撑壁、第二内支撑壁、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均为平直的面结构,从而使每一内支撑壁与相应的侧板紧密贴合。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相邻的两个侧板,即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4,两个侧板的侧面和端面均不仅限为平直的面结构。即,第一侧板12的侧面和端面均不仅限为平直的面结构,第二侧板14的侧面和端面均不仅限为平直的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侧板的侧面和端面均为曲面,或者仅其中一个侧板为曲面时,安装定位件的内支撑壁和外限位壁相应地接触面亦为与侧板相适配的曲面,从而保持安装定位件与侧板的紧密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角定位部100的两个内支撑壁间的夹角可根据框架侧板间的夹角而定制,同理,外周限位部200的两个外限位壁件的夹角亦可根据框架侧板间的相对位置而定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再次参照图1至图3,如图所示,安装定位件还包括加强壁140。加强壁140分别与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连接。加强壁140、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的首尾连接,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通过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原理,提高内角定位部100的支撑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壁1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壁140分别与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连接的部位不仅限于加强壁140的两端的端部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强壁140与第一内支撑壁110连接的位置为邻近加强壁140的一端部位置。同理,加强壁140与第二内支撑壁120连接的位置为邻近加强壁140 的另一端部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定位件包括安装柱150。安装柱150连接于加强壁140、第一内支撑壁110与第二内支撑壁120的其中之一,即安装柱150的柱身侧壁可以与加强壁140或第一内支撑壁110或第二内支撑壁120的连接。安装柱150开设有安装螺孔151,从而使安装定位件还具有其它方位的安装连接功能。通过设置安装柱及安装螺孔,以便螺钉穿设于安装螺孔内并将显示屏展架固定于安装定位件,使安装定位件通过安装螺孔的连接功能,方便后续与其它部件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柱150及其安装螺孔151的数量不限,根据实际组装需求,增加安装柱150及安装螺孔151的数量。增设后的安装柱150的柱身侧壁亦与加强壁140、第一内支撑壁110与第二内支撑壁120的其中之一连接,通过加强壁140、第一内支撑壁110或第二内支撑壁120来支撑安装柱1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定位件包括加强筋160,加强筋160分别与安装柱150和连接部300连接,安装柱150与加强壁140连接。通过加强筋连接安装柱,从而强化安装柱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提高内角定位部的支撑强度。
再次参照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强壁140开设有安装让位孔 141,安装让位孔141延伸至安装柱150的一端;通过安装让位孔延伸至安装柱的一端,以增大邻近安装螺孔的空间,方便后续部件与安装螺孔组装或拆卸,提高了安装定位件的使用方便性。
再次参照图6和图7,如图所示,为了封闭第一外限位壁210和第二外限位壁220外露的夹角对应的缺口,增加外周限位部200的接触面,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外周限位部200还包括整平部230。整平部2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限位壁210和第二外限位壁220连接,即整平部230与第一外限位壁210及第二外限位壁220首尾相连。通过设置整平部,封闭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外露的夹角对应的缺口,增加外周限位部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安装定位件与显示屏展架的贴合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安装定位件用于组装方形框架时,方形框架的每两个侧板相交的夹角为直角。相应地,第一外限位壁210和第二外限位壁220的夹角为直角。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整平部230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整平壁231,每一所述整平壁231的一端与邻近的第一外限位壁210或第二外限位壁220连接,以形成方形框结构,即整平部230与第一外限位壁210和第二外限位壁220围合形成方形框,通过外周限位部200的方形框对两个侧板的角部进行补缺。为了使框架侧板的外侧平整,可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对整平部230 的两个整平壁231进行加工减薄,使加工后的每个整平壁231尽可能与相邻的侧板位于同一平面,从而确保组装后的框架外周的平整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框架组件可以为三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其他多边形结构。当然,框架组件还可以呈L型状。根据实际框架组件组装的形状,第一内支撑壁110与第二内支撑壁120的夹角根据二个侧板间的夹角定制。相应地,第一外限位壁210与第二外限位壁220的夹角亦相应调整。与此同时,整平部 230用于补缺第一外限位壁210与第二外限位壁220的夹角缺口,整平部230的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整平部230可以为两个整平壁231,两个整平壁 231相交端的夹角根据二个侧板的实际夹角设定。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整平部230也可以为单个弧面或单个平直面,可以根据框架组件的实际形状定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安装定位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即内角定位部100、外周限位部200和连接部300三者一体成型。安装定位件一般可使用型材挤压成型或使用模具压铸成型。通过一体成型的结构,减少组装零件,提高安装精度,侧板与安装定位件直接贴合,实现快速定位和螺接,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5至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框架组件。
框架组件包括侧板、螺纹连接件400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定位件,侧板和螺纹连接件400的数目均至少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4。第一内支撑壁110与第一侧板12的内侧贴合,第二内支撑壁120与第二侧板14的内侧贴合,第一外限位壁210与第一侧板12 的端部抵接,第二外限位壁220与第二侧板14的端部抵接。具体地,在组装框架组件时,第一侧板12与安装定位件的第一内支撑壁110贴合,第一侧板12 的一端与第一外限位壁210抵接,第二侧板14与第二内支撑壁120贴合,第二侧板14的一端与第二外限位壁220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第二侧板14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第一内支撑壁110和第二内支撑壁120均开设有螺孔130。在完成两个侧板与安装定位件的对位后,第一安装孔13与其贴合的第一内支撑壁110的螺孔130相对应,第二安装孔15与其贴合的第二内支撑壁120的螺孔 130相对应。螺纹连接件400的数量与螺孔130的数量相适应,一螺纹连接件 400分别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3和第一内支撑壁110的螺孔130,另一螺纹连接件400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5与第二内支撑壁的螺孔130,使两个侧板与安装定位件紧固连接,形成框架组件。本实施例的框架组件通过使用安装定位件将两个侧板实现快速组装,定位精准快速,使用零件少,安装效率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框架组件。
上述的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通过将框架组件的相交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内角定位部的内支撑壁贴合,即第一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二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贴合,从而根据第一内支撑壁与第二内支撑壁之间的既定角度来限定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角度,由于第一侧板的端部与外周限位部的第一外限位壁抵接,且第二侧壁的端部与外周限位部的第二外限位壁抵接,从而限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组装后的整体外周尺寸,实现侧板组装时的快速定位。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将每个侧板与相应的内支撑壁螺接,而无需额外对外限位壁与侧板进行连接固定,使安装定位件所需的组装零件较少,提高LED显示屏的安装效率;此外,安装定位件的外限位壁抵接于相邻近的侧板的端部,制造时可以使外限位壁的厚度与抵接贴合的侧板的厚度相等,避免了外限位壁凸出于侧板之外,即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拼接位置较为平整,提高框架的外周平整度,解决了框架与显示屏展架贴合的紧密度较差的问题。由于上述显示屏的框架整体使用上述框架组件完成组装,组装效率高,且提高框架的外周平整度,使框架与显示屏展架更贴合,使显示屏安放更稳固。
上述的显示屏包括框架组件和展架,框架组件用于承载LED屏幕模组,展架用于将显示屏挂墙固定。框架组件与展架对接时,安装定位件的安装柱150 上开设有安装螺孔151,展架开设有固定螺孔,安装螺孔151与固定螺孔对应,再使用螺钉穿设安装螺孔151与固定螺孔,从而完成框架组件与展架的螺接固定。上述显示屏通过安装定位件的多方位的安装结构,方便显示屏的拆卸和安装,操作方便,工序简单。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显示屏进行拼接,相邻的两个显示屏进行拼接时,通过相邻的框架组件上的整平壁进行抵接和定位,由于整平壁进行了机加工,大大提高了显示屏的拼接精度。
每一显示屏通过螺栓和安装柱的配合,进而将显示屏固定在显示屏的安装支架上,由于加强壁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让位孔,使得从安装柱的相对两侧均可通过螺栓将显示屏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实现了显示屏的前后两侧的安装或拆卸。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装定位件,用于分别与框架组件的相交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角定位部、连接部和外周限位部;
所述内角定位部包括第一内支撑壁和第二内支撑壁,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内支撑壁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贴合;
所述外周限位部包括第一外限位壁和第二外限位壁,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均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外限位壁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外限位壁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定位部还包括加强壁,所述加强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支撑壁和所述第二内支撑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定位部还包括安装柱,所述加强壁、所述第一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二内支撑壁的其中之一与所述安装柱连接,所述安装柱开设有安装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壁开设有安装让位孔,所述安装让位孔延伸至所述安装柱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定位部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安装柱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加强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限位部还包括整平部,所述整平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限位壁和所述第二外限位壁的夹角为直角;所述整平部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相交的整平壁,每一所述整平壁的一端与邻近的所述第一外限位壁或所述第二外限位壁连接,以形成方形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定位部、所述外周限位部及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9.一种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螺纹连接件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定位件,所述螺纹连接件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二内支撑壁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贴合,所述第一外限位壁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外限位壁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螺纹连接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内支撑壁的螺孔,另外一个所述螺纹连接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内支撑壁的螺孔。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组件。
CN201921495023.9U 2019-09-06 2019-09-06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Active CN210686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5023.9U CN210686536U (zh) 2019-09-06 2019-09-06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5023.9U CN210686536U (zh) 2019-09-06 2019-09-06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6536U true CN210686536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5023.9U Active CN210686536U (zh) 2019-09-06 2019-09-06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6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5562B2 (en) Smart corner and wall frame system
US9207710B2 (en) Back frame and liquid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same
CN210039472U (zh) Led显示屏箱体及led显示屏
KR20170079851A (ko) 현장의 설치작업을 최소화할 수 있는 접합방식을 채택한 모듈러 구조물
US20130128522A1 (en) Backlight System
KR102169617B1 (ko) 구조물 조립체용 코너연결부재
CN216053677U (zh) 承载箱体的拼装件和拼接显示装置
CN210686536U (zh) 安装定位件、框架组件及显示屏
US20130128535A1 (en) Back Frame, Mold for Back Frame and Bracing Pie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CN115547203A (zh) 承载箱体的拼装件和拼接显示装置
CN210691893U (zh) 柔性显示模组、显示结构及显示屏
US8678604B2 (en) Mold for back frame and bracing pie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CN214504849U (zh) 一种连接件及应用其的高精度任意定制大小拼接箱体
JP599874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取付け構造
CN110185176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
US20130128146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JP3214699U (ja) 多方向のアルミ押出し型の連接装置
CN114822274B (zh) 一种规格可变的显示屏单元箱、显示单元及拼接显示屏
KR20160003549U (ko) 각 파이프형의 조립식 물탱크용 보조 베이스프레임과 이를 구비한 조립식 물탱크 시스템
CN207988387U (zh) 卡件及阳角组件
US20130128512A1 (en) Back Frame, Mold for Back Fram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US20130128424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220848009U (zh) 建筑框架结构及垃圾房
US9134557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of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218149431U (zh) 一种用于墙板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