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1150U -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1150U
CN210681150U CN201921429962.3U CN201921429962U CN210681150U CN 210681150 U CN210681150 U CN 210681150U CN 201921429962 U CN201921429962 U CN 201921429962U CN 210681150 U CN210681150 U CN 210681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teering engine
movably connected
component
driv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99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瑞涵
唐云野
祖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Xuanj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Avic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Avic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Avic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99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1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1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1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盘,第二驱动组件,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其中,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桨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盘活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盘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活动连接,以通过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带动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以驱动所述驱动盘旋转;使得在旋转中的驱动盘带动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运动,最终实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桨毂旋转,以对与桨毂连接的旋翼进行变距调节,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两个舵机组件驱动桨毂旋转即可实现无人机旋翼组之间旋翼变距操作,具有舵机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保养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无人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无人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常用于对山区和跨越大江大河的输电线路的巡检,以及在冰灾、水灾、地震、滑坡、夜晚期间进行巡线检查。
现有共轴无人机均由上旋翼和下旋翼的上下桨叶变距控制,而用于变距驱动的机构通常使用六舵机双倾斜盘控制,舵机数量较多,舵机若发生故障则有坠机风险。
由此可见,现有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大都采用上下旋翼变距操作,以改变无人机飞行状态,而用于上下旋翼变距操作的变距驱动机构结构复杂、舵机数量居多(通常为六个舵机),不易保养,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使得仅通过两个舵机组件驱动桨毂旋转即可实现无人机旋翼组之间旋翼变距操作,具有舵机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保养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桨毂活动连接;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中心部位成空心结构,使得所述驱动盘通过所述空心结构套设在所述无人机中旋翼组的中心固定轴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载荷仓体内,并且在所述载荷仓体内平行分布,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盘旋转;其中,在旋转中的所述驱动盘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桨毂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分别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桨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盘包括:第一轴承;轴承槽,所述轴承槽套设在所述中心固定轴的所述固定端上,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槽上,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轴承槽活动连接;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座,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安转座上,且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过盈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三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座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杆和第四驱动杆;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舵机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舵机组件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包括:第一舵机和第一舵机臂;其中,所述第一舵机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载荷仓体上,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一舵机臂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舵机臂和所述第三驱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包括:第二舵机和第二舵机臂;其中,所述第二舵机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载荷仓体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舵机臂和所述第四驱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在所述载荷仓体内并列分布,且所述第一舵机臂和所述第二舵机臂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对称的分布在所述中心固定轴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桨毂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相互平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盘,第二驱动组件,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其中,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桨毂活动连接;驱动盘的中心部位成空心结构,使得驱动盘通过空心结构套设在无人机中旋翼组的中心固定轴上,且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盘活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盘活动连接;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分别固定于无人机的载荷仓体内,并且在载荷仓体内平行分布,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分别与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以通过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带动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盘旋转;最终使得在旋转中的驱动盘带动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桨毂旋转,以对与桨毂连接的旋翼进行变距调节,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两个舵机组件驱动桨毂旋转即可实现无人机旋翼组之间旋翼变距操作,具有舵机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保养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距驱动机构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距驱动机构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盘33,第二驱动组件,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其中,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桨毂22活动连接;驱动盘33的中心部位成空心结构,使得驱动盘通过空心结构套设在无人机中旋翼组的中心固定轴23上,且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盘33活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盘33活动连接;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分别固定于无人机的载荷仓体21内,并且在载荷仓体21内平行分布,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分别与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以通过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带动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盘33旋转;最终使得在旋转中的驱动盘33带动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桨毂22旋转,以对与桨毂22连接的旋翼进行变距调节,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两个舵机组件驱动桨毂22旋转即可实现无人机旋翼组之间旋翼变距操作,具有舵机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保养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阅下述阐述。
请继续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盘,第二驱动组件,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杆34和第四驱动杆35。第一舵机组件包括:第一舵机36和第一舵机臂37;第二舵机组件包括:第二舵机38和第二舵机臂39。
具体而言,该第一驱动杆31的一端与桨毂22中的一个导力臂活动连接,第二驱动杆34的一端与桨毂22中的另一个导力臂活动连接,且两个导力臂对称的分布在桨毂22的两侧,驱动盘33的中心部位成空心结构,使得驱动盘33通过空心结构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3的上,且第一驱动杆3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驱动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盘33活动连接。第三驱动杆34的一端与驱动盘33活动连接,第四驱动杆35的一端与驱动盘33活动连接。第一舵机36固定于载荷仓体21,并通过第一舵机臂37和第三驱动杆3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舵机36固定于载荷仓体21,并通过第二舵机臂37和第四驱动杆3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在驱动过程中,第一舵机36和第二舵机38通电后,分别通过各自的舵机臂(第一舵机臂37和第二舵机36)带动对应的驱动杆(第三驱动杆34和第四驱动杆35)进行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第三驱动杆34和第四驱动杆35对应的驱动两个导力臂上下移动,最终实现上下运动过程中的两个导力臂带动驱动盘绕连接轴进行旋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驱动盘33可以包括:第一轴承331、轴承槽332、第二轴承333和第二轴承安装座334。其中,该轴承槽332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3的上,且第一轴承331安装在该轴承槽332上,第一驱动杆3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驱动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与该轴承槽332活动连接。该第二轴承333安装在第二轴承安转座334上,且第一轴承331与第二轴承333过盈配合在一起;第三驱动杆34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安装座334活动连接,第四驱动杆35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安装座334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在所述载荷仓体内并列分布,且所述第一舵机臂和所述第二舵机臂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对称的分布在所述中心固定轴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桨毂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相互平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盘33,第二驱动组件,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其中,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桨毂22活动连接;驱动盘33的中心部位成空心结构,使得驱动盘通过空心结构套设在无人机中旋翼组的中心固定轴23上,且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盘33活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盘33活动连接;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分别固定于无人机的载荷仓体21内,并且在载荷仓体21内平行分布,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分别与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以通过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带动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盘33旋转;最终使得在旋转中的驱动盘33带动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桨毂22旋转,以对与桨毂22连接的旋翼进行变距调节,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两个舵机组件驱动桨毂22旋转即可实现无人机旋翼组之间旋翼变距操作,具有舵机数量少、结构简单、易保养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桨毂活动连接;
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中心部位成空心结构,使得所述驱动盘通过所述空心结构套设在所述无人机中旋翼组的中心固定轴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
第一舵机组件和第二舵机组件,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载荷仓体内,并且在所述载荷仓体内平行分布,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和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驱动盘旋转;
其中,在旋转中的所述驱动盘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进行运动,使得运动过程中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桨毂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分别与无人机中旋翼组的桨毂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驱动杆和第四驱动杆;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舵机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舵机组件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机组件包括:
第一舵机和第一舵机臂;其中,所述第一舵机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载荷仓体上,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一舵机臂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舵机臂和所述第三驱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舵机组件包括:
第二舵机和第二舵机臂;其中,所述第二舵机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载荷仓体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舵机臂和所述第四驱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包括:
第一轴承;
轴承槽,所述轴承槽套设在所述中心固定轴的固定端上,且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槽上,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轴承槽活动连接;
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座,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安转座上,且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过盈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三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座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在所述载荷仓体内并列分布,且所述第一舵机臂和所述第二舵机臂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舵机和所述第二舵机对称的分布在所述中心固定轴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桨毂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相互平行。
CN201921429962.3U 2019-08-30 2019-08-30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Active CN210681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9962.3U CN210681150U (zh) 2019-08-30 2019-08-30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9962.3U CN210681150U (zh) 2019-08-30 2019-08-30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1150U true CN210681150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9962.3U Active CN210681150U (zh) 2019-08-30 2019-08-30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1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1769B (zh) 基于共轴双旋翼的无人飞行装置
CN200995782Y (zh) 一种新型飞机
US3592412A (en) Convertible aircraft
CN103979104B (zh) 一种可变体x型机翼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N102627146A (zh) 具有固定发动机布置的倾转旋翼飞行器
US10752343B2 (en)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for a rotary wing aircraft
CN103332293A (zh)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CN102085912A (zh) 碟形磁悬浮环翼飞行器
EP36041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tating a rotor of a tiltrotor aircraft
CN103395492A (zh) 一种无动力驱转旋翼的短距起降无人机
US20210061482A1 (en) Counter rotating torque drive for rotary wing vehicle propulsion
CN110228587B (zh) 一种变距系统和无人飞行器
CN110626495A (zh) 小型共轴双旋翼式无人机
CN111003166A (zh) 一种纵列式电动双旋翼直升机及其控制系统
CN110422339B (zh) 一种共轴双旋翼式无人机的组装方法
CN113335518A (zh) 旋翼倾转机构、机翼装置、飞行汽车及飞行设备
CN210681150U (zh) 用于无人机的变距驱动机构
CN106986005B (zh) 一种油动倾转旋翼飞机的倾转结构
CN110435878B (zh) 用于无人机的单层变距共轴结构
CN110861770A (zh)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
CN110963029A (zh) 一种倾转旋翼动力拖拉大翼鸟升飞机构成方法
CN102336270A (zh) 一种并列双旋翼小型飞行器
US11117655B2 (en) Counter-rotating tail rotor
CN210526847U (zh) 小型共轴双旋翼式无人机
CN206797705U (zh) 一种油动倾转旋翼飞机的倾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80 Room 401, 4th floor, building 1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1 Jintang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Xuan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unit J, room 613, 6th floor, main building, No.10, Keji 1st Road, Gangwan Avenue,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AVIC Smar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