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9905U -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9905U
CN210669905U CN201921573219.5U CN201921573219U CN210669905U CN 210669905 U CN210669905 U CN 210669905U CN 201921573219 U CN201921573219 U CN 201921573219U CN 210669905 U CN210669905 U CN 210669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cable
air outlet
lateral wall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32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佳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32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9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9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9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腔,内置逆变器,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逆变器贴近所述后侧壁安装,前侧壁上设有通风窗和维护门,通风窗便于逆变器吸入冷风,维护门便于日常进入箱内维护,后侧壁上设有箱体出风口,箱体出风口与变压器出风口密封连接,排出逆变器产出的热风,左侧壁上设端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逆变器腔的设备集装箱。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逆变器腔的每个侧面都布置了相应的门窗部件,前侧壁上设维修门和通风窗,与之相对的后侧壁上设置出风口,外部空气从通风窗进入腔内后直接吹入逆变器,而后又被排出,过程短,最大限度的带走逆变器内的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集装箱是逆变器已经成功地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了目前成为主流的光伏逆变器室解决方案。其特点是采用集装箱,在工厂阶段就将所有设备集成到里面,现场只需要做土建基础固定集装箱即可,这种设备的好处就是制造工期短、成本低。
逆变器集装箱最初用于大型地面电站,主要使用地点是欧洲各国,因为欧洲各国的人工成本高,与之相比,集装箱造价相对较低,因此得以较大范围的使用。然而我国光伏箱起步较晚,由于人工成本低,大多电站还是采用了房屋建筑的形式,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和一些需要短施工的逆变器项目的兴起,逆变器集装箱很快得到了发展,然而逆变器集装箱本身散热难,后期维护成本高,一直是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风效果差、后期维修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腔,内置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逆变器贴近所述后侧壁安装,所述前侧壁上设有通风窗和维护门,所述通风窗便于逆变器吸入冷风,所述维护门便于日常进入箱内维护,所述后侧壁上设有箱体出风口,所述箱体出风口与变压器出风口密封连接,排出逆变器产出的热风,所述左侧壁上设端门。
其中,所述通风窗具有多扇,所述维护门位于通风窗中间,或者,所述维护门位于通风窗的一侧,靠近右侧壁。
其中,所述通风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呈日字型或田字型。
其中,所述右侧壁上部开设线缆孔,所述线缆孔外侧设有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包括L型弯道管和竖直桥架,所述L型弯道管与线缆孔连接,所述桥架与L型弯道管连接。
其中,所述逆变器具有多台,相邻逆变器之间设有线缆孔及线缆桥架,两侧所述逆变器的线缆沿着线缆桥架延伸,最后从线缆孔伸出箱外。
其中,相邻逆变器之间的地板上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覆盖安装线缆板,所述线缆板上开设有线缆孔,所述线缆板强度低于地板。
其中,所述线缆桥架跨设在线缆板的两侧,呈竖直向上的梯状,逆变器线缆沿所述线缆桥架布设,所述线缆桥架包括位于线缆板两侧的立柱和连接在立柱之间的若干横杆。
其中,所述箱体出风口和逆变器出风口之间设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具有内翻边,所述过渡管的一端的内翻边上设置有密封胶条,该端与逆变器出风口连接,所述密封胶条压紧在逆变器出风口的周侧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二两个或者三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上述所述的逆变器腔,所述逆变器腔靠近箱体的端部。
其中,当具有三个腔室时,所述左侧腔室设置有高压柜和控制柜,所述右侧腔室为逆变器腔,所述中间腔室设有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逆变器腔的每个侧面都布置了相应的门窗部件,前侧壁上设维修门和通风窗,与之相对的后侧壁上设置出风口,外部空气从通风窗进入腔内后直接吹入逆变器,而后又被排出,过程短,空气的流通路径几乎为直线,最大限度的带走逆变器内的热量;前侧壁的维修门就能满足日常维护,左侧壁上设端门,用于逆变器的装卸,各个侧面上的门窗设计合理,满足日常使用,散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前侧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侧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从右侧看过去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过渡管处的细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左侧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右侧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从前侧看过去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从左侧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从前侧看过去的透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从上方看过去的线缆桥架处细节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线缆桥架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装箱通风窗及集装箱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与其他电器设备一样,逆变器在运行过程中,自身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该部分热量需要及时地排出,否则在密闭的环境中,热量越积越多,腔室内温度升高,轻则影响电器设备的运行速度,重则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实施例1
将一个逆变器单独集成在一个集装箱中,集装箱箱体为一个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差不大的长方体。
如图1所示,在箱体的前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维修门12,维修门12的大小能容许维修人员携带工具进入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与集装箱等高。维修门12通过铰链连接在前侧壁的中间位置,在维修门12两侧的侧板上开设有通风窗13,通风窗13为百叶窗形式,通风窗13位于维修门12两侧,每一侧通风窗13由两扇连接组成,两扇通风窗13呈上下设置,每一侧的两扇通风窗13之间的窗框14为一个整体,呈日字型,窗框14的下侧与集装箱底梁连接、两侧与集装箱角柱或维修门12门框连接,上端与该侧侧板11连接。为了增大通风量,在维修门12的下部也开设也通风窗,当然,在需要更大通风面积的情况下,整扇维修门上都可以设置通风窗。
在其他实施例中,维修门12也可以不设置在中间而设置在左侧或者右侧任意一侧,只要能保证人员可以进入箱内即可,通风窗13的位置也可以灵活设置,可以在箱壁的其他部分上开设,通风窗13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能够满足通风量的要求即可,窗框14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具体安装位置、通风量大小合理安排,也可以做成“田”字型,等等。
如图2、3所示,逆变器3设置在正对前侧壁的方向上,从前侧壁的通风窗13中吹入的风直接可以进入逆变器3中,且逆变器3贴近后侧壁安装,逆变器3上设有逆变器出风口,在后侧壁上设置箱体出风口21,箱体出风口21和逆变器出风口是一一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逆变器出风口具有三个,相应的,箱体出风口21也具有三个,且大小形状基本与逆变器出风口一致。在箱体出风口21上设有百叶窗22,箱体出风口21的外侧罩设有风罩23,防止雨水进入。逆变器3出风口和箱体出风口21之间设有过渡管24,过渡管24为长度很短的一小段管体,一端与逆变器出风口密封连接,另一端和箱体出风口21连接。如图4所示,过渡管24的一端具有向过渡管24中心延伸的内翻边241,过渡管24的内翻边241上设置有密封胶条25,密封胶条25恰卡在内翻边241的侧边沿上,该端与逆变器出风口连接,密封胶条25压紧在逆变器出风口的周围的侧面上,实现了较好的密封,过渡管24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翻边242,第二翻边242与内翻边241相对应,朝着过渡管中心折弯延伸,抵靠在箱体出风口21的周围的侧面上,该处因为靠近箱体出风口21,可以不设密封圈。过渡管24一端和逆变器出风口密封连接,将从逆变器3中排出的携带热气的气体完全导入到过渡管中,最后从过渡管的一端导出到室外,最大程度地保证箱内的温度。由于密封胶条具有一定的弹性,当过渡管的带密封胶条的一端被压紧在逆变器出风口时,密封胶条受压变形,产生弹力,过渡管的另一端也是与箱体出风口相抵紧的,由于过渡管和箱体出风口抵紧的一端比较靠近箱外,而且与箱体出风口周围侧面抵紧的较为牢固,所以可以不设密封胶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密封胶条,密封效果更好,气体导出率更高。
如图5所示,在左侧壁上开设了端门41,整个左侧壁均由端门41覆盖,可以容许内部的逆变器3进行装卸,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该侧端门41基本不需要打开,通过前侧面上的维修门12即可完成日常维护。端门41的大小形状只要能够容许内部最大的设备进出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端门41也可以不与集装箱等高。
如图6、7所示,由于逆变器3需要与其他电器设备通过线缆连接,在右侧壁上部开设了线缆孔51,在本实施例中,逆变器3的线缆位于上方,线缆孔51也相应的在上方位置,便于线缆尽快从箱内引出,避免占用过多的箱内空间,而且线缆也容易产生热量,过多的线缆盘积在箱内,不但占用空间,且对散热不利。从线缆孔51引出的线缆数量较多,且在线缆孔51外还需要向下走线,因此在线缆孔51外固定安装有L型弯道管52和竖直桥架53,L型弯道管52一端具有法兰口,罩设固定在线缆孔51外侧周围,引出的线缆沿着L型弯道管52向下拐弯走线,在L型弯道管52的另一端连接有竖直桥架53,竖直桥架53为竖直设置的中空管体,其上端插入L型弯道管52内,下端竖直向下,线缆穿插在竖直桥架53管体内被引导到下方位置,便于与其他设备连接。
该实施例中的集装箱顶板为倾斜坡面设计,能实现对雨水进行导流,顶面不会积水,顶板上还设置人孔盖板(图中未示出)。
如图8所示,在逆变器3与前侧壁之间的空位内还设有灭火器8、文件盒6、配电箱7等设施。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逆变器腔可以用于土木沙石建筑的逆变器房中,在此不做限制。
实施例2
如图9、1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逆变器3的个数为两个,两个逆变器3并排设置,均紧贴后侧壁,逆变器出风口和箱体出风口21都相应地增加,两个逆变器之间设置了线缆桥架9,在两个逆变器3之间的地板上开设有底线缆孔93,两侧逆变器3上的线缆从上方沿着线缆桥架9一路向下延伸,最后穿过地板上的底线缆孔93,从箱底伸出箱外,在集装箱的右侧壁上就不必开设线缆孔。相邻逆变器3之间的地板上具有开口,在开口上覆盖安装线缆板94,线缆板94上开设有底线缆孔93,线缆板94强度低于地板,易于开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线缆板94上改变线缆孔的形状、大小。如图11所示,线缆桥架9跨设在线缆板的两侧,呈竖直向上的梯子状,可以节省材料,又能保证线缆桥架9强度。逆变器线缆沿线缆桥架9布设,线缆桥架9包括位于线缆板94两侧的立柱91和连接在立柱91之间的若干横杆92,线缆桥架9与两侧的逆变器3均具有一定的距离,线缆在走线时,除了位于逆变器3顶部的部分位置,其余位置线缆均不再与逆变器3或其他设备接触,增加了散热面积,降低了因过热短路或引起火灾的可能性。每两个逆变器3之间共用一个线缆桥架9,可以节约一定的箱内空间,减少线缆桥架9的个数,增加施工进度,节约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逆变器3的个数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或者更多。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集装箱的内部还集成了变压器、高压柜及低压柜(图中未示出),集装箱的形状为长度大于宽度的长方体箱体,集装箱在长度方向被两块隔墙分隔成三个腔室,其中位于左端部的一个腔室为逆变器腔,逆变器的右侧壁为隔墙,与逆变器一墙之隔的设备为变压器,与变压器一墙之隔的为控制柜和高压柜。组成一套光伏电站的集成设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腔,内置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及右侧壁,所述逆变器贴近所述后侧壁安装,所述前侧壁上设有通风窗和维护门,所述后侧壁上设有箱体出风口,所述箱体出风口与变压器出风口密封连接,排出逆变器产出的热风,所述左侧壁上设端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具有多扇,所述通风窗位于维护门两侧,或者,所述维护门位于通风窗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呈日字型或田字型,供多扇所述通风窗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壁上部开设线缆孔,所述线缆孔外侧设有线缆通道,所述线缆通道包括L型弯道管和竖直桥架,所述L型弯道管与线缆孔连接,所述竖直桥架上端插入L型弯道管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具有多台,相邻逆变器之间设有线缆孔及线缆桥架,两侧所述逆变器线缆沿着线缆桥架延伸,最后从线缆孔伸出箱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逆变器之间的地板上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覆盖安装线缆板,所述线缆板上开设有线缆孔,所述线缆板强度低于地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桥架跨设在线缆板上方,呈竖直向上的梯子状,逆变器线缆沿所述线缆桥架布设,所述线缆桥架包括位于线缆板两侧的立柱和连接在立柱之间的若干横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出风口和逆变器出风口之间设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具有向过渡管中心延伸的内翻边,所述过渡管的一端的内翻边上设置有密封胶条,该端与逆变器出风口连接,所述密封胶条压紧在逆变器出风口的周围的侧面上;
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内翻边相对应,向过渡管中心延伸,抵靠在箱体出风口的周围的侧面上。
9.一种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两个或者三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为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逆变器腔,所述逆变器腔靠近箱体的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当具有三个腔室时,所述左侧腔室设置有高压柜和控制柜,所述右侧腔室为逆变器腔,所述中间腔室设有变压器。
CN201921573219.5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Active CN210669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3219.5U CN210669905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3219.5U CN210669905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9905U true CN210669905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0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3219.5U Active CN210669905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9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32033U (zh) 一种用于开关设备的散热组件
CN207801282U (zh) 一种中压柜散热结构
CN202797708U (zh) 箱式逆变集成变电站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10465510U (zh)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电表箱
CN210669905U (zh) 一种逆变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CN205266084U (zh) 一种内部稳定的环控柜
CN207265501U (zh) 组装式配电柜
CN218586715U (zh) 一种用于油田网电设备的通风装置
WO2010122632A1 (ja) 電子機器収容ユニット
CN214626027U (zh) 箱式变电站的空气循环装置
CN213243354U (zh) 顶盖总成及欧式箱变
CN210957534U (zh) 一种自来水厂变电器防护箱
CN211405153U (zh) 一种端子箱防潮除湿装置
CN210041076U (zh) 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
CN203660957U (zh) 一种集装箱式光伏系统
CN207459466U (zh) 一种室内配电箱
CN205583398U (zh) 箱型固定式开关设备
CN218783420U (zh) 逆变一体机
CN206180866U (zh) 光伏逆变器机箱及光伏逆变器
CN215299959U (zh) 一种集成干式变压器的新型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箱变
CN214337245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顶盖散热结构
CN204899317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紧凑型光伏逆变房
CN212376552U (zh) 户外柜百叶窗的排水结构
KR102637873B1 (ko) Bipv 시스템
CN217741110U (zh) 一种具有高效防水功能的环网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