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9682U -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9682U
CN210669682U CN201921526499.4U CN201921526499U CN210669682U CN 210669682 U CN210669682 U CN 210669682U CN 201921526499 U CN201921526499 U CN 201921526499U CN 210669682 U CN210669682 U CN 210669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end
ribs
cover
cas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64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晋
王现立
向红斌
董明海
文益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olden Age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9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9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包括轴线呈前后延伸的机壳、前端盖、后端盖、与后端盖连接的后罩体,后罩体包括呈半椭圆球状的后端部和圆环状的前端部,前端部与后端部圆弧过渡连接,前端部与后端盖的后端面连接,在机壳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筋条,多个第一筋条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第一筋条呈前后延伸设置,第一筋条的侧壁与机壳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后罩体对流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后罩体的外表面与气流的接触面由小逐渐变大,流体的流速亦是由小逐渐变大,从而提高电机散热效率,并且第一筋条的侧壁与机壳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可降低了轴向部件对流体的扰动以及增大了与外流体接触面,还可提高电机的防护性。

Description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现有通过在机壳加装散热片以及在电机的尾部加装风扇来实现散热,但是由于散热片只起到散热的功能,并且其结构刚度弱,从而的使得电机的防护性能降低,同时在机壳的外侧安装有轴向部件,轴向部件对气流产生扰动,从而降低气流的流速,降低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可提高电机散热效率及提高电机的防护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包括轴线呈前后延伸的机壳、与机壳前端连接的前端盖、与机壳后端连接的后端盖、与后端盖连接的后罩体,所述机壳呈圆管状,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呈圆饼状,所述后罩体包括呈半椭圆球状的后端部和圆环状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与后端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前端部与后端盖的后端面连接,在所述机壳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筋条,多个第一筋条以机壳的轴心为中心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筋条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筋条的侧壁与机壳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端部的内周壁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以前端部的轴心为中心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轴线呈前后延伸设置,多个第一沉孔的位置与多个加强筋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后端盖的后端面上多个第一螺孔,所述多个第一螺孔与多个第一沉孔一一对应,在所述第一沉孔内套有第一固定螺钉,所述第一固定螺钉从后往前穿过第一沉孔后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的内侧壁设有圆弧面,多个圆弧面设置在同一圆环面上,在所述后端盖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第一法兰外止口,所述第一法兰外止口的外周壁与加强筋的内侧壁紧密配合,在所述后端盖的后端面与前端部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套在第一法兰外止口的外周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端盖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的侧壁与前端盖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多个第二筋条与多个第一筋条的前端一一对接,在所述第二筋条的前端设有轴线呈前后延伸的第二沉孔,在所述第一筋条的前端设有与第二沉孔同轴的第二螺孔,在所述第二沉孔内套有第二固定螺钉,所述第二固定螺钉从前往后穿过第二沉孔后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后端盖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的侧壁与后端盖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多个第三筋条与多个第一筋条的后端一一对接,在所述第三筋条的后端设有轴线呈前后延伸的第三沉孔,在所述第一筋条的后端设有与第三沉孔同轴的第三螺孔,在所述第三沉孔内套有第三固定螺钉,所述第三固定螺钉从后往前穿过第三沉孔后与第三螺孔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机壳的前端口内设有第一法兰内止口,在所述机壳的后端口内第二法兰内止口,在所述前端盖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与第一法兰内止口紧密配合的第二法兰外止口,所述后端盖的前端面同轴连接有与第二法兰内止口紧密配合的第三法兰外止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端盖的后端面与第二法兰外止口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套装有第二密封环,所述前端盖通过第二密封环与机壳的前端抵接,在所述后端盖的前端面与第三法兰外止口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套装有第三密封环,所述后端盖通过第三密封环与机壳的后端抵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盖的端面设有呈前后贯通的过线孔,在所述前端部外侧的顶部设有凸起平台,在所述凸起平台上设有出线孔,在所述出线孔上安装有线缆夹紧插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后端盖的前端面同轴设置有第一轴承环座,所述第一轴承环座的后端与后端盖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同轴设置有第二轴承环座,所述第二轴承环座贯通前端盖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一轴承环座与第二轴承环座同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其中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筋条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安装螺孔,多个安装螺孔呈前后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安装螺孔的轴线与机壳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后罩体上呈半椭圆球状的后端部对流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后罩体的外表面与气流的接触面由小逐渐变大,流体的流速亦是由小逐渐变大,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并且机壳的前端是输出端,而机壳的后端主要是电机发热源,从而提高电机散热效率,并且第一筋条的侧壁与机壳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可降低了轴向部件对流体的扰动以及增大了与外流体接触面,还可提高机壳的结构刚性,从而提高电机的防护性。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的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壳的半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盖的后端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端盖的前端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端盖的后端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罩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7,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包括轴线呈前后延伸的机壳100、与机壳100前端连接的前端盖200、与机壳100后端连接的后端盖300、与后端盖300连接的后罩体400,所述机壳100呈圆管状,所述前端盖200和后端盖300均呈圆饼状,所述后罩体400包括呈半椭圆球状的后端部410和圆环状的前端部420,所述前端部420与后端部410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前端部420与后端盖300的后端面连接,在所述机壳100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筋条110,多个第一筋条110以机壳100的轴心为中心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筋条110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筋条110的侧壁与机壳100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一般在电机的后端加装有散热风扇,当风扇的气流从后往前流经流线型电机结构的表面时,后罩体400上呈半椭圆球状的后端部410对流体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后罩体400的外表面与气流的接触面由小逐渐变大,流体的流速亦是由小逐渐变大,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并且机壳100的前端是输出端,而机壳100的后端主要是电机发热源,从而提高电机散热效率,并且第一筋条110的侧壁与机壳100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可降低了轴向部件对流体的扰动以及增大了与外流体接触面,还可提高机壳100的结构刚性,从而提高电机的防护性,可加强流体流速。第一筋条11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前端部420的内周壁设有多个加强筋421,多个加强筋421以前端部420的轴心为中心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多个加强筋421可提高后罩体400的结构强度,并且加强筋421可往后延伸至后端部410的内侧壁。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前端部420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沉孔422,所述第一沉孔422的轴线呈前后延伸设置,多个第一沉孔422的位置与多个加强筋421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后端面上多个第一螺孔310,所述多个第一螺孔310与多个第一沉孔422一一对应,在所述第一沉孔422内套有第一固定螺钉423,所述第一固定螺钉423从后往前穿过第一沉孔422后与第一螺孔310螺纹连接。后罩体400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钉423与后端盖300实现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沉孔422可对第一固定螺钉423起到隐藏的作用,避免第一固定螺钉423外露,一来可提高美观性,二来也避免人体碰触到第一固定螺钉423,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421的内侧壁设有圆弧面424,多个圆弧面424设置在同一圆环面上,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第一法兰外止口320,所述第一法兰外止口320的外周壁与加强筋421的内侧壁紧密配合,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后端面与前端部420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430,所述第一密封环430套在第一法兰外止口320的外周壁上。通过第一密封环430、第一法兰外止口320可提高后罩体400与后端盖300之间的密封性,第一法兰外止口320对第一密封环430起到固定的作用,限制了第一密封环430在径向上位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前端盖200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二筋条210,所述第二筋条210的侧壁与前端盖200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多个第二筋条210与多个第一筋条110的前端一一对接,在所述第二筋条210的前端设有轴线呈前后延伸的第二沉孔211,在所述第一筋条110的前端设有与第二沉孔211同轴的第二螺孔111,在所述第二沉孔211内套有第二固定螺钉212,所述第二固定螺钉212从前往后穿过第二沉孔211后与第二螺孔111螺纹连接,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三筋条330,所述第三筋条330的侧壁与后端盖300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多个第三筋条330与多个第一筋条110的后端一一对接,在所述第三筋条330的后端设有轴线呈前后延伸的第三沉孔331,在所述第一筋条110的后端设有与第三沉孔331同轴的第三螺孔,在所述第三沉孔331内套有第三固定螺钉332,所述第三固定螺钉332从后往前穿过第三沉孔331后与第三螺孔螺纹连接。第二筋条210、第三筋条330一来可分别提高前端盖200、后端盖300的防护性,二来也增大散热面积,并且也可提高第二固定螺钉212和第三固定螺钉332连接的牢固性。第三螺孔和第二螺孔111的数量可根据安装需要而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机壳100的前端口内设有第一法兰内止口120,在所述机壳100的后端口内第二法兰内止口130,在所述前端盖200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与第一法兰内止口120紧密配合的第二法兰外止口220,所述后端盖300的前端面同轴连接有与第二法兰内止口130紧密配合的第三法兰外止口340。这可提高前端盖200、后端盖300与机壳10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前端盖200的后端面与第二法兰外止口220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230,所述第一密封槽230套装有第二密封环240,所述前端盖200通过第二密封环240与机壳100的前端抵接,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前端面与第三法兰外止口340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350,所述第二密封槽350套装有第三密封环360,所述后端盖300通过第三密封环360与机壳100的后端抵接。第一密封槽230、第二密封槽350可分别补偿第二密封环240、第三密封环360的挤压变形量,避免第二密封环240、第三密封环360往外挤压,从而提高电机外侧的光滑度,也提高第二密封环240、第三密封环36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端盖300的端面设有呈前后贯通的过线孔370,在所述前端部420外侧的顶部设有凸起平台460,在所述凸起平台460上设有出线孔440,在所述出线孔440上安装有线缆夹紧插座450。电机内部的线缆通过依次从过线孔370、出线孔440往外穿出,在通过线缆夹紧插座450对线缆进行固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前端面同轴设置有第一轴承环座380,所述第一轴承环座380的后端与后端盖300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200同轴设置有第二轴承环座250,所述第二轴承环座250贯通前端盖200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一轴承环座380与第二轴承环座250同轴设置。第一轴承环座380和第二轴承环座250主要用来安装转子轴。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其中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筋条110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安装螺孔112,多个安装螺孔112呈前后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安装螺孔112的轴线与机壳100的轴线垂直。电机固定方向与电机轴向相互垂直,减少轴向安装部件,从而降低了轴向部件对流体的扰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线呈前后延伸的机壳(100)、与机壳(100)前端连接的前端盖(200)、与机壳(100)后端连接的后端盖(300)、与后端盖(300)连接的后罩体(400),所述机壳(100)呈圆管状,所述前端盖(200)和后端盖(300)均呈圆饼状,所述后罩体(400)包括呈半椭圆球状的后端部(410)和圆环状的前端部(420),所述前端部(420)与后端部(410)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前端部(420)与后端盖(300)的后端面连接,在所述机壳(100)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筋条(110),多个第一筋条(110)以机壳(100)的轴心为中心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筋条(110)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筋条(110)的侧壁与机壳(100)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部(420)的内周壁设有多个加强筋(421),多个加强筋(421)以前端部(420)的轴心为中心呈环状间隔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部(420)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沉孔(422),所述第一沉孔(422)的轴线呈前后延伸设置,多个第一沉孔(422)的位置与多个加强筋(421)的位置一一对应,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后端面上多个第一螺孔(310),所述多个第一螺孔(310)与多个第一沉孔(422)一一对应,在所述第一沉孔(422)内套有第一固定螺钉(423),所述第一固定螺钉(423)从后往前穿过第一沉孔(422)后与第一螺孔(31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21)的内侧壁设有圆弧面(424),多个圆弧面(424)设置在同一圆环面上,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第一法兰外止口(320),所述第一法兰外止口(320)的外周壁与加强筋(421)的内侧壁紧密配合,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后端面与前端部(420)的前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430),所述第一密封环(430)套在第一法兰外止口(320)的外周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盖(200)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二筋条(210),所述第二筋条(210)的侧壁与前端盖(200)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多个第二筋条(210)与多个第一筋条(110)的前端一一对接,在所述第二筋条(210)的前端设有轴线呈前后延伸的第二沉孔(211),在所述第一筋条(110)的前端设有与第二沉孔(211)同轴的第二螺孔(111),在所述第二沉孔(211)内套有第二固定螺钉(212),所述第二固定螺钉(212)从前往后穿过第二沉孔(211)后与第二螺孔(111)螺纹连接,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三筋条(330),所述第三筋条(330)的侧壁与后端盖(300)的外周壁之间圆弧过渡,多个第三筋条(330)与多个第一筋条(110)的后端一一对接,在所述第三筋条(330)的后端设有轴线呈前后延伸的第三沉孔(331),在所述第一筋条(110)的后端设有与第三沉孔(331)同轴的第三螺孔,在所述第三沉孔(331)内套有第三固定螺钉(332),所述第三固定螺钉(332)从后往前穿过第三沉孔(331)后与第三螺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100)的前端口内设有第一法兰内止口(120),在所述机壳(100)的后端口内第二法兰内止口(130),在所述前端盖(200)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与第一法兰内止口(120)紧密配合的第二法兰外止口(220),所述后端盖(300)的前端面同轴连接有与第二法兰内止口(130)紧密配合的第三法兰外止口(3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盖(200)的后端面与第二法兰外止口(220)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230),所述第一密封槽(230)套装有第二密封环(240),所述前端盖(200)通过第二密封环(240)与机壳(100)的前端抵接,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前端面与第三法兰外止口(340)的外周壁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350),所述第二密封槽(350)套装有第三密封环(360),所述后端盖(300)通过第三密封环(360)与机壳(100)的后端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300)的端面设有呈前后贯通的过线孔(370),在所述前端部(420)外侧的顶部设有凸起平台(460),在所述凸起平台(460)上设有出线孔(440),在所述出线孔(440)上安装有线缆夹紧插座(4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盖(300)的前端面同轴设置有第一轴承环座(380),所述第一轴承环座(380)的后端与后端盖(300)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前端盖(200)同轴设置有第二轴承环座(250),所述第二轴承环座(250)贯通前端盖(200)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一轴承环座(380)与第二轴承环座(250)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其中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筋条(110)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多个安装螺孔(112),多个安装螺孔(112)呈前后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安装螺孔(112)的轴线与机壳(100)的轴线垂直。
CN201921526499.4U 2019-08-27 2019-09-12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 Active CN21066968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5013 2019-08-27
CN2019214050131 2019-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9682U true CN210669682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6499.4U Active CN210669682U (zh) 2019-08-27 2019-09-12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9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25124U (zh) 一种用于工业风扇的防爆电机
CN210440276U (zh) 用于离心风机的叶轮组件、离心风机、空调器及空气净化器
CN209164050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109278967A (zh) 开孔导流器以及基于开孔导流法的泵喷推进器
CN210669682U (zh) 一种流线型电机结构
CN10329161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CN20328571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CN215409271U (zh) 磁悬浮高速离心真空泵
CN210756980U (zh) 导风装置以及包含其的角磨机
CN211501116U (zh) 一种分流结构及无叶风扇
CN209294087U (zh) 通道式低噪声风机
CN211076298U (zh) 一种吊舱式电动无轴泵喷推进器
CN211252971U (zh) 一种水下推进器
CN211370851U (zh) 一种分流装置及无叶风扇
CN110410547B (zh) 软水阀的注水吸盐组件及软水机
CN117189628B (zh) 风机装置和呼吸机
CN217735793U (zh) 单涵道双叶轮风扇结构
CN210265167U (zh) 一种电动水泵
CN218325387U (zh) 电机内置驱动式风扇
CN217898275U (zh) 一种带锥形导风口的压气机蜗壳
CN220080545U (zh) 太阳能通风防漏天窗
CN210799512U (zh) 一种离心泵用冷却装置
CN219394558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220391506U (zh) 一种推进器及电动水翼冲浪板
CN220452295U (zh) 一种出风口结构及管道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