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8897U - 一种二次接插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接插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8897U
CN210668897U CN201921781620.8U CN201921781620U CN210668897U CN 210668897 U CN210668897 U CN 210668897U CN 201921781620 U CN201921781620 U CN 201921781620U CN 210668897 U CN210668897 U CN 210668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ductive member
sub
static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16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勇
何召军
涂石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tiv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rtiv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16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8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8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8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接插件,包括动插组件和静插组件,所述动插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静插组件包括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下方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孔,所述线缆孔下方安装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安装位置使所述线缆插入所述线缆孔时,所述弹簧片抵压所述线缆,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线缆与动插组件及静插组件之间的接线采用直插式,彻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虚接以及螺纹滑牙的不良现象,提高了接线效率以及线缆接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接插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套配电抽屉柜上的二次接插件。
背景技术
配电产品广泛使用在数据中心、工业、核电、地铁等所有配电领域,而抽屉柜又是配电产品中的主要产品。随着抽屉柜的发展,特别是抽屉柜功能的不断增强,抽屉柜上的二次接插件的结构越来越简单,对于精度和可靠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二次接插件,二次接插件与线缆连接时通常采用螺钉接线式。通过此种方式连接时,二次接插件与线缆常出现虚接以及螺纹滑牙的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接插件,避免了由于工具或人为原因导致接线连接不可靠,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以及产品运行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二次接插件,包括动插组件和静插组件,所述动插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静插组件包括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下方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孔,所述线缆孔下方安装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安装位置使所述线缆插入所述线缆孔时,所述弹簧片抵压所述线缆,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包括中部的U型段,所述U型段一端向外折弯延伸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线缆插入所述线缆孔时,所述第一平面抵压所述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动插组件还包括动插主体,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动插主体内;所述静插组件还包括静插主体,所述第二导电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静插主体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动插主体和静插主体上,其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平面,另一端裸露于所述动插主体和静插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动插主体和静插主体内分别开设有弹簧片安装槽,所述弹簧片安装在所述弹簧片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安装槽内固定有固定轴,所述U型段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还包括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是由所述U型段另一端向外折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平面抵触在所述弹簧片安装槽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三子导电件和形成在所述第三子导电件一端的接触槽,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子导电件和第五子导电件,所述第四子导电件与所述接触槽相配合,使所述第三子导电件与所述第五子导电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子导电件与所述第五子导电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线缆紧密接触的连接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动插组件和静插组件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设有固定凸起和固定槽,所述固定凸起和固定槽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动插主体和静插主体上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动插组件和静插组件还包括用于与导轨相配合的卡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线缆与动插组件及静插组件之间的接线采用直插式,彻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虚接以及螺纹滑牙的不良现象,提高了接线效率以及线缆接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接插件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动插组件 110-动插主体 120-第一导电件
121-第一子导电件 122-第二子导电件 123-第三子导电件
124-接触槽 125-固定套 200-静插组件
210-静插主体 220-第二导电件 221-第四子导电件
222-第五子导电件 310-线缆孔 320-弹簧片
321-U型段 322-第一平面 323-第二平面
324-固定轴 325-弹簧片安装槽 330-推杆
340-连接凸起 400-导向结构 410-导向柱
420-导向槽 500-卡位 610-固定凸起
620-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二次接插件包括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所述动插组件100包括第一导电件120,所述静插组件200包括第二导电件220,所述第一导电件120和第二导电件220下方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线缆(图中未示出)的线缆孔310,所述线缆孔310下方安装有弹簧片320;所述弹簧片320的安装位置使所述线缆插入所述线缆孔310时,所述弹簧片320抵压所述线缆,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20、第二导电件220紧密连接。以下对上述各个组成部分分别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中线缆与动插组件100及静插组件200之间的接线采用直插式,彻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虚接以及螺纹滑牙的不良现象,提高了接线效率以及线缆接线的可靠性。
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动插组件100包括动插主体110和第一导电件120,所述第一导电件120固定安装在所述动插主体110内。动插主体110主要用于保持动插组件100的整体形状及固定安装其它零部件,将各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动插主体110应当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注塑而成。
具体地,第一导电件120包括呈长条状的第一子导电件121、第二子导电件122和第三子导电件123。其中,第一子导电件121、第二子导电件122并列设置,且互相靠近,在第一子导电件121、第二子导电件122靠近静插组件200的一端形成接触槽124。接触槽124可以固定第二导电件220的位置,使第一子导电件121与静插组件200可以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为了保持第一子导电件121和第二子导电件122的相对位置,防止动插组件100插入静插组件200时,接触槽124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第一子导电件121和第二子导电件122上套设有固定套125。
第三子导电件123与第一子导电件121或第二子导电件1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例如与第一子导电件121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子导电件123上设有连接凸起340,可以保证第三子导电件123与线缆紧密接触,进而可以通电导通。
与动插组件100相似地,所述静插组件200包括静插主体210和第二导电件220,所述第二导电件220固定安装在所述静插主体210内。静插组件200主要用于保持静插组件200的整体形状及固定安装其它零部件,将各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静插主体210应当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塑料注塑而成。
具体地,所述第二导电件220包括首尾连接的第四子导电件221和第五子导电件222。其中,所述第四子导电件221与所述接触槽124相配合,即第四子导电件221可以刚好容置在接触槽124内,且与第一子导电件121和第二子导电件122的末端抵接,进而可以通电导通。
与第三子导电件123相似地,第五子导电件222上也设有用于使第五子导电件222与线缆紧密接触的连接凸起340。
所述第一导电件120和第二导电件220下方的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线缆(图中未示出)的线缆孔310。两支线缆分别插入线缆孔310后,两支线缆在弹簧片320的挤压下,分别与第三子导电件123与所述第五子导电件222抵接,而第三子导电件123与所述第五子导电件222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导电件120、第二子导电件122和第四子导电件221(第四子导电件221的末端容置在接触槽124内)导通,进而使两支线缆通过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可拆卸地电连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第一导电件120也可以安装在静插主体210内,而第二导电件220安装在动插主体110内。
所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内分别开设有弹簧片安装槽325,所述弹簧片320安装在所述弹簧片安装槽325内。更具体地,弹簧片安装槽325设置在第三子导电件123和第五子导电件222的下方,且与线缆孔310相连通。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片320包括中部的U型段321,所述U型段321两端分别向外折弯延伸形成第一平面322和第二平面323。其中,所述线缆插入所述线缆孔310时,所述第一平面322抵压所述线缆;所述第二平面323抵触在所述弹簧片安装槽325内壁上。所述弹簧片安装槽325内固定有固定轴324,所述U型段321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轴324上。当第一平面322在线缆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形变时,U型段321可以绕固定轴324转动一定角度。
为了方便线缆的拆卸,所述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还包括推杆330,所述推杆33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上。所述推杆330的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平面322,另一端裸露于所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通过挤压推杆330的外端,使推杆330的内端推动第一平面322,第一平面322远离线缆,此时弹簧片320无法挤压线缆,即可将线缆从线缆孔310拔出,实现线缆的拆卸。
所述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设有固定凸起610和固定槽620,所述固定凸起610和固定槽620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某个动插组件100或静插组件200与相邻的动插组件100或静插组件200,通过固定凸起610和固定槽620的过盈装配,达到可拆卸连接的目的。动插组件100或静插组件200采用拼接的组装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需要的接线端口数量,解决了由于控制要求接线端口数量不够的问题。
更优选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上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结构400。具体地,导向结构400包括相互配合的导向柱410和导向槽420,导向柱410固定在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两者其一上,导向槽420开设在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两者另一上。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插接的过程中,采用导向结构400实现位置的校正功能。
所述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还包括用于与导轨(图中未示出)相配合的卡位500。优选地,卡位500开设在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上表面和下表面。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采用卡扣的装配方式,避免了工具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二次接插件,包括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所述动插组件(100)包括第一导电件(120),所述静插组件(200)包括第二导电件(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20)和第二导电件(220)下方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线缆的线缆孔(310),所述线缆孔(310)下方安装有弹簧片(320);所述弹簧片(320)的安装位置使所述线缆插入所述线缆孔(310)时,所述弹簧片(320)抵压所述线缆,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20)、第二导电件(220)紧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320)包括中部的U型段(321),所述U型段(321)一端向外折弯延伸形成第一平面(322),所述线缆插入所述线缆孔(310)时,所述第一平面(322)抵压所述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插组件(100)还包括动插主体(110),所述第一导电件(120)固定安装在所述动插主体(110)内;所述静插组件(200)还包括静插主体(210),所述第二导电件(220)固定安装在所述静插主体(2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330),所述推杆(33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上,其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平面(322),另一端裸露于所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内分别开设有弹簧片安装槽(325),所述弹簧片(320)安装在所述弹簧片安装槽(32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安装槽(325)内固定有固定轴(324),所述U型段(321)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固定轴(3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320)还包括第二平面(323),所述第二平面(323)是由所述U型段(321)另一端向外折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平面(323)抵触在所述弹簧片安装槽(325)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20)包括第三子导电件(123)和形成在所述第三子导电件(123)一端的接触槽(124),所述第二导电件(2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子导电件(221)和第五子导电件(222),所述第四子导电件(221)与所述接触槽(124)相配合,使所述第三子导电件(123)与所述第五子导电件(22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导电件(123)与所述第五子导电件(22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线缆紧密接触的连接凸起(3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设有固定凸起(610)和固定槽(620),所述固定凸起(610)和固定槽(620)的尺寸和位置相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插主体(110)和静插主体(210)上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结构(40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插组件(100)和静插组件(200)还包括用于与导轨相配合的卡位(500)。
CN201921781620.8U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二次接插件 Active CN210668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1620.8U CN210668897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二次接插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1620.8U CN210668897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二次接插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8897U true CN21066889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0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1620.8U Active CN210668897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二次接插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8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04163A (en) Electrical multi-pole plug-and-socket-type connector with associated socket part
CN100483859C (zh) 连接器
CN201196991Y (zh)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CN101828311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Z301312B6 (cs) Elektrický konektor, rídicí díl, zpusob sestavení elektrického konektoru a nástroj pro toto sestavení
KR20130126678A (ko) 높은 데이터 전송율을 위한 플러그 커넥터
US11594839B2 (en)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CN210668897U (zh) 一种二次接插件
EP1794846B1 (de) Leiterplattensteckvorrichtung
AT519185B1 (de)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sbuchse
DE102011110637B4 (de) Steckverbinder
US2024004790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seat
DE10045024A1 (de) Lichtwellenleiterbuchse und Lichtwellenleiterstecker sowie Lichtwellenleiterbuchsen-Anordnung
US6168460B1 (en) A-base terminal block assembly
US8348680B2 (en) Daughter card assemblies
CN209544768U (zh) 具有稳固插接功能的rj45带灯连接器
US20180019554A1 (en) High density cable connector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RU2755682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для печатных плат
EP2833487B1 (de) Kontaktsatz für eine Anschlussbuchse
CN110600932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4477993U (zh) 超小间距基头、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E10258725B4 (de) Steckverbinder für informationstechnische Anschlüsse
CN2114049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20830152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