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6830U -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6830U
CN210666830U CN201921641056.XU CN201921641056U CN210666830U CN 210666830 U CN210666830 U CN 210666830U CN 201921641056 U CN201921641056 U CN 201921641056U CN 210666830 U CN210666830 U CN 210666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monitoring system
life jacket
alarm
rfid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10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素满
胡振华
林敏�
黄斯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aster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aster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aster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aster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10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6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6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6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包括第一RFID标签(1)、第二RFID标签(2)、屏蔽器(3)、固定式读取器(4)、手持式读写器(5)、报警器(6)和中央计算机(7),所述的第一RFID标签(1)为易碎标签且贴附于救生衣包装袋(8)封口处,所述的第二RFID标签(2)与救生衣包装袋(8)连接且置于屏蔽器(3)内,所述的固定式读取器(4)置于机舱安全出口处,所述的固定式读取器(4)、手持式读写器(5)和报警装置(6)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接入中央计算机(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及时性好、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安全部件维保管理,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维修是指对时控件进行维修,使得飞机处于安全状态,不会由于时间相关因素而导致事故,时控件指到期必须进行相应功能检查或者测试等工作的部件或系统。检测时控件属于繁琐、重复性的劳动,人工逐一核对大量信息并手工记录,甚至在维检氧气发生器时需要逐个拆卸;同时为了避免时控件超期使用,需要提前更换时控件,变相造成时控件使用价值的浪费。
因此,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孕育而生,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电射频信号进行通信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广泛应用于航空公司的安全防护时控件,包括救生衣,生化隔离包和灭火瓶等。其中,救生衣是飞机出现安全状况时乘客取出进行逃生用的,一般置于座椅下方,但由于救生衣本身的工作原理而具有时间有效期,同时会出现某些乘客带走救生衣的情况,因此需要定时清点和检测救生衣,及时制止和惩罚损坏和带走救生衣的行为,否则后期更换救生衣的过程繁琐且不能及时对违规者进行惩罚。
现有技术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中国专利CN108364050A提出了一种用于民航客机救生衣的维保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RFID标签、手持RFID读写终端、固定式防损RFID扫描终端、终端节点管理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所述固定式防损RFID扫描终端包含有RFID读取扫描模块、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当检测到有RFID标签存在于或经过置于机舱出口的扫描终端识别范围内时进行报警,该方法新增维保救生衣初始化。该系统及方法实现了日常清点检查、防损管理和新增维保救生衣初始化,大大提高了救生衣维保管理的效率,有效解决了救生衣被乘客带走的问题;
但是,该专利有以下两点不足:
一是由于某些乘客可能私自打开救生衣,而救生衣是一次性的且打开后不可逆转,该情况除非维检人员一一仔细检查,否则不易发现,留下安全隐患,该专利并未能有效监控和及时发现这类情况;
二是救生衣可能会因飞机颠簸或者乘客有意或无意地触碰而导致其脱离原位,甚至散落在地,维检人员很可能出现漏检的情况,使得出现紧急情况时乘客找不到救生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快速检查机舱座椅下的救生衣的数量和寿命,确保了救生衣的完备和质量,保障航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包括第一RFID标签、第二RFID标签、屏蔽器、固定式读取器、手持式读写器、报警器和中央计算机,所述的第一RFID标签为易碎标签且贴附于救生衣包装袋封口处,所述的第二RFID标签与救生衣包装袋连接且置于屏蔽器内,所述的固定式读取器置于机舱安全出口处,所述的固定式读取器、手持式读写器和报警装置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接入中央计算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屏蔽器一端设有开口且固定连接在座椅底部,所述的第二RFID标签通过屏蔽器开口的一端插入屏蔽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RFID标签为存储有单件编号、上次检查日期、剩余使用寿命、所属航班号和所属座位号的无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RFID标签为存储有单件编号、所属航班号和所属座位号的无源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舱安全出口在固定式读取器的扫描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持式读写器设有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第一RFID标签贴附于救生衣包装袋的封口,若乘客打开该封口则第一RFID标签自动损毁,手持式读写器无法读取已损毁的第一RFID标签,维检人员在清点第一RFID标签数量时会及时发现已损毁的第一RFID标签,及时检查和替换对应的已打开过的救生衣,保证检查的全面性;
(2)本实用新型将第二RFID标签与救生衣包装袋连接且置于屏蔽器中,当救生衣被移动时第二RFID标签会被连带脱离屏蔽器,此时第二RFID标签处于可检测状态,可根据手持式读写器检测到第二RFID标签的存储信息,根据该存储信息找到对应的座位,及时将脱离原位的救生衣复位;
(3)本实用新型同时在飞机机舱的安全出口处设置有固定式读取器,该固定式读取器若检测到有第一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经过,立刻触发报警器,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乘客私自带走救生衣或救生衣包装袋的行为,保障机舱内救生衣设施的完备;
(4)本实用新型利用手持式读写器对机上救生衣包装袋上的第二RFID标签进行扫描,在手持式读写器的用户交互界面可直观地查看第二RFID标签的数量以及救生衣的维检信息,实现了维检过程中的对救生衣的快速清点和检测,解决了人工查看和记录导致的效率低、误检和漏检等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救生衣包装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第一RFID标签,2.第二RFID标签,3.屏蔽器,4.固定式读取器,5.手持式读写器,6.报警器,7.中央计算机,8.救生衣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包括第一RFID标签1、第二RFID标签2、屏蔽器3、固定式读取器4、手持式读写器5、报警器6和中央计算机7。
第一RFID标签1由易碎纸、防转移胶水和双面天线线圈制成,天线去除PET层,第一RFID标签粘贴于各个救生衣包装袋8封口处,粘贴后无法正常剥离,一旦再揭起来天线就自动断裂,起到监控救生衣损坏情况的作用;第一RFID标签1的存储信息包括单件编号、上次检查日期、剩余使用寿命、所属航班号和所属座位号;
第二RFID标签2一端与救生衣包装袋8连接,固定连接于座椅底部的屏蔽器3将第二RFID标签2笼罩在内,使得第二RFID标签2处于不可检测状态,当救生衣包装袋8脱离原位时,第二RFID标签2会被连带而脱离屏蔽器3,此时第二RFID标签2暴露而处于可检测状态;第二RFID标签的存储信息单件编号、所属航班号和所属座位号。
第一RFID标签1和第二标签为无源标签,固定式读取器4和手持式读写器5发射的射频信号形成一定范围的磁场,当第一RFID标签1或第二RFID标签2进入磁场时,由于电磁耦合,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随后第一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向固定式读取器4或手持式读写器5发送出自身的存储信息。
第一RFID标签1还可增加生产信息,作为救生衣从出厂到使用过程中的全寿命管理标签,利用现有技术可以在每个环节通过扫描读写方式实现信息的自动更新。
固定式读取器4置于机舱安全出口处用于发射射频信号并读取第一RFID标签1和第二RFID标签2的存储信息,机舱安全出口在固定式读取器4的射频信号覆盖范围内,固定式读取器4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中央计算机7进行信息传输。
手持式读写器5,用于发射射频信号并读取第一RFID标签1和第二RFID标签2的存储信息,维检人员可通过显示屏进行查询,手持式读写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中央计算机进行信息传输。
报警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中央计算机进行信息传输,当固定式读取器4扫描范围内有第一RFID标签1或第二RFID标签2存在或经过时,固定式读取器4将接收到的第一RFID标签1或第二RFID标签2的存储信息发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至中央计算机7,中央计算机7产生用于报警启动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至报警器6,报警器6为声音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
中央计算机7用于接收信息并产生指令,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指令发送至固定式读取器4、手持式读写器5和报警器6,同时存储和更新所有救生衣的第一RFID标签1和第二RFID标签2信息,固定式读取器7、手持式读写器8和报警器6中央计算机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4G、WIFI或GPRS。
维检人员携带手持式读写器5从走道经过,手持式读写器5获取到每个座椅下方第一RFID标签1和第二RFID标签2的存储信息,后上传给中央计算机7,中央计算机7根据第一RFID标签1的存储信息甄别过期、快要过期、已损坏的救生衣,同时甄别出无法读取的第一RFID标签1以及可读取的第二RFID标签2,将需要维保和检查的第一RFID标签1和第二RFID标签2的信息发送给手持式读写器5,维检人员可通过手持式读写器5的显示屏查看该信息,找到这些标签对应的座位进行救生衣的完整性检查和复位,同时中央计算机7还会发出更新指令给手持式读写器5,手持式读写器5根据更新指令对第一RFID标签1的存储信息进行更新;
当有乘客携带救生衣经过机舱安全出口时,该救生衣包装袋8上的未损坏的第一RFID标签1或第二RFID标签2进入固定式读取器4的射频信号范围内,固定式读取器4会检测到该第一RFID标签1或第二RFID标签2的存储信息并发送给中央计算机,中央计算机产生启动指令并发送给报警器6,使其产生警报,及时发现和制止该乘客的违法行为。
本实施例通过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快速检查机舱座椅下的救生衣的数量和寿命,并实时监控是否有乘客带走救生衣以及救生衣是否脱离原位,确保了救生衣的完备和质量,保障航空安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RFID标签(1)、第二RFID标签(2)、屏蔽器(3)、固定式读取器(4)、手持式读写器(5)、报警器(6)和中央计算机(7),所述的第一RFID标签(1)为易碎标签且贴附于救生衣包装袋(8)封口处,所述的第二RFID标签(2)与救生衣包装袋(8)连接且置于屏蔽器(3)内,所述的固定式读取器(4)置于机舱安全出口处,所述的固定式读取器(4)、手持式读写器(5)和报警器(6)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接入中央计算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器(3)一端设有开口且固定连接在座椅底部,所述的第二RFID标签(2)通过屏蔽器(3)开口的一端插入屏蔽器(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RFID标签(1)为存储有单件编号、上次检查日期、剩余使用寿命、所属航班号和所属座位号的无源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RFID标签(2)为存储有单件编号、所属航班号和所属座位号的无源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舱安全出口在固定式读取器(4)的扫描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式读写器(5)设有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4G、WIFI或GPR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器(6)为声音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
CN201921641056.XU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Active CN210666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1056.XU CN210666830U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1056.XU CN210666830U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6830U true CN210666830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1056.XU Active CN210666830U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68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9941A (zh) * 2019-09-28 2019-12-13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14928A (zh) * 2020-06-09 2020-10-23 北京易来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器客舱内救生衣检测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9941A (zh) * 2019-09-28 2019-12-13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14928A (zh) * 2020-06-09 2020-10-23 北京易来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器客舱内救生衣检测管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6987B (zh) 一种将rfid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安全设备监管的方法
US703581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inventory
CN210666830U (zh)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监控系统
CA2310623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inventory
CN202838419U (zh) 一种智能货物追踪管理系统
US8981967B1 (en) Aircraft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EP30706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mper detection using rfid devices
KR100687744B1 (ko) Reid를 이용한 수화물 분실 방지 장치 및 수화물 분실방지 방법
WO2015096978A1 (en) Electronic tag with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04331790A (zh) 基于射频技术的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
US20060266007A1 (en) Life Raft Container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WO2015144210A1 (en) Electronic tag assembly with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09448830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医疗废物监控系统
CN109299904A (zh) 一种物流控制系统
CN106529625A (zh) 行李防丢失系统和方法
CN208569064U (zh) 一种进港行李查验自动化系统
JP4328154B2 (ja) Rfidタグを用いた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CN205983546U (zh) 厂区仓储物流监测系统
CN110223210A (zh) 一种垃圾跟踪管理系统及垃圾分类管理评价方法
CN110569941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航空救生衣管理方法及装置
US8989951B1 (en) Maintaining the airworthiness configuration of aircraft
CN101169832A (zh) 基于二维条码的航空行李托运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EP3087536B1 (en) Electronic tag with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ule
TWI699701B (zh) 機艙酒水管理系統
CN214475208U (zh) 一种行李提取线定位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