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6088U -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6088U
CN210666088U CN201921996296.1U CN201921996296U CN210666088U CN 210666088 U CN210666088 U CN 210666088U CN 201921996296 U CN201921996296 U CN 201921996296U CN 210666088 U CN210666088 U CN 210666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waveguide
cladding
cantilever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62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云鹏
田斌
黄小伟
夏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y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y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y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y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62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6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6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6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包括二氧化硅悬臂、过渡波导、主波导、硅衬底、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所述第一包层置于所述硅衬底上方,所述主波导置于第一包层上方,所述主波导与过渡波导中间为第二包层,所述过渡波导上设置第三包层;所述二氧化硅悬臂接于过渡波导外侧,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光路中心与所述过渡波导光路中心在同一纵向截面;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宽度和厚度沿输入光路方向逐渐减小。可以解决硅基光电子芯片与光纤或激光器的光模斑不匹配,导致的耦合效率低的问题,能有效提高硅光芯片与外界光源/光纤的耦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主要是一种利用片上集成型微透镜实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应用于硅光子集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技术的进步,尺寸小、高集成度的光芯片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综合成本与制造工艺成熟度,硅基光电子越来越可能成为未来主流的商用光子集成平台。传统的低折射率差光子集成平台,例如二氧化硅、磷化铟平台,由于其利用的光波导为弱限制光波导,其波导截面一般较大,且波导的弯曲半径也比较大(通常为几百微米至毫米量级),难以在单个晶圆上集成多个光学功能器件。硅基光电子技术,利用SOI(Silicon-on-insulator)晶圆工艺。该平台利用硅材料的高折射率,限制光波在硅波导材料中传输,由于硅波导的芯层和包层的折射率差很大,不仅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强限制光波导,而且使得在该平台上的波导能够实现超小的弯曲半径(约5 μm)。但是,硅波导的尺寸一般在亚微米量级,一般的单模光纤直径通常在8 μm左右,如何实现硅波导与外置光源以及光纤的低损耦合慢慢成为了技术的难点和关键。
为了实现硅波导和外置光源和光纤的耦合,一般使用两大类方法。一类方法是采用SOI片上刻蚀二阶光栅作为耦合结构,这类方法需要精准控制耦合光的角度,并且其带宽受限,对工艺要求比较敏感,大规模应用有一定困难。另外一类方法是利用波导结构对硅波导中的光模式进行扩束,使其能够匹配激光器或者光纤模式。但是由于硅波导的光模斑一般在亚微米量级,而光纤或者激光器的光模斑通常在几个微米量级,需要比较长的结构用于实现低损耗的扩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包括二氧化硅悬臂、过渡波导、主波导、硅衬底、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所述第一包层置于所述硅衬底上方,所述主波导置于第一包层上方,所述主波导与过渡波导中间为第二包层,所述过渡波导上设置第三包层;所述二氧化硅悬臂接于过渡波导外侧,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光路中心与所述过渡波导光路中心在同一纵向截面;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宽度和厚度沿输入光路方向逐渐减小。可以解决硅基光电子芯片与光纤或激光器的光模斑不匹配,导致的耦合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二氧化硅微透镜结构,将光模斑转换器集成到单个芯片中,可以实现高集成度情景下高效率的光汇聚收束效果,提高硅基光电子芯片与光纤或激光器之间的耦合效率,降低传统方案中渐变波导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在其宽度方向设置为台阶状,可以实现宽度方向的高效率光汇聚收束效果。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在其高度方向设置为台阶状,可以实现高度方向的高效率光汇聚收束效果。
进一步,所述过渡波导两端横截面为倒锥形,所述主波导接近过渡波导的一端横截面为倒锥形,可以实现芯片内部高效率光耦合。
进一步,所述主波导为硅波导,所述过渡波导折射率范围在1.445 - 3.42之间,一般选用氮化硅材质,根据需求可以选用氮氧化硅。过渡波导的折射率在二氧化硅和硅之间,由于光倾向于耦合进折射率更高的材料,选取这段过渡波导可以提高光从二氧化硅悬臂到硅波导之间的耦合效率。
进一步,所述过渡波导为氮化硅或氮氧化硅。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硅悬臂设置在模斑模式转换器前段,所述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为二氧化硅层。
进一步,所述主波导厚度为210±10 nm,所述过渡波导厚度为400±15 nm,所述第一包层厚度范围为2-4 μm,所述第二包层厚度范围为80±1 nm,所述第三包层厚度范围为6.5-8.5 μm。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1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2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侧面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3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包括置于硅衬底、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第一包层置于硅衬底上,硅波导置于第一包层上、第二包层下,过渡波导置于第二包层上、第三包层下。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还包括一二氧化硅悬臂,该二氧化硅悬臂宽度沿光输入方向逐渐减小,其高度和宽度方向为台阶状。
在制造该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时,先在SOI上采用刻蚀工艺制作主波导,SOI层厚度为2 μm,可选择硅作为主波导,主波导一端为倒锥形。在主波导层上沉积二氧化硅层作为第二包层,用化学机械抛光方式(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对第二包层表面抛光处理,同时控制第二包层厚度为80 nm。
在第二包层上沉积过渡波导层,过渡波导层可选择氮化硅或氮氧化硅,控制过渡波导层厚度在400 nm,然后采用刻蚀工艺制作过渡波导。
上述步骤完成后,在芯片上沉积二氧化硅层作为第三包层,并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方式抛光第三包层的表面,将第三包层厚度控制在7.5 μm左右。
完成上述步骤后,采用分布式刻蚀的方式实现二氧化硅悬臂波导在纵向上的阶梯渐变,将二氧化硅悬臂高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制造为台阶状。
本实施例提供的硅光光模斑转换器,通过采用片上制造二氧化硅悬臂的方式,在片上集成微透镜,可有效提高光耦合效率。外置光纤或者光源输出光经二氧化硅悬臂,二氧化硅悬臂靠近光纤或光源的一端宽度较大,可以很好地匹配光纤或者光源的光模斑。随着二氧化硅悬臂宽度减小,可以实现低损耗的扩束。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的强限制波导,光导入过渡波导后,光损耗较小,几乎可以实现完整光束导入到主波导中。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包括硅衬底、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第一包层置于硅衬底上,硅波导置于第一包层上、第二包层下,过渡波导置于第二包层上、第三包层下,还包括一二氧化硅悬臂,该二氧化硅悬臂宽度沿光输入方向逐渐减小,其宽度方向为台阶状。
在制造该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时,先在SOI上采用刻蚀工艺制作主波导,SOI中的掩埋二氧化硅层厚度为3 μm,硅波导层为210 nm可选择硅作为主波导,主波导一端为倒锥形。在主波导层上沉积二氧化硅层作为第二包层,用化学机械抛光方式(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对第二包层表面抛光处理,同时控制第二包层厚度为81 nm。
在第二包层上沉积过渡波导层,过渡波导层可选择氮化硅或氮氧化硅,控制过渡波导层厚度在415 nm,然后采用刻蚀工艺制作过渡波导。
上述步骤完成后,在芯片上沉积二氧化硅层作为第三包层,并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方式抛光第三包层的表面,将第三包层厚度控制在8.5 μm左右。
完成上述步骤后,采用分布式刻蚀的方式实现二氧化硅悬臂波导在纵向上的阶梯渐变,将二氧化硅悬臂宽度方向制造为台阶状。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包括置于硅衬底、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第一包层置于硅衬底上,硅波导置于第一包层上、第二包层下,过渡波导置于第二包层上、第三包层下。还包括一二氧化硅悬臂,该二氧化硅悬臂宽度沿光输入方向逐渐减小,其高度方向为台阶状。
在制造该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时,先在SOI上采用刻蚀工艺制作主波导,SOI层厚度为3 μm,可选择硅作为主波导,主波导一端为倒锥形。在主波导层上沉积二氧化硅层作为第二包层,用化学机械抛光方式(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对第二包层表面抛光处理,同时控制第二包层厚度为79 nm。
在第二包层上沉积过渡波导层,过渡波导层可选择氮化硅或氮氧化硅,控制过渡波导层厚度在385 nm左右,然后采用刻蚀工艺制作过渡波导。
上述步骤完成后,在芯片上沉积二氧化硅层作为第三包层,并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方式抛光第三包层的表面,将第三包层厚度控制在6.5 μm左右。
完成上述步骤后,采用分布式刻蚀的方式实现二氧化硅悬臂波导在纵向上的阶梯渐变,将二氧化硅悬臂高度方向制造为台阶状。
上述实施例仅列举了较佳的具体技术方案及技术手段,不排除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有其他可以解决该技术问题的等换技术手段的替换形式,也应当理解为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硅悬臂、过渡波导、主波导、硅衬底、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所述第一包层置于所述硅衬底上方,所述主波导置于第一包层上方,所述主波导与过渡波导中间为第二包层,所述过渡波导上设置第三包层;
所述二氧化硅悬臂接于过渡波导外侧,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光路中心与所述过渡波导光路中心在同一纵向截面;
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宽度沿输入光路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在其宽度方向设置为台阶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悬臂在其高度方向设置为台阶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波导两端横截面为倒锥形,所述主波导接近过渡波导的一端横截面为倒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波导为硅波导,所述过渡波导折射率范围在1.445-3.4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波导为氮化硅或氮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悬臂设置在模斑模式转换器前段,所述第一包层、第二包层、第三包层为二氧化硅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波导厚度为210±10 nm,所述过渡波导厚度范围为400±15 nm,所述第一包层厚度范围为2-4 μm,所述第二包层厚度范围为80±1 nm,所述第三包层厚度范围为6.5-8.5 μm。
CN201921996296.1U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Active CN210666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6296.1U CN210666088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6296.1U CN210666088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6088U true CN210666088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2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6296.1U Active CN210666088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608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262A (zh) * 2019-11-19 2020-01-21 杭州芯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96161A (zh) * 2020-12-21 2021-04-02 成都市加朗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结构的模斑转换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4035269A (zh) * 2021-11-30 2022-02-1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模斑转换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5401A (zh) * 2022-04-20 2022-08-12 黄山博蓝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光子芯片光耦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262A (zh) * 2019-11-19 2020-01-21 杭州芯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96161A (zh) * 2020-12-21 2021-04-02 成都市加朗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结构的模斑转换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2596161B (zh) * 2020-12-21 2023-03-24 成都市加朗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结构的模斑转换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4035269A (zh) * 2021-11-30 2022-02-1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模斑转换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5269B (zh) * 2021-11-30 2024-03-15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模斑转换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5401A (zh) * 2022-04-20 2022-08-12 黄山博蓝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光子芯片光耦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66088U (zh)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
US10197734B2 (en) Spot-size converter for optical mode conversion and coupling between two waveguides
CN110716262A (zh) 一种硅光光模斑模式转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US7088890B2 (en) Dual “cheese wedge” silicon taper waveguide
US7218809B2 (en) Integrated planar composite coupling structures for bi-directional light beam transformation between a small mode size waveguide and a large mode size waveguide
US8000565B2 (en) Buried dual taper waveguide for passive alignment and photonic integration
US7184643B2 (en) Multiple-core planar optical waveguid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and use thereof
US7646957B2 (en) Multiple-core planar optical waveguide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and use thereof
KR101121459B1 (ko) 광섬유 및 평면 광학 도파관을 치밀하게 결합하는 방법 및장치
JP6290742B2 (ja) 光回路部品、および光回路部品と光ファイバとの接続構造
CA2734614A1 (en) Optical mode transformer, in particular for coupling an optical fiber and a high-index contrast waveguide
CN104459890B (zh) 基于聚合物波导的光纤与硅波导耦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46049A (zh) 一种光波导模斑转换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1995609A (zh) 绝缘体上硅的缓变阶梯型波导光栅耦合器及制作方法
CN113534337B (zh) 一种硅光子芯片光耦合结构加工方法及结构
Snyder et al. Ultra-broadband,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SMF-28 fiber edge couplers for silicon photonics
CN113376743B (zh) 一种基于长周期光栅的模斑转换器
WO2018105712A1 (ja) スポットサイズ変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Snyder et al. Broadband,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lensed edge couplers for silicon photonics
JP5438080B2 (ja) スポットサイズ変換器
JP2004157530A (ja) 光モジュール
JPH09159865A (ja) 光導波路の接続構造
JP7401823B2 (ja) 光導波路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041076A (zh) 模扩展波导和包括这种模扩展波导的用于引导与光纤耦合的光斑尺寸转换器
WO2023243014A1 (ja) 光導波路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