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3187U -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3187U
CN210663187U CN201921691674.5U CN201921691674U CN210663187U CN 210663187 U CN210663187 U CN 210663187U CN 201921691674 U CN201921691674 U CN 201921691674U CN 210663187 U CN210663187 U CN 210663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air
air supply
bl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16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同新
周易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GN new energy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s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gn Clp Energy Servic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gn Clp Energy Service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gn Clp Energy Servic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16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3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3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3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中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包括:水冷柜机,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控制器、冷盘管、压缩机、送风机和送风管,冷盘管与压缩机连接,送风机与送风管连接,柜体开设有回风口,送风管穿过柜体与外部连通,回风口和送风机位于冷盘管的相对两侧,送风管上设有至少一送风阀门,控制器与压缩机、送风机和送风阀门电连接;控制模块,与控制器的数据总线连接;新风风机,设于柜体外部,且与送风管连接,新风风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及除湿机,设于柜体外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分别控制除湿机、新风风机和水冷柜机独立工作。本实用新型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净化和节能效果好。

Description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为了节能,大多采用小匹数的水冷风柜系统,当工厂内废气较多时,室内空气由于缺乏新鲜空气的补充,空气质量会逐渐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起在室内工作、生活的人员的身体不适。且送风风量不可控,导致节能效果不好。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旨在提高净化和节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包括:
水冷柜机,所述水冷柜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控制器、冷盘管、压缩机、送风机和送风管,所述冷盘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送风机与所述送风管连接,所述柜体开设有回风口,所述送风管穿过所述柜体与外部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送风机位于所述冷盘管的相对两侧,所述送风管上设有至少一送风阀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送风机和所述送风阀门电连接;
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数据总线连接;
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柜体外部,且与所述送风管连接,所述新风风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及
除湿机,设于所述柜体外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所述除湿机、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水冷柜机独立工作。
可选的,所述送风管包括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主管道和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多个次管道,所述新风风机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每一所述次管道均设有所述送风阀门。
可选的,所述送风阀门为电动比例阀门。
可选的,所述送风机为变频送风机,以确保所述送风管内风压稳定。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环境参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芯片,所述数据处理芯片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所获得的监测数据产生相应控制指令以分别控制所述水冷柜机、新风风机和除湿机。
可选的,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存储环境参数历史数据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数据处理芯片、所述存储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控制柜内。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设定和显示所监测的各项环境参数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控制柜,并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室内不同区域以显示该区域所对应的环境参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包括水冷柜机、控制模块、新风风机和除湿机,由于冷盘管与压缩机连接,送风机与送风管连接,柜体开设有回风口,送风管穿过柜体与外部连通,回风口和送风机位于冷盘管的相对两侧,送风管上设有至少一送风阀门,控制器与压缩机、送风机和送风阀门电连接,通过控制送风阀门来控制送风量,更加节能。且控制模块分别控制除湿机、新风风机和水冷柜机独立工作,在不启动水冷柜机的压缩机的情况下开启新风风机将外部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除湿机可以快速高效的降低局部区域湿度,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24044170000031
Figure BDA00022240441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1000。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1000包括:
水冷柜机100,所述水冷柜机100包括柜体10,所述柜体10内设有控制器70、冷盘管20、压缩机30、送风机40和送风管50,所述冷盘管20与所述压缩机30连接,所述送风机40与所述送风管50连接,所述柜体10开设有回风口11,所述送风管50穿过所述柜体10与外部连通,所述回风口11和所述送风机40位于所述冷盘管20的相对两侧,所述送风管50上设有至少一送风阀门60,所述控制器70与所述压缩机30、所述送风机40和所述送风阀门60电连接;
控制模块200,与所述控制器70的数据总线连接;
新风风机300,设于所述柜体10外部,且与所述送风管50连接,所述新风风机300与所述控制模块200电连接;以及
除湿机400,设于所述柜体10外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200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0分别控制所述除湿机400、所述新风风机300和所述水冷柜机100独立工作。
具体的,水冷柜机100的柜体10大致呈方形,根据需要安装在工厂的指定位置。柜体10内设有控制器70、冷盘管20、压缩机30、送风机40和送风管50,控制器70、冷盘管20、压缩机30和送风机40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控制芯片或常规结构,在此不作详细描述。控制器70与压缩机30、送风机40和送风阀门60电连接,通过控制器70分别控制压缩机30、送风机40和送风阀门60的开启。送风阀门60的开启可以是电动或者手动或者是两者相结合。
冷盘管20与压缩机30通过管路连接,回风口11和送风机40位于冷盘管20的相对两侧,优选回风口11与冷盘管20正对设置,保证从回风口11进来的风经冷盘管20处理的效率最高,从回风口11进来的风通过冷盘管20后由送风机40吸入并从送风管50排出。
控制模块200与控制器70的数据总线连接,控制模块20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控制芯片,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新风风机300和除湿机400均设于柜体10外部,新风风机300与送风管50连接,通过送风阀门60来控制送风管50内的新风和经冷盘管20处理后的风的风量。除湿机400、新风风机300和水冷柜机100分别独立工作,各自设有控制开关(未图示),它们之间的工作互不干扰。
新风风机300可以实现独立工作,尤其是在气温相对适宜的季节,可以只开新风风机300,将外界的新鲜空气直接通过送风管50输送到室内,无需启动压缩机30,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能耗,更加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100包括水冷柜机100、控制模块200、新风风机300和除湿机400,由于冷盘管20与压缩机30连接,送风机40与送风管50连接,柜体10开设有回风口11,送风管50穿过柜体10与外部连通,回风口11和送风机40位于冷盘管20的相对两侧,送风管50上设有至少一送风阀门60,控制器70与压缩机30、送风机40和送风阀门60电连接,通过控制送风阀门60来控制送风量,更加节能。且控制模块200分别控制除湿机400、新风风机300和水冷柜机100独立工作,在不启动水冷柜机100的压缩机30的情况下开启新风风机300将外部的新鲜空气送入室内,除湿机400可以快速高效的降低局部区域湿度,净化效果好。
参照图2,所述送风管50包括与所述送风机40连接的主管道51和与所述主管道51连通的多个次管道52,所述新风风机300与所述主管道51连接,每一所述次管道52均设有所述送风阀门60。
本实施例中,次管道52设有送风阀门60,即可自动控制该次管道52的送风口处的送风量,相应即可控制该送风口所对应区域的温度。可调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阀门60为电动比例阀门。
本实施例中,电动比例阀门为等百分比调节的阀门。其工作原理为:电动比例阀门在控制形式上是通过阀门开启角度大小来实现控制开度和截面面积。控制过程是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不断以线性电阻值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测量值和电动调节阀的反馈电阻值进行比对和判断,发出控制信号到达目标位置即刻停止动作的原理。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机40为变频送风机,以确保所述送风管50内风压稳定。
参照图3,所述控制模块200包括环境参数传感器201和数据处理芯片202,所述数据处理芯片202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201所获得的监测数据产生相应控制指令以分别控制所述水冷柜机100、新风风机300和除湿机400。
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芯片20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控制芯片,并未做改进,在此不作详细描述。环境参数传感器201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监测数据可使数据处理芯片202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对水冷柜机100的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来调节所供应的冷量。当送风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时,自动检测到的该区域的温度已经达到设定温度时,则会自动调节送风量,甚至关闭送风阀门60,减少冷量消耗。而且,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送风阀门60进行不同的控制,还可以对室内各区域的温度进行分区域局部控制,对不同的区域可以设定不同的标准温度。
湿度传感器提供的湿度监测数据可使数据处理芯片202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对除湿机400的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来控制对应区域的湿度。CO2传感器提供的湿度监测数据可使数据处理芯片202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对新风风机300的工作进行有效控制,来有效控制室内区域的CO2含量。
参照图3,所述控制模块200还包括用于存储环境参数历史数据的存储单元203,所述存储单元203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20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203可以方便地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以方便后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改善。
参照图3,所述控制模块200还包括控制柜204,所述数据处理芯片202、存储单元203均设置于所述控制柜204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200还包括用于设定和显示所监测的各项环境参数的控制面板205,所述控制面板205设于所述控制柜204,并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202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1000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室内不同区域以显示该区域所对应的环境参数的显示屏500,所述显示屏500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20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205可以采用触摸屏。虽然显示屏500和控制面板205都可以显示环境参数,但两者仍有以下区别:1、显示屏500是设置于室内区域,以使在室内工作、生活的人员实时查看该区域的环境参数,而控制面板205一般是设置于控制室内,供系统维护人员查看;2、显示屏500仅显示其所在区域内的环境参数,而控制面板205则是显示所有环境参数传感器所反馈的环境参数;控制面板205还具有参数设定功能,而显示屏500仅可显示参数,无法设定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风机300上设有空气净化装置;
且/或,所述除湿机400的排水管与所述水冷柜机100的排水管相连通并通过同一排水口向外排出废水。
本实施例中,在新风风机300上设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是由分别起到不同净化效果的各个空气净化模块组合而成,以过滤除去外界新鲜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物、有害气体、有害微生物等,使送入室内的新鲜空气更加洁净。当CO2传感器检测到某一区域的CO2含量过高时,也可开启新风风机300,来增加新风供应量,从而调节系统整体的新风量,降低CO2含量。
除湿机400可以独立运转,从而可以区域湿度较大时,由数据处理芯片202自动启动或者由人工启动对应区域内的除湿机400,以对该区域的湿度进行快速有效地除湿。除湿机400工作时产生的水可通过排水管输送至水冷柜机100的排水管中,再统一排出,从而可以优化系统构成,方便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冷柜机,所述水冷柜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控制器、冷盘管、压缩机、送风机和送风管,所述冷盘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送风机与所述送风管连接,所述柜体开设有回风口,所述送风管穿过所述柜体与外部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送风机位于所述冷盘管的相对两侧,所述送风管上设有至少一送风阀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送风机和所述送风阀门电连接;
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数据总线连接;
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柜体外部,且与所述送风管连接,所述新风风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及
除湿机,设于所述柜体外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所述除湿机、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水冷柜机独立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包括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主管道和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多个次管道,所述新风风机与所述主管道连接,每一所述次管道均设有所述送风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阀门为电动比例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为变频送风机,以确保所述送风管内风压稳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环境参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芯片,所述数据处理芯片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所获得的监测数据产生相应控制指令以分别控制所述水冷柜机、新风风机和除湿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存储环境参数历史数据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数据处理芯片、所述存储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控制柜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设定和显示所监测的各项环境参数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控制柜,并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室内不同区域以显示该区域所对应的环境参数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数据处理芯片电连接。
CN201921691674.5U 2019-09-30 2019-09-30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Active CN210663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674.5U CN210663187U (zh) 2019-09-30 2019-09-30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1674.5U CN210663187U (zh) 2019-09-30 2019-09-30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3187U true CN21066318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1674.5U Active CN210663187U (zh) 2019-09-30 2019-09-30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3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4351B (zh) 数据中心的二维动态送风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57781U (zh) 一种实验室多段通风节能控制系统
US10113757B2 (en) Ventilation device for clean room applications
CN204358859U (zh) 一种船用消音除菌组合式空调
WO2015079548A1 (ja) 空調システム
WO2017206114A1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力箱
CN107120756A (zh) 实验室节能送排风系统
CN210663187U (zh) 综合控制的节能风柜系统
CN206846961U (zh) 实验室节能送排风系统
CN103900220B (zh) 一种机柜热管理办法及采用该管理办法的机柜设备
CN206600904U (zh) 一种室内新风量控制设备
JP2005055028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4374013A (zh) 一种船用消音除菌组合式空调
JP2004003866A (ja) 換気空調装置
CN113310125A (zh) 具有加湿模块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09158A (zh)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智能空调
CN216203912U (zh) 一种节能型洁净室控制系统
CN205425172U (zh) 根据送风量控制水阀开度限位的空气处理机温度控制装置
CN108036438A (zh) 一种节能新风系统
CN209341411U (zh) 一种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N211333823U (zh) 一种改进的水泥基材料养护室
CN113483463A (zh) 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中机房群控智能控制方法
CN217482904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调温除湿机
CN220303780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恒温恒湿空调
CN217737494U (zh) 一种可调温多冷源新风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3 / F, North building, zhongguanghe building, Shennan Middle Road, Fuzhong community, Lianhua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GN new energy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s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3 / F, North building, zhongguanghe building, Shennan Middle Road, Fuzhong community, Lianhua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GN CLP ENERGY SERVICES (SHENZHE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