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3026U - 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63026U CN210663026U CN201921713781.3U CN201921713781U CN210663026U CN 210663026 U CN210663026 U CN 210663026U CN 201921713781 U CN201921713781 U CN 201921713781U CN 210663026 U CN210663026 U CN 2106630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ump
- heat supply
- absorption heat
- steam
- pressure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包括发生器和吸收式热泵,所述发生器安装在吸收式热泵的上端,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右端设置有蒸发器,通过吸收式热泵的热量搬运功能,将高温回水的部分热量迁移到了热网凝汽器后,降低了进入热网凝汽器的热网循环水温度,实现了常规高背压供热技术在高回水温度下的应用,降低甚至避免了高背压供热改造过程中汽轮机低压缸转子的改造,节省了改造费用,同时回收了汽轮机乏汽中的余热,提高了电厂供热的经济性,通过喷射压缩器为吸收式热泵提供驱动汽源,一方面提高了驱动汽源的参数,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喷射压缩器,避免了汽轮机负荷变化带来的中压缸排汽压力变化,进而对常规吸收式热泵性能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经过调研发现新疆各地区供热系统存在热网回水温度非常高的问题,达到了60℃-70℃(常规热网回水温度均在50℃左右),如果要在如此高的回水温度下采用常规高背压供热系统供热,那么势必需要对汽轮机低压缸转子进行更换,并且必须采用供暖季和非供暖季各用一套低压缸转子的方案,从而导致需要在供暖季和非供暖季交替的时候进行汽轮机低压缸转子更换,供热改造投资大,并且影响电厂发电效益,且随着汽轮机乏汽余热供暖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主流的汽轮机乏汽余热供暖技术,高背压供热技术和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两种技术均能够实现汽轮机乏汽余热的大幅度利用,但两种技术互相之间的兼容性差。目前国内有较多电厂既进行了吸收式热泵技术改造,同时也进行了高背压供热技术改造,最终导致两套系统仅能运行其中一种,另外一套系统闲置。
现有的供热系统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高背压供热技术的缺点:高背压供热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抬高汽轮机低压缸排汽背压,使低压缸排汽饱和温度高于热网回水温度,进而将排汽热量传递给热网水,当热网回水温度高时,低压缸排汽背压亦会升高,排汽背压升高后,将导致低压缸末级叶片运行安全性降低,当低压缸排汽背压继续升高,如果要保证低压缸转子在此背压下安全运行就需要对转子进行改造,甚至更换(即供暖季一根转子,非供暖季另一根转子,在供暖季和非供暖之间打开低压缸进行更换),当热网回水温度在50℃时,一般是需要对低压缸转子进行改造的,供暖季和非供暖季使用同一根转子,非供暖季时,机组的发电能力略有降低,当热网回水温度在60℃时,需要采用双转子方案,即供暖季一根转子,非供暖季另一根转子,在供暖季和非供暖之间打开低压缸进行更换,这样做虽然不影响机组在非供暖季的发电能力,但是由于更换转子需要时间,所以降低了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而且增加了改造的投资费用,(2)常规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的缺点:常规吸收式热泵发生器使用的驱动蒸汽参数为0.1MPa ~ 0.2MPa,为了不使发生器的换热面积过大,进入发生器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压力也较低,回到吸收器的溴化锂浓溶液的压力相应也较低,进而导致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和吸收器的高温侧温度低,进而导致加热后的热网水温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供热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高背压供热由于更换转子需要时间,所以降低了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而且增加了改造的投资费用和常规吸收式热泵供热技术由于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和吸收器的高温侧温度低,进而导致加热后的热网水温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包括发生器和吸收式热泵,所述发生器安装在吸收式热泵的上端,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右端设置有蒸发器,所述吸收式热泵靠上侧左端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正下方吸收式热泵上设置有吸收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正左方设置有尖峰加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正右方设置有蒸发器旁路调节阀,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左上方设置有喷射压缩器,所述喷射压缩器的正上方设置有热网凝汽器。
优选的,所述尖峰加热器的上侧进行中压缸排汽进入到尖峰加热器中,且尖峰加热器的下侧进行疏水。
优选的,所述发生器的右端位置进行向上疏水。
优选的,所述喷射压缩器的上侧进行热再抽汽进入到喷射压缩器,所述喷射压缩器的右侧进行中压缸排气进入到喷射压缩器中。
优选的,所述热网凝汽器的上侧进行低压缸排汽进入到热网凝汽器中。
优选的,所述热网凝汽器的下侧进行凝结水输出。
与现有供热系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在现有的供热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得供热系统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的实用性能大大提高,通过吸收式热泵的热量搬运功能,将高温回水的部分热量迁移到了热网凝汽器后,降低了进入热网凝汽器的热网循环水温度,实现了常规高背压供热技术在高回水温度下的应用;降低甚至避免了高背压供热改造过程中汽轮机低压缸转子的改造,节省了改造费用,同时回收了汽轮机乏汽中的余热,提高了电厂供热的经济性,通过喷射压缩器为吸收式热泵提供驱动汽源,一方面提高了驱动汽源的参数,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喷射压缩器,避免了汽轮机负荷变化带来的中压缸排汽压力变化,进而对常规吸收式热泵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供热系统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网凝汽器;2、尖峰加热器;3、冷凝器;4、吸收器;5、吸收式热泵;6、蒸发器;7、蒸发器旁路调节阀;8、发生器;9、喷射压缩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包括发生器8和吸收式热泵5,发生器8安装在吸收式热泵5的上端,发生器8的右端位置进行向上疏水,合理稳定的疏水排放工作,可以很好的避免水击现象,保持蒸汽流动,吸收式热泵5的右端设置有蒸发器6,吸收式热泵5靠上侧左端设置有冷凝器3,冷凝器3的正下方吸收式热泵5上设置有吸收器4,吸收式热泵5的正左方设置有尖峰加热器2,尖峰加热器2的上侧进行中压缸排汽进入到尖峰加热器2中,且尖峰加热器2的下侧进行疏水,这样使得尖峰加热器2能够合理的进行循环,使得供热系统能够进行安全的工作,吸收式热泵5的正右方设置有蒸发器旁路调节阀7,吸收式热泵5的左上方设置有喷射压缩器9。
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喷射压缩器9的上侧进行热再抽汽进入到喷射压缩器9,喷射压缩器9的右侧进行中压缸排气进入到喷射压缩器9中,这样确保喷射压缩器9能够在工作中具有一个稳定的循环系统,确保整个供热系统能够稳定安全的进行供热工作,喷射压缩器9的正上方设置有热网凝汽器1,热网凝汽器1的下侧进行凝结水输出,利用凝结水将供热疏水冷却到与凝汽器排汽相匹配的温度,使得整个供热工作安全高效,热网凝汽器1的上侧进行低压缸排汽进入到热网凝汽器1中,经过蒸发器6降温和蒸发器6旁路的热网循环水混合到一起后,再经过热网凝汽器1加热,热网凝汽器1的加热汽源来自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确保供热工作的稳定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其本质在于先通过吸收式热泵5的蒸发器6将热网回水温度降低,再进入高背压供热系统加热,进而再回到吸收式热泵5的吸收器4和冷凝器3再次加热,最终通过尖峰加热系统将热网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由于热网水先通过吸收式热泵5的蒸发器6降温,所以高背压供热系统入口热网水温更低,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压力降低,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使得汽轮机低压缸可实现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单转子运行,并且,汽轮机低压缸转子可以不用改造或进行小的改造,降低改造费用,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热网回水首先进入吸收式热泵5的蒸发器6降温,而进入蒸发器6的热网循环水量由蒸发器6出口的热网循环水温度确定,如果热网回水量较大,可使部分热网水从蒸发器旁路调节阀7中通过,经过蒸发器6降温和蒸发器旁路调节阀7的热网循环水混合到一起后,再经过热网凝汽器1加热,热网凝汽器1的加热汽源来自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经过热网加热器加热后的热网循环水再依次进入吸收式热泵5的吸收器4和冷凝器3进行加热,吸收式热泵5发生器8的驱动蒸汽为喷射压缩器9的排汽,该排汽是由汽轮机热再抽汽和汽轮机中压缸排汽,经喷射压缩器9匹配出的,压力为0.6MPa左右,如果经吸收式热泵5的吸收器4和冷凝器3进行加热后的热网水温度还未达到热网供水的要求,可再将吸收式热泵5出来的热网循环水送入尖峰加热器2中加热,尖峰加热器2的加热蒸汽为汽轮机中压缸排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包括发生器(8)和吸收式热泵(5),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8)安装在吸收式热泵(5)的上端,所述吸收式热泵(5)的右端设置有蒸发器(6),所述吸收式热泵(5)靠上侧左端设置有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的正下方吸收式热泵(5)上设置有吸收器(4),所述吸收式热泵(5)的正左方设置有尖峰加热器(2),所述吸收式热泵(5)的正右方设置有蒸发器旁路调节阀(7),所述吸收式热泵(5)的左上方设置有喷射压缩器(9),所述喷射压缩器(9)的正上方设置有热网凝汽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峰加热器(2)的上侧进行中压缸排汽进入到尖峰加热器(2)中,且尖峰加热器(2)的下侧进行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8)的右端位置进行向上疏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压缩器(9)的上侧进行热再抽汽进入到喷射压缩器(9),所述喷射压缩器(9)的右侧进行中压缸排气进入到喷射压缩器(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凝汽器(1)的上侧进行低压缸排汽进入到热网凝汽器(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凝汽器(1)的下侧进行凝结水输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13781.3U CN210663026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13781.3U CN210663026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63026U true CN210663026U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1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1378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3026U (zh) | 2019-10-14 | 2019-10-14 | 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630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8116A (zh) * | 2020-06-29 | 2020-10-27 | 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10-14 CN CN201921713781.3U patent/CN2106630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8116A (zh) * | 2020-06-29 | 2020-10-27 | 国电龙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79108B (zh) | 一种用于空冷机组的高背压耦合大温差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108005741B (zh) | 一种提高凝抽背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 |
CN111706411A (zh) | 一种背压机组改造为抽凝机组的热力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07542506B (zh) | 汽轮机抽凝背梯级利用系统及其应用 | |
CN108361797B (zh) | 一种高温蓄热型电力调峰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 |
CN109751652B (zh) | 300mw及以上等级湿冷机组高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 |
CN114934820A (zh) | 一种超临界火电机组储热调峰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10663026U (zh) | 一种新型供热系统 | |
CN114233421A (zh) | 一种集成蒸汽喷射器的热电协同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12777568U (zh) | 500mw及以上空冷机组梯级供热系统 | |
CN109798573A (zh) | 一种基于增汽机的多机组梯级供热系统 | |
CN113513775A (zh) |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 |
CN110230521B (zh) | 一种热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进汽耦合热泵梯级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 |
CN114635766B (zh) | 压水堆核电机组供热抽汽管道阀门设置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15982478U (zh) | 双间壁式换热器调频装置 | |
CN215489941U (zh) | 循环水热泵联合蒸汽余压利用分级加热系统 | |
CN214221275U (zh) | 一种适于大抽汽量一次调频的抽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 |
CN112484129B (zh) | 一种热电机组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111780195B (zh) | 一种超临界机组改进型热网疏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1706898B (zh) | 一种高背压供热改造后机组提升供热能力的方法 | |
CN211781370U (zh) |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太阳能辅助燃煤热电联产系统 | |
CN209840253U (zh) | 一种电厂余热冷热耦合利用的热泵系统 | |
CN207179770U (zh) | 一种基于sss离合器的联合循环机组热网首站系统 | |
CN112283697A (zh) | 结合吸收式热泵的直接空冷机组冷端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 |
CN111322658A (zh) | 一种切缸工况下循环流化床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网疏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