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2891U -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2891U
CN210662891U CN201921409862.4U CN201921409862U CN210662891U CN 210662891 U CN210662891 U CN 210662891U CN 201921409862 U CN201921409862 U CN 201921409862U CN 210662891 U CN210662891 U CN 210662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ipe
communicated
main pipeline
desulfuriza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98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卫卫
顾礼新
郑阳
胡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l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98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2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2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2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包括:与湿式脱硫塔的顶端连通的第一管路;连通旁路烟道与湿式脱硫塔的下端的第二管路;与烟囱连通的主管路;第一支管与主管路连通;第一支管通过拉杆件与主管路连接;主管路通过拉杆件安装,使得主管路的延展方向与湿式脱硫塔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烟道结构功能多、结构简单、支撑方便(拉杆件可任意布置,且拉杆件可根据具体施工状况布置)、气流流通顺畅、造价低。

Description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管道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背景技术
利用煤或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等会排放大量烟气,这类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气体:SO2、SO3、NO2、NO、HCl等,而这些气体是酸雨的组成成分,因此,需要对含有这些酸性气体的烟气进行处理,以实现回收利用,同时保护环境。
但现有技术中的脱硫管路占用空间较大,使得脱硫管路的建立受到制约,不利于脱硫管路的布置和搭建,使得空间小的区域无法设置,导致脱硫管路无法在现有规划空间内进行建立,只能重新划地规划并建立,增加了施工成本以及土地成本。因此,怎样提供一种空间占用小的管路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本烟道结构功能多、结构简单、支撑方便(拉杆件可任意布置,且拉杆件可根据具体施工状况布置)、气流流通顺畅、造价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包括:
与湿式脱硫塔的顶端连通的第一管路;
连通旁路烟道与所述湿式脱硫塔的下端的第二管路;
与烟囱连通的主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主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通过拉杆件与所述主管路连接;
所述主管路通过拉杆件安装,使得所述主管路的延展方向与所述湿式脱硫塔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管路的内部设有风门,使得所述主管路被隔设形成上管段和下管段;所述上管段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烟囱连通;所述下管段设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使得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下管段共同形成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下管段和所述旁路烟道,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下管段和所述湿式脱硫塔的下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管段的底端设有清灰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湿式脱硫塔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所述第一支管靠近所述主管路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干式脱硫塔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管路靠近所述主管路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包括水平管、弯头和斜向管;所述水平管沿垂直于所述湿式脱硫塔的高度方向的水平方向与所述湿式脱硫塔连通,所述斜向管与所述主管路连通,所述水平管与所述斜向管通过所述弯头连通,使得所述斜向管与所述主管路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平管通过所述弯头与所述湿式脱硫塔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靠近所述湿式脱硫塔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管路的外侧壁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本烟道结构同时实现湿式脱硫塔不同标高的烟道的接通,从而实现湿式脱硫塔上端的烟气排向烟囱,同时将旁路烟道内的烟气导入湿式脱硫塔的下段而使得旁路烟道的烟气被湿式脱硫塔处理;更优的,本烟道结构通过拉杆件实现主管路的自支撑,空间占用小且利用率高,既适用于已规划的脱硫管道的重新布置,也适用于新规划的空间小的脱硫管道的布置,从而节约脱硫管道的布置成本。本烟道结构功能多、结构简单、支撑方便(拉杆件可任意布置,且拉杆件可根据具体施工状况布置)、气流流通顺畅、造价低。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弯头实现水平管和斜向管的连接,使得第一管路的标高实现与湿式脱硫塔的标高等同,由于第一管路的折叠设置,节省了第一管路单独沿水平方向或高度方向布置方式的空间占用,还保证了气流的顺畅并减小扭矩的产生,减少了本烟道结构的空间占用,提高了本烟道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
3、本实用新型中,膨胀节的设置有效解决了因不同烟道流通的烟气的温度不同所引起的形变量,同时还防止不同气流冲撞,保证了气流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自支撑烟道结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路的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局部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管路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湿式脱硫塔,21.第一管路,211.水平管,212.弯头,213.斜向管,214.支撑座,221.第一支管,222.第二支管,23.主管路,231.上管段,232.风门,233.下管段,234.清灰孔,235.加强筋,236.主支座,24.拉杆件,25.第三管路,26.膨胀节,α.第一夹角,β.第二夹角,γ.第三夹角,a.第四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包括:与湿式脱硫塔1的顶端连通的第一管路21;连通旁路烟道与湿式脱硫塔1的下端的第二管路;与烟囱连通的主管路23;第一管路21与主管路23连通;第一管路21通过拉杆件24与主管路23连接;主管路23通过拉杆件24安装,使得主管路23的延展方向与湿式脱硫塔1塔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本烟道结构通过连通的第一管路21和主管路23,从而实现将经过湿式脱硫塔1洗脱后的烟气排放至烟囱,同时,通过第二管路将车间烟气依次通过旁路烟道、第二管路,再通入湿式脱硫塔1的下端,以实现车间烟气与发电厂或钢铁厂产生的烟气一起混合后一起被湿式脱硫塔1进行洗脱,再依次通过第一管路21、主管路23,最后流向烟囱,从而实现了对车间烟气的处理与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管路23的内部设有风门232,使得主管路23被隔设形成上管段231和下管段233;上管段231分别与第一管路21和烟囱连通;下管段233设有第一支管221和第二支管222,使得第一支管221、第二支管222和下管段233共同形成第二管路,第一支管221连通下管段233和旁路烟道,第二支管222连通下管段233和湿式脱硫塔1的下端。上管段231的下端与下管段233连通,上管段231的上端与烟囱连通。优选地,下管段233的底端设有清灰孔234。在实际应用中,当主管路23需要清除其内部的灰尘时,将风门232打开,使得上管段231和下管段233相通,主管路23上的灰尘均收集在下管段233的底端,打开清灰孔234后便可实现主管路23的灰尘的排出,值得说明的是,当不需要清灰时,则风门232和清灰孔234均为关闭状态。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支管222靠近湿式脱硫塔1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26;第一支管221靠近主管路23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26。为了避免气流发生冲撞现象,第一支管221和第二支管222优选相对设置于下管段233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支管221靠近主管段一侧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支管222靠近主管段一侧的中心轴线优选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平行设置。如第一支管221靠近主管段一侧的中心轴线与下管段233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第二支管222靠近主管段一侧的中心轴线与下管段233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的和为9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主管路23通过第三管路25与干式脱硫塔连通。优选地,第三管路25通过拉杆件24与主管路23连接。优选地,第三管路25靠近主管路23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26。优选地,上管段231与第三管路25连通。优选地,第三管路25与主管路23垂直设置。优选地,主管路23的外侧壁设有加强筋235。加强筋235可沿主管路23的轴线方向延展,也可沿主管路23的周向方向延展,也可呈网状布置于主管路23的外侧壁。优选地,如图4所示,两个拉杆件24分设于主管路23的两侧。拉杆件24的其中一端优选通过抱箍设于主管路23或者第一管路21,拉杆件24的另一端可安装于墙体或者设置于主管路23的旁侧的结构上。拉杆件24可沿主管路23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一个以上。沿主管路23的轴线方向布置的拉杆件可同侧设置或者相对设置于主管路23。当然,拉杆件24也可通过设置于主管路23或者第一管路21上的固定座实现安装。优选地,主管路23的底端通过主支座236安装。优选地,第一管路21通过支撑座214设于湿式脱硫塔1的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管路21靠近湿式脱硫塔1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26。优选地,第一管路21包括水平管211、弯头212和斜向管213;水平管211沿垂直于湿式脱硫塔1的高度方向的水平方向与湿式脱硫塔1连通,斜向管213与主管路23连通,水平管211与斜向管213通过弯头212连通,使得斜向管213与主管路23呈角度设置。优选地,水平管211通过弯头212与湿式脱硫塔1连通。示例性一的,水平管211为两个以上,一水平管211的一端通过风门232与湿式脱硫塔1连通,该水平管211的另一端通过弯头212与斜向管213连通,斜向管213的另一端通过弯头212与另一水平管211连通,该另一水平管211与上管段231连通。示例性二的,水平管211通过风门232与湿式脱硫塔1的上端连通,水平管211的另一端与其中一弯头212连通,该弯头212水平设置,水平设置的弯头212连通有另一弯头212,该另一弯头212斜向设置且与斜向管213连通,斜向管213的另一端与主管路23连通。优选地,斜向管213与上管段231呈45°设置,即斜向管213靠近上管段231一侧的中心轴线与上管段23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第四夹角a,第四夹角a为45°角。优选地,弯头212的两个端面的夹角为第三夹角γ,第三夹角γ优选为45°角。值得说明的是,斜向管213与上管段231的第四夹角a也可为其它角度,如30-70°。优选地,第一管路21可直接与湿式脱硫塔1的出气口连通,第一管路21也可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1的出气口连通。弯头212的两个端面的第三夹角γ也可为其它角度,如30-70°。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湿式脱硫塔的顶端连通的第一管路;
连通旁路烟道与所述湿式脱硫塔的下端的第二管路;
与烟囱连通的主管路;
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主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管路通过拉杆件与所述主管路连接;
所述主管路通过拉杆件安装,使得所述主管路的延展方向与所述湿式脱硫塔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路的内部设有风门,使得所述主管路被隔设形成上管段和下管段;
所述上管段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烟囱连通;
所述下管段设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使得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下管段共同形成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下管段和所述旁路烟道,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下管段和所述湿式脱硫塔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管段的底端设有清灰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湿式脱硫塔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
所述第一支管靠近所述主管路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干式脱硫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管路靠近所述主管路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路包括水平管、弯头和斜向管;
所述水平管沿垂直于所述湿式脱硫塔的高度方向的水平方向与所述湿式脱硫塔连通,所述斜向管与所述主管路连通,所述水平管与所述斜向管通过所述弯头连通,使得所述斜向管与所述主管路呈角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管通过所述弯头与所述湿式脱硫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路靠近所述湿式脱硫塔一侧的管段设有膨胀节。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支撑烟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路的外侧壁设有加强筋。
CN201921409862.4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Active CN210662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9862.4U CN210662891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9862.4U CN210662891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2891U true CN210662891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9862.4U Active CN210662891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2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0022B (zh) 一种变烟道截面管式空气预热器
CN205403139U (zh) 一种低氮煤粉热水锅炉
CN102679303B (zh) 卧式双锅筒无耐火材料筑炉的高效节能锅炉
CN210662891U (zh) 一种自支撑烟道结构
CN205718426U (zh) 一种回转窑燃烧室
CN205351362U (zh) 火力发电厂中烟道与烟囱的连接机构
CN205717725U (zh) 除油排烟通风设备
CN102042583A (zh) 锅炉的给水加热器
JP3096032B1 (ja) 多重管式煙突を用いた排煙方法
CN213193052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及其烟气处理配套设备
CN204648660U (zh) 立式外循环弯水管锅炉
CN202993915U (zh) 强制风冷管式冷却器
CN203757757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预热器
CN108952304B (zh) 半套筒防腐烟囱
CN202328154U (zh) 新型超临界旋流燃烧器喷口管屏装置
CN101871257A (zh) 住宅楼烟气道废油、废水排泄系统
CN202868701U (zh) 一种具有组装式底座的燃煤工业锅炉层燃炉排
CN214144625U (zh) 一种烟囱外表面防腐施工用平台
CN203501196U (zh) 防止烟道入口烟气对撞的单筒烟囱
CN105444192A (zh) 火力发电厂中烟道与烟囱的连接机构
CN210345767U (zh) 一种房屋用通风管道
CN217383899U (zh) 一种烟气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消白系统
CN204438082U (zh) 火管锅炉用管头插入件
CN102759116A (zh) 一种具有组装式底座的燃煤工业锅炉层燃炉排及组装方法
CN203203258U (zh) 多循环分体立管式的常压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