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8376U -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8376U
CN210658376U CN201920929007.XU CN201920929007U CN210658376U CN 210658376 U CN210658376 U CN 210658376U CN 201920929007 U CN201920929007 U CN 201920929007U CN 210658376 U CN210658376 U CN 210658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foundation pit
piece
deep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90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炯峰
陈顺良
颜明园
严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ang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ang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ang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ang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90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8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8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8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桩孔越深施工难度越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插入深基坑底部的若干主支护桩、滑动连接在主支护桩顶端的主锁紧件以及锚固在深基坑边缘土地上的加固装置,加固装置上连接有拉紧主锁紧件的拉紧件,主支护桩包括若干桩单元,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固定件,主锁紧件可拆卸连接有朝向主锁紧件方向拉紧固定件的连接件;通过固定件连接相邻桩单元,施工时先将一个桩单元打入基坑底部土壤中,然后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两个桩单元的连接处位于主锁紧件下方,然后通过固定件连接两个桩单元,继续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第二个桩单元与基坑顶部平齐,可继续开挖基坑,减少施工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深基坑支护保证底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深基坑支护是对深基坑侧壁以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一种措施。
通常深基坑支护结构多采用桩支护结构,由于基坑较深,普通的预制桩的长度难以满足基坑的深度,所以通常采用搅拌桩,但是施工搅拌桩时需要钻挖桩孔,桩孔越深施工难度越大,导致在基坑较深时,施工难度较大,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具有降低施工难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插入深基坑底部的若干主支护桩、滑动连接在主支护桩顶端的主锁紧件以及锚固在深基坑边缘土地上的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上还连接有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拉紧主锁紧件的拉紧件,所述主支护桩包括若干桩单元,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相邻桩单元的固定件,所述主锁紧件可拆卸连接有朝向主锁紧件方向拉紧固定件的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有朝向主锁紧件方向拉紧相邻的固定件的稳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装置配合拉紧件朝远离基坑的方向拉紧主锁紧件,使得主支护桩顶部始终存在朝向远离基坑方向的拉力,配合主支护桩底部插入基坑底部以获得限制主支护桩运动的作用力,使得主支护桩不易朝向基坑内部倾倒,进而使得主支护桩稳定地支护基坑侧壁,由于加固装置锚固于基坑外的土壤中,无需占用基坑内部空间,不易妨碍施工人员施工操作,使得施工较为方便;通过主支护桩包括若干桩单元,并且通过固定件连接相邻桩单元,使得施工时可先将一个桩单元打入基坑底部土壤中,然后开挖,开挖至桩单元露出三分之二后,可将第二个桩单元抵接在第一个桩单元顶部,然后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两个桩单元的连接处位于主锁紧件下方,然后通过固定件连接两个桩单元,继续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第二个桩单元与基坑顶部平齐,即可继续开挖基坑,使得支护深基坑时,无需一次性打入较长的预制桩,避免了较长的预制桩制备、运输困难的情况,同时也无需一次性钻挖较深的转孔,减少钻挖深孔带来的施工难度,使得基坑开挖的作业难度下降。通过连接件朝向主锁紧件拉紧固定件,使得与主锁紧件相邻的固定件欲发生运动时只能以连接件与主锁紧件的连接点为圆心以连接件为半径做圆周运动,进而使得相邻支护桩连接处欲发生弯折形变时,由于固定件无法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使得相邻支护桩连接处更好地收到固定件的限制作用导致难以弯折,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固定件连接相邻支护桩的稳定性;通过连接件与主锁紧件可拆卸连接,使得打入下一根桩时,通过拆卸连接件即可取消连接件对最靠近主锁紧件的固定件的限制,避免影响打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钢丝绳以及固定连接于钢丝绳两端的第一旋盖,所述第一旋盖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主锁紧件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旋盖螺纹连接的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为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固定连接有设有内螺纹的第一旋盖,使得主锁紧件上的螺纹杆与第一旋盖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第一旋盖即可调节连接件拉紧固定件的松紧度,方便调节,提高了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抱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为抱箍,连接性较为稳定,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箍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接件远离主锁紧件一端的第一旋盖与固定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远离主锁紧件一端的第一旋盖与抱箍上的固定杆螺纹连接,连接力强,调节方便,受力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锁紧件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在基坑边缘土地上的抵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锁紧件上的抵接板抵接在基坑边缘土地上,使得基坑边缘土地的受力面积均匀,减少基坑边缘土地土壤的崩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与主支护桩垂直,所述拉紧件与抵接板平行且抵接在抵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板垂直于主支护桩,拉紧件平行于抵接板并且抵接在抵接板上,使得拉紧件更稳定地垂直于主支护桩,进而减少了拉紧件在支护桩上产生沿竖直方向的作用以导致支护桩与基坑底部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锁紧件开有锁紧孔,所述主支护桩通过锁紧孔贯穿于主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支护桩通过锁紧孔贯穿于主锁紧件,使得主支护桩更好的限制在主锁紧件中,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锁紧件内设有滚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主锁紧件内有滚动件,减少主支护桩与主锁紧件的接触面积,使得主锁紧件与桩单元之间的摩擦力下降,使得打桩作业更为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若干副支护桩,所述副支护桩与若干主支护桩间隔设置,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支护桩以及与该主支护桩相邻的副支护桩的支护板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支护桩以及与该主支护桩相邻的副支护桩的支护板组,使得主支护桩与副支护桩连接稳定性较好,使得副支护桩无须连接加固装置,节约成本,降低施工的难度,增加施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支护桩顶部滑动连接有副锁紧件,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锁紧件以及与该主锁紧件相邻的副锁紧件的锁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锁紧件以及与该主锁紧件相邻的副锁紧件的锁紧板,增加了主锁紧件与副锁紧件的稳定性,使得副支护桩无须连接加固装置,节约施工的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件连接相邻桩单元,使得施工时可先将一个桩单元打入基坑底部土壤中,然后开挖,开挖至桩单元露出三分之二后,可将第二个桩单元抵接在第一个桩单元顶部,然后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两个桩单元的连接处位于主锁紧件下方,然后通过固定件连接两个桩单元,继续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第二个桩单元与基坑顶部平齐,即可继续开挖基坑,使得支护深基坑时,无需一次性打入较长的预制桩,避免了较长的预制桩制备、运输困难的情况;
2.通过抵接板垂直于主支护桩,拉紧件平行于抵接板并且抵接在抵接板上,使得拉紧件更稳定地垂直于主支护桩,进而减少了拉紧件在支护桩上产生沿竖直方向的作用以导致支护桩与基坑底部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
3.通过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锁紧件以及与该主锁紧件相邻的副锁紧件的锁紧板,增加了主锁紧件与副锁紧件的稳定性,使得副支护桩无须连接加固装置,节约施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加固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基坑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实施例2的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支护桩;101、主锁紧件;102、滚动件;103、滚珠;104、副支护桩;2、加固装置;3、固定件;301、抱箍;302、支撑杆;4、连接件;401、钢绳;402、第一旋盖;403、螺纹杆;5、支护板组;501、第一护板;502、支护杆;6、副锁紧件;601、锁紧板;602、抵接板;603、拉紧件;604、第二旋盖;605、固定块;606、钢丝绳;7、锁定板;701、第一锁板;702、第二锁板;703、第三锁板;8、凹槽组;801、第一凹槽;802、第二凹槽;803、第三凹槽;804、第四凹槽;9、转动杆组;901、蜗杆;902、蜗轮;903、转动把手;904、凸块;905、锚固杆;906、锚固绳;907、第一转杆;908、第二转杆;909、锁定装置;10、柔性件;1011、拉绳;1012、螺纹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参照图1及图5,包括插入深基坑底部的若干主支护桩1、滑动连接在主支护桩1顶端的主锁紧件101以及锚固在深基坑边缘土地上的加固装置2,主支护桩1竖直放置,主支护桩1包括若干桩单元,主锁紧件101呈类长方体状,主锁紧件101开有主锁紧孔(图中未标出),主锁紧孔的内壁上嵌有滚动件102,滚动件102为滚珠103,主支护桩1通过主锁紧孔贯穿于主锁紧件101。
参照图1以及图5,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相邻桩单元的固定件3,固定件3为抱箍301,抱箍301处于相邻桩单元的连接处,抱箍301靠近主锁紧件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2,支撑杆302上设有螺纹,支撑杆302竖直延伸。
参照图1以及图2,主锁紧件101可拆卸连接有朝向主锁紧件101方向拉紧固定件3的连接件4,连接件4包括钢绳401以及固定连接于钢绳401两端的第一旋盖402,第一旋盖402内设有内螺纹,主锁紧件101底部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旋盖402螺纹连接的螺纹杆403,螺纹杆403竖直延伸,第一旋盖402与支撑杆302螺纹连接。
参照图1以及图2,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若干副支护桩104,若干副支护桩104与若干主支护桩1间隔设置,副支护桩104插入在深基坑底部,副支护桩104竖直延伸,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支护桩1以及与该主支护桩1相邻的副支护桩104的若干支护板组5,支护板组5呈长方体形,支护板组5包括第一护板501,第一护板501垂直于主支护桩1并且在相邻固定件3之间,第一护板501上开有支护孔(图中未示出),第一护板501上有若干支护杆502,支护杆502穿过支护孔与主支护桩1或副支护桩104螺纹连接,支护板组5还包括第二护板(图中未示出),第二护板与第一护板501结构一致不再累述。固定件3连接有朝向主锁紧件101方向拉紧相邻的固定件3的稳固件(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5,副支护桩104顶部滑动连接有副锁紧件6,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锁紧件101以及与该主锁紧件101相邻的副锁紧件6的锁紧板601,锁紧板601与支护板组5形状一样,锁紧板601呈长方形,锁紧板601沿支护板组5长度方向延伸。
主锁紧件101顶端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在基坑边缘土地上的抵接板602,抵接板602朝向基坑边缘土地延伸,抵接板602呈长方体状。抵接板602与主支护桩1垂直,拉紧件603与抵接板602平行且抵接在抵接板602上。
参照图3,加固装置2还包括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拉紧主支护桩1的拉紧件603,拉紧件603螺纹连接与主支护桩1相邻的固定块605,拉紧件603设置方向沿固定块605长度方向延伸,拉紧件603包括钢丝绳606和固定连接在钢丝绳606上的第二旋盖604。
参照图3以及图4,固定块605呈长方体状,固定块605沿长度方向的端部朝向相邻固定块605,固定块605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组,固定板组包括沿固定块605宽度方向依次分布且均与固定块605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锁板701、第二锁板702以及第三锁板703,第一锁板701与第二锁板702之间留有间隙,第二锁板702与第三锁板703之间留有间隙,固定板组上开设有凹槽组8,第一锁板701朝向第二锁板702的侧壁上开有第一凹槽801 ,第二锁板702朝向第一锁板701的侧壁上开有第二凹槽802,第二锁板702朝向第三锁板703的侧壁上开有第三凹槽803,第三锁板703朝向第二锁板702的侧壁上开有第四凹槽804。
第一凹槽801 、第二凹槽802、第三凹槽803以及第四凹槽804均与固定块605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凹槽801 、第二凹槽802、第三凹槽803以及第四凹槽804远离固定块605的端部均与外界连通。
参照图3以及图4,固定块605长度方向的两端还转动连接有转动杆组9,转动杆组9包括位于第一锁板701与第二锁板702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一转杆907以及位于第二锁板702与第三锁板703之间的间隙中的第二转杆908。
第一转杆907以及第二转杆908上均开有外螺纹,第一转杆907以及第二转杆908朝向固定块60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图中未示出),卡环外径大于第一转杆907以及第二转杆908的外径。
固定块605长度方向的端部上开有两个分布位于第一锁板701与第二锁板702之间以及第二锁板702与第三锁板703之间的转动孔(图中未示出),第一转杆907插在转动孔中转动,转动孔内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图中未示出),限位环抵接在卡环远离固定块605中心的一侧板面上以限制第一转杆907以及第二转杆908脱离固定块605。
相邻固定块605之间连接有拉紧件603,拉紧件603包括钢丝绳606以及分别固定连接于钢丝绳606两端的旋盖,两个旋盖分别与相邻的固定块605上的第一转杆907或第二转杆908螺纹连接。
旋盖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的凸块904,两个凸块904分别嵌于第一凹槽801 与第二凹槽802或第三凹槽803与第四凹槽804中滑动。
加固装置2还包括螺纹连接在最靠近主支护桩1的固定块605上的柔性件10,柔性件10为钢丝缠绕而成的拉绳1011,拉绳10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盖1012,螺纹盖1012与第一转杆907或第二转杆908螺纹连接。
参照图3以及图4,在第一转杆907上转动连接有锁定装置909,锁定装置909包括贯穿第一锁板701的蜗杆901,蜗杆901方向与第一转杆907长度方向垂直,第一转杆907上靠近转动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902,蜗杆901与蜗轮902啮合,第一锁板701远离第一转杆907的一侧上设有转动把手903,转动把手903固定连接于蜗杆901靠近第一锁板701的一端。
转动杆组9上远离蜗轮90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二旋盖604,第二旋盖604靠近锁定板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块904,凸块904沿凹槽组8滑动,钢丝绳606两端连接第二旋盖604。
固定块605上的开有六个螺纹孔,固定装置包括通过螺纹孔以螺纹连接在固定块605上的螺纹杆403,螺纹杆403垂直于基坑边缘,螺纹杆403穿过螺纹孔插入基坑边缘内。
本实施例的工况以及原理如下:
首先将固定块605铺设在基坑边缘的土壤上,然后打入固定装置,使得固定装置贯穿固定块605并插入基坑边缘的土壤中,然后通过拉紧件603连接相邻固定块605并通过旋转蜗杆901以驱动第一转杆907或第二转杆908旋转进而使得拉紧件603紧绷,以使得加固装置2锚固在基坑边缘上。
然后利用打桩机先将一个桩单元穿过主锁紧件101打入基坑底部土壤中,然后开挖,开挖至桩单元露出三分之二后,可将第二个桩单元抵接在第一个桩单元顶部,然后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两个桩单元的连接处位于主锁紧件101下方,然后通过固定件3连接两个桩单元,继续打入第二个桩单元至第二个桩单元与基坑顶部平齐,即可继续开挖基坑。
若干主支护桩1打入到土壤内部后,再将若干副支护桩104打入土壤内,使得副支护桩104靠着主支护桩1,主支护桩1间至多打五根副支护桩104,再利用支护杆502穿过支护孔将支护杆502组螺纹连接在主支护桩1与副支护桩104上,使得主支护桩1与副支护桩104较为稳定。
通过加固装置2配合拉紧件603朝远离基坑的方向拉紧主锁紧件101,使得主支护桩1顶部始终存在朝向远离基坑方向的拉力,配合主支护桩1底部插入基坑底部以获得限制主支护桩1运动的作用力,使得主支护桩1不易朝向基坑内部倾倒,进而使得主支护桩1稳定地支护基坑侧壁。
通过利用支护板组5连接主支护桩1以及与该主支护桩1相邻的副支护桩104,第一护板501上的支护杆穿过支护孔使得抵接在主支护桩1以及与该主支护桩1相邻的副支护桩104,使得主支护桩1与副支护桩104形成一个整体。
同时利用锁紧板601螺纹连接主锁紧件101以及与该主锁紧件101相邻的副锁紧件6,使得主锁紧件101与副锁紧件6形成整体。
利用加固装置2锚固在深基坑边缘土地上,利用拉紧件603连接加固装置2与主锁紧件101,通过拉紧件603上两端的第二旋盖604螺纹连接于固定块605侧边上的转动杆组9,外部力量转动转动把手903带动蜗杆901转动,使得转动柱上的涡轮也发生转动,从而转动杆组9上的螺纹连接于第二旋盖604,第二旋盖604上的凸块904在凹槽组8内滑动,使得转动杆组9与拉紧件603不易脱离,使得加固装置2更加稳定。
当加固装置2较多的情况下,使得加固装置2锚固在深基坑边缘土地上作用力更强,可使得加固装置2拉紧主锁紧件101,进而使得基坑边缘土地的土壤更加密实,基坑更加稳定,不易使得基坑产生坍塌。
实施例2: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6,加固装置2为插在基坑边缘土地上的若干根锚固杆905,锚固杆905与基坑边缘土地水平面垂直,锚固杆905插入基坑边缘土地,拉紧件为锚固绳906,锚固绳906缠绕在锚固杆905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插入深基坑底部的若干主支护桩(1)、滑动连接在主支护桩(1)顶端的主锁紧件(101)以及锚固在深基坑边缘土地上的加固装置(2),所述加固装置(2)上还连接有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拉紧主锁紧件(101)的拉紧件(603),所述主支护桩(1)包括若干桩单元,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相邻桩单元的固定件(3),所述主锁紧件(101)可拆卸连接有朝向主锁紧件(101)方向拉紧固定件(3)的连接件(4),所述固定件(3)连接有朝向主锁紧件(101)方向拉紧相邻的固定件(3)的稳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4)包括钢丝绳(401)以及固定连接于钢丝绳(401)两端的第一旋盖(402),所述第一旋盖(402)内设有内螺纹,所述主锁紧件(101)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旋盖(402)螺纹连接的螺纹杆(4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3)为抱箍(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抱箍(30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接件(4)远离主锁紧件(101)一端的第一旋盖(402)与固定杆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锁紧件(101)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在基坑边缘土地上的抵接板(6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抵接板(602)与主支护桩(1)垂直,所述拉紧件(603)与抵接板(602)平行且抵接在抵接板(60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锁紧件(101)开有锁紧孔,所述主支护桩(1)通过锁紧孔贯穿于主锁紧件(1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锁紧件(101)内设有滚动件(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若干副支护桩(104),所述副支护桩(104)与若干主支护桩(1)间隔设置,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支护桩(1)以及与该主支护桩(1)相邻的副支护桩(104)的支护板组(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副支护桩(104)顶部滑动连接有副锁紧件(6),所述深基坑支护结构还包括连接主锁紧件(101)以及与该主锁紧件(101)相邻的副锁紧件(6)的锁紧板(601)。
CN201920929007.XU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0658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9007.XU CN210658376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9007.XU CN210658376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8376U true CN210658376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2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9007.XU Active CN210658376U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83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1209A (zh) * 2020-11-27 2021-03-02 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1209A (zh) * 2020-11-27 2021-03-02 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CN112431209B (zh) * 2020-11-27 2021-12-07 上海金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4810B2 (en) Ground mounting assembly
KR101302743B1 (ko) 벽체말뚝용 피에이치씨 파일과 이를 이용한 흙막이벽체의 시공방법
CN212026272U (zh) 一种复合型拉森钢板桩基坑支护结构
KR100911863B1 (ko) 태양전지판 설치용 기초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CN110820793A (zh) 一种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复合基础及施工方法
CN210658376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KR101177396B1 (ko) 스파이럴 파일 고정식 기초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113756637B (zh) 接地安装组件
JP6632028B2 (ja) コンクリート組立擁壁
CN112609705A (zh) 适用于浅水软土基坑的钢板桩支护体系及支护方法
KR100472795B1 (ko) 지반굴착장치의 신축케이싱로드
CN210658375U (zh) 一种抗变形的基坑支护结构
JP2743264B2 (ja) 擁壁の築造構造
KR101297679B1 (ko) 와이어를 이용한 자립식 가시설 구조 및 그 공법
CN111893999B (zh) 废弃斜桩的拔桩导向架及拔桩方法
CN114438998A (zh)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钢管桩嵌岩施工工艺
CN113293771A (zh) 一种组合式钢板锚固体
CN114263187A (zh) 一种基坑底板传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17197910A (ja) 土留壁構造の構築方法および土留壁構造
CN219772979U (zh) 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
CN214245742U (zh) 一种深层混合加筋水泥土锚固桩
CN114396073B (zh) 煤场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煤场结构
CN214940185U (zh) 具有监测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5387364B (zh) 深水嵌岩组合式轻型围堰施工方法
CN115182359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