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6153U -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6153U
CN210656153U CN201921624048.4U CN201921624048U CN210656153U CN 210656153 U CN210656153 U CN 210656153U CN 201921624048 U CN201921624048 U CN 201921624048U CN 210656153 U CN210656153 U CN 210656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chamber
plateau
micro
pressur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240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其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oway Oxyge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oway Oxyge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oway Oxyge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oway Oxyge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240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6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6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6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包括舱体、制氧机和设置在舱体内与制氧机连通的氧气弥散终端,制氧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依次连通有过滤装置、无油空压机和分子筛,无油空压机和分子筛均连接在控制器上,分子筛上连接有氧气输出接口和排氮口,无油空压机通过分子筛之间连接有消声器;氧气弥散终端包括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口与氧气输出接口连接,三通管的另两端口分别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与弥散结构、吸氧结构连接,弥散结构包括过滤网和实现氧气弥散的风扇,供氧装置包括第一加湿装置和设置在第一加湿装置上用于与鼻吸装置连接的接口。其可避免使用者多而鼻罩不够的情况,且噪声小。

Description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氧舱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原环境低压、缺氧,长期处于平原环境的人进入高原后会因为缺氧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轻则呼吸不畅,重则会出现窒息问题。为了缓解人们不适,高原地区很多位置都设置有供氧场所。现有的供氧场所采用的是鼻罩,若一个吸氧场所的吸氧人比较多,则会造成鼻罩使用不够的情况,影响使用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包括舱体、制氧机和设置在舱体内与制氧机连通的氧气弥散终端,
所述制氧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依次连通有过滤装置、无油空压机和分子筛,所述无油空压机和分子筛均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分子筛上连接有氧气输出接口和排氮口,所述无油空压机通过分子筛之间连接有消声器;
所述氧气弥散终端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口与氧气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口分别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与弥散结构、吸氧结构连接,所述弥散结构包括过滤网和实现氧气弥散的风扇,所述吸氧结构包括第一加湿装置和设置在第一加湿装置上用于与鼻吸装置连接的接口。
本方案的试验舱用于提供人们吸氧所用,弥散终端为室内环境增氧,人们进入该环境即可,不需要佩戴鼻罩即可减缓高原缺氧症状。弥散终端不仅可为室内供氧,且通过三通阀进行氧气分流,可为吸氧结构供氧,满足缺氧严重的人使用。制氧机采用无油空压机,节能环保,不含油成分,可避免压缩对空气的二次污染,提高制氧机的氧气质量;且在无油空压机通过分子筛之间连接有消声器,利用消声器对无油空压机的噪声进行消除,减小使用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舱体包括设备舱、过渡舱和与过渡舱连通的吸氧舱,所述制氧机置于设备舱中,所述氧气弥散终端置于吸氧舱内。将制氧机和氧气弥散终端分别置于不同的舱体中,可以隔绝噪音,避免高噪声带给高原反应者的不适。人经过渡舱进入吸氧舱,过渡舱的设置避免氧气过渡散失。
进一步的,设备舱、过渡舱和与吸氧舱均包括方形框架,框架四周设置有侧板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侧板成波纹状,一侧板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结构。本方案的舱体侧板采用波纹结构,由于舱体内设置有供氧,内气压略大于舱外气压,波纹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形,在保证舱体耐压强度的同时,可大大减小侧壁的厚度,减小舱体的重量,减小成本。
进一步的,侧板包括波峰面、与波峰面平行的波谷面和连接在波峰面与波谷面之间的过渡连接面,所述过渡连接面与波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80度且大于20度。侧板采用上述瓦楞板的结构,波峰面、波谷面成平直结构,相比于弧形的波纹状,便于与框架的连接。过渡连接面与波峰面之间不宜采用垂直结构,其浪费材料,相同的长度的侧板,两者相垂直时其所需板材长度长;两者之间的夹角也不宜过小,过小时与现有的平面结构无异,耐压强度不高。
作为优选,所述消声器包括消声器本体和置于消声器本体内与消声器本体之间构成隔腔的内管,所述内管中设置有多个与内管同轴设置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一端固定在内管上且另一端直径逐渐减小,所述隔腔中设置与消声棉。本方案的消声器的内胆中通过设置多个分隔件将内胆腔分隔成多个腔体,无油空压机输出的空气进入消声器的内筒中后,在分隔成的不同腔体内分解消声,提高消声的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多个高原中度患者使用,所述接口有多个,接口通过连接软管与鼻吸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软管上设置有开关部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试验舱用于提供人们吸氧所用,制氧机为室外机,弥散终端为室内环境增氧,人们进入该环境即可,不需要佩戴鼻罩即可减缓高原缺氧症状,避免使用者多而鼻罩不够的情况。
2、本方案的制氧机采用无油空压机,节能环保,不含油成分,可避免压缩对空气的二次污染,提高制氧机的氧气质量;且在无油空压机通过分子筛之间连接有消声器,利用消声器对无油空压机的噪声进行消除,减小使用噪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氧机的原理图。
图3为氧气弥散终端原理图。
图4为侧板的剖视图。
图5为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舱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包括舱体1、制氧机2和设置在舱体内与制氧机连通的氧气弥散终端,
制氧机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依次连通有过滤装置22、无油空压机23和分子筛25,所述无油空压机23和分子筛25均连接在控制器26上,所述分子筛25上连接有氧气输出接口251和排氮口252,所述无油空压机通过分子筛之间连接有消声器24;
氧气弥散终端包括三通管31,三通管31的一端口与氧气输出接口251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口分别通过第一阀门331、第二阀门332与弥散结构、吸氧结构连接,所述弥散结构包括过滤网和实现氧气弥散的风扇,所述吸氧结构包括第一加湿装置和设置在第一加湿装置上用于与鼻吸装置连接的接口。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本实施例公开一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舱体包括设备舱51、过渡舱52和与过渡舱52连通的吸氧舱53,所述制氧机置于设备舱中,所述氧气弥散终端置于吸氧舱内。设备舱51、过渡舱52和与吸氧舱53均包括方形框架11,所述框架11四周设置有侧板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侧板成波纹状,一侧板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结构12。如图4所示,侧板包括波峰面112、与波峰面112平行的波谷面111和连接在波峰面与波谷面之间的过渡连接面113,所述过渡连接面与波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80度且大于20度。
制氧机设置在设备舱51,实现噪音隔离。消声器可采用现有结构实现,也可采用如图5所示的结构:包括消声器本体41和置于消声器本体41内与消声器本体之间构成隔腔的内管42,所述内管42中设置有多个与内管同轴设置的分隔件43,所述分隔件43的一端固定在内管上且另一端直径逐渐减小,所述隔腔中设置消声棉44。消声器两端通过法兰与无油空压机3通过分子筛5连接。分隔件上设置有消声层,消声层可采用现有的消声材料。消声器的内胆中通过设置多个分隔件将内胆腔分隔成多个腔体,无油空压机输出的空气进入消声器的内筒中后,在分隔成的不同腔体内分解消声,提高消声的效果。
氧气弥散终端置于舱体内,可置于舱体内部顶上,氧气经风扇煽动后实现舱内弥散。为了实现多人高浓度氧气吸入,接口有多个,接口通过连接软管与鼻吸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软管上设置有开关部件。鼻吸装置为一次性鼻吸管、耳蜗式鼻吸管或者吸氧面罩。
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检测舱内环境氧浓度的氧浓度监测装置。过滤装置一侧还可设置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连接在控制器上且受控制器的控制。负离子发生器也可采用现有市面上常规的型号,实现与控制的连接。氧浓度监测装置实现室内氧浓度的监测,还可在控制器上连接显示器,实现氧浓度的显示,以便于实现对氧气浓度的控制。控制器在设备吸氧舱53舱壁上,可显示吸氧舱制氧机运行状态、控制设备舱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制氧机的开启与关闭;显示试验舱内的氧气浓度,可设定氧气浓度上下限,到达下限设备舱电磁阀自动开启供氧,到达上限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供氧。氧气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可采用现有市面上常规的型号,其连接关系也是现有常熟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制氧机和设置在舱体内与制氧机连通的氧气弥散终端,
所述制氧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依次连通有过滤装置、无油空压机和分子筛,所述无油空压机和分子筛均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分子筛上连接有氧气输出接口和排氮口,所述无油空压机通过分子筛之间连接有消声器;
所述氧气弥散终端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口与氧气输出接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口分别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与弥散结构、吸氧结构连接,所述弥散结构包括过滤网和实现氧气弥散的风扇,所述吸氧结构包括第一加湿装置和设置在第一加湿装置上用于与鼻吸装置连接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包括设备舱、过渡舱和与过渡舱连通的吸氧舱,所述制氧机置于设备舱中,所述氧气弥散终端置于吸氧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过渡舱和与吸氧舱均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框架四周设置有侧板且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和底板,所述侧板成波纹状,一侧板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波峰面、与波峰面平行的波谷面和连接在波峰面与波谷面之间的过渡连接面,所述过渡连接面与波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80度且大于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包括消声器本体和置于消声器本体内与消声器本体之间构成隔腔的内管,所述内管中设置有多个与内管同轴设置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一端固定在内管上且另一端直径逐渐减小,所述隔腔中设置与消声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有多个,接口通过连接软管与鼻吸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软管上设置有开关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检测舱内环境氧浓度的氧浓度监测装置。
CN201921624048.4U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Active CN210656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4048.4U CN210656153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24048.4U CN210656153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6153U true CN21065615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24048.4U Active CN210656153U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6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22983U (zh) 一种呼吸内科防感染隔离装置
CN106237466A (zh) 无创高水平呼吸装置
CN210656153U (zh) 一种高原微压试验舱供氧系统
CN106693134A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机
CN106072920A (zh) 一种立体送风防护口罩
WO2018014292A1 (zh) 健身器材及其制氧雾化系统
CN205698790U (zh) 一种医疗呼吸机
CN205884737U (zh) 一种立体送风防护口罩
CN105213138A (zh) 一种空气氧气双功能治疗舱
CN205126668U (zh) 一种空气氧气双功能治疗舱
CN213141406U (zh) 一种适用于吸氧患者外出携带的便携制氧机
CN214633290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CN202961556U (zh) 正压氧气呼吸器
CN203417382U (zh) 用于微型医用制氧装置的脉冲供氧装置
CN208436275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呼吸面罩
CN112426605A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WO2017210882A1 (zh) 一种具有制氧功能的跑步机
CN209187331U (zh) 一种高压氧舱内人工气道专用管路系统
CN204798534U (zh) 高效人工呼吸器
CN215780695U (zh) 一种呼吸机及其水箱
CN215426724U (zh) 一种一体式正负压呼吸器
CN215608513U (zh) 一种带气液分离器的麻醉机
CN220002628U (zh) 一种便携式制氧呼吸机
CN219043027U (zh) 一种辅助呼吸装置
CN214854499U (zh) 一种电动送风和含负氧气体高洁净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