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5313U -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5313U
CN210655313U CN201921602642.3U CN201921602642U CN210655313U CN 210655313 U CN210655313 U CN 210655313U CN 201921602642 U CN201921602642 U CN 201921602642U CN 210655313 U CN210655313 U CN 210655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base
polyester bottle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26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元冰
尹江静
于磊
邵会
刘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lu Chemical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lu Chemical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lu Chemical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lu Chemical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26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5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5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5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涉及高分子塑料材料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两绳子,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内部套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的内部套接有第三套筒,第三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固定环板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袋,编织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紧口,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充气嘴,充气嘴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一编织袋,编织袋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气囊柱,气囊柱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气囊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柱和气囊支架能够将该装置支撑起来,使编织袋中内部出现阻隔物,避免编织袋内部的聚酯瓶片因堆叠而压实。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塑料材料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聚酯压实的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我们生活中的大多塑料瓶都是聚酯材料,属于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在对回收的聚酯瓶片储存环节中,为了便于下一环节对聚酯瓶片的加工处理,应避免聚酯瓶片被压实,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止聚酯压实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通过充气嘴和进气管向气囊柱和气囊支架内充入空气,气囊柱和气囊支架能够将该装置支撑起来,同时使编织袋中内部出现阻隔物,避免编织袋内部的聚酯瓶片因堆叠而压实,通过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能够避免外力从侧面挤压编织袋内部的聚酯瓶片,解决了现有的聚酯被压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包括底座和两绳子,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套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套接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
所述固定环板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袋,所述编织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紧口,所述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充气嘴,所述充气嘴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气囊柱,所述气囊柱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气囊支架;
两所述绳子的一端贯穿固定环板且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所述绳子贯穿固定环板的部分位于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第三套筒与编织袋之间的空隙中,两所述绳子均匀分布在固定环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的形状均为圆台,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卡在第一套筒的内上部,所述第三套筒的底部卡在第二套筒的内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袋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嵌入到底座的内部,所述气囊柱的一端贯穿底座的上表面和编织袋的底部且位于编织袋的内部。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气囊支架的四个端面均与编织袋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嘴和进气管向气囊柱和气囊支架内充入空气,气囊柱和气囊支架能够将该装置支撑起来,同时使编织袋中内部出现阻隔物,避免编织袋内部的聚酯瓶片因堆叠而压实。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能够避免外力从侧面挤压编织袋内部的聚酯瓶片,通过绳子能够将收紧口系紧,并能适应不同的填料高度,解决了现有的聚酯瓶片被压实的问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存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环板,2-底座,3-第一套筒,4-第二套筒,5-第三套筒,6-收紧口,7-绳子,8-充气嘴,9-气囊柱,10-气囊支架,11-编织袋,12-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包括底座2和两绳子7,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3,第一套筒3的内部套接有第二套筒4,第二套筒4的内部套接有第三套筒5,第三套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1;
固定环板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袋11,编织袋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紧口6,底座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充气嘴8,充气嘴8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一进气管12,进气管1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气囊柱9,气囊柱9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气囊支架10;
两绳子7的一端贯穿固定环板1且与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如图2和3所示,两绳子7贯穿固定环板1的部分位于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以及第三套筒5与编织袋11之间的空隙中,两绳子7均匀分布在编织袋1的上表面。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和第三套筒5的形状均为圆台,第二套筒4的底部卡在第一套筒3的内上部,第三套筒5的底部卡在第二套筒4的内上部。
其中如图2所示,编织袋11的底部与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编织袋12嵌入到底座2的内部,气囊柱9的一端贯穿底座2上表面和编织袋11的底部且位于编织袋11的内部,若干气囊支架10的四个端面均与编织袋11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该装置时,将充气装置的输出端与充气嘴8连通,通过进气管12将气体充入到气囊柱9和气囊支架10中,气囊柱9和气囊支架10会将编织袋11支撑起来,由于固定环板1的内表面与编织袋11的顶端固定,所以第三套筒5和第二套筒4会在固定环板1的带动下上升,第二套筒4的底部卡在第一套筒3的内上部,第三套筒5的底部卡在第二套筒4的内上部,通过收紧口6向编织袋11内部倒入聚酯瓶片,当装满时,通过两绳子7将收紧口6系紧,当该装置未装满时,通过充气嘴8使气囊柱9和气囊支架10中的气体适量放出,接着向下用力按压固定环板1并绷紧两绳子7,通过两绳子7将收紧口6系紧,能够适用不同的填料高度,避免占用空间,使用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包括底座(2)和两绳子(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3),所述第一套筒(3)的内部套接有第二套筒(4),所述第二套筒(4)的内部套接有第三套筒(5),所述第三套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1);
所述固定环板(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编织袋(11),所述编织袋(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紧口(6),所述底座(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充气嘴(8),所述充气嘴(8)一端固定连通有一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1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气囊柱(9),所述气囊柱(9)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若干气囊支架(10);
两所述绳子(7)的一端贯穿固定环板(1)且与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绳子(7)贯穿固定环板(1)的部分位于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以及第三套筒(5)与编织袋(11)之间的空隙中,两所述绳子(7)均匀分布在固定环板(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和第三套筒(5)的形状均为圆台,所述第二套筒(4)的底部卡在第一套筒(3)的内上部,所述第三套筒(5)的底部卡在第二套筒(4)的内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11)的底部与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12)嵌入到底座(2)的内部,所述气囊柱(9)的一端贯穿底座(2)的上表面和编织袋(11)的底部且位于编织袋(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气囊支架(10)的四个端面均与编织袋(11)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1921602642.3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Active CN210655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642.3U CN210655313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642.3U CN210655313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5313U true CN21065531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7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2642.3U Active CN210655313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53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386A (zh) * 2020-08-04 2020-10-16 杭州心米商贸有限公司 生物质材料开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386A (zh) * 2020-08-04 2020-10-16 杭州心米商贸有限公司 生物质材料开袋设备
CN111776386B (zh) * 2020-08-04 2021-07-20 刘水玉 生物质材料开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55313U (zh) 一种防止聚酯瓶片压实的装置
US10518933B2 (en) Stackable plastic container
US7559431B2 (en)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for liquid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inner plastic container of the transport and storage container
CN1116603A (zh) 容器的开闭装置
CN106104776A (zh) 脱模膜、其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封装体的制造方法
CN1113622C (zh) 固定垫
CN1636833A (zh) 可收缩的容器
JP5283437B2 (ja)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
CN207550442U (zh) 漂浮式水面光伏阵列用的浮筒以及水面光伏电站
CN102596748B (zh) 复合容器
US8191723B2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a flowable product
CN1242901C (zh) 绝热杯
CN207211835U (zh) 一种整体卫浴底盘连接结构
US20110103719A1 (en) Twist collapsible bag
CN201545242U (zh) 一种充气垃圾篓
CN210590897U (zh) 一种易撕复合阻隔膜及包装盒
KR20220039804A (ko) 적층 박리 용기
CN203654810U (zh) 充气按摩水池
CN217625217U (zh) 一种包裹性强的包装泡沫盒
CN220663264U (zh) 一种可折叠瓶子
CN217146932U (zh) 一种高阻隔包装膜袋
CN212864103U (zh) 一种胶水分装定位装置
CN218770014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注液孔的孔塞
CN217261322U (zh) 一种高色泽环保eb瓦箱
CN213393515U (zh) 一种带有背胶的垫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