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4476U -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4476U
CN210654476U CN201921066606.XU CN201921066606U CN210654476U CN 210654476 U CN210654476 U CN 210654476U CN 201921066606 U CN201921066606 U CN 201921066606U CN 210654476 U CN210654476 U CN 210654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x body
straight edge
edg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66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沧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YANG PLASTIC METALS PRODUCTS CO Ltd QUANZHOU
Original Assignee
MEIYANG PLASTIC METALS PRODUCTS CO Ltd QUAN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YANG PLASTIC METALS PRODUCTS CO Ltd QUANZHOU filed Critical MEIYANG PLASTIC METALS PRODUCTS CO Ltd QUANZHOU
Priority to CN2019210666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4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4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4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包括盒盖、外盒体和第一内盒体,外盒体设有第一环形支撑台阶,第一环形支撑台阶的外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内直沿;第一内盒体设有第一支撑沿,第一支撑沿包括共同构成第一环状沟槽的第一内槽壁、槽底壁和第一外槽壁,槽底壁的外周沿向上延伸依次形成有分别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的第一弹性支撑壁和第一顶持壁,第一弹性支撑壁和第一顶持壁共同构成第一外槽壁,第一顶持壁与第一内直沿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第一顶持壁顶持于第一内直沿,并且第一顶持壁发生形变至第一顶持壁与第一内直沿面面贴合。通过第一顶持壁与第一内直沿之间的过盈配合,第一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实现顶持密封,面面贴合密封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容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密封容器,比如专利号为201220123152.7的专利公开的一种全密封超薄食品容器,包括合盖、外盒体和内盒体,内盒体支撑沿(即盒口外翻沿)嵌套于外盒体的环形支撑台阶上,由于内盒体的支撑沿结构造型的因素,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未能实现密封套接,外盒体内部被内盒体分隔形成的不同腔室之间无法实现各自密封。这样,不同腔室(分别用于盛装饭、菜等)之间会发生串味、甚至在晃动后菜汤汁洒混于饭内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实现密封连接的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包括密封盖合在一起的盒盖和敞口的外盒体,以及嵌套于所述外盒体内,并且高度小于所述外盒体的第一内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环形支撑台阶,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台阶的外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内直沿;所述第一内盒体的外周部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内盒体架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台阶上的第一支撑沿,所述第一支撑沿包括共同构成开口朝上的第一环状沟槽的第一内槽壁、槽底壁和第一外槽壁,所述第一内槽壁和所述第一外槽壁围设于所述槽底壁沿槽宽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外槽壁位于所述第一内槽壁的外侧,所述槽底壁的外周沿向上延伸依次形成有分别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的第一弹性支撑壁和第一顶持壁,所述第一弹性支撑壁和所述第一顶持壁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外槽壁,所述第一顶持壁与所述第一内直沿之间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顶持壁顶持于所述第一内直沿,并且所述第一顶持壁发生形变至所述第一顶持壁与所述第一内直沿之间面面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支撑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于30°,所述第一顶持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状沟槽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叠式组合密封容器还包括第二内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二环形支撑台阶,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台阶的外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内直沿;所述第二内盒体的外周部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二内盒体架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台阶上的第二支撑沿,所述第二支撑沿包括槽顶壁和第二外槽壁,所述槽顶壁的外周沿向下延伸依次形成有分别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的第二弹性支撑壁和第二顶持壁,所述第二弹性支撑壁和所述第二顶持壁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外槽壁,所述第二顶持壁与所述第二内直沿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并且所述第二顶持壁发生形变至所述第二顶持壁与所述第二内直沿之间面面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支撑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于30°,所述第二顶持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台阶位于所述外盒体的中腰部,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台阶位于所述外盒体的敞口端,所述第二内盒体形成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形成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内盒体的底面相持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顶持壁与第一内直沿之间的过盈配合,第一顶持壁发生形变,最终第一顶持壁与第一内直沿之间面面贴合在一起。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实现密封套接,并且密封性能好。
进一步地,通过第二顶持壁与第二内直沿之间的过盈配合,第二顶持壁发生形变,最终第二顶持壁与第二内直沿之间面面贴合在一起。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实现密封套接,并且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方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盒盖-1; 外盒体2;
第一环形支撑台阶-21; 第一内直沿-22;
第二环形支撑台阶-23; 第二内直沿-24;
第一内盒体-3; 第一支撑沿-31;
第一环状沟槽-32; 第一内槽壁-311;
槽底壁-312; 第一外槽壁-313;
第一弹性支撑壁-3131; 第一顶持壁-3132;
加强筋-33; 第二内盒体-4;
第二支撑沿-41; 第二环状沟槽-42;
第二内槽壁-411; 槽顶壁-412;
第二外槽壁-413; 第二弹性支撑壁-4131;
第二顶持壁-4132; 支撑凸起-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盒盖1和敞口的外盒体2,以及嵌套于外盒体2内,并且高度小于外盒体2的第一内盒体3。盒盖1与外盒体2之间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盒盖1与外盒体2实现其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可参考本案申请人在先专利中的相应结构,比如专利号为201810949669.3中的容器盖与盒体实现其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以能实现密封配合即可。
以密封容器的正常使用状态的方位(如图1所示的方位)为参考方位,以密封容器的中心轴所在位置为内,远离中心轴的方向为外,外盒体2的内侧壁设有第一环形支撑台阶21,第一环形支撑台阶21的外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内直沿22,第一内直沿22为外盒体2的侧壁的一部分。第一内盒体3的外周部设有用以将第一内盒体3架设于第一环形支撑台阶21上的第一支撑沿31,第一支撑沿31包括共同构成开口朝上的第一环状沟槽32的第一内槽壁311、槽底壁312和第一外槽壁313,第一内槽壁311和第一外槽壁313围设于槽底壁312沿槽宽方向的两侧,第一外槽壁313位于第一内槽壁311的外侧,槽底壁312的外周沿向上延伸依次形成有分别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的第一弹性支撑壁3131和第一顶持壁3132,第一弹性支撑壁3131和第一顶持壁3132共同构成第一外槽壁313,第一顶持壁3132与第一内直沿22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第一顶持壁3132顶持于第一内直沿22,并且第一顶持壁3132发生形变至第一顶持壁3132与第一内直沿22之间面面贴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弹性支撑壁31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于30°,第一弹性支撑壁3131的角度设计,便于第一支撑沿31发生弹性形变,便于第一顶持壁3132发生顶持挤压。第一顶持壁31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第一顶持壁3132的角度设计,可使得第一顶持壁3132与第一内直沿22之间在第一弹性支撑壁3131发生弹性形变后实现完全贴合。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及便于加工时脱模,第一内直沿2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优选为2-5°。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环状沟槽32内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3。加强筋33可提高第一支撑沿31的支撑强度,提高第一内盒体3的负重能力。加强筋33的设置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不影响第一外槽壁313的弹性性能的情况下,可进行增设。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叠式组合密封容器还包括第二内盒体4,外盒体2的内部由于第一内盒体3和第二内盒体4的分隔作用形成三个容置腔体。外盒体2的内侧壁设有第二环形支撑台阶23,第二环形支撑台阶23的外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内直沿24,第二内直沿24为外盒体2的侧壁的一部分。
第二内盒体4的外周部设有用以将第二内盒体4架设于第二环形支撑台阶23上的第二支撑沿41,第二支撑沿41包括共同构成开口朝下的第二环状沟槽42的第二内槽壁411、槽顶壁412和第二外槽壁413,第二内槽壁411和第二外槽壁413围设于槽顶壁沿槽宽方向的两侧,第二外槽壁413位于第二内槽壁411的外侧,槽顶壁412的外周沿向下延伸依次形成有分别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的第二弹性支撑壁4131和第二顶持壁4132,第二弹性支撑壁4131和第二顶持壁4132共同构成第二外槽壁413,第二顶持壁4132与第二内直沿24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第二顶持壁4132以面面接触的方式顶持于第二内直沿24。进一步地,第二弹性支撑壁41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于30°,第二弹性支撑壁4131的角度设计,便于第二支撑沿41发生弹性形变,便于第二顶持壁4132发生顶持挤压。第二顶持壁41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第二顶持壁4132的角度设计,可使得第二顶持壁4132与第二内直沿24之间在第二弹性支撑壁4131发生弹性形变后实现完全贴合。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及便于加工时脱模,第二内直沿24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优选为2-5°。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二环形支撑台阶23位于外盒体2的中腰部,第一环形支撑台阶21位于外盒体2的敞口端,第二内盒体4形成有支撑凸起43,支撑凸起43形成的支撑面与第一内盒体3的底面相持平,具体可为相接触或者相靠近,当第一内盒体3装有内容物时,支撑凸起43可防止第一内盒体3因受到重力而下垂变形,进而影响其负重能力,同时,第一内盒体3的重力可对支撑凸起43施加下压力,保证第二内盒体3相对外盒体2的位置的稳定性,使得第二内盒体3即使在较大热气膨胀力的作用下还可始终保持其与外盒体2之间的密封性。优选地,第二内盒体3为至少具有两个分隔区的盒体,支撑凸起43设置于相邻的分隔区之间,优选地,支撑凸起相对位于外盒体的中心部。此外,支撑凸起43可便于手持拿取第二内盒体3。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容器常用作日常快餐盒使用,优选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通过第一顶持壁3132与第一内直沿22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顶持密封,并且二者之间在顶持的时候面面接触,与传统技术相比,顶持力较大,密封性好。同理,通过第二顶持壁4132与第二内直沿24之间的过盈配合,互相顶持,实现顶持密封,并且二者之间在顶持的时候面面接触,顶持力较大,密封性好。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包括密封盖合在一起的盒盖和敞口的外盒体,以及嵌套于所述外盒体内,并且高度小于所述外盒体的第一内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环形支撑台阶,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台阶的外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内直沿;所述第一内盒体的外周部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内盒体架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台阶上的第一支撑沿,所述第一支撑沿包括共同构成开口朝上的第一环状沟槽的第一内槽壁、槽底壁和第一外槽壁,所述第一内槽壁和所述第一外槽壁围设于所述槽底壁沿槽宽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外槽壁位于所述第一内槽壁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壁的外周沿向上延伸依次形成有分别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的第一弹性支撑壁和第一顶持壁,所述第一弹性支撑壁和所述第一顶持壁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外槽壁,所述第一顶持壁与所述第一内直沿之间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顶持壁顶持于所述第一内直沿,并且所述第一顶持壁发生形变至所述第一顶持壁与所述第一内直沿之间面面贴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于30°,所述第一顶持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沟槽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式组合密封容器还包括第二内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二环形支撑台阶,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台阶的外周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内直沿;所述第二内盒体的外周部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二内盒体架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台阶上的第二支撑沿,所述第二支撑沿包括槽顶壁和第二外槽壁,所述槽顶壁的外周沿向下延伸依次形成有分别沿竖直方向向外倾斜的第二弹性支撑壁和第二顶持壁,所述第二弹性支撑壁和所述第二顶持壁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外槽壁,所述第二顶持壁与所述第二内直沿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并且所述第二顶持壁发生形变至所述第二顶持壁与所述第二内直沿之间面面贴合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于30°,所述第二顶持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支撑台阶位于所述外盒体的中腰部,所述第一环形支撑台阶位于所述外盒体的敞口端,所述第二内盒体形成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形成的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内盒体的底面相持平。
CN201921066606.XU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Active CN210654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6606.XU CN210654476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6606.XU CN210654476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4476U true CN210654476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8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6606.XU Active CN210654476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4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6825B1 (ko) 접을 수 있는 용기
US9499327B2 (en) Conical container
JP2009525932A (ja) 保存容器及び容器システム
CN102803089B (zh) 盖和具有盖的容器
CN212100132U (zh) 一种改进型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CN205554978U (zh) 一种扣接组合式密封盒
CN210654476U (zh) 一种叠式组合密封容器
CN1986345A (zh) 改进的全密封超薄注塑食品容器
CN215514967U (zh) 蛋挞包装盒
CN213371182U (zh) 纸盖
CN114305042A (zh) 一种双层杯口结构
CN203889198U (zh) 包装容器
CN214825058U (zh) 一种球形罐体结构
CN209009125U (zh) 一种茶叶密封罐
CN208802272U (zh) 包装容器
CN213293429U (zh) 一种双层保温餐盒
CN219020431U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打包用餐盒
CN213567431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食品包装罐
CN217242990U (zh) 多层食品餐盒
CN212606548U (zh) 一种便于上下叠放的带盖容器
CN218930402U (zh) 一种分层打包餐盒
CN217592488U (zh) 一种杯盖
CN219591519U (zh) 外部成型式铝壳
CN216270801U (zh) 一种铝箔容器
CN213139382U (zh) 一种铝箔四格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