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8273U - 一种线束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切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8273U
CN210648273U CN201921571445.XU CN201921571445U CN210648273U CN 210648273 U CN210648273 U CN 210648273U CN 201921571445 U CN201921571445 U CN 201921571445U CN 210648273 U CN210648273 U CN 210648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harness
cylinder
shell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14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丽芬
陈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New East Asia Electronic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New East Asia Electronic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New East Asia Electronic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New East Asia Electronic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14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8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8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8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切割机,其包括控制平台、作业平台及主机箱,其中:控制平台设置在主机箱的顶端,通过控制平台控制作业平台工作;作业平台设置在主机箱的前端,作业平台上设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设有壳体、导线筒、驱动气缸、CCD相机及环形光源,壳体设有一左右相贯通的通道;导线筒内套设在通道内;CCD相机分为上CCD相机及下CCD相机,分别与上驱动气缸及下驱动气缸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右端内壁,用于检测裁切刀口的状态;提供背光源的环形光源设置在壳体左端内壁;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精确切割,监测刀口质量,及时更换带缺陷的裁切刀,避免次品产生,提高了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切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切割机。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
线束的作用主要用于传输信号或电能,线束的实际应用需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切割,传统的切割方式是通过人工测量线束,标记切割位置,再根据标记的切割位置进行切割,获取实际应用的线材,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低下,精确度低,人为主观难以把握切割的力度,甚至出现暴力切割;人肉眼无法及时发现切割刀口出现的缺陷异常,以上传统的方式经常导致线束的切割口出现损伤、断裂等问题,导致次品产生,降低了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切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精确切割,监测刀口质量,及时更换带缺陷的裁切刀,避免次品产生,提高生产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切割机,包括控制平台、作业平台及主机箱,其中:
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主机箱的顶端,通过所述控制平台控制作业平台工作;
所述作业平台设置在主机箱的前端,所述作业平台上设有切割装置;
所述切割装置设有壳体、导线筒、驱动气缸、CCD相机及环形光源,所述壳体设有一左右相贯通的通道;所述导线筒内套设在通道内;所述驱动气缸分为上驱动气缸及下驱动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顶端及底端,所述上驱动气缸设有上裁切刀,所述下驱动气缸设有下裁切刀;所述CCD相机分为上CCD相机及下CCD相机,分别与上驱动气缸及下驱动气缸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右端内壁,用于检测裁切刀口的状态;提供背光源的所述环形光源设置在壳体左端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左端内壁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有内杆及外套装的杆套,在所述内杆与杆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内杆底端与导线筒外壁相固接;所述导线筒分为上导线筒及下导线筒,所述上导线筒及下导线筒在通道内进行上下分离,扩大内径以容纳不同直径的线束;通过所述内杆压缩第一弹簧压紧穿过导线筒的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壁设有一包覆通道及导线筒的保护罩;所述通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覆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壳体相固接;所述限位块与保护罩底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上导线筒与下导线筒分离后推动保护套压缩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释放机械能进行复位,所述保护罩用于隔离外界与切割装置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筒中间位置设有一圆环,所述圆环中间为中空结构,线束横穿过圆环内部;通过驱动所述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带动上裁切刀下降及下裁切刀上升,在所述圆环的中间位置闭合切割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上裁切刀与下裁切刀均为梳齿状,通过交错对接形成闭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设有一自动检测线束直径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有压着气缸、压着块及固定块;所述压着块底端与固定块顶端相对位置均设有放置线束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平台控制所述压着气缸带动压着块升降,压合所述固定块检测线束直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置在检测装置同一水平的右端;所述传输装置由上转动轮及下转动轮组成;所述控制平台通过检测装置获取线束信息后,调节所述上转动轮与下转动轮的间距,用于相匹配线束的规格与传输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左端设有将线束整直的整直器;所述整直器设有上排滚轮及下排滚轮;通过转动杆调节所述上排滚轮及下排滚轮的间距,所述上排滚轮与下排滚轮交错放置滚动压直线束,使线束呈直线状进入作业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设有一用于传输线束的传输筒,所述传输筒设置在整直器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右端设有一收集已完成切割的线束的收集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CCD相机及导线筒,通过驱动气缸控制裁切刀进行切割作业,每次切割作业前,控制平台通过点亮切割装置内部设置环形光源,为CCD相机提供检测的背光源,利用CCD相机检测刀口并将检测信息传至控制平台分析,检测数据低于预定标准提示操作人员更换裁切刀;通过导线筒传输线束,稳定传输,避免线束在传输过程发生形变;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精确切割,监测刀口质量,及时更换带缺陷的裁切刀,避免次品产生,提高生产质量。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检测装置,通过压着块及固定块的放置槽放置线束,放置槽上放置了压力传感器,利用检测装置上的压着气缸推动压着块挤压线束,压力传感器收到压力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平台,通过控制平台分析数据后调节两个转动轮的间距以适用传输线束,精确设置传输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整直器,通过转动杆调节整直器的上排滚轮及下排滚轮的间距,线束要通过整直器必须经过滚轮压直,利用整直器的上排滚轮与下排滚轮的交错放置,提高滚轮对线束的挤压力度,使线束维持在一条直线上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裁切刀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平台、2.作业平台;
11.主机箱;
21.切割装置、22.壳体、23.导线筒、24.驱动气缸、25.CCD相机、26.环形光源、27.通道、28.伸缩杆、29.保护罩;
231.上导线筒、232.下导线筒、233.圆环;
241.上驱动气缸、242.下驱动气缸、243.上裁切刀、244.下裁切刀;
251.上CCD相机、252.下CCD相机;
281.内杆、282.杆套、283.第一弹簧;
291.限位块、292.第二弹簧;
3.检测装置、31.压着气缸、32.压着块、33.固定块、34.放置槽、35.压力传感器;
4.传输装置、41.上转动轮、42.下转动轮;
5.整直器、51.上排滚轮、52.下排滚轮、53.转动杆;
6.传输筒、7.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配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切割机,包括控制平台1、作业平台2及主机箱11,其中:
参考图1所示,控制平台1设置在主机箱11的顶端,通过控制平台1控制作业平台2工作。
作业平台2设置在主机箱11的前端,作业平台2上设有切割装置21。
参考图2所示,切割装置21设有壳体22、导线筒23、驱动气缸24、CCD相机25及环形光源26,壳体22设有一左右相贯通的通道27;导线筒23内套设在通道27内;驱动气缸24分为上驱动气缸241及下驱动气缸242,分别设置在壳体22内壁的顶端及底端,上驱动气缸241设有上裁切刀243,下驱动气缸242设有下裁切刀244;CCD相机25分为上CCD相机251及下CCD相机252,分别与上驱动气缸241及下驱动气缸242水平设置在壳体22的右端内壁,用于检测裁切刀口的状态;提供背光源的环形光源26设置在壳体22左端内壁,环形光源26可采用LED灯,不仅限于一种。
配合图2及图3所示,壳体22左端内壁设有伸缩杆28,伸缩杆28设有内杆281及外套装的杆套282,在内杆281与杆套28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83;内杆281底端与导线筒23外壁相固接;导线筒23分为上导线筒231及下导线筒232,上导线筒231及下导线筒232在通道27内进行上下分离,扩大内径以容纳不同直径的线束;通过内杆281压缩第一弹簧283压紧穿过导线筒23的线束。
配合图2及图3所示,壳体22外壁设有一包覆通道27及导线筒23的保护罩29;通道27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保护罩29;保护罩29包覆有一限位块291,限位块291与壳体22相固接;限位块291与保护罩29底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92,上导线筒231与下导线筒232分离后推动保护套29压缩第二弹簧292,第二弹簧292释放机械能进行复位,保护罩29用于隔离外界与切割装置21内部。本实施例至少采用4组保护罩29的组合,设置在通道27的两端。
参考图4所示,导线筒23中间位置设有一圆环233,圆环233为中空结构,线束横穿过圆环233内部;通过驱动上驱动气缸241和下驱动气缸242带动上裁切刀243下降及下裁切刀244上升,在圆环233的中间位置闭合切割线束。
参考图5所示,上裁切刀243与下裁切刀244均为梳齿状,通过交错对接形成闭合状态。
配合图1及图6所示,作业平台2设有一自动检测线束直径的检测装置3;检测装置3设有压着气缸31、压着块32及固定块33;压着块32底端与固定块33顶端的相对位置均设有放置线束的放置槽34,放置槽34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5;通过控制平台1控制压着气缸31带动压着块32升降,压合固定块33检测线束直径大小。
参考图1所示,作业平台2设有传输装置4,传输装置4设置在检测装置3同一水平的右端;传输装置4由上转动轮41及下转动轮42组成;控制平台1通过检测装置3获取线束信息后,调节上转动轮41与下转动轮42的间距,用于相匹配线束的规格与传输速度。
作业平台2左端设有将线束整直的整直器5;整直器5设有上排滚轮51及下排滚轮52;通过转动杆53调节上排滚轮51及下排滚轮52的间距,上排滚轮51与下排滚轮52交错放置滚动压直线束,使线束呈直线状进入作业平台2。
作业平台2设有一用于传输线束的传输筒6,传输筒6设置在整直器5右端。
作业平台2右端设有一收集已完成切割的线束的收集箱7。
本实施例通过驱动气缸24控制裁切刀进行切割作业,每次切割作业前,控制平台1通过点亮切割装置21内部设置环形光源26,为CCD相机25提供检测的背光源,利用CCD相机25检测刀口并将检测信息传至控制平台1分析,检测数据低于预定标准提示操作人员更换裁切刀;通过导线筒23传输线束,稳定传输,避免线束在传输过程发生形变;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精确切割,监测刀口质量,及时更换带缺陷的裁切刀,避免次品产生,提高生产质量。
以上所述的控制程序及检测分析技术均为现有技术,再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平台、作业平台及主机箱,其中:
所述控制平台设置在主机箱的顶端,通过所述控制平台控制作业平台工作;
所述作业平台设置在主机箱的前端,所述作业平台上设有切割装置;
所述切割装置设有壳体、导线筒、驱动气缸、CCD相机及环形光源,所述壳体设有一左右相贯通的通道;所述导线筒内套设在通道内;所述驱动气缸分为上驱动气缸及下驱动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顶端及底端,所述上驱动气缸设有上裁切刀,所述下驱动气缸设有下裁切刀;所述CCD相机分为上CCD相机及下CCD相机,分别与上驱动气缸及下驱动气缸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右端内壁,用于检测裁切刀口的状态;提供背光源的所述环形光源设置在壳体左端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端内壁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有内杆及外套装的杆套,在所述内杆与杆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内杆底端与导线筒外壁相固接;所述导线筒分为上导线筒及下导线筒,所述上导线筒及下导线筒在通道内进行上下分离,扩大内径以容纳不同直径的线束;通过所述内杆压缩第一弹簧压紧穿过导线筒的线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设有一包覆通道及导线筒的保护罩;所述通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覆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壳体相固接;所述限位块与保护罩底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上导线筒与下导线筒分离后推动保护套压缩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释放机械能进行复位,所述保护罩用于隔离外界与切割装置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筒中间位置设有一圆环,所述圆环中间为中空结构,线束横穿过圆环内部;通过驱动所述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带动上裁切刀下降及下裁切刀上升,在所述圆环的中间位置闭合切割线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裁切刀与下裁切刀均为梳齿状,通过交错对接形成闭合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设有一自动检测线束直径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有压着气缸、压着块及固定块;所述压着块底端与固定块顶端相对位置均设有放置线束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平台控制所述压着气缸带动压着块升降,压合所述固定块检测线束直径大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设置在检测装置同一水平的右端;所述传输装置由上转动轮及下转动轮组成;所述控制平台通过检测装置获取线束信息后,调节所述上转动轮与下转动轮的间距,用于相匹配线束的规格与传输速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左端设有将线束整直的整直器;所述整直器设有上排滚轮及下排滚轮;通过转动杆调节所述上排滚轮及下排滚轮的间距,所述上排滚轮与下排滚轮交错放置滚动压直线束,使线束呈直线状进入作业平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设有一用于传输线束的传输筒,所述传输筒设置在整直器右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右端设有一收集已完成切割的线束的收集箱。
CN201921571445.X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线束切割机 Active CN210648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1445.XU CN210648273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线束切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1445.XU CN210648273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线束切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8273U true CN21064827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1445.XU Active CN210648273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线束切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8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966A (zh) * 2022-04-18 2022-06-14 马鞍山创远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线束的裁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966A (zh) * 2022-04-18 2022-06-14 马鞍山创远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线束的裁切装置
CN114618966B (zh) * 2022-04-18 2022-10-14 马鞍山创远精密钣金有限公司 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线束的裁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8273U (zh) 一种线束切割机
CN110487817A (zh) 一种耐老化阻燃电力电缆移动检测台
CN207183553U (zh) 一种实用的多芯电缆对线装置
CN109708879A (zh) 一种链条检测包装系统
CN212567454U (zh) 一种工程电缆故障巡检装置
CN105947751A (zh) 一种料带传输导正机构
CN203798827U (zh) 绝缘子检测机器人夹紧机构及机器人
CN203164135U (zh) 电缆在线检测系统
CN112497308A (zh) 一种光缆切割装置
CN209689920U (zh) 一种链条检测包装系统
CN202216685U (zh) 一种连铸机用实时辊缝测量仪
CN204802749U (zh) 一种全自动电缆收线机的减震顺走装置
CN107764845A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电线破损度检测装置
CN207354619U (zh) 一种蓝牙耳机检测装置
CN211921319U (zh) 等料头装置
CN211733427U (zh) 一种电线电缆的绕线装置
CN211377162U (zh) 一种控制电缆剥线设备
CN210604755U (zh) 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交流信号检测装置
CN110335692B (zh) 核反应堆探测器组件的自动回收装置
CN213932495U (zh) 非接触式无线传输倾角传感器
CN206891864U (zh) 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拉伸实验装置
CN211545496U (zh) 方形电源线自动排线装置
CN218298572U (zh) 一种光纤光缆的切割装置
CN111348494A (zh) 一种光电复合电缆垂直负载重复卷绕收放试验设备
CN214238433U (zh) 一种光缆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