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4794U -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4794U
CN210644794U CN201922425122.6U CN201922425122U CN210644794U CN 210644794 U CN210644794 U CN 210644794U CN 201922425122 U CN201922425122 U CN 201922425122U CN 210644794 U CN210644794 U CN 210644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ac
drug
medicin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51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仕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251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4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4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4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包括外层薄膜微孔型的单腔及双腔结构,其包括主管,所述主管靠近尖端一侧的设有注气囊,所述主管一侧设有双层薄膜,所述双层薄膜与所述主管之间设有注药口,所述注药口连接注药囊。本实用新型解决全身麻醉患者清醒拔管期间,与气管拔管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剧烈心血管反应以及不良呼吸事件,增加围术期安全性;解决重症患者长期行有创呼吸治疗时引起的“不耐受”反应,主要有包括剧烈高血压、心律失常、氧耗增加、分解代谢旺盛、自主拔管等,改善医疗质量;气管插管状态下,提供一个能将目标药物注射至上段气管及咽部的良好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是临床麻醉以及重症监护患者呼吸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是临床麻醉以及重症监护患者呼吸治疗最常用的临床技术之一,但气管插管存在一系列并发症,尤其在麻醉苏醒以及ICU持续呼吸治疗期间,其中大部分与导管对气管的直接刺激有关。咳嗽反射是人体气道自我保护的重要反射,目的是将气道异物排出,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但在气管内插管治疗时,导管的刺激会激起强烈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是短暂的,强烈的,可变但不可预测,对先前存在的高血压、心肌功能不全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危险,可诱发心肌缺血、急性心衰、颅内出血等致命并发症。严重血压升高与围术期脑出血以及脑水肿相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一项回顾性研究,在11214开颅手术中,有86例(0.77%) 术后发生颅内出血。在术后12h内发生颅内出血患者,其中62%出血前发生高血压。而在神经外科病人中,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率超过90%。另外,由于心血管的强烈反应,可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除心血管反应外,拔管期间还存在喉支气管痉挛、咬管、剧烈呛咳、躁动、呕吐、屏气、肺水肿等[6]。剧烈呛咳可导致伤口撕裂、颅内压升高等,烦躁可增加坠床的发生率以及医务人员受伤机会。
为了减少拔管期间的并发症,多种方法被尝试,主要为拔管前静脉给予镇静镇痛药(右美托咪定、阿片类)、α-或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等,这些方法不仅作用单一,且增加其他的并发症,比如拔管时间延长、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舌根后坠、误吸、拔管后意识不清、再次插管等。
目前ICU长期呼吸治疗患者,大多处于轻度镇静、甚至清醒状态。亦有发生上述并发症的风险,并且往往持续时间较长,长期且强烈的应激,增加心脏负担及缺血风险、增加耗氧量、分解代谢,加重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通过对气管插管后咽部及插管部分气管粘膜进行局部浸润,以减少导管对气道的直接刺激,从而减少导管相关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的恶性事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包括外层薄膜微孔型的单腔管及双腔管,单腔气管导管结构包括主管,所述主管靠近尖端一侧的设有气囊,所述主管一侧设有双层薄膜,所述双层薄膜与所述主管之间设有注药口,所述注药口连接注药囊,所述主管另一侧连接气囊,所述主管靠近接口端的一侧设有前端标记,所述主管中段有一个虚拟的M点,双腔气管结构还设有侧管,所述侧管设有注药囊,所述侧管设有所述M点,所述气囊位于所述主管、侧管外侧,且所述侧管还设有侧气囊。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它还包括多管多孔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所述主管设有所述注药囊及所述气囊,所述主管、侧管设有一条小管且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M点处,与注药囊连接注药管分叉成若干个管道,每个管道设有若干出药口。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它还包括N管N孔型,所述主管设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与所述注药囊连接,所述注药管表面设有若干出药孔,所述侧管设有所述注药管,且所述侧管还设有所述侧气囊。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它还包括N管N孔型的双腔结构,所述主管内设有分药槽,所述分药槽位于所述M点附近,所述分药槽与所述注药囊连接,所述分药槽设有若干微管且与所述主管管壁的出药口连接,所述侧管也设有所述分药槽,所述分药槽设有若干微管且与所述侧管管壁的所述出药口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它还包括可滑动分段注药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所述主管前端外壁设有火山口形凹槽,所述火山口形凹槽内设有可滑动的小管且其两侧设有双翼状的凸起,另一端与所述出药孔连接,所述侧管前侧外壁设有所述火山口形凹槽,所述火山口形凹槽内设有可滑动的所述小管且其两侧设有双翼状的凸起,所述小管一端与所述注药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药孔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它还包括三囊外层薄膜微孔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所述主管表面设有内层薄膜及外层薄膜,且所述主管、内层薄膜之间形成内层气囊,所述内层气囊连接药气囊连接,所述内层薄膜形成外层药囊,所述外层药囊与所述注药囊连接,所述内层气囊为弹性材料,所述外层药囊为低弹性材料。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它还包括单管多孔型,所述主管与所述侧管之间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设有所述注药管,所述注药管设有若干出药孔,所述侧管长于所述主管的部分设有侧气囊。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主管设有一侧薄膜,所述薄膜与所述注药囊连接,所述薄膜为低弹性材料。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主管为单腔结构,所述主管加所述侧管为双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解决全身麻醉患者清醒拔管期间,与气管拔管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剧烈心血管反应以及不良呼吸事件,增加围术期安全性;
解决重症患者长期行有创呼吸治疗时引起的“不耐受”反应,主要有包括剧烈高血压、心律失常、氧耗增加、分解代谢旺盛、自主拔管等,改善医疗质量;
气管插管状态下,提供一个能将目标药物注射至上段气管及咽部的良好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为插入气管导管后导管与气道的大致关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侧薄膜多孔型气管导管(单腔)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薄膜微孔型注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薄膜微孔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薄膜微孔双腔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管多孔型整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管多孔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管多孔型双腔气管导管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N管N孔型整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N管N孔型局部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N管N孔型双腔气管导管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滑动分段注药型单腔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滑动分段注药型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滑动分段注药型双腔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囊外层薄膜微孔型单腔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囊外层薄膜微孔型局部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管多孔型双腔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单层薄膜微孔型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单层薄膜微孔型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包括外层薄膜微孔型的单腔管及双腔管,单腔气管导管结构包括主管1A,主管1A靠近尖端一侧的设有气囊6,主管1A一侧设有双层薄膜5,双层薄膜5与主管1A之间设有注药口101,注药口101连接注药囊1,主管1A另一侧连接气囊3,主管1A靠近接口端的一侧设有前端标记2,主管 1A中段有一个虚拟的M点4,双腔气管结构还设有侧管7,侧管7设有注药囊1,侧管7设有M点4,气囊 6位于主管1A、侧管7外侧,且侧管7还设有侧气囊8。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它还包括多管多孔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主管1A设有注药囊1 及气囊6,主管1A、侧管7设有一条小管且与气囊6连接,M点4处,与注药囊1连接注药管分叉成若干个管道,每个管道设有若干出药口12。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它还包括N管N孔型,主管1A设有注药管9,注药管9与注药囊1连接,注药管9表面设有若干出药孔901,侧管7设有注药管9,且侧管7还设有侧气囊8。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它还包括N管N孔型的双腔结构,主管1A内设有分药槽10,分药槽 10位于M点附近,分药槽10与注药囊1连接,分药槽10设有若干微管11且与主管1A管壁的出药口12 连接,侧管7也设有分药槽10,分药槽10设有若干微管11且与侧管7管壁的出药口12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它还包括可滑动分段注药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主管1A前端外壁设有火山口形凹槽13,火山口形凹槽13内设有可滑动的小管14且其两侧设有双翼状的凸起,另一端与出药孔901连接,侧管7前侧外壁设有火山口形凹槽13,火山口形凹槽13内设有可滑动的小管14且其两侧设有双翼状的凸起,小管14一端与注药口101连接,另一端与出药孔901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它还包括三囊外层薄膜微孔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主管1A表面设有内层薄膜及外层薄膜,且主管1A、内层薄膜102之间形成内层气囊15,内层气囊15连接药气囊16 连接,内层薄膜形成外层药囊17,外层药囊17与注药囊1连接,内层气囊15为弹性材料,外层药囊17 为低弹性材料。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它还包括单管多孔型,主管(1A与侧管7之间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设有注药管9,注药管9设有若干出药孔901,侧管7长于主管1A的部分设有侧气囊8。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管1A设有一侧薄膜18,薄膜18与注药囊1连接,薄膜18为低弹性材料。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管1A为单腔结构,主管1A加侧管7为双腔结构。
图2为“外侧薄膜多孔型”气管导管单腔整体结构,在传统气管导管基础上,于M点至气囊近端的导管前侧1/2的外侧壁,增设两层紧贴但可滑动的薄膜,近端与“注药囊”相通。两层薄膜均有规律地布满微小的孔如图3,其中外层弹性小,其长度及面积随压力的改变极小。内层弹性强,面积及长度能随压力增加而拉伸,与导管前侧外壁存在潜在的腔隙。注药前,内外两层薄膜上的微孔相互错开,相对外界处于封闭状态。当注入药物后,内层薄膜被拉伸,同时在潜在腔隙内储存药液,当压力到达临界值时,内外层薄膜的小孔刚好重叠,药液从小孔喷至气管及咽部前壁,经重力作用向气管及咽的侧壁及后壁扩散,达到对粘膜进行麻醉的目的。图4为“外侧薄膜多孔型”双腔气管导管。原理同图2。
图5为“多管多孔型”整体结构,在导管前侧导管壁中“埋”有至少一条小管,近端与“注药囊”相通,在M点附近分为分为分支(次管),平行通往导管尖端,每条次管上均有数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图5)。当向“注药囊”注射药物时,药物从小孔喷向气管及咽前壁。经重力扩散至气管及咽侧壁、后壁。图7为“双管多孔型”双腔气管导管,原理同图6。
图8为“N管N孔型”整体结构。M点附近的导管前壁中,存在一个“分药槽”(如图7),“分药槽”近端与“注药囊”相通,远端排列数个小孔,每个小孔均与导管前壁切线上不同点相通。当药物充满“分药槽”后,药液便通过压力向每个小孔扩散,并喷向气管及咽前壁,再通过重力向侧壁及后壁扩散,达到麻醉粘膜的目的。图10为“N管N孔型”双腔气管导管,原理同图9。
图11、12、13为可滑动分段注药型,在导管前侧外壁中,有一长条形、横截面如“火山口”状的凹槽,凹糟中存在一根可上下滑动的,质地较硬的小管,标有刻度,两侧有类似“双翼”状装置,目的为固定小管,避免其旋转。小管近端与注药口相通,远端有1至数个小孔,小孔开口方向刚好对准凹糟口。该小管可在凹糟中自由滑动。当需要气管内用药时,可由最远端开始注药,药液(或雾状药溶液)从小孔喷出、穿过“火山口”,喷向气道前壁,重力作用下向侧壁及后壁扩散。完成后,后退1-2cm,再次注药,依次进行,直至M点。其中双腔管(图13)凹槽位于主管与侧管之间。
三囊外层薄膜微孔型(如图14、15),为在气管导管前侧,M点至传统气囊之间,附有两层薄膜,宽约0.5cm。内层薄膜与气管外壁之间,构成“内层气囊”,近端与“药气囊”相通,该层为弹性材料,密闭,经“药气囊”注气后能充分膨胀。外层薄膜与内层薄膜之间,组成外层药囊,近端与注药囊相通,该层材料弹性差,正常压力范围不易被拉伸,且有两列微孔排列于两侧,该孔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处于相对(不要求绝对)关闭状态,超过一定压力时,微孔可以打开。实际应用时,先通过较低压力在外层药囊注满目标药物,再向药气囊,以较高压力注入气体,此时内层薄膜均匀膨胀,外层薄膜小孔受压后开放,外层药囊里的药液受压,经微孔喷向气道前壁,后经重力扩散。图16为三囊外层薄膜微孔型(双腔)。
图17为“单管多孔型”双腔气管导管,因为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时,主管与侧管之间的凹槽,在对位良好的情况下刚好处于正前方,且双腔气管导管外径大,利于局部麻醉药的扩散,所以,单管多孔便能达到目的。
图18、19为“外层单层薄膜微孔型”,为在气管导管前侧M点至远端最外侧,增加一层薄膜,其正面观类似图3.1,近端与注药囊相通。薄膜为低弹性材料,当容量达到预设值时,不会继续膨胀。薄膜布满微孔,这些微孔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处于管壁状态,当压力到达阈值以上时,打开。应用中,预先低压灌注,尽可能会使囊腔充满药液,当容量达到预设程度后,改为高压注射,使微孔打开,药液喷出,达到气道前壁。注射完成后,需回抽囊腔内剩余药液。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一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

Claims (9)

1.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包括外层薄膜微孔型的单腔管及双腔管,其特征在于,单腔气管导管结构包括主管(1A),所述主管(1A)靠近尖端一侧的设有气囊(6),所述主管(1A)一侧设有双层薄膜(5),所述双层薄膜(5)与所述主管(1A)之间设有注药口(101),所述注药口(101)连接注药囊(1),所述主管(1A)另一侧连接气囊(3),所述主管(1A)靠近接口端的一侧设有前端标记(2),所述主管(1A)中段有一个虚拟的M点(4),双腔气管结构还设有侧管(7),所述侧管(7)设有注药囊(1),所述侧管(7)设有所述M点(4),所述气囊(6)位于所述主管(1A)、侧管(7)外侧,且所述侧管(7)还设有侧气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管多孔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所述主管(1A)设有所述注药囊(1)及所述气囊(6),所述主管(1A)、侧管(7)设有一条小管且与所述气囊(6)连接,所述M点(4)处,与注药囊(1)连接注药管分叉成若干个管道,每个管道设有若干出药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N管N孔型,所述主管(1A)设有注药管(9),所述注药管(9)与所述注药囊(1)连接,所述注药管(9)表面设有若干出药孔(901),所述侧管(7)设有所述注药管(9),且所述侧管(7)还设有所述侧气囊(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N管N孔型的双腔结构,所述主管(1A)内设有分药槽(10),所述分药槽(10)位于所述M点附近,所述分药槽(10)与所述注药囊(1)连接,所述分药槽(10)设有若干微管(11)且与所述主管(1A)管壁的出药口(12)连接,所述侧管(7)也设有所述分药槽(10),所述分药槽(10)设有若干微管(11)且与所述侧管(7)管壁的所述出药口(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可滑动分段注药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所述主管(1A)前端外壁设有火山口形凹槽(13),所述火山口形凹槽(13)内设有可滑动的小管(14)且其两侧设有双翼状的凸起,另一端与所述出药孔(901)连接,所述侧管(7)前侧外壁设有所述火山口形凹槽(13),所述火山口形凹槽(13)内设有可滑动的所述小管(14)且其两侧设有双翼状的凸起,所述小管(14)一端与所述注药口(1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药孔(9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三囊外层薄膜微孔型的单腔结构及双腔结构,所述主管(1A)表面设有内层薄膜及外层薄膜,且所述主管(1A)、内层薄膜之间形成内层气囊(15),所述内层气囊(15)连接药气囊(16)连接,所述内层薄膜形成外层药囊(17),所述外层药囊(17)与所述注药囊(1)连接,所述内层气囊(15)为弹性材料,所述外层药囊(17)为低弹性材料。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单管多孔型,所述主管(1A)与所述侧管(7)之间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设有所述注药管(9),所述注药管(9)设有若干出药孔(901),所述侧管(7)长于所述主管(1A)的部分设有侧气囊(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A)设有一侧薄膜(18),所述薄膜(18)与所述注药囊(1)连接,所述薄膜(18)为低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A)为单腔结构,所述主管(1A)加所述侧管(7)为双腔结构。
CN201922425122.6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Active CN210644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122.6U CN210644794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5122.6U CN210644794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4794U true CN210644794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5122.6U Active CN210644794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4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7655A (en) Medico-surgical tube including improved means for administering liquid or gas treatment
CN105999527A (zh) 鼻腔给药装置
US20140213969A1 (en) Expandable Inter Vivos Tube
CN210644794U (zh) 一种多囊微孔气管导管
MXPA94005022A (es) Tubo endotraqueal.
US9107577B2 (en) Expandable inter vivos tub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40238405A1 (en) Expandable Inter Vivos Tube
US9010332B2 (en) Expandable inter vivos tube
CN2664694Y (zh) 连续咽喉和气管内粘膜表面麻醉气管导管
CN207822228U (zh) 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
WO2018223409A1 (zh) 效托式可变气管导管通气装置
CN202490297U (zh) 气道内可持续给药的双腔支气管导管
RU2739347C1 (ru) Эндотрахеальная трубка (варианты)
CN111330138A (zh) 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
CN2836834Y (zh) 一次性使用双囊气管插管
CN205994861U (zh) 鼻腔给药装置
CN218685611U (zh) 设有注药流道的双层囊气管导管
CN206443999U (zh) 气管导管
CN111617358A (zh) 一种可进行气道表面麻醉的气管导管
CN215135250U (zh) 包括注药管的双层囊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11410569U (zh) 双囊插管
CN218501103U (zh) 设有注药流道的双层囊气管切开套管
CN209270613U (zh) 一种早产儿lisa/mist给药导管
CN213432415U (zh) 一种用于气管内检查或手术的导管装置
CN217041056U (zh) 一种三腔二囊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8

Address after: 628 Zhenyuan Road, Xinhu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henzhen)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628 Zhenyuan Road, Zhenmei community, Xinhu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uan Sh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