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1594U - 载种器及播种带 - Google Patents

载种器及播种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1594U
CN210641594U CN201921318787.0U CN201921318787U CN210641594U CN 210641594 U CN210641594 U CN 210641594U CN 201921318787 U CN201921318787 U CN 201921318787U CN 210641594 U CN210641594 U CN 210641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carrier
seed carrier
seeds
s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87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进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3187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1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1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1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种器及播种带,涉及植物种植领域,该载种器包括:固定物和载种体,载种体和固定物均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载种体具有用于定位种子的播种点,种子放置于播种点位置处,固定物与载种体连接,并用于将种子固定,固定物、载种体以及种子结合成复合体;复合体用于与生育床连接,且复合体能够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萌发的种子的根系能够扎入或穿透载种体,茎叶能够突破固定物。上述结构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子直接播种于土壤出苗率低的问题。播种带包括上述载种器。

Description

载种器及播种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种器及播种带。
背景技术
在植物(包括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现有技术是:一部分植物可以直接把种子播种到土壤中进行种植,比如粮食作物;而另一部分植物的种子细小,往往需要进行育苗移栽,才能保证种植成苗率,比如大部分蔬菜和花卉。尽管一部分植物可以直接把种子播种到土壤中,但一旦遇到雨天就会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出苗困难,或者播种深度控制不好造成出苗不整齐或者出苗困难,这些现象都会使播种出苗率大大降低。现有技术植物育苗是容器育苗,存在的问题是在移栽时,首先需要脱去育苗容器,不论是人工还是机器,脱去育苗容器时容易损伤幼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种器及播种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子直接播种于土壤出苗率低;以及用育苗容器育苗移植过程中,出现损伤秧苗根系影响成活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种器,包括:固定物和载种体,载种体和固定物均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
载种体具有用于定位种子的播种点,种子放置于播种点位置处,固定物与载种体连接,并用于将种子固定,固定物、载种体以及种子结合成复合体;
复合体用于与生育床连接,且复合体能够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系能够扎入或穿透载种体,形成的茎叶能够突破固定物。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把植物种植现有技术中以播种种子的方式改变成播种所述载种器的方式了,植物种子萌发以及植物生长,需要水分、温度和空气,因此,组成载种器的载种体以及固定物也相应地需要吸水性和透气性,该吸水性是有方向性的,即,它们能够从环境中吸水,而不是反向从种子中吸水,它们从环境中吸水,并把水分供给种子,即种子能够从载种体和固定物中吸水。组成所述载种体和固定物的材料,只要不影响种子活力,不危害环境,具体材质不受限制,可以是单物质材料(即,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材料),也可以是多物质混合材料(即,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材料)。优选的方案是,用于土壤植物种植时,组成所述载种体和固定物的材料可以自然分化成土壤的组成部分,用于无土栽培时,可以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所述播种点在所述载种体上是有标记的或者无标记的具体特征位置,只要人眼或者机器可以识别即可。播种点可以是一个与所述种子形体大小相适应的平面,或者是一个与所述种子形体大小相适应的凹陷,或者是一个与所述种子形体大小相适应的孔洞。所述播种点用于放置或者容纳所述种子。
生育床是指容纳植物根系的环境空间。具体的,当植物是种植于土壤中时,生育床是指土壤栽培垄、或者土壤栽培畦、或者是土壤田块;当植物是用无土栽培方式种植时,生育床是指基质栽培床、或者气培床、或者水培床。其中的基质栽培方式包括沙石栽培、岩棉栽培、椰糠栽培、腐质物栽培等。
进一步地,载种体上具有至少一个播种点,每个播种点上至少设置一粒种子。
进一步地,载种体呈片状,复合体能够采用卷曲、叠放、码放或者堆放的方式储运;
或者载种体呈粒状;复合体能够采用叠放、码放或者堆放的方式储运。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植物的株幅大小不同,所以,不同植物种植时的株行距也就不同,一些植物需要密植(如小麦、水稻、芹菜草花等),一些植物需要稀植(如树木、瓜类、茄子等)。现有技术中,需要密植的植物是用播种机进行条播种植的,而需要稀植的植物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植物既不适合条播播种,也不适合育苗移栽,而是采用散播的方式种植,比如,籽粒很小,顶土能力很弱的生菜、苔菜、菠菜等蔬菜。
需要密植的植物种子适合被植入片状载种体制成相应的所述载种器;需要稀植的植物种子适合被植入粒状载种体制成相应的所述载种器。所述片状载种体是指载种体厚度远远小于其长宽尺寸,以至于不能用厚度所在面把展开的所述载种体放置在平面上。所述粒状载种体是指载种体的长宽高三维尺寸相差不大,可以用所述载种体的任意一个面把该载种体放置在平面上。
所述片状载种体的长度和宽度可以设置的较小,以至于只能设置一个所述播种点,长度和宽度较小是指,长度和宽度尺寸小于相应植物育苗或者定植时设定的必要的株行距。
所述片状载种体的长度和宽度也可以设置的较大,在较大面积的所述片状载种体上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播种点,长度和宽度较大是指,长度和宽度尺寸大于相应植物育苗或者定植时设定的必要的株行距。这样的话,在一张片状载种体上设置多个播种点,各个播种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相应植物需要的株行距。
设置了多个播种点的较大的所述片状载种体可以折叠存放,也可以卷曲卷筒存放。而设置一个播种点的较小的所述片状载种体和所述粒状载种体就只能有规律地码放,或者无规律地堆放。
进一步地,粒状的载种体具有用于增强载种体机械强度的入土辅助构造。
进一步地,粒状的载种体具有用于机械抓取的构造。
需要说明的是,在种植植物时,呈片状的所述载种器适合直接铺设于土壤生育床或者基质生育床的表面,当载种器中的种子萌发后,其根系直接穿透载种体延伸进入生育床,所以,相应的载种体上不需要设置入土辅助构造。而在种植植物时,呈粒状的所述载种器是需要嵌入土壤生育床或者基质生育床的,在实施播种作业时,嵌入动作对所述粒状载种体具有一定的压力或者冲击力,设置所述入土辅助构造就是抵御或者吸收该压力或者冲击力,以保护所述粒状载种体不会被损坏。
由于所述载种体是工业化制造的标准化产品,可以很便捷地设置利于机器识别和抓取的构造,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配套设计出相应的呈粒状的所述载种器的播种设备、或者育苗移栽设备,由该设备的相应工件直接识别抓取载种体嵌入土壤生育床或者基质生育床,完成播种作业、或者幼苗移栽作业。和现有技术相比,在用机器完成幼苗移栽作业时,减少了脱去育苗容器这个工序,机器抓取的是所述载种体而不是幼苗茎叶,所以,避免了机器对幼苗的误伤。在这里,所述粒状载种体的功能由种子载体转变成了幼苗载体。
进一步地,固定物至少具有粘性的结构以及湿润后强度变低的结构;固定物能够将种子与载种体粘接,或者,固定物能够粘接于载种体上并阻挡种子脱落。
载种体为至少包括由粒状物质和/或丝状物质组成的含有孔隙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物、所述载种体的具体组成和制造工艺在所述载种器具体应用时需要相应的设计方案,但根据其功能特征可知,所述固定物至少含有黏性物质组成的结构和湿润后强度变低的结构,黏性物质组成的结构可以使固定物把所述种子和所述载种体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体,以便于该复合体储存、运输、直至完成该复合体与生育床的连接,一旦该复合体与生育床结合在一起,所述固定物固定种子的功能就完成了;所述固定物被湿润后强度变低的结构可以使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系或者茎叶能够突破所述固定物;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后的顶土力是不同的,因此,对于顶土力弱的细小种子的固定物在湿润后其强度相应地也就要求变得更弱,以便幼苗顺利长出;而对于大粒种子的固定物被湿润后的强度相应地要高于小粒种子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载种体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就必须使其具有孔隙结构,且所述孔隙结构至少包括开放性的孔隙结构,开放性的孔隙结构能够使得水分和空气在空隙之间流动。制造孔隙结构的优选的方案是,把粒状物质和/或丝状物质以及预设的粘合物质混合后模压而成。粒状物质内部和粒状物质之间、丝状物质内部和丝状物质之间、以及粒状物质和丝状物质之间,都具有孔隙结构。孔隙结构至少包括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等。孔隙结构除了使载种体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的功能外,还必须具有不限制植物根系自由生长(伸长和长粗)的性能,为此,要求连接粒状物质和/或丝状物质的粘合物质在湿润条件下要逐渐丧失其粘结性,也就是说,植物根系生长会任意撑破粒状物质和/或丝状物质之间的结合。如果粒状物质和丝状物质采用矿物质或者生物质材料制成,其组成的载种体在使用过程中自然分化瓦解,就成为土壤的组成成分。制造孔隙结构的另一种方案是,在所述载种体的组成材料中加入高分子吸水树脂(简称SAP),是一种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能吸收其自身重量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并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它在吸水体积膨大后再释放水分体积缩小,从而在所述载种体上形成孔隙。
进一步地,载种体上具有用于增大与生育床的接触面积的第一粗糙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当载种器被设置于土壤生育床或者基质生育床时,载种体与生育床结合越紧密,种子越容易把根系延伸进入生育床,从中摄取水分和养分。当载种器被设置于露天的生育床时,载种体还需要低于刮风和雨水的冲击。因此,设置第一粗糙结构的目的就是增强载种体与生育床的结合牢固度。
对于片状的载种体,在其与生育床的结合面上设置绒毛结构作为第一粗糙结构;对于粒状的载种体,在其与生育床结合面上设置倒刺结构作为第一粗糙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播种带,包括:定位带以及上述的载种器;
定位带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每个载种器分别设置于单个定位区域上并与定位带连接;
定位带上载种器中的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系以及茎叶能够穿过定位带;
定位带能够与生育床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生产实践中,需要密植的植物(如一串红等形成色块的草花,大葱、生菜、菜心等叶菜类蔬菜,水稻等粮食作物)在种植时,其株行距都很小,如果用一个个所述载种器来播种这些植物,作业效率非常低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播种带是把相应的每个载种器按生产实践中设定的株行距连接在定位带上制成,在应用时,只要把播种带展开铺设在土壤生育床面、基质生育床面,或者漂浮在水培生育床面,或者悬挂在气培生育床中即可实现多个载种器的播种任务。用于不同的生育床,相应的定位带的结构不同。其中,悬挂应用在气培生育床的定位带要求对气雾具有阻挡功能,对气雾具有阻挡功能的结构至少包括致密的织物结构和/或膜材结构。
播种带既可以直接用来大地上播种定植植物,也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植物育苗。在温室蔬菜无土栽培中,把载有叶菜类蔬菜种子的播种带悬挂于气雾育苗床中,待蔬菜种子发芽形成设定的幼苗形态时,就可以直接转移至水培生育床,漂浮在该生育床上即可。
进一步地,定位带为由多根纤维无规律地相交重叠连接而成的无织物,或者,定位带为由多根纤维有规律地相交连接而成的织物,或者,定位带为无织物/织物与薄膜复合而成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带的功能是根据植物种植设定的株行距来对载种器进行限位的,通过对载种器的限位实现设定的株行距。因此,要求定位带具有设定的抗拉扯能力,以便满足铺设或者悬挂播种带时,不至于使定位带伸长或者断裂。定位带所具有的抗拉扯能力来自于其含有的纤维结构,这些纤维无规律地交织在一起形成无织物(如无纺布、纸张、纤维毯),这些纤维有规律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如草编、纱网、布匹)。优选的方案是,当播种带用于植物土壤种植时,可采用对土壤环境没有负面影响的矿质纤维或者生物质纤维制成定位带;当播种带用于植物气培悬挂种植、或者用于植物水培漂浮种植时,定位带采用可回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定位带为网格结构,定位区域为网格结构的网眼,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系以及茎叶能够穿过网眼。
需要说明的是,网格结构可以是用纤维材料直接编织出的带有网眼的结构,也可以是在无织物或者织物上按预定方式开凿的孔眼。
进一步地,定位带上具有用于增大与生育床的接触面积的第二粗糙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当播种带用于植物土壤种植时,尤其是用于户外土壤种植时,定位带与土壤结合越牢固,相应的,播种带上的所述载种器与土壤结合的也越牢固,相应的,植物根系越不容易损伤,相应的,该植物种植越能抵御恶劣天气的影响。在定位带上设置的第二粗糙结构可以提高定位带与土壤结合的牢固度。第二粗糙结构可以通过在定位带与土壤接触面上增加绒毛结构来实现。
进一步地,定位带上设置有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播种带用于植物土壤种植时,就会遇到杂草和植物竞争的问题,在定位带上设置除草剂,当杂草从土壤中长出,接触到定位带时,就会被杀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种器及播种带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载种器,包括:固定物和载种体,载种体和固定物均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载种体具有用于定位种子的播种点,种子放置于播种点位置处,固定物与载种体连接,并用于将种子固定,固定物、载种体以及种子结合成复合体;复合体用于与生育床连接,且复合体能够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种子萌发形成的根系能够扎入或穿透载种体,茎叶能够突破固定物。上述结构中载种体与固定物配合,将种子固定于播种点,使得种子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储存与运输环境,便于种子的运输与储存,同时,播种点对种子进行定位,为种子育苗提供位置空间的条件。生育床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让载种器复合体中的载种体和固定物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进而,使种子从载种体和固定物中吸收水分发芽生长,当需要使植物快速生长时,生育床还能提供适宜的养分条件。具有透气性和吸水性的载种体和固定物,保证了种子在育苗过程中能够接收生育床的水分、空气以及养分,使种子萌发具备了环境条件,从而提升了种子育苗成功率。种子萌发形成的根系能够扎入或穿透载种体,茎叶能够突破固定物,使得种子萌发后,能够直接在该载种器上生长,在移植过程中,无需将载种器与植物幼苗分离,直接将载种器与植物幼苗一同移植到土地中或其他培育环境中,扎入或穿透出载种体的根系即可直接伸入土地中或其他培育环境中,突破出固定物的茎叶也可直接伸展于外部环境中。综上所述,该栽种器使得种子的出苗率提升,同时该载种器能够满足种子的储存、运输、播种以及育苗移植需求,载种器使种子以载种器的形式储存和运输,把种子的播种环节前移到种子储存运输之前,在种子播种到载种器上之后,种子不再与载种器分离,也就是说,种子播种后将在同一载种器上经过储存、运输以及育苗移植过程,从而防止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子直接播种于土壤出苗率低,以及种子用容器育苗在移植过程中,出现损伤秧苗根系影响成活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播种带,包括:定位带以及上述的载种器;定位带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每个载种器分别设置于单个定位区域上并与定位带连接;定位带上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系以及茎叶能够穿过定位带;定位带能够与生育床连接。该播种带包括上述载种器,因此具有上述载种器的优势,不再赘述。
此外,定位带上,具有多个定位区域,因此,能够同时承载多个载种器,从而实现在同一播种带上对大量种子进行储存、运输、育苗以及移植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具有一个播种点的载种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具有一个播种点的载种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具有一个播种点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具有多个播种点的载种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物为片状的多个播种点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物为点状的多个播种点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种体可褶皱折叠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粗糙结构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载种体呈粒状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载种体呈粒状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载种体呈粒状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一种机械抓取构造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二种机械抓取构造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土端设有粗糙结构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入土辅助构造的载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带为网格结构的播种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带为织物的播种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载种器;110-载种体;111-播种点;112-入土端;113-机械抓取构造;114-第一粗糙结构;115-入土辅助构造;120-固定物;200-播种带;210-定位带;211-定位区域;300-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17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种器100,根据图1-图15所示,包括:固定物120和载种体110,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均具有吸水和透气性;
载种体110具有用于定位种子300的播种点111,种子300放置于播种点111位置处,固定物120与载种体110连接,并用于将种子300固定,固定物120、载种体110以及种子300结合成复合体;
复合体用于与生育床连接,且复合体能够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萌发的种子300的根系能够扎入或穿透载种体110,茎叶能够突破固定物120。
上述结构中载种体110与固定物120配合,将种子300固定于播种点111,使得种子300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储存与运输环境,结合透气的载种体110以及固定物120,便于种子300的运输与储存,同时,播种点111对种子300进行定位,为种子300育苗提供位置空间的条件。具有透气性的和吸水性的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保证了种子300在育苗过程中能够接收生育床的水分和空气,使种子300萌发具备了环境条件,保证种子300育苗成功率。生育床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让载种器100中的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进而,使种子300从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中吸收水分发芽生长,当需要使植物快速生长时,生育床还能提供适宜的养分条件。萌发的种子300的根系能够扎入或穿透载种体110,茎叶能够突破固定物120,使得种子300萌发后,能够直接在该载种器100上生长,在移植过程中,无需将载种器100与萌发的幼苗分离,直接将载种器100与幼苗一同移植到土地中或其他培育环境中,扎入或穿透出载种体110的根系即可直接伸入土地中或其他培育环境中,突破出固定物120的茎叶也可直接伸展于外部环境中。综上所述,该载种器100能够满足种子300的储存、运输、育苗以及移植需求,且在同一载种器100上完成,避免了种子300育成的植物幼苗在移栽过程中损伤根系的问题。
该载种器100是一种种子300载体,它把种子300播种作业由田间转移到了载种器100的制造车间,把植物种植的播种环节前移到了载种器100的制造环节,把种子300播入土壤变成了把种子300固定到载种体110,接受种子300的受体彻底改变了,完全颠覆了植物传统种植的现有播种方式。
利用该载种器100实施植物种子300播种作业,实际上是在生育床上对该载种器100实施的定置作业,即,把载种器100按设定株行距连接于生育床。生育床包括栽种植物的土壤种植垄或者土壤种植畦,也包括现代农业中无土栽培用到的基质床、水培床和气培床。其中,基质床、水培床和气培床可以是平面状的,也可以是立体状的,其床面可以是水平状的,也可以是竖直状的,基质床中的基质包括腐殖质、或者岩棉、或者椰糠等。生育床既可以是育苗床,也可以是栽培床。
把载种器100连接于生育床的目的是,当需要种子300萌动时,给所述生育床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让载种器100中的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进而,使种子300从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中吸收水分发芽生长,当需要使所述种子300的植物快速生长时,给所述生育床提供适宜的水肥条件。也就是说,只要能给载种器100提供水分和养分的设施,都可以视为生育床。
需要说明的是,种子300是植物的繁殖体,既包括真种子300(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如白菜种子300、西瓜种子300等),也包括果实(如香菜种子300),还包括器官(如马铃薯种子300)。
现有技术中,植物种子300是以裸种子300的形式储存运输的,种子300的播种环节属于植物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种子300播种作业是在植物生产场地实施的,一旦播种,种子300和生产场地(包括土地和育苗容器等其他培育环境)结合,该结合体不再适于远距离运输,也不适于对该结合体进行仓储。
本实例的载种器100使种子300以载种器100的形式储存和运输,把种子300的播种环节前移到种子300储存运输之前,种子300的播种作业是由载种器100制造商在制造载种器100的过程中实施的,而载种器100的制造过程已经完全失去了传统意义上植物种子300播种作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在种子300播种到载种器100上之后,种子300不再与载种器100分离,也就是说,种子300将在同一载种器100上经过储存、运输、育苗以及移植过程,从而防止现有技术中种子300直接播种于土壤,播种深度难以把控,遇雨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出苗不整齐、或者缺苗的现象。该载种器100使植物种植现有技术中的播种由直接播种种子300变成直接播种载种器100,即,种子300是以载种器100的形式被设置到土壤中、或者基质中、或者气培床中、或者水培床中的(即,上述的生育床)。载种器100成了种子300萌发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生育环境,只有萌发形成的根系穿透载种器100的载种体110、茎叶突破所述载种器100的固定物120后,该植物才能接触到其第二个生育环境。
在现有技术中,植物种子300一旦完成播种,就意味着该种子300不能再以休眠状态长期存在,必须给予萌发的条件,使其尽早发芽。但本实施例提供的载种器100不仅仅可以直接用于所含种子300的种植播种,而且还是该种子300以休眠状态进行储存运输的一种形式。
该载种器100把种子300植物的生育环节和播种环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彻底分离开了。这样做的好处是:
第一,植物种子300的播种作业完全能够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有利于实现植物种子300种植作业环节的智能化。
第二,植物种子300播种育苗不再依赖于育苗容器(包括育苗钵和育苗盘)。
本实施例的载种器100的应用,在形式上消灭了植物种植现有技术中的种子300播种作业的环节,也就相应地消灭了现有种子300播种的相关岗位和设备,而兴起了载种器100的制造,及其上下游产业的产品制造。
第二,各类植物种子300形状大小不同,相应的其萌发所需要的具体环境条件也不同,相应的,用于它们的载种器100的规格型号也不同。基于这样的情况,用于不同植物种子300的载种器100的制造产业也会各有特点,这有助于催生各类植物专用载种器100的专业化制造产业的形成。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载种体110的功能为:第一,能与所述固定物120配合使用,使种子300固定在载种体110上,形成载种器100。第二,当给载种器100提供设定的适于种子300萌发的湿度、温度、和空气条件,种子300能够通过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吸收水分和氧气而萌发,种子300萌发形成的根系能够扎入载种体110,或者穿过载种体110,或者同时部分根系扎入载种体110且另一部分穿过载种体110,形成的茎叶能够突破固定物120。第三,当给载种器100提供设定的适于种子300休眠的干燥度和低温条件,种子300能够以休眠状态存在于载种器100中,以满足对种子300的储存和运输需要。第四,在植物种植过程中,如果用载种器100进行植物种子300直播(即,直接把植物种子300置入土壤或者基质等生育床的行为),则,对载种器100在生育床中的定位,就相当于对种子300在生育床的定位;如果用载种器100进行植物育成苗的移栽,则对载种器100在栽培床中的定位,就相当于对种子300育成苗在栽培床中的定位。
当用机器设备进行植物苗木移栽时,由于植物苗木在形体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别,这就导致机器设备识别和抓取苗木的难度很大。而载种器100的载种体110是工厂化制造的标准化产品,当用机器设备识别和抓取载有苗木的载种器100的载种体110时,其难度将大大降低。因此,用载种器100进行植物育苗时,更适合用机器设备进行育成苗的移栽,即,移栽苗木时,机器设备不是识别和抓取需要栽植的苗木,而是识别和抓取载有苗木的载种体110。这样的话,只需要把载种体110和相应的机器设备做一体化设计,不同的载种器100用专用的机器设备进行移栽。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把载种体110用工业化制造方式制成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产品是指,载种体110在制造、储运、直至用于载种器100的制造、以及植物育苗/栽培的整个过程中,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对种子300发芽、植物生长发育没有阻碍作用,并能利用水肥系统给植物输送和供给所需要的水肥。如果载种体110用环保材料制成,就能使植物种植过程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种植植物时出现的地膜、育苗容器难以回收污染环境的现象。
优选的方案之一是,载种体110用“植物纤维+粘合剂”制成,植物纤维具有设定的机械强度,粘合剂通过模具使植物纤维形成设定的形状,而不影响植物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当载种器100中的种子300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中,“植物纤维+粘合剂”的结合体逐渐腐烂降解而成为土壤中的有机物。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载种体110用可降解的化纤制成,可降解的化纤形成毛细结构,起到吸水透气的作用。
第三种优选方案是,载种体110用开放性气孔的发泡材料制成,开放性气孔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
第四种优选方案是,载种体110用“矿质纤维+粘合剂”制成。矿质纤维具有设定的机械强度,以满足载种器100的制造和运输,以及对该载种器100的应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载种体110上设置的播种点111是指用于播放种子300的位置。所述播种点111的具体形式不限,播种点111既可以设置在载种体110结构的表面,使所述播种点111呈平面状;也可以把播种点111设置在载种体110内,使播种点111呈凹陷状。
当在载种体110上设置多个播种点111时,各个播种点111之间的间距就是种子300植物种植需要设定的间距(包括株距或者株行距)。
载种体110是工厂化制造的标准化产品,在载种体110上设置的播种点111要与对载种体110实施播种作业的工艺设备相匹配,使播种设备能够准确无误地对每一个播种点111实施播种。
当载种体110上设置一个所述播种点111时,载种体110的体积和一个种子300的体积相对应,如果载种体110的体积太大,会造成浪费;当载种体110上设置多个播种点111时,载种体110的体积远远大于一个种子300的体积。即,设置一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的体型远远小于设置多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的体型。
种子300按预定方式设置在播种点111,在各个播种点111放置种子300的粒数、种子300在载种体110上的姿态、多粒种子300之间的间距是按照不同植物种类、不同栽培目的的具体要求确定的。
载种体110、固定物120以及种子300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复合体,从载种器100的制造开始,直至对载种器100进行储存、运输、育苗以及移植的全部过程中,种子300不会脱离载种体110,所以在该复合体中,种子300与载种体110的结合可以是固定结合,也可以是非固定结合,但是要保证种子300位于播种点111不能脱出播种点111。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8,载种体110上具有至少一个播种点111,每个播种点111上至少设置一粒种子300;
当载种体110上具有多个播种点111时,多个播种点111间隔分布。
对于设置有一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其体型与一个种子300的体型相对应,即其体型相对较小,但也要与载种器100的制造与应用条件相对应,制造与应用条件包括制造载种器100的工艺设备、把载种器100设置于生育床的工艺设备、以及把载种器100设置于定位带210的工艺设备等。总体而言,设置一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的体型要小于设置多个播种点111的。
对于设置多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其体型与一个种子300的体型相比要大得多,即其体型相对较大。可以把设置有多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分割成多个设置一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在一个较大体型的载种体110上预先设置多个播种点111,并制造成相应大小的载种器100,在具体应用前,再分割成多个设置一个播种点111的载种器100。
在载种体110上设置的播种点111,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形的播种点111是凹陷状,或者是在平面上作出的标记,如圆圈、或者圆点;无形的播种点111是预设的几何位置(例如几何中心等识别点),该位置可以被相应的播种设备识别。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8,载种体110呈片状,且多个该载种器100能够叠放、卷曲、码放或者堆放储运。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9-图15,载种体110呈粒状,且多个该载种器100能够叠放、码放或者堆放储运。
需要说明的是,载种体110呈片状是指,在载种体110上,用于设置播种点111面的长度和宽度远远大于其厚度,即载种体110不能仅仅依靠其厚度所在表面平稳地搁置在一个平面上。片状的载种体110具有可缠绕卷曲性或者具有可折叠性,能以卷材的形式或者以折叠的形式储运。用片状的载种体110制成的载种器100能以叠放状、卷筒状、码放状或者堆放状储运。
载种体110呈粒状是指该载种体110呈立体状。该立体是预先设定好的,该立体是由多个平面和/或曲面构成的,在载种体110上,用于设置播种点111所在面的长度和宽度与载种体110的厚度相当,即载种体110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差不多,载种体110能利用其任何一个表面使其平稳地搁置在一个平面上。粒状载种体110不具有可缠绕卷曲性和可折叠性,只能以叠放状、码放状或者堆放状储运。
码放是一种有次序地成堆地放置,堆放是无次序地累积。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粒状的载种体110是锥体时,在锥面上设置播种点111,在土壤或者基质中播种时,直接把锥尖插入土壤或者基质即可。
在载种体110上播种种子300,固定物120对种子300实施固定作业的工艺至少包括点状固定和片状固定两种。点状固定是指,把每个播种点111上的种子300实施单独固定,即作用于各个播种点111的固定物120彼此相互分离,互不连接。实施点状固定的具体工艺为:固定物120将种子300与载种体110粘接,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把种子300播种于播种点111,再把固定物120设在该种子300上和该种子300四周的载种体110上,使该种子300在该播种点111与载种体110结合在一起;第二,先在播种点111设置点状固定物120,再在该点状固定物120上设置种子300,使该种子300在该播种点111和载种体110结合在一起;第三,在播种点111播放种子300时,先给该种子300粘附固定物120,粘附有固定物120的该种子300接触到播种点111后,粘附在该种子300上的固定物120在该播种点111把种子300与载种体110结合在一起。实施点状固定作业的固定物120,可以通过点射的方式实施间歇式作业。
片状固定是指,固定多个播种点111上的种子300的固定物120连成一片,在设有多个播种点111的载种体110上,可以使固定物120连成一片,也可以使固定物120形成多片。实施固定作业的固定物120可以用喷涂的方式实施连续作业把种子300与载种体110连接在一起,另外,还可以将固定物120粘接于载种体上并阻挡种子脱落即可以把固定物120制成胶带状或胶板状粘接于载种体110上,并限制种子300脱落。
完成播种作业后,设有多个播种点111的片状载种体110变成了片状载种器100,片状载种器100可以卷成卷包装、存储、运输,也可以折叠成堆装箱、存储、运输。
在生育床上进行育苗/栽培使用时,拉展片状载种器100,并把所述片状载种器100设置在育苗/栽培环境(生育床)中,就可以直接用于植物育苗/栽培。和传统方式相比,省去了育苗容器和育苗基质,也省去了传统的育苗播种环节、幼苗启运环节、和幼苗移栽定植环节。
片状载种器100可以用于植物的立体栽培,即可以把呈带状的片状载种器100按要求截断,一端悬挂在植物立体栽培骨架结构上直接用于植物育苗/栽培(如在气培床中进行的气雾栽培)。也可以把多个片状载种器100分层水平设置在多层的植物栽培装置上直接用于植物育苗/栽培(如在水培床上进行的流水栽培)。
在工厂化蔬菜立体栽培中,对于一些根系较小、生长周期较短的浅根系叶菜类(如生菜、香菜等),可以在所述片状载种体110的两个面上实施播种作业,这种情况下,两个面上的蔬菜叶片和它们的根系都向相反的方向生长,即它们的叶片向温室空间延伸,它们的根系则聚集在所述片状载种体110内,片状载种体110的厚度设置得较厚,以使片状载种体110能够容纳载种体110两个面上的蔬菜根系,并能满足两个面上的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工厂化蔬菜立体栽培中,对于一些自重较大的结球类蔬菜(如结球莴苣、甘蓝等),需要在片状载种体110结构中设置抗拉构造,用于抵御蔬菜荷载对所述片状载种体110的垂直拉力。
在工厂化蔬菜立体栽培中,如果用厚度较薄的片状载种体110栽培自重较大的蔬菜,载种体110只适合承载蔬菜幼苗期的生长发育,随着蔬菜体积长大,重量增加,原本较薄的载种体110难以承载蔬菜重量,也难以容纳蔬菜根系。这种情况下,需要设置生育床,由生育床来容纳蔬菜根系,并承担蔬菜的重量,在生育床中设置水肥系统,为根系提供所需水肥。
需要说明的是,载种体110呈粒状是指载种体110不具有缠绕卷曲性,不能成卷状储存和运输,只能以叠放、或者码放、或者堆放的形式储运,即,载种体110的厚度较大,制成的载种器100强行缠绕卷曲成卷会造成载种器100结构发生变化。
载种体110具有能够形成毛细现象(即毛细管作用)的结构,并具有设定的机械强度;能形成毛细现象的结构能使载种体110具有透气、透水、蓄积和传输植物所需肥水的功能;
透气、透水、蓄积和传输植物所需肥水的功能,能满足种子300发芽,种子300的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从根部吸收的氧气、水分和养分,机械强度能满足承载种子300的植物自重;
需要说明的是,载种体110具有能够形成毛细现象的结构,就具备了透气、透水、蓄积和传输水分和养分的功能,能够形成毛细现象结构的方式很多。优选的方式是使载种体110至少包括含有纤维成分的织物和/或无织物,载种体110含有纤维成分可以使其获得设定的机械强度,以便于载种体110及其制成的载种器100在缠绕卷曲、折叠、运输、拉展、竖置、平铺、牵引等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设定的形状和形态。主要参考图7,该种载种器100可以利用纤维成分的织物或无织物具备韧性的特性,进行折叠,形成褶皱折叠的载种器100,该种载种器100可以在储存和运输时进行折叠,节省空间,在育苗或移植时,可以展开于生育床或者培育环境中。载种体110可以依靠所含有的纤维成分获得透气、透水、蓄积和传输植物所需肥水的功能,也可以是利用所含有的纤维成分与其他成分混合形成透气、透水、蓄积和传输植物所需肥水的功能。当载种器100上的种子300发芽长成植株时,植株根系可以扎入载种体110,载种体110能够固定植物根系,使植株保持预设的生长姿态,载种体110还能容纳植株的部分或者全部根系。
为了使用于植物土壤种植的载种体110与土壤生育床连接后,除了具有吸水功能,还要具有保水功能,为此,在载种体110结构内设置高分子有机物保水剂,能把干涸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吸收到所述载种体110内,以便为种子300萌发储备足够的水分,这在植物抗旱栽培中具有意义。
在载种体110上,按预定方式设有分割和/或折叠构造,在预设的外力作用下,载种体110可以在分割构造处断开或者折叠,使一个大体型载种体110变成多个小体型载种体110,或者能够按照预设的方式折叠和伸展;
这是载种体110产品的优选方案,这个优选方案可以使载种体110及其形成的载种器100产品在包装运输时变得十分方便,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把载种体110或者载种器100任意断开拆零。分割和/或折叠构造,至少包括在载种体110上按预定方式设置一排连续的孔眼,孔眼切断了部分纤维,当外力作用于所述载种体110时,所述载种体110会在分割和/或折叠构造处断开或者折叠。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15,固定物120为具有粘性的结构;固定物120能够将种子300与载种体110粘接,或者,固定物120能够粘接于载种体110上并阻挡种子300脱落。
具体地,固定物120覆盖粘接在载种体110的播种点111上,种子300设置于载种体110与固定物120之间,使固定物120、种子300以及载种体110结合在一起;或者固定物120包裹所述种子300,并把种子300粘接在所述播种点111上,使固定物120、种子300以及载种体110结合在一起;或者固定物120覆盖粘接在载种体110的播种点111上,再把种子300粘接在固定物120上,使固定物120、种子300以及载种体110结合在一起,或者该固定物120可以制作成胶带状或胶板状,与载种体110粘接,并将种子300设置于载种体110与固定物120之间,从而实现固定种子300。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物120至少具有两个功能:第一,把种子300固定在载种体110的播种点111上,以便于载种器100在储运及使用时,种子300不会离开播种点111;第二,当载种器100被置于生育床用于植物育苗/栽培时,在种子300吸水发芽形成的子叶正常生长情况下,固定物120能够使子叶与相应的种皮分离。不同种类植物的种子300大小不同,在发芽形成子叶时,不同种类植物种子300子叶对固定物120的“破壳力”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种类植物的载种器100,固定物120的施用方式和具体结构也相应的不同。优选的方案是,固定物120在干燥状态时,比较坚硬,机械强度较大;当被湿润后,变得柔软,富有弹性。子叶在穿透具有弹性的固定物120时,固定物120能够脱去子叶上的种皮,而不会对子叶生长造成障碍和危害。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8,载种体110上具有用于增大与生育床的接触面积的第一粗糙结构114。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2-图15,载种体110具有机械抓取构造113。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5,粒状的载种体110具有用于增强载种体110机械强度的入土辅助构造115。
当载种器100置入土壤或者基质生育床等培育环境中时,载种体110的第一粗糙结构114能增大与土壤或者基质的接触面积,既能增强载种器100与土壤或者基质结合的牢固度,又能增大载种体110从土壤或者基质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表面积。
为了进一步增强载种器100与土壤接触的紧密性,在把载种器100置入土壤的同时,给载种体110的表面实施湿润作业,使土壤颗粒直接粘附于载种体110上。湿润所述载种体110表面的方式包括浸泡、喷水等。
当载种器100置入水培床或者气培床时,载种体110的第一粗糙结构114能增大载种体110从水培床或者气培床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表面积。
当利用机器把载种器100置入生育床时,存在两种置入方式:一是传统做法,即生育床是固定不动的,该机器按照生育床的布局方式移动作业,在该机器移动的过程中,把一个个载种器100置入到不同生育床的预定位置;另一种置入方式是,生育床是可移动的,而该机器是定位不动的,生育床就像流水线一样,按照预定的方式顺次通过该机器,该机器把载种器100一个个置入不同的生育床或者生育床的不同位置。
当用机器直接把粒状载种体110制成的载种器100置入土壤生育床时,需要防止土壤阻力对粒状载种器100入土端112的损坏,在粒状载种体110上设置入土辅助构造115,可以减缓这种现象的发生。
入土辅助构造115是一种受力框架,载种器100入土时,遇到的土壤阻力由该受力框架吸收。优选地,该受力框架为贴合载种器100入土端112轮廓的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的顶点为与土壤最先接触的部分,利用该锥形结构在不给载种器100制造额外的阻力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吸收入土阻力的作用。
在制造粒状载种体110时,可以把该受力框架与粒状载种体110结合在一起,该受力框架不影响种子300发芽后形成的根系的生长,也不影响载种器100入土后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
受力框架可以只设置在载种体110的入土端112,也可以设置在载种体110的全身。
受力框架可用刚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方案是用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制成,入土一段时间后自行软化腐烂;或者用矿物质材料制成,入土一段时间后自行分化碎化。受力框架的下端可以置入肥料,作为植物苗期的肥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播种带200,主要参考图16和图17,包括:定位带210以及上述的载种器100;
定位带210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211,每个载种器100分别设置于单个定位区域211上并与定位带210连接;
定位带210上萌发后的种子300的根系以及茎叶能够穿过定位带210;
定位带210能够与生育床连接。
该播种带200包括上述载种器100,因此具有上述载种器100的优势,此外,定位带210上,具有多个定位区域211,因此,能够同时承载多个载种器100,从而实现在同一播种带200上对大量种子300进行储存、运输、育苗以及移植过程,实现对批量种子300的播种。除此之外,该播种带200还具有下面的优势。
植物土壤种植现有技术的播种是用播种机直接把种子300置入土壤设定的深度,种子300的出苗状况却受种子300大小、土壤状况、和播种质量的影响,比如,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颗粒过大、种子300太小、播种深浅不一至等,都会使出苗率大大降低。
植物土壤种植的现有技术中,为了保墒、增温、或者除草,往往需要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地膜。而地膜不透水不透气,不利于土壤接受降雨,也不利于植物根系呼吸。
植物基质种植的现有技术是把一个个带有较小基质块的幼苗设置在较大基质块上(俗称定植),植物根系透过较小基质块扎入较大基质块旺盛生长。存在的问题是幼苗定植效率较低。
植物基质育苗的现有技术是,把一粒粒种子300播种于装有基质的容器内,移栽时,需要把育苗容器连同幼苗一起运抵种植现场,再一个个脱去育苗容器,取出秧苗完成定植。育苗与定植效率较低。
本实施例提供的播种带200是把载种器100按预定方式连接在定位带210上而形成的产品,在播种带200上,载种器100是按预定方式暂时或者永久被固定在定位带210上的,预定方式包括载种器100在定位带210上的相互间距,载种器100在定位带2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者是镶嵌于定位带210内。在使用时,该定位带210的弹性是在设定范围内的。所以当把定位带210伸展铺设于生育床上时,其上的载种器100也就相应地被定位于生育床,也就是说,种子300就被按预设的株行距定位在生育床上了,这就彻底改变了植物种植现有技术的定植方式。
可以设计出铺设不同播种带200的专用设备,用于在土壤生育床上铺设播种带200,或者用于在基质生育床上铺设播种带200,或者用于在水培床上铺设播种带200。
把播种带200连接于生育床,实际上是为了使载种器100与生育床充分结合,目的是让载种体110和固定物120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以便满足种子300萌发对水分和养分的需要。
当定位带210具有保墒功能、或者增温功能、或者除草功能时,播种带200在土壤播种垄或者土壤播种畦上使用时,即可替代地膜。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6和图17,定位带210为由多根纤维无规律地相交重叠连接而成的无织物,或者,定位带210为由多根纤维有规律地相交连接的织物,或者,定位带210为无织物/织物与薄膜复合而成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6和图17,定位带210为网格结构,定位区域211为网格结构的网眼,萌发后的种子300的根系以及茎叶能够穿过网眼。
网格结构是指间隔设置的多个孔洞结构,优选地,可以在织物或者无织物上按预定方式打孔制成的网格状物。网格状物上的网眼可以是相同大小的,也可以是不同大小的。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生产需要。
织物是指,由多根纤维有规律地相交连接而成的布状物。
无织物结构是指,由多根纤维为主进行无规律地相交重叠连接而成的纸状物。
定位带210为无织物与薄膜复合而成的结构,或定位带210为织物与薄膜复合而成的结构,该薄膜可为透明、透气薄膜,铺设并箍紧于织物或者无织物表面,有助于织物或者无织物定型,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散落,优选地,该薄膜也为可降解材料,当种子300萌发后,移植至土壤后,该薄膜可以逐渐降解。
在具体应用中,由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与载种器100制成的播种带200,在制造时,可以用专用设备把载种器100之间的网格结构实施紧缩处理,如折叠处理或者束状处理,这样的话,可以把载种器100之间的间距缩小,有利于用播种带200进行植物育苗时节约育苗面积。当育成苗在大地上移栽定植时,只要拉展播种带200,相应地就把载种器100的间距拉大到预设的间距,完成播种带200的大地铺设,也就完成了植物苗的大地移栽作业。
按预定方案用淋膜工艺把膜状物涂敷在网格结构上制成网膜结构的定位带210,再按预定方案给该网膜结构开孔并设置载种器100,制成网膜结构的播种带200,该播种带200就附加上了地膜的功能。
优选的方案是,网格结构、织物、无织物、以及网膜结构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可降解材料包括生物质材料(如植物纤维)、不抗老化的材料(如寿命很短的树脂纤维),也可以用矿质纤维。
定位带210的基本功能是给载种器100定位,包括至少两方面的定位,一是在定位带210本体上的定位,二是在生育床上的定位,三是能与载种器100固定连接。一旦载种器100被定位于生育床,定位带210的基本功能就发挥完了。因此,优选的方案是,定位带210用生命周期较短的材料制成,一旦其功能发挥完就降解掉,这样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例如,用植物性纤维或者矿质纤维编织成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对于没有杂草的生育床,定位带210采用网格状的结构是比较节省材料的方案。对于有杂草的生育床,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的网眼可以设置得小一些,以至于杂草难以长出网眼,也可以使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含有触杀性除草剂,杂草茎叶一旦触及到定位带210,就会被杀除。
用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制造播种带200时,把载种器100用粘合剂粘接在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的网眼上,也可以用缝合的方式把载种器100连接在定位带210的网眼上,还可以用焊接的方式把载种器100连接于网眼上。
当用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制成播种带200时,该种播种带200可采用折叠的方式缩小各个载种器100之间的距离,也就相当于缩小了各个种子300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用该种播种带200进行植物育苗,这对像芹菜、生菜等需要育苗的浅根系叶菜类蔬菜栽培非常有利。
当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播种带200种植芹菜时,先把芹菜种子300和片状载种体110制成片状芹菜载种器100,再把该片状芹菜载种器100和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制成网格结构的芹菜播种带200,在制造该芹菜播种带200时,用设备把该网格结构的定位带210实施皱褶作业处理,育苗时,把该皱褶了的芹菜播种带200铺设于专用的芹菜育苗床,该专用的芹菜育苗床可用基质制成,也可用沙子制成,芹菜育成苗移栽时,直接把保持皱褶的芹菜播种带200连同芹菜苗运抵移栽现场,把皱褶的芹菜播种带200拉展铺设在土壤栽培垄或者土壤栽培畦上,使芹菜根系充分接触土壤,使芹菜株行距限位于定位带210,这就快速实现了芹菜苗的移栽作业。
在拉展铺设芹菜播种带200时,为了能使芹菜根系充分地与土壤接触,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对土壤实施的精细旋耕作业和铺设芹菜播种带200的作业可用专用设备进行联合作业,同时对芹菜根系进行湿润处理。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定位带210上具有用于增大与生育床的接触面积的第二粗糙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定位带210上设置有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土壤或者基质作为生育床种植植物时,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直接来自于土壤或者基质,所以只有播种带200与土壤或者基质充分接触后,才能牢牢地连接在土壤或者基质上,才能确保载种器100的载种体110与土壤或者基质充分结合,才能确保载种体110能从土壤或者基质中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
第一粗糙结构114和第二粗糙结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带210上的毛绒结构、凹凸结构、孔眼结构等。
用水培床或者气培床栽培植物时,定位带210直接置于含有水溶肥的水液中,或者直接置于含有水溶肥的雾化水中,即载种体110可以直接与液体水或者雾化水接触,所以不要求定位带210含有第二粗糙结构。
当用设备在土壤上铺设播种带200时,可以用喷水装置给用于与土壤连接的表面喷水,带有水膜的定位带210表面能够与土壤发生粘合作用,当该表面设有第二粗糙结构时,该粘合作用会更强。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植物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种子300放置于载种器100的载种体110的播种点111上,并用固定物120进行固定;
利用载种器100储存及运输所述种子300;
将载种器100连接于生育床;
生育床提供水分、温度、和透气条件;
载种器100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
载种器100中的种子300萌发,种子300的根系扎入生育床,茎叶突破固定物120向外部生长。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植物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载种器100设置于定位带210上形成播种带200;
利用播种带200储存及运输种子300;
将播种带200连接于生育床;
生育床提供水分、温度、和透气条件;
播种带200从生育床中吸收水分;
播种带200中的种子300萌发,种子300的根系扎入生育床,茎叶突破固定物120向外部生长。
将种子300放置于载种器100的载种体110的播种点111上,并用固定物120进行固定;将载种器100设置于定位带210形成播种带200;利用载种器100或播种带200储存及运输所述种子300;上述步骤中,将种子300播种于载种器100的播种点111上,并将载种器100安装于定位带210上形成播种带200,从而实现利用载种器100或播种带200储存及运输种子300的作用。
植物种植的现有技术是把种子300直接置入土壤或者基质(土壤生育床或者基质生育床)中,实施该置入作业的设备是种子300播种机,置入土壤或者基质中的种子300上面覆盖的是土壤或者基质,在该作业操作过程中,种子300上面的覆盖土壤或者基质很难做到均匀一致,尤其对于土壤来讲,一旦下雨,很容易发生板结,即,覆盖在种子300之上的土壤变成坚硬的土块,顶土力弱小的种子300(如茄科种子300、十字花科种子300等一些小粒种子300)就很难出苗。
把本实施例提供的载种器100或播种带200直接植入土壤中,载种器100或播种带200上的固定物120不需要覆盖土壤,由于种子300一律被固定物120覆盖,固定物120的结构因不同植物种子300的顶土力的不同而不同,这样的话,和现有技术的播种作业相比,在同样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不会影响种子300发芽出苗。
需要说明的是,播种种子300用的是种子300播种机,“播种载种器100”用的是“载种器100播种机”,即需要设计制造出专门把所述载种器100置入土壤的设备。
一些需要密植的植物种类(如生菜、香菜、小白菜、芹菜等)种植,现有技术是把种子300一粒粒地直接播种在土壤中,即使是精量播种机,也很难做到出苗整齐一致。
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播种带200直接覆盖在土壤种植垄上或者土壤种植畦上,一次性把多个植物种子300按设定的株行距布置在生育床上,由于种子300上只覆盖有固定物120,种子300出苗率将大大提高。
为了实施把播种带200铺设于土壤种植垄或者土壤种植畦上的田间作业,需要设计制造这类专用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将载种器100或播种带200连接于所述生育床;生育床提供水分、温度、和透气条件;这两个步骤并不分先后,可以是先给生育床提供适宜条件,然后再行播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载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物(120)和载种体(110),所述载种体(110)和所述固定物(120)均具有吸水性和透气性;
所述载种体(110)具有用于定位种子(300)的播种点(111),所述种子(300)放置于所述播种点(111)位置处,所述固定物(120)与所述载种体(110)连接,并用于将所述种子(300)固定,所述固定物(120)、所述载种体(110)以及所述种子(300)结合成复合体;
所述复合体用于与生育床连接,且所述复合体能够从所述生育床中吸收水分,所述种子(300)萌发后形成的根系能够扎入或穿透所述载种体(110),形成的茎叶能够突破所述固定物(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种体(110)上具有至少一个所述播种点(111),每个所述播种点(111)上至少设置一粒所述种子(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种体(110)呈片状,所述复合体能够采用卷曲、叠放、码放或者堆放的方式储运;
或者所述载种体(110)呈粒状;所述复合体能够采用叠放、码放或者堆放的方式储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种器,其特征在于,粒状的所述载种体(110)具有用于增强所述载种体(110)机械强度的入土辅助构造(1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种器,其特征在于,粒状的所述载种体(110)具有用于机械抓取的构造(11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载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物(120)至少具有粘性的结构以及湿润后强度变低的结构;所述固定物(120)能够将所述种子(300)与所述载种体(110)粘接,或者,所述固定物(120)能够粘接于所述载种体(110)上并阻挡所述种子(300)脱落;
所述载种体(110)为至少包括由粒状物质和/或丝状物质组成的含有孔隙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载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种体(110)上具有用于增大与所述生育床的接触面积的第一粗糙结构(114)。
8.一种播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带(210),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载种器(100);
所述定位带(210)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211),每个所述载种器(100)分别设置于单个所述定位区域(211)上并与所述定位带(210)连接;
位于所述定位带(210)上的所述载种器(100)中的所述种子(300)萌发后形成的根系以及茎叶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带(210);
所述定位带(210)能够与所述生育床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播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带(210)为至少由多根纤维无规律地相交重叠连接而成的无织物,或者,所述定位带(210)为至少由多根纤维有规律地相交连接而成的织物,或者,所述定位带为所述无织物/所述织物与薄膜复合而成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播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带(210)为网格结构,所述定位区域(211)为所述网格结构的网眼,所述种子(300)萌发后形成的根系以及茎叶能够穿过所述网眼。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播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带(210)上具有用于增大与所述生育床的接触面积的第二粗糙结构。
CN201921318787.0U 2019-08-14 2019-08-14 载种器及播种带 Active CN210641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8787.0U CN210641594U (zh) 2019-08-14 2019-08-14 载种器及播种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8787.0U CN210641594U (zh) 2019-08-14 2019-08-14 载种器及播种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1594U true CN210641594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06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8787.0U Active CN210641594U (zh) 2019-08-14 2019-08-14 载种器及播种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15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2741A (zh) * 2019-08-14 2019-10-22 任进礼 载种器、播种带及植物种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2741A (zh) * 2019-08-14 2019-10-22 任进礼 载种器、播种带及植物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1282A (en) Wildflower sod mat and method of propagation
US6658790B2 (en) Method of propagation and product produced thereby
US6195935B1 (en) Biodegradable plant protector and growth enhancement device and method
US5224290A (en) Versatile herb, vegetable, flower and groundcover sod mat and method for propagation
US7174671B2 (en) Artificial seedbed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6070358A (en) Seed germination system
US5346514A (en) Versatile plant sod mat and method for propagation
CN110352741A (zh) 载种器、播种带及植物种植方法
CN210641594U (zh) 载种器及播种带
JP2007053920A (ja) 育苗マ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る育苗・植栽方法
KR102626053B1 (ko) 식물재배용 팩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30000139A1 (en) Mesh-backed lawn s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491886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ting seeds and growing plants
JP2007175040A (ja) 特定の天然植物の栽培方法およびその栽培に使用する育生保持体
JP2005000019A (ja) シート式植物栽培装置及びシート式植物栽培方法並びにシート状植物固定体
CN113348887B (zh) 一种高枝压条繁殖装置及高枝压条繁殖方法
CN220422682U (zh) 一种内置内膜纸或生物炭棉的种植包
CN211745867U (zh) 抗旱保湿型免种免维护直铺绿化色块栽培结构
CN220897721U (zh) 一种防草垫及包括该防草垫的防草结构
TW201261B (zh)
Decker Producing Sods over Plastic
JPH099785A (ja) 高床式栽培方法と植物栽培床用シート
GB2471721A (en) A growing mat having seed containing pockets
JPH09201127A (ja) 植物育成用基材
JPH09308386A (ja) 育苗用成形培地封入紙筒及び植物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