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0416U -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0416U
CN210640416U CN201922284369.0U CN201922284369U CN210640416U CN 210640416 U CN210640416 U CN 210640416U CN 201922284369 U CN201922284369 U CN 201922284369U CN 210640416 U CN210640416 U CN 210640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lug
power
bas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43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东林
李圣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19222843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0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0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0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包括交流充电插座、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可分离式的安装在交流充电插座上,且电源插头位于信号插头的一侧,交流充电插座包括插座组件、前绝缘基座和后绝缘基座,前绝缘基座安装在插座组件的后端,前绝缘基座上开设有一组信号固定孔和一组电源固定孔,后绝缘基座安装在前绝缘基座的后端面上,且将信号接触件固定在信号固定孔内,以及将电源接触件固定在电源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源与信号进行了分隔,可分别与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进行对插,并通过卡扣实现锁紧,整个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拆卸安装方便,不用重新接线,节约了产品更换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充电插座,特别是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交流充电插座在新能源汽车上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将交流充电插座从车体上拆卸下来进行检修,现目前的交流充电插座均为整体式,需要带线一起拆卸,操作会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包括交流充电插座、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可分离式的安装在交流充电插座上,且电源插头位于信号插头的一侧。
交流充电插座包括插座组件、前绝缘基座和后绝缘基座,前绝缘基座安装在插座组件的后端,前绝缘基座上开设有一组信号固定孔和一组电源固定孔,后绝缘基座安装在前绝缘基座的后端面上,且将信号接触件固定在信号固定孔内,以及将电源接触件固定在电源固定孔内。
后绝缘基座上安装有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位于信号接口的一侧,信号接口上开设有导向孔A,电源接口上开设有导向孔B,信号接触件的插针位于导向孔A内,电源接触件的插针位于导向孔B内。
插座组件的后端面上开设有沉孔,前绝缘基座的前端配合安装在沉孔内,且在插座组件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密封垫A。
信号接触件和电源接触件上均设置有限位挡板,信号固定孔和电源固定孔内开设有限位台阶,后绝缘基座的前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信号固定孔和电源固定孔配合的限位凸起,限位挡板固定在对应的限位台阶和限位凸起之间。
信号插头包括信号插头接线端子、信号插头基座、信号插头护线体和信号插头外壳,信号插头护线体安装在信号插头基座的后端,信号插头接线端子安装在信号插头基座的前端,信号插头接线端子、信号插头基座和信号插头护线体均位于信号插头外壳内,信号接口卡接在信号插头外壳内,且信号接口内的信号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信号插头接线端子上。
信号插头接线端子包括插接端A和接线端A,接线端A用于连接信号线,信号插头基座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筒A,导向筒A内设置有卡环,导向筒A套装在导向孔A内,信号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插接端A内,且插接端A的后端面抵在导向筒A的前端面上,接线端A的前端面抵在卡环的后端面上。
电源插头包括电源插头接线端子、电源插头基座、电源插头护线体和电源插头外壳,电源插头护线体安装在电源插头基座的后端,电源插头接线端子安装在电源插头基座的前端,电源插头接线端子、电源插头基座和电源插头护线体均位于电源插头外壳内,电源接口卡接在电源插头外壳内,且电源接口内的电源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电源插头接线端子上。
电源插头接线端子包括插接端B和接线端B,接线端B用于连接电源线,电源插头基座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筒B,导向筒B内也设置有卡环,导向筒B套装在导向孔B内,电源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插接端B内,且插接端B的后端面抵在导向筒B的前端面上,接线端B的前端面抵在卡环的后端面上。
电源插头外壳和信号插头外壳上均开设有卡接孔,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上均设置有卡扣,卡扣卡接在对应卡接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将电源与信号进行了分隔,可分别与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进行对插,并通过卡扣实现锁紧,整个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拆卸安装方便,不用重新接线,节约了产品更换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 为图2中I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5 为信号插头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电源插头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信号插头接线端子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交流充电插座,2-信号插头,3-电源插头,11-插座组件,12-前绝缘基座,13-密封垫A,14-信号接触件,15-电源接触件,16-后绝缘基座,17-信号固定孔,18-电源固定孔,19-限位挡板,161-信号接口,162-电源接口,163-卡扣,164-限位凸起,165-限位台阶,166-导向孔A,167-导向孔B,21-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2-密封垫B,23-信号插头基座,24-信号插头护线体,25-信号插头外壳,26-导向筒A,211-插接端A,212-接线端A,261-卡环,31-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2-密封垫C,33-电源插头基座,34-电源插头护线体,35-电源插头外壳,36-卡接孔,37-导向筒B,311-插接端B,312-接线端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4所示,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1,包括交流充电插座1、信号插头2和电源插头3,信号插头2和电源插头3可分离式的安装在交流充电插座1上,且电源插头3位于信号插头2的一侧,通过信号插头2与交流充电插座1的可分离式安装以及电源插头3与交流充电插座1的可分离式安装,在检修时,从而可直接将信号插头2的导线或电源插头3的导线与交流充电插座1分离,简化产品的装备流程,降低产品的装配难度,不用重新接线,节约产品更换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交流充电插座1包括插座组件11、前绝缘基座12和后绝缘基座16,前绝缘基座12安装在插座组件11的后端,进一步的,插座组件11的后端面上开设有沉孔,前绝缘基座12的前端配合安装在沉孔内,且在插座组件11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密封垫A13,前绝缘基座12上开设有一组信号固定孔17和一组电源固定孔18,后绝缘基座16安装在前绝缘基座12的后端面上,且将信号接触件14固定在信号固定孔17内,以及将电源接触件15固定在电源固定孔18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后绝缘基座16上安装有信号接口161和电源接口162,电源接口162位于信号接口161的一侧,信号接口161为两芯信号接口161,电源接口162为三芯信号接口161,因此,一组信号固定孔17包括两个信号固定孔17,一组电源固定孔18包括三个电源固定孔18,信号接口161上开设有导向孔A166,电源接口162上开设有导向孔B167,导向孔A166为两个,导向孔B167为三个,每一个信号固定孔17内安装有一个信号接触件14,且信号接触件14的插针位于导向孔A166内,每一个电源固定孔18内安装有一个电源接触件15吗,电源接触件15的插针位于导向孔B167内,为实现信号接触件14和电源接触件15的固定安装,在信号接触件14和电源接触件15上均设置有限位挡板19,信号固定孔17和电源固定孔18内开设有限位台阶165,后绝缘基座16的前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信号固定孔17和电源固定孔18配合的限位凸起164,限位挡板19固定在对应的限位台阶165和限位凸起164之间,后绝缘基座16与前绝缘基座12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当把螺栓拧紧后,信号接触件14和电源接触件15也就实现了固定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信号插头2包括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1、信号插头基座23、信号插头护线体24和信号插头外壳25,信号插头护线体24安装在信号插头基座23的后端,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1安装在信号插头基座23的前端,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1、信号插头基座23和信号插头护线体24均位于信号插头外壳25内,且使得信号插头2形成一个整体,信号接口161卡接在信号插头外壳25内,且信号接口161内的信号接触件14的插针插接在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1上,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插头外壳25上开设有卡接孔36,信号接口161上设置有卡扣163,卡扣163为弹性卡扣163,当信号插头外壳25往信号接口161插接时,卡扣163被压缩,当卡扣163移动到卡接孔36位置时,卡扣163弹出,从而实现信号插头外壳25与信号接口161的卡接,当需要拆开信号插头外壳25时,则对卡扣163进行按压,使得卡扣163脱离卡接孔36,然后将信号插头2取出。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7所示,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1包括插接端A211和接线端A212,接线端A212用于连接信号线,信号线通过信号插头护线体24保护,信号插头基座2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筒AA,导向筒AA内设置有卡环261,导向筒AA套装在导向孔A166内,信号接触件14的插针插接在插接端A211内,且插接端A211的后端面抵在导向筒AA的前端面上,接线端A212的前端面抵在卡环261的后端面上,从而实现了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1的定位安装,此时,信号插头基座2323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密封垫B22,优选的,信号接触件14的插针为扁平状,通过卡环261以及导向筒AA对信号插头接线端子21定位,从而能够保证信号接触件14与插接端A211的接触性能,同时也能保证在插拔信号插头2时,能够将信号接头接线端子一起拔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源插头3与信号插头2的结构基本一样,其插接原理相同,即电源插头3包括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1、电源插头基座33、电源插头护线体34和电源插头外壳35,电源插头护线体34安装在电源插头基座33的后端,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1安装在电源插头基座33的前端,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1、电源插头基座33和电源插头护线体34均位于电源插头外壳35内,电源接口162卡接在电源插头外壳35内,且电源接口162内的电源接触件15的插针插接在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1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插头外壳35上也开设有卡接孔36,电源接口162上设置有卡扣163,卡扣163为弹性卡扣163,当电源插头外壳35往电源接口162插接时,卡扣163被压缩,当卡扣163移动到卡接孔36位置时,卡扣163弹出,从而实现电源插头外壳35与电源接口162的卡接,当需要拆开电源插头外壳35时,则对卡扣163进行按压,使得卡扣163脱离卡接孔36,然后将电源插头3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1包括插接端B311和接线端B312,接线端B312用于连接电源线,电源插头基座3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筒B37,导向筒B37内也设置有卡环261,导向筒B37套装在导向孔B167内,电源接触件15的插针插接在插接端B311内,且插接端B311的后端面抵在导向筒B37的前端面上,接线端B312的前端面抵在卡环261的后端面上,从而实现了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1的定位安装,此时,电源插头基座33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密封垫C32,优选的,电源接触件15的插针为扁平状,通过卡环261以及导向筒B37对电源插头接线端子31定位,从而能够保证电源接触件15与插接端B311的接触性能,同时也能保证在插拔电源插头3时,能够将电源接头接线端子一起拔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充电插座、信号插头和电源插头,所述信号插头和所述电源插头可分离式的安装在所述交流充电插座上,且所述电源插头位于所述信号插头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插座包括插座组件、前绝缘基座和后绝缘基座,所述前绝缘基座安装在所述插座组件的后端,所述前绝缘基座上开设有一组信号固定孔和一组电源固定孔,所述后绝缘基座安装在所述前绝缘基座的后端面上,且将信号接触件固定在所述信号固定孔内,以及将电源接触件固定在所述电源固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绝缘基座上安装有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位于所述信号接口的一侧,所述信号接口上开设有导向孔A,所述电源接口上开设有导向孔B,所述信号接触件的插针位于所述导向孔A内,所述电源接触件的插针位于所述导向孔B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的后端面上开设有沉孔,所述前绝缘基座的前端配合安装在所述沉孔内,且在所述插座组件的后端面上安装有密封垫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触件和所述电源接触件上均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信号固定孔和所述电源固定孔内开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后绝缘基座的前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信号固定孔和电源固定孔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挡板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限位凸起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插头包括信号插头接线端子、信号插头基座、信号插头护线体和信号插头外壳,所述信号插头护线体安装在所述信号插头基座的后端,所述信号插头接线端子安装在所述信号插头基座的前端,所述信号插头接线端子、信号插头基座和信号插头护线体均位于所述信号插头外壳内,所述信号接口卡接在所述信号插头外壳内,且所述信号接口内的信号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所述信号插头接线端子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插头接线端子包括插接端A和接线端A,所述接线端A用于连接信号线,所述信号插头基座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筒A,所述导向筒A内设置有卡环,所述导向筒A套装在所述导向孔A内,所述信号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所述插接端A内,且所述插接端A的后端面抵在导向筒A的前端面上,所述接线端A的前端面抵在所述卡环的后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包括电源插头接线端子、电源插头基座、电源插头护线体和电源插头外壳,所述电源插头护线体安装在所述电源插头基座的后端,所述电源插头接线端子安装在所述电源插头基座的前端,所述电源插头接线端子、电源插头基座和电源插头护线体均位于所述电源插头外壳内,所述电源接口卡接在所述电源插头外壳内,且所述电源接口内的电源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所述电源插头接线端子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接线端子包括插接端B和接线端B,所述接线端B用于连接电源线,所述电源插头基座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导向筒B,所述导向筒B内也设置有卡环,所述导向筒B套装在所述导向孔B内,所述电源接触件的插针插接在所述插接端B内,且所述插接端B的后端面抵在导向筒B的前端面上,所述接线端B的前端面抵在所述卡环的后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外壳和信号插头外壳上均开设有卡接孔,所述信号接口和电源接口上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对应所述卡接孔内。
CN201922284369.0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Active CN210640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4369.0U CN21064041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4369.0U CN21064041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0416U true CN210640416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4369.0U Active CN21064041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0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8232B (zh) 一种挂式移动插座
CN210640416U (zh)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CN213636436U (zh) 具有外壳防护的连接器
US20040253854A1 (en) Multipurpose electric adapter
CN107275893B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
CN206639992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3694467U (zh) 一种适配器壳体及电源适配器
CN214849202U (zh) 照明装置及连接端子
CN210668815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插座
CN110854630B (zh) 一种带有语音控制功能的zigbee智能插座
CN209844054U (zh) 可替换式便携电转换插座
CN210576581U (zh) 一种电晕处理机用的电源接口组件
CN108832369B (zh) 一种熔接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CN210379500U (zh) 一种带有连接结构的插接组件
CN215221107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壳体组件
CN104409938A (zh) 一种多功能led灯带电源插座
CN220233677U (zh) 一种伸缩式墙壁充电插座
CN209822489U (zh) 组合有浪涌抑制器的辅助开关
CN220963844U (zh) 一种免工具拆卸定位条的车载插座
CN214542845U (zh) 电子设备
CN111864489B (zh) 充电适配器
CN215037680U (zh) 一种小家电线路板连接结构及理发器
CN111342269B (zh) 端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256498U (zh) 一种便携式蓝牙适配器
CN220086515U (zh) 一种高低压分离出线结构直流充电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18, Sanjiang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8, Sanjiang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