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8264U -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8264U
CN210638264U CN201921103397.1U CN201921103397U CN210638264U CN 210638264 U CN210638264 U CN 210638264U CN 201921103397 U CN201921103397 U CN 201921103397U CN 210638264 U CN210638264 U CN 210638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pipe
flow
evaporator
refrigeran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33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光朋
曾福祥
张聪
郭敏
周星宇
董积菊
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33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8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8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8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蒸发器分流结构存在冷媒分流不均匀的问题。空调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流系统包括冷媒总管以及与冷媒总管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一支管和/或第二支管上配置有流量调节元件,分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切换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调整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通过这样的设置,控制器调节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来调整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从而使冷媒均匀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家用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空调器通常包括通过冷媒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以及蒸发器。在压缩机的驱动下冷媒通过冷媒管路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以及蒸发器之间循环流动并伴随着冷媒状态的变化而放热/吸热,从而实现制冷或者制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具有双蒸发器的空调器由于其快速的制冷/制热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便于空调器内的冷媒的分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蒸发器分流结构。如专利(CN203454483U)公开了一种蒸发器分流结构,连接在冷媒主干管与两个蒸发器之间,包括分流三通,分流三通的一端口与冷媒主干管相连,另两个端口分别连接一分流支管,每个分流支管通过分配器连接一组分流毛细管,每组分流毛细管对应地连接至一个蒸发器。该蒸发器分流结构简洁清晰,装配焊接方便。不过,在具体的应用中,两个分流支管的管径、折弯形状和长度无法做到完全相同,两条分流支管对冷媒产生的阻力不同,因而进入两个蒸发器冷媒的量不均匀,导致两个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不一致而影响整机的制冷/制热效果。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蒸发器分流结构存在冷媒分流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分流系统,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分流系统包括冷媒总管以及与所述冷媒总管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和/或所述第二支管上配置有流量调节元件,所述分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切换所述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调整进入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参数调节所述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支管的长度,所述流量调节元件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上。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流量调节元件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上,其中,所述第二调节阀的调节精度高于所述第一调节阀的调节精度。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为电子膨胀阀。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流量调节元件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上。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支管的长度,所述第一调节阀的调节精度大于所述第二调节阀的调节精度。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为电子膨胀阀。
在上述分流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连接至第一分液盘和第二分液盘,所述第一分液盘通过多个第一分液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二分液盘通过多个第二分液管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通,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液盘和所述第二分液盘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流系统包括冷媒总管以及与冷媒总管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一支管和/或第二支管上配置有流量调节元件,分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通过切换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调整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
通过这样的设置,控制器可以根据空调器的运行参数等调节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来调整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从而使冷媒总管内的冷媒均匀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避免了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的流量不均匀导致蒸发器的冷却效率不同而影响空调整体性能的问题。
优选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参数调节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由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冷媒总管连通,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进口端的压力基本相同,而当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出口侧的压力基本相同时,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基本相同。通过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出口侧设置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参数来切换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来调整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的冷媒流量,调节更加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具有上述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冷媒总管;12、三通管;21、第一支管;22、第一分液盘;23、第一分液管;24、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支管;32、第二分液盘;33、第二分液管;34、第二压力传感器;41、第一电子膨胀阀;42、第二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柜式空调器的分液系统来进行介绍说明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本实用新型的分流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壁挂式空调器、吊顶式空调器等。显然,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柜式空调器(以下简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以及连接管路等。在节流元件与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之间连接有分流系统。分流系统包括冷媒总管11,冷媒管路11的一端连接至空调器的节流元件,冷媒总管11的另一端连接至三通管12,三通管12连接有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第一支管21连接至第一分液盘22,第一分液盘22上连接有多个第一分液管23,多个第一分液管2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蒸发器(图中未示出)。第二支管31连接至第二分液盘32,第二分液盘32上连接有多个第二分液管33,多个第二分液管3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蒸发器(图中未示出)。第一支管21和/或第二支管31上配置有流量调节元件,分液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用于切换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调整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通过流量调节元件的设置,在冷媒总管11分流至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中的冷媒不均匀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流量调节元件切换工作状态,能够使冷媒总管11中的冷媒均匀地经过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流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避免了一个蒸发器冷媒量过多无法完全蒸发影响冷媒换热效率而另外一个蒸发器冷媒不足蒸发器未完全利用而影响蒸发器换热效率的问题。对于两个蒸发器内的冷媒不均匀的情况,可以通过检测空调器自身的运行参数来判断,如可以通过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表面温度来判断,第一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大于第二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且二者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第一蒸发器内的冷媒不足。
优选地,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参数调节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出口侧的压力,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参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中冷媒流量的差异。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由于室内机的壳体内蒸发器和其他零部件的排布位置限制,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的长度存在不同,如第一支管21的长度小于第二支管31的长度。对于相同管径的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第一支管21的长度小于第二支管31的长度,冷媒在第一支管21内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小于在第二支管31内受到的阻力。因此在第一支管21上设置流量调节元件便能够将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内的冷媒流量调节均匀。如图1所示,流量调节元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管21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41。在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冷凝器中的液态冷媒经过节流元件降压后进入冷媒总管11,之后经两三通管12分成两部分流入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最终第一支管21中的冷媒经第一分液盘22、多根第一分液管23进入第一蒸发器,第二支管31中的冷媒经第二分液盘23、多跟第二分液管33进入第二蒸发器。在冷媒流动过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分别检测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并将压力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信息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由于第一支管21的长度小于第二支管31的长度,通常情况下第一支管21的阻力小于第二支管31的阻力。控制器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减小而使冷媒在第一支管21中流动的阻力增大,增大了第一支管21的压降。在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减小之后,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再次检测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参数判断是否继续调整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通过这样的设置,根据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信息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使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达到基本相同,冷媒总管11内的冷媒便能够均匀地从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使冷媒分液更加均匀,避免了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进入的冷媒量不同造成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不同而影响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通过流量调节元件的设置,能够根方便地调节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内冷媒的流量,从而使进入两个蒸发器的冷媒的量相同,保证了两个蒸发器的制冷功率。并且,在对空调器进行开发测试阶段,无需通过改变管路直径、长度、管路环绕半径等参数进行大量地试验来使空调器达到预期的制冷/制热效果,只需通过流量调节元件来调节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中制冷剂的流量来使空调器达到设计的制冷/制热效果,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难度和成本。第一调节阀设置成第一电子膨胀阀41,能够每次按照设定步长调节阀开度,调节更加精细方便。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分别设置在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上,减少了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分别与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的连接处对阻力大小产生的额外影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调节阀为第一电子膨胀阀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第一调节阀可以是电磁阀、电机驱动阀等。另外,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分别设置在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上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其进行调整,如可以将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分别设置在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上靠近出口端的位置等。
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流量节流元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管21上第二调节阀,如第二电子膨胀阀42。其中,第二电子膨胀阀42的调节精度高于第一电子膨胀阀41。具体而言,第二电子膨胀阀42调节一步时阀开度的改变量小于第一电子膨胀阀41调节一步时阀开度的改变量。在第一分液盘22处的压力大于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并且二者的压力差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器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即对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的冷媒流量进行粗调节。当第一分液盘22处的压力大于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并且二者的压力差不大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控制器调节第二电子膨胀阀42的开度,即对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的冷媒流量进行精调节。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压力差较大时进行粗调节,在压力差较小时进行精调节,减小了调节时长,提高了调节效率,使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内的冷媒流量较快地达到均匀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的是,流量节流元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支管31上第二调节阀,如第二电子膨胀阀42。其中,第二电子膨胀阀42的调节精度高于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调节精度。
在第一分液盘22处的压力大于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时,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41减小开度以进行粗略调节,能够提高调节效率。在调节过程中,当第一分液盘22处的压力突变为小于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时,此时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42减小开度进行精细调节,使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基本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控阀为第二电子膨胀阀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第二电控阀可以是电磁阀、电机驱动阀等。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的长度相同,第一电子膨胀阀4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42的调节精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为了减小阻力差,尽量使分液均匀,在条件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被设置成相同长度以使其内的流动阻力尽量相同。但是为了便于安装,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上可能具有不同的折弯数量,或者折弯半径可能不同,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对冷媒产生的阻力大小。在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等长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哪个支管对冷媒的阻力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31上分别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4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42,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2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4检测得到的第一分液盘22处的压力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来选择性得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或者第二电子膨胀阀42开度。如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4检测出的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34检测出的压力值时,则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41减小开度;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4检测出的压力值小于第二压力传感器34检测出的压力值时,则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42减小开度。当然,也可以同时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4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42的开度。具体地,第一电子膨胀阀4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42在初始时设置成相同的开度,该开度为最大开度和最小开度之间的一个开度。当第一压力传感器24检测出的压力值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34检测出的压力值时,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41的开度减小,同时控制第二电子膨胀阀42的开度增大。这样能够提高调节效率,缩短调节时间,使第一分液盘22和第二分液盘32处的压力尽快达到相同的状态,从而缩短了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冷媒量不均匀的时间,避免了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冷媒量不均匀时间过长而影响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的分流系统,空调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流系统包括冷媒总管以及与冷媒总管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一支管和/或第二支管上配置有流量调节元件,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分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参数调节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调整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流量调节元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管上的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设置在第二支管上的第二电子膨胀阀。通过流量节流元件的设置,能够方便地调节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冷媒流量,从而使冷媒总管中的冷媒均匀地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进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避免了两个蒸发器内冷媒量不同而造成两个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不同而影响空调器的整体制冷/制热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分流系统包括冷媒总管以及与所述冷媒总管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连通,
所述第一支管和/或所述第二支管上配置有流量调节元件,所述分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切换所述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便调整进入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冷媒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出口侧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参数调节所述流量调节元件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支管的长度,所述流量调节元件包括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元件还包括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上,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阀的调节精度高于所述第一调节阀的调节精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为电子膨胀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元件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支管的长度,所述第一调节阀的调节精度大于所述第二调节阀的调节精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为电子膨胀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连接至第一分液盘和第二分液盘,所述第一分液盘通过多个第一分液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二分液盘通过多个第二分液管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通,
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液盘和所述第二分液盘上。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分流系统。
CN201921103397.1U 2019-07-15 2019-07-15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Active CN210638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397.1U CN210638264U (zh) 2019-07-15 2019-07-15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3397.1U CN210638264U (zh) 2019-07-15 2019-07-15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8264U true CN210638264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3397.1U Active CN210638264U (zh) 2019-07-15 2019-07-15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8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9575A1 (en) Multi-online system
EP2128541A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JP2003194384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CN110513857A (zh)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KR101070186B1 (ko) 냉매 흐름량 변화에 따른 송풍기 풍량 자동 제어 장치를 구비한 직접팽창방식 공조기
KR20110079051A (ko) 냉매사이클 연동 물 순환 시스템
CN109140725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10260416B (zh) 分区换热器组件、空调器及分区换热器组件的控制方法
CN107477798B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冷媒的方法和装置、空调
EP4141343A1 (en) Water heating unit
CN107975982B (zh) 一种多流路热交换器、分流调节方法及冷媒循环系统
CN113874659A (zh) 阀系统和方法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20367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3654122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控制方法
CN210638264U (zh) 空调器及其分流系统
CN112594918A (zh) 空调换热系统及空调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759065B (zh) 多联机空调器的换热系统及空调器
CN216346591U (zh) 空调器
CN11050081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71227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24513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30221032A1 (en) Freecooling unit for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CN211451294U (zh) 一种全流路管道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1050081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