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2308U -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 Google Patents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2308U
CN210632308U CN201921316489.8U CN201921316489U CN210632308U CN 210632308 U CN210632308 U CN 210632308U CN 201921316489 U CN201921316489 U CN 201921316489U CN 210632308 U CN210632308 U CN 210632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atomizer
atomizing
deodorant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64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64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2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2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2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该喷雾系统包括进料装置、稀释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稀释装置包括盛装液体的第一容器,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除臭剂的第二容器和用于将所述第二容器内的除臭剂输送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一水泵,所述喷洒装置包括雾化器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体向所述雾化器输送的第二水泵,所述雾化器包括电机、雾化盘以及将所述雾化盘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雾化管道,所述雾化器通过电机驱动所述雾化盘高速旋转,将通过所述雾化管道输送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形成喷雾向外喷洒,该喷雾系统无需高压泵送,且不易堵塞、单个雾化器能够适应更大面积喷洒范围。

Description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雾系统及装设有所述喷雾系统的垃圾处理站。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站主要采用高压喷雾技术,采用的是380V的高压水泵将除臭剂高压输送到喷嘴将其雾化。但是由于垃圾处理站对雾化的颗粒大小有一定要求,目前市场上基本上采用的是小号喷嘴(0.15-0.3mm)。而除臭剂和自来水里面都会含有一些杂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喷嘴非常容易堵塞,经常性的需要更换喷嘴,在后期的维护成本也是非常高。在喷洒范围面积比较小的地方,此种喷洒方式还能基本满足需求;当喷洒面积要求越来越大的时候,采用高压喷雾技术对高压水泵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小功率高压泵替换到超高功率高压泵,但是最终实现的效果并没有随着压力的增大而成正比提升,于此同时随着输送距离的越来越远后面雾化的效果也越来越差。连接的管道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管道的连接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爆管的几率也大大提升;对现场也是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制造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也是成指数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不易堵塞、能够适应大面积喷洒范围、且无需高压泵送的喷雾系统以及装设有所述喷雾系统的垃圾处理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雾系统,包括进料装置、稀释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稀释装置包括盛装液体的第一容器,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除臭剂的第二容器和用于将所述第二容器内的除臭剂输送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一水泵,所述喷洒装置包括雾化器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体向所述雾化器输送的第二水泵,所述雾化器包括电机、雾化盘以及将所述雾化盘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雾化管道,所述雾化器通过电机驱动所述雾化盘高速旋转,将通过所述雾化管道输送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形成喷雾向外喷洒。
其中,所述第一水泵通过输送管道将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安装有过滤器。
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包括液体供给口,所述液体供给口处设有进水球阀。
其中,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进水球阀共同控制所述第一容器内除臭剂的稀释比例。
其中,所述喷雾系统包括控制柜,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稀释装置均收容于所述控制柜内,所述雾化器设置于高于所述控制柜的空间内。
其中,所述进料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不同的进料装置的第二容器内盛装不同功能的溶液,所述不同功能的溶液至少包括所述除臭剂和灭蚊剂。
其中,所述雾化盘包括圆盘状的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上呈辐射状延伸的雾化凹槽。
其中,所述雾化盘还包括沿所述本体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扇叶,每一扇叶与所述本体相切设置。
其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旋转台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台一端的安装部,所述电机将所述雾化盘与所述旋转台的另一端连接。
一种垃圾处理站,包括喷雾系统,所述喷雾系统包括进料装置、稀释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稀释装置包括盛装液体的第一容器,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除臭剂的第二容器和用于将所述第二容器内的除臭剂输送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一水泵,所述喷洒装置包括雾化器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体向所述雾化器输送的第二水泵,所述雾化器包括电机、雾化盘以及将所述雾化盘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雾化管道,所述雾化器通过电机驱动所述雾化盘高速旋转,将通过所述雾化管道输送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形成喷雾向外喷洒,所述雾化器装设于所述垃圾处理站内空间的顶部。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其中喷洒装置包括用于将容器内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通过雾化管道向雾化盘输送的第二水泵、以及与雾化盘连接用于雾化盘高速旋转以产生水雾的电机,一方面,避免采用高功率高压水泵进行高压泵送和小孔喷嘴配合来形成喷雾,喷雾量的大小不受输送距离的远近大小的限制,对连接于第一容器和雾化盘之间的输送管道的承压能力无过高要求,如此可以大大减小泵的体积,降低高压水泵与管道的成本;另一方面,雾化器通过电机驱动雾化盘高速旋转形成喷雾,雾化器运行稳定,不存在堵塞风险,单个雾化器的喷洒范围面积更大,且喷雾量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机方便的调节,能够适用于大、中、小型不同垃圾处理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喷雾系统的一可选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喷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喷雾系统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柜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具体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喷雾系统的一可选应用场景的示意图,该喷雾系统应用于垃圾处理站,包括放置于垃圾处理站的地面上待喷洒的稀释的除臭剂、装设于垃圾处理站的天花板上的雾化器35、以及放置于地面上的用于将稀释的除臭剂输送至雾化器35的水泵。雾化器35包括电机357及由电机357驱动高速旋转以产生喷雾的雾化盘352。工作过程中,通过水泵将稀释的除臭剂输送至雾化器35,雾化器35通过电机357驱动雾化盘352高速旋转,将稀释的除臭剂溶液形成喷雾并向外喷洒,喷洒的水雾跟随雾化盘352高速旋转呈辐射状向外甩出,向下落到垃圾处理站地面上的待喷洒区域,达到抑尘除臭的作用。
请参阅图2和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喷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喷雾系统包括进料装置10、稀释装置20和喷洒装置30,所述稀释装置20包括盛装液体的第一容器21,所述进料装置10包括用于盛装除臭剂的第二容器11和用于将所述第二容器11内的除臭剂输送至所述第一容器21内的第一水泵13,所述喷洒装置30包括雾化器35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容器21内的液体向所述雾化器35输送的第二水泵33,所述雾化器35包括电机357、雾化盘352以及将所述雾化盘352与所述第一容器21连通的雾化管道32,所述雾化器35通过电机357驱动所述雾化盘352高速旋转,将通过所述雾化管道32输送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形成喷雾向外喷洒。
上述实施例中,喷洒装置30包括用于将容器内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通过雾化管道32向雾化盘352输送的第二水泵33、以及与雾化盘352连接用于雾化盘352高速旋转以产生水雾的电机357,一方面,通过雾化器35自带电机357驱动雾化盘352旋转来产生喷雾,可以避免采用高功率高压水泵进行高压泵送和小孔喷嘴配合来形成喷雾,且雾化器35产生的喷雾量的大小可以不受输送距离的远近大小的限制,对连接于第一容器21和雾化盘352之间的输送管道12的承压能力也无过高要求,如此可以大大减小泵的体积,降低高压水泵与管道的成本;另一方面,雾化器35通过电机357驱动雾化盘352高速旋转形成喷雾,雾化器35运行稳定,不存在堵塞风险,单个雾化器35的喷洒范围面积更大,且喷雾量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机357方便的调节,能够适用于大、中、小型不同垃圾处理站。
请结合参阅图4,该喷雾系统还包括控制柜40,所述进料装置10、稀释装置20及喷洒装置30的第二水泵33均收容于控制柜40内,控制柜40放置于垃圾处理站的地面上,方便对喷雾系统的现场装设和管理。该控制柜40整体大致呈矩形,由底板、顶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侧板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其中,稀释装置20的第一容器21和进料装置10的第二容器11收容于该控制柜40的收容空间内,并列地设置于控制柜40的底板上。该控制柜40内于所述第一容器21和第二容器11的上方从一侧板向内延伸形成安装台41,所述安装台41用于供所述第一水泵13和所述第二水泵33装设,所述安装台41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容器21和所述第二容器11。
第一水泵13通过输送管道12分别与第一容器21和第二容器11连通。第一水泵13通过输送管道12与第二容器11连接的进水口110处安装有过滤器112。该过滤器112可以安装于输送管道12与第二容器11连接的进水口110处、也可以安装于输送管道12与第一水泵13连接的进水口处、或者两者同时安装有过滤器112。当第一水泵13将第二容器11内盛装的除臭剂抽吸至第一容器21内进行稀释时,通过所述过滤器112可以对从第二容器11通过进水口110进入到输送管道12和/或所述第一水泵13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所述输送管道12和/或所述第一水泵13堵塞。
所述第一容器21内盛装的用于稀释除臭剂的液体通常是指水。第一容器21的上方设有液体供给口211,所述液体供给口211与外部的液体供应设备,如自来水进水管连接。液体供给口211处设有进水球阀,通过进水球阀可以自动调节第一容器21内液体的储有量。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容器21通过自来水进水管通过液体供给口211补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进水球阀的位置处时,则进水球阀自动控制液体供给口211关闭,如此可以确保第一容器21内的液体水位能够保持所需高度。第一容器21的上方还设有溶剂供给口213,该溶剂供给口213与输送管道12连接,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水泵13的工作时间来确定从进料装置10的第二容器11向所述第一容器21内所加的除臭剂的量,如此通过进水球阀控制所述第一容器21内的水的量以及通过第一水泵13控制所述第一容器21内的除臭剂的量,共同控制所述第一容器21内除臭剂的稀释比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料装置10可以有多个,每个进料装置10将一种溶液添加到稀释装置20中,如其中一个进料装置10将除臭剂添加到稀释装置20中,另一个进料装置10将灭蚊剂添加到稀释装置20中,多种不同功能的溶液在稀释装置20中混合稀释,再通过喷洒装置30向外喷洒。如此,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溶液同时作用于目标空间。
请参阅图5,所述雾化盘352包括圆盘状的本体354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354周缘的呈辐射状延伸的雾化凹槽35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体354包括圆形的底壁353以及从底壁353的外周缘倾斜向外延伸形成的侧壁,该侧壁的尺寸从与底壁353连接的一端逐渐增加,整体呈外扩的形状,所述侧壁于与所述底壁353相对的一端形成为开口端。所述雾化凹槽351形成于所述侧壁上,且每一雾化凹槽351顺沿侧壁的轴向方向延伸,改变雾化凹槽351的宽度可以调节形成的水雾的颗粒大小,具体应用时该雾化凹槽351的宽度以能够形成颗粒足够小的水雾为宜。在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盘352还可以包括装设于所述底壁353外侧的防护圈,该防护圈的外径通常略大于或等于雾化盘352的最大外径,如大于形成于侧壁外围的扇叶355的外径,当扇叶355高速旋转时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所述雾化器35还包括与所述雾化盘352相对设置的风机座,该风机座的尺寸小于所述雾化盘352的开口端的尺寸,雾化器35组装时可以通过转轴穿设所述雾化盘352的中央,从而将该雾化盘352的开口端面向所述风机座而进行装配,雾化盘352与风机座之间的间隔形成为储水空间,且雾化盘352的开口端与所述风机座之间形成喷雾出口。所述风机座于远离所述雾化盘352一侧设有进液口356,所述进液口356与雾化管道32连接。雾化盘352工作过程中,第二水泵33将稀释装置20的第一容器21内已稀释的除臭剂通过雾化管道32向所述雾化盘352内的储水空间内抽吸,且电机357驱动雾化盘352高速旋转而将储水空间内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雾化形成喷雾通过喷雾出口向外喷洒。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盘352还包括沿所述本体354的侧壁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扇叶355,每一扇叶355与所述侧壁相切设置。所述扇叶355环绕所述本体354的圆周方向均匀、等间隔设置,每一扇叶355的高度与本体354的侧壁的厚度大致相等,包括与本体354的相对两端面平齐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所述上边缘与本体354的圆周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所述下边缘与本体354的圆周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使得每一扇叶355相对所述本体354的侧壁的圆周面呈倾斜状,当雾化盘352高速旋转产生水雾的过程中,扇叶355的特殊形状和设置方式可以有助于将水雾形成更大、更加均匀的喷洒范围。所述电机357整体呈圆柱体状,电机357设置于风机座的一端,电机357的输出轴与雾化盘352连接,所述电机357的设置仅需确保能够驱动雾化盘352高速转动即可,且通过电机357的输出调节雾化盘352的旋转速度也可以调节雾化量的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35还包括旋转台36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台36一端的安装部,所述电机357将所述雾化盘352与所述旋转台3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旋转台36可以在雾化盘352向外喷洒过程中保持旋转,进一步扩大雾化盘352的喷洒范围;也可以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调节雾化盘352的朝向后固定,使得雾化盘352的装设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对不同区域进行定向的喷洒。
该雾化系统在工作原理说明如下:第一、在第二容器11内装满除臭剂,或者将装满除臭剂的第二容器11替换空的第二容器11装设于控制柜40内,启动第一水泵13,从所述第二容器11内抽取设定量的除臭剂到稀释装置20的第一容器21内,关闭第一水泵13;第二、打开第一容器21的液体供给口211,向所述第二容器11内注入设定量的水;关闭第一容器21的液体供给口211;第三、启动第二水泵33,从第一容器21内抽取已稀释好的除臭剂溶液到雾化器35,电机357驱动雾化盘352高速旋转将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形成水雾向外喷洒;第四、启动旋转台36360度旋转,扩大喷洒范围;第五、当雾化器35运行一定时间后,第一水泵13从第二容器11内抽取对应量的除臭剂到第一容器21内,始终保持第一容器21内除臭剂的混合比例可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直至第二容器11内的除臭剂使用完,当第一水泵13运行抽取除臭剂空载的时候报警更换除臭剂,此时返回到第一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当进料装置10包括多个时,则第二容器11则相应包括多个,不同第二容器11可以盛装不同的对应溶液,如灭蚊剂等,对每一第二容器11的操作与盛装除臭剂的第二容器11的操作相同,而稀释装置20从多个第二容器11中分别抽取定量的溶液加入到第一容器21内进行稀释和形成所需的配比,在此不再赘述。
该雾化系统至少包括如下优点:第一、采用第二水泵33将稀释后的除臭剂溶液抽吸到雾化盘352,并通过设置于与雾化盘352一体的电机357驱动雾化盘352高速旋转来形成水雾,避免采用高功率高压水泵,雾化系统整体采用的是24V安全压电,安全放心;第二、雾化系统整机全部采用低压水泵、电机357作为低压零部件和以往的高压雾化设备对比,功率能耗消耗大大降低,减少运营成本;第三、雾化器35是通过雾化盘352高速旋转产生水雾,雾化器35运行稳定,几乎不存在堵头的现象,大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第四、水雾量的大小以及水雾量的喷洒范围均可以通过电机357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台36的旋转来进行调节,相同的喷雾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大、中、小型垃圾站,并可以通过增减雾化器35的数量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调节;第五、雾化系统整机不需要采购价格高昂的高功率高压水泵,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由于不存在高压输送,对管道连接及输送压力要求较低,以杜绝高压爆管的风险;第六、雾化器35通过旋转台36可以360°旋转喷洒,单个雾化器35喷洒覆盖的范围面积更大,在同样的面积下安装的数量更少;第七、雾化器35可以通能过旋转台36上的安装部实现多种多样的安装形式,如壁挂式、倒挂式,旋转台36还可以设置旋转角度范围,灵活应用于各种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稀释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稀释装置包括盛装液体的第一容器,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除臭剂的第二容器和用于将所述第二容器内的除臭剂输送至所述第一容器内的第一水泵,所述喷洒装置包括雾化器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液体向所述雾化器输送的第二水泵,所述雾化器包括电机、雾化盘以及将所述雾化盘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雾化管道,所述雾化器通过电机驱动所述雾化盘高速旋转,将通过所述雾化管道输送的携带有除臭剂的液体形成喷雾向外喷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通过输送管道将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安装有过滤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包括液体供给口,所述液体供给口处设有进水球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进水球阀共同控制所述第一容器内除臭剂的稀释比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系统包括控制柜,所述进料装置和所述稀释装置均收容于所述控制柜内,所述雾化器设置于高于所述控制柜的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不同的进料装置的第二容器内盛装不同功能的溶液,所述不同功能的溶液至少包括所述除臭剂和灭蚊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盘包括圆盘状的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上呈辐射状延伸的雾化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盘还包括沿所述本体的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扇叶,每一扇叶与所述本体相切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旋转台以及位于所述旋转台一端的安装部,所述电机将所述雾化盘与所述旋转台的另一端连接。
10.一种垃圾处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雾系统,所述雾化器装设于所述垃圾处理站内空间的顶部。
CN201921316489.8U 2019-08-14 2019-08-14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Active CN210632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6489.8U CN210632308U (zh) 2019-08-14 2019-08-14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6489.8U CN210632308U (zh) 2019-08-14 2019-08-14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2308U true CN210632308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3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6489.8U Active CN210632308U (zh) 2019-08-14 2019-08-14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2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5314B1 (ko) 회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노즐 어셈블리, 그리고 상기 노즐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농약 살포용 드론
US11160268B2 (en) Insecticide sprayer and nozzle assembly
CN102319648A (zh) 双环形雾化环保除尘风送喷雾机
CN210632308U (zh)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
CN204685377U (zh) 喷头结构及使用该喷头结构的无人飞行器
CN110859172B (zh) 喷洒系统和喷洒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0632309U (zh) 垃圾处理站及其喷雾系统、雾化器
CN103752444B (zh) 多功能防疫消杀机
CN208612066U (zh) 一种新能源多功能雾炮车
CN211969756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喷头的植保无人机
CN207401626U (zh) 一种用于机床刀具表面的喷涂机
CN215084900U (zh) 一种粉末油脂的喷雾干燥系统
US20110000978A1 (en) Autonomous spraying device having a rotating disc
KR102030540B1 (ko) 다용도 이동식 물안개 분무장치
CN209438837U (zh) 一种酒精灰喷洒系统
CN109011934A (zh) 一种除尘环保设备
CN212349173U (zh) 一种便捷式光触媒喷涂设备
CN210646905U (zh) 一种药液回收式离心喷头
CN220547134U (zh) 一种家具产品油漆喷涂装置
CN111197590A (zh) 一种超大型多功能喷雾消毒防疫吊扇
US4616783A (en) Constant flow rotary spraying device
CN107252534B (zh) 一种灭火剂混合装置
CN109261387A (zh) 一种酒精灰喷洒系统
CN217165012U (zh) 一种喷涂设备
CN206122018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喷漆机器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