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0736U - 压鞋机 - Google Patents

压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0736U
CN210630736U CN201921294769.3U CN201921294769U CN210630736U CN 210630736 U CN210630736 U CN 210630736U CN 201921294769 U CN201921294769 U CN 201921294769U CN 210630736 U CN210630736 U CN 210630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nd
press
shoe
half cover
shoe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47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光浩
邓诗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mension Yiyuan Cognitiv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asteu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asteu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asteu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47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0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0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0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鞋机,其包括压槽(10)和压盖(30),所述压槽(10)内设有软膜袋,位于所述软膜袋的一侧的所述压槽(10)的内腔用于收容待压物,位于所述软膜袋的另一侧的所述压槽(10)的内腔填充有传压介质,所述压盖(30)能够压靠到所述压槽(10)的靠近所述待压物的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压槽(10)打开,所述压盖(30)能够部分地容纳所述待压物或是使所述待压物部分地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待压物能通过压盖或是被压盖部分地收容,压鞋机能兼容多种尺寸的鞋体,且鞋体在压合过程中不容易起皱。

Description

压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领域,尤其涉及在胶粘鞋子的各部件时对鞋子进行压合和/或定型用的压鞋机。
背景技术
在制鞋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胶粘合多层的鞋底,例如粘合接触地面的大底和位于大底之上的中底,大底和中底的连接过程在业内被称为组底;还会使用胶粘合鞋底和鞋面,鞋底和鞋面的连接过程在业内被称为成型;此外,还有的鞋需要在鞋头或其它部位胶粘额外的材料,例如橡胶,用以增加鞋体的其它功能性的效果。
在上述胶粘过程中,为了确保粘合的牢固程度,需要对粘合部位施加压力。传统的制鞋工艺是手工作业进行压合,现有技术中也有使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压鞋机。
例如,韩国专利KR1996-0009575Y1公开了一种鞋用压底机,其提供压槽,并在压槽内设置盛装有硅胶的橡胶袋(以下也称软膜袋),软膜袋的一侧为液压油、另一侧用于放置被压鞋底,液压油向软膜袋提供压力,软膜袋将压力均匀提供给被压鞋底。又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079293U公开了一种六位油囊压底机,该方案也是在下模槽(以下也称压槽)内设置了装有球形颗粒的球形颗粒布袋(以下也称软膜袋),通过球形颗粒将液压油的压力均匀传递到鞋体。
上述方案中,当鞋体被置于软膜袋后,由平板状的压盖将压槽封闭,使鞋体处于封闭空间内接受由软膜袋传递的压力。该封闭空间对于轴向高度较高的鞋体起到了限制作用,部分鞋体在压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褶皱;而对于高帮的鞋子,尤其是靴子,则可能无法被完全收容于压槽内而无法进行压合或压合质量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合效果好、适用性强的压鞋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鞋机,其包括压槽和压盖,所述压槽内设有软膜袋,位于所述软膜袋的一侧的所述压槽的内腔用于收容待压物,位于所述软膜袋的另一侧的所述压槽的内腔填充有传压介质,所述压盖能够压靠到所述压槽的靠近所述待压物的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压槽打开,
所述压盖能够部分地容纳所述待压物或是使所述待压物部分地通过。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盖的朝向所述压槽的面往背向所述压槽的方向凹进,从而限定出压盖腔,所述压盖腔用于部分地容纳所述待压物。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越朝背向所述压槽的方向去,所述压盖腔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的径向尺寸越小。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盖包括第一半盖和第二半盖,所述第一半盖和所述第二半盖能彼此合拢而使所述压盖闭合,或是所述第一半盖和所述第二半盖能彼此远离而使所述压盖打开,
所述第一半盖和所述第二半盖的相对的边缘具有缺口,当所述第一半盖和所述第二半盖合拢时,所述第一半盖的缺口和所述第二半盖的缺口限定出压盖孔,所述待压物能部分地伸出所述压盖孔。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鞋机还包括能调节充气量的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压盖孔的内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鞋机还包括压臂,所述压臂位于所述压盖的上方且覆盖所述压盖的外周区域。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膜袋包括第一层膜、第二层膜和弹性颗粒,所述弹性颗粒设置于所述第一层膜和所述第二层膜之间。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鞋机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压槽的上方并用于朝向所述压槽的内腔喷射压缩空气。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盖的内表面固定有缓冲垫。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鞋机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报警系统,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软膜袋内,所述报警系统能够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当所述测量值超过压力上限或压力下限时给出报警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待压物能通过压盖或是被压盖部分地收容,压鞋机能兼容多种尺寸的鞋体,且鞋体在压合过程中不容易起皱。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鞋机的压盖处于闭合状态的压鞋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鞋机的压盖处于打开状态的压鞋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鞋机的压槽和压盖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鞋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鞋机的压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鞋机的压盖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鞋机的压盖处于闭合状态的俯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槽;20活塞杆;30压盖;301压盖腔;311压盖孔;312第一半盖;313第二半盖;40压臂;50喷头;S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除非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所称的上下左右是参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中的轴向A和径向R参照图3和图5中箭头所示,A表示压槽的轴向,R表示压槽的径向。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的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压鞋机具有左右两个并列的工位,每个工位能独立实现对一只鞋或一个鞋底的压合。每个工位包括压槽10、活塞杆20、压盖30、压臂40和喷头50。
压槽10内设有软膜袋,软膜袋的边缘固定于压槽10,从而将压槽分隔成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用于收容鞋体,下半部用于容纳传压介质。软膜袋包括三层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为柔性的膜,第一层用于与鞋体接触,第二层用于与传压介质(例如液压油)接触;第三层为弹性颗粒。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在上方和下方将第三层包覆。优选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膜为具有延展性的橡胶膜。优选地,第三层的弹性颗粒为直径约2.5mm的球状硅胶颗粒。
活塞杆20在压槽10的下方推动设置于压槽的下半部的活塞,从而改变液压油的压力。
压臂40设于压槽10的上方,用于带动压盖30活动,以将压盖30压合于压槽10的上部、或将压盖30从压槽10打开。
当鞋体被放入压槽10的上半部后,压臂40动作将压盖30紧压于压槽10的上部。之后活塞杆20带动活塞动作,对压槽10的下半部的液压油施压。受压的液压油挤压软膜袋,软膜袋被挤压后从四周包裹住鞋体,在此过程中弹性颗粒根据鞋体的形状运动、使鞋体的各个部位受力均匀。
根据工艺需要,待压合的鞋体在放入压槽10之前需要刷胶并进入烘箱加温,通常烘箱的加热温度可以达到80℃,而粘合用的胶,例如热熔胶的最佳粘合温度约为40℃,因此本实施方式为压鞋机设置降温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降温装置包括若干喷头50,喷头50设置于机架,且每个压槽10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喷头50,喷头50的喷射方向朝向压槽10的内腔。喷头50用于将压缩空气吹向压槽10的内腔,通过热对流为压槽10的内腔降温。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3介绍压盖30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盖30的朝向压槽10的面往背向压槽10的方向凹进,从而限定出压盖腔301。当压盖30在压槽10的上方将压槽10封闭后,置于压槽10内的鞋的鞋面(也称鞋帮或鞋筒)能够被收容在压盖腔301内。从而鞋面不至于被过度挤压而在压合过程中使鞋面产生褶皱。
优选地,为了和鞋面的形状相适应,越朝背向压槽10的方向去,压盖腔301的垂直于轴向A的截面的径向尺寸越小。
优选地,压盖30的内表面固定有缓冲垫302,缓冲垫302用于与待压鞋体接触以避免待压鞋体直接抵靠到压盖30、并辅助待压鞋体在压槽10内的定位。优选地,缓冲垫302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7,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尤其适用于鞋筒较高的鞋子,例如靴子。本实施方式相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压盖30的设置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压盖30包括两个半盖,分别为第一半盖312和第二半盖313。这两个半盖能够互相靠近并合拢,以实现压盖30的闭合(参照图6);而压盖30的打开(参照图5)则是由两个半盖上升且朝互相远离的方向运动而实现的。
参照图7,第一半盖312和第二半盖313的相对的边缘具有缺口,从而当压盖30闭合时在压盖30的中部限定出压盖孔311。
压盖孔311在径向R上的尺寸大于鞋筒的直径,从而当高筒的鞋S被置于压槽10的内腔后,鞋筒能够通过压盖孔311而伸出压槽10(参照图6)。
优选地,在压盖孔311和鞋S的鞋筒之间的径向空间设置可调节充气量的气囊。压盖30闭合前,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当鞋S放置到压槽10内且压盖30闭合后,对气囊充气直到气囊良好地接触鞋筒和压盖孔311的内周壁后,停止充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鞋S在压槽10内得到良好的定位。
由于压盖30的结构和开合方式的改变,在本实施方式中,压臂40不与压盖30相连。压臂40能够在轴向A上往复运动,从而在压盖30闭合后,压臂40能够在压盖30的上方将压盖30压紧。
应当理解,压臂40只在压盖30的外周区域将压盖压紧,而不接触露出于压盖孔311的鞋筒。例如,压臂40是中空的框架结构,或压臂40由若干周向分布的压杆构成。
由于压臂40和压盖30分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头50可以设置于与压臂40相连的框架,使喷头50位于压槽10的正上方。
接下来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的其它可选的设置。
(压力控制系统)
根据实用新型的压鞋机每次的压合工艺分两个步骤进行。其中第一步的压力小于第二步的压力,且在第二步的施压过程中压力逐渐增加、之后逐渐减小,以此避免压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合不紧密或褶皱现象。可选地,在软膜袋内设置若干传感器以监测作用到鞋体的压力值。
第一步,施加预压力。活塞杆20施加第一压力,优选地,第一压力使得作用到鞋体的压力为0.3kg/cm2
第二步,施加压紧力。活塞杆20缓慢加压至第二压力,之后活塞杆20的推力缓慢释放。第二压力远大于第一压力,例如,第二压力是第一压力的10倍以上。优选地,该过程持续7s;优选地,该过程中的第二压力使得作用到鞋体的压力为10kg/cm2
(压力报警系统)
为防止例如软膜袋破裂或是压槽10变形等原因造成的液压油泄漏产生的不良后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鞋机具有压力报警系统。压力报警系统例如根据设置在软膜袋内的传感器实时获取当前压力。
设定压力上限和压力下限,实时监测在给定的加压过程中的当前压力是否超出压力上限或压力下限,若超出,则报警。优选地,报警后液压系统停止给压,防止操作人员继续不当操作。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优点:
(i)压盖30能够部分地容纳待压鞋体的鞋面或是使鞋面通过,从而使压鞋机适用于高筒的鞋子,且鞋体在压合过程中不容易起皱。
(ii)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具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通过向压槽10的内腔吹送压缩气体,能够使压槽10的内腔温度不至于过高,提高粘合胶的粘合效果。
(iii)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控制系统,给压过程合理,软膜袋具有足够的时间调整与鞋体的包覆形态,压合紧密、不容易起皱,且可以不需要借助其它的模具或治具。
(iv)压力警报系统实时监测软膜袋的受力情况,避免在压力不当的情况下进行作业,也便于作业人员及时发现机器的压力故障。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例如:
(i)压槽10内液压油的压力也可以不通过轴向设置的活塞杆20控制,而是为压槽的下半部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控制进入压槽的液压油的量来控制压力。
(ii)传压介质也可以不是液压油,而是其他液体,例如水。
(iii)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不限于具有两个工位,其例如也可以具有单个工位、或是具有其它个数的工位。
(iv)虽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鞋机尤其适用于在鞋的组底和成型工艺中提供压合,但是该压鞋机也可以根据需要用于压合其它的物体。

Claims (10)

1.一种压鞋机,其包括压槽(10)和压盖(30),所述压槽(10)内设有软膜袋,位于所述软膜袋的一侧的所述压槽(10)的内腔用于收容待压物,位于所述软膜袋的另一侧的所述压槽(10)的内腔填充有传压介质,所述压盖(30)能够压靠到所述压槽(10)的靠近所述待压物的一端和相对于所述压槽(10)打开,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30)能够部分地容纳所述待压物或是使所述待压物部分地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0)的朝向所述压槽(10)的面往背向所述压槽(10)的方向凹进,从而限定出压盖腔(301),所述压盖腔(301)用于部分地容纳所述待压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越朝背向所述压槽(10)的方向去,所述压盖腔(301)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的径向尺寸越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0)包括第一半盖(312)和第二半盖(313),所述第一半盖(312)和所述第二半盖(313)能彼此合拢而使所述压盖(30)闭合,或是所述第一半盖(312)和所述第二半盖(313)能彼此远离而使所述压盖(30)打开,
所述第一半盖(312)和所述第二半盖(313)的相对的边缘具有缺口,当所述第一半盖(312)和所述第二半盖(313)合拢时,所述第一半盖(312)的缺口和所述第二半盖(313)的缺口限定出压盖孔(311),所述待压物能部分地伸出所述压盖孔(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鞋机还包括能调节充气量的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压盖孔(311)的内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鞋机还包括压臂(40),所述压臂(40)位于所述压盖(30)的上方且覆盖所述压盖(30)的外周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膜袋包括第一层膜、第二层膜和弹性颗粒,所述弹性颗粒设置于所述第一层膜和所述第二层膜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鞋机还包括喷头(50),所述喷头(50)设置于所述压槽(10)的上方并用于朝向所述压槽(10)的内腔喷射压缩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0)的内表面固定有缓冲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鞋机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报警系统,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软膜袋内,所述报警系统能够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当所述测量值超过压力上限或压力下限时给出报警信号。
CN201921294769.3U 2019-08-12 2019-08-12 压鞋机 Active CN210630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4769.3U CN210630736U (zh) 2019-08-12 2019-08-12 压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4769.3U CN210630736U (zh) 2019-08-12 2019-08-12 压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0736U true CN210630736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0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4769.3U Active CN210630736U (zh) 2019-08-12 2019-08-12 压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0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650A (zh) * 2019-08-12 2019-10-25 广东巴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压鞋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650A (zh) * 2019-08-12 2019-10-25 广东巴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压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6860B (zh) 製造鞋之方法、尤指是製造運動鞋之方法
US3983193A (en) Method of retreading pneumatic tires
US2014010A (en) Art of retreading tires
EP2495097A1 (en) Mol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KR101133749B1 (ko) 발포체중창 성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발포체중창의 제조방법
CN210630736U (zh) 压鞋机
CN210630737U (zh) 压鞋机
TWI713865B (zh) 用於引入流體至密封體積中的方法
US2743483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rubber soled shoes
KR102362215B1 (ko) 신발압착기
KR20010000242A (ko) 미드솔과 아웃솔이 일체로 이루어지는 신발창 제조장치
JP2004209982A (ja) タイヤ用のインナーライナーを深さ方向に部分的に加硫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2362109B1 (ko) 신발압착기와 그 압착방법
US1158389A (en) Art of manufacturing rubber footwear.
US627840A (en) Shoe-sole vulcanizing and applying apparatus.
JPH0549010B2 (zh)
CN111372484B (zh) 制鞋用的共形膜、压力机及利用共形膜制造鞋制品的方法
US1456425A (en) Machine for forming pneumatic tires
JPS6030541B2 (ja) 空気袋の製造方法
JP2010030242A (ja) タイヤ製造方法
GB2574057A (en) Vacuum dome and vacuum skin packaging apparatus
US20030218275A1 (en) Curing envelope for and method of retreading tires
US148189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rubber articles
JPS6327880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TWI220126B (en) Control-pressurizing and shaping method for foamed bo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9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1, No. 5, Gaopo section, Beiwang Road, Gaopo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imension Yiyuan cognitive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25, Gaopo North Road, No. 3000, Gaopo Town, Dongg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Pasteu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