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2113U -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 Google Patents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2113U
CN210622113U CN201920979584.XU CN201920979584U CN210622113U CN 210622113 U CN210622113 U CN 210622113U CN 201920979584 U CN201920979584 U CN 201920979584U CN 210622113 U CN210622113 U CN 210622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tirrup
cushion block
plate
plate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95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林
王虎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795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2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2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21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由板垫块和上马镫体组成,上马镫体卡合在板垫块内;板垫块呈立方体状,其内部中空并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横隔板与纵隔板;横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板垫块的四个侧壁在底部分别开设有卡槽,侧壁上还开设有一号凹槽、二号凹槽;马镫体的内部中空并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上横隔板与上纵隔板,上横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上凹槽;上支腿之间开设有三号凹槽、四号凹槽,下支腿之间开设有五号凹槽,下支腿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卡合的卡块。本产品对马镫筋的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增设了板垫块,整体采用标准高度,具有节省施工时间、施工方便、提高质量、使施工更加附合标准要求等众多优点。

Description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镫,尤其涉及一种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背景技术
马镫筋,形似马镫,故名马镫筋,也称支撑钢筋,其主要作用是:在建筑工程中,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支撑上层板钢筋的作用。传统的马镫筋多采用水泥或钢筋制成。其中,水泥马镫筋存在易碎、易损坏的缺陷,其保养要求高,导致维修成本极高,并且水泥马凳筋容易造出现施工不够精准的问题;一旦未达到施工要求,需重新铺设钢筋,费时费工。钢筋马镫筋则存在支撑力度不足的问题,当施工时,施工工人在上方来回走动,会使上下两层板的高度不足,从而影响施工质量。此外,无论是传统的水泥马镫筋还是钢筋马镫筋,其功能均很单一,在使用上,还会出现移位的问题,均会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由板垫块和上马镫体组成,上马镫体卡合在板垫块内;
板垫块呈立方体状,板垫块的内部中空;板垫块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下横隔板与下纵隔板,下横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
板垫块在底部四个角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钉眼;板垫块的四个侧壁在底部分别开设有卡槽,板垫块的前侧壁与后侧壁在顶部均开设有一号凹槽,板垫块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在顶部上均开设有二号凹槽,一号凹槽的高度高于二号凹槽的高度;
上马镫体的内部中空,上马镫体的顶部设为上支腿、底部设置为下支腿,上支腿、下支腿分别设置有四个,四个上支腿分别为一号上支腿、二号上支腿、三号上支腿、四号上支腿;上马镫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上横隔板与上纵隔板,上横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上凹槽;
一号上支腿与四号上支腿之间、二号上支腿与三号上支腿之间均开设有三号凹槽,一号上支腿与二号上支腿之间、三号上支腿与四号上支腿之间均开设有四号凹槽,三号凹槽的高度高于四号凹槽的高度;四个下支腿上均设置有与卡槽相卡合的卡块,相邻的两个下支腿之间均开设有五号凹槽。
进一步地,一号凹槽的底部与下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二号凹槽的底部与下横隔板的顶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三号凹槽的底部与上凹槽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号凹槽的底部与上横隔板的顶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下纵隔板的顶壁不高于下凹槽的底部,上纵隔板的顶壁不高于上凹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上马镫体的下支腿位于板垫块的内部,一号凹槽与五号凹槽共同形成长放置孔,二号凹槽与五号凹槽共同形成短放置孔。
进一步地,板垫块与上马镫体均采用高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在传统的马凳筋的基础上,不但对马镫筋的结构进行优化,还增设了板垫块,整体采用标准高度,具有标尺的功能,能够标准控制商砼浇灌厚度,使楼板厚度更加符合设计标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并能够节约测量高度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板垫块和上马镫体上的凹槽均采用双向不同高度的设置特点,使底筋的纵筋与横筋的十字交汇,极大的提升的施工质量和建筑标准。此外,板垫块的底部留有四个方向的固定板,可以用钉子将本产品固定在板上,避免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使支撑点的分布更加符合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板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2中下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上马镫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上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垫块;2、上马镫体;3、长放置孔;4、保温腔体;11、一号凹槽;12、二号凹槽;13、下横隔板;14、下纵隔板;15、卡槽;16、固定板;17、钉眼;18、下凹槽;21、上支腿;22、三号凹槽;23、四号凹槽; 24、下支腿;25、五号凹槽;26、上横隔板;27、上纵隔板;28、卡块;29、上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如图1所示,由板垫块1和上马镫体2组成,上马镫体2卡合在板垫块1内;对于板垫块1与上马镫体2均采用高复合材料制成,有效解决了水泥马凳筋易碎的缺陷,同时也克服了钢筋马镫筋支撑力度不足单位问题。
首先,上马镫体2和板垫块1采用特有的卡扣结合一体,即:板垫块1的四个侧壁在底部分别开设有卡槽15,上马镫体2的四个下支腿上均设置有与卡槽 15相卡合的卡块28,通过卡块28、卡槽15便利的将上马镫体2和板垫块1,并且,整个产品自上至下采用标准高度,具有标尺的功能,能够作为保护层控制器,标准控制商砼浇灌厚度,使楼板厚度更加符合设计标准。
其次,上马镫体2上的各凹槽采用双向不同高度设计,保持了马镫筋的功能,附合盖筋的内筋和外筋施工要求。同时,增设了板垫块1,具有保护层垫块的功能,其上开设的各凹槽也采用双向不同高度设计,符合底筋的内筋和外筋的施工要求。通过本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可一次性完成盖筋、底筋的铺设,不但节省了施工时间,并且纵筋与横筋的十字交汇点结合一点,极大的提升的施工质量和建筑标准。
本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的具体结构特征为:首先,如图2所示,板垫块1呈立方体状,板垫块1的内部中空;板垫块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下横隔板13与下纵隔板14,下横隔板13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18;板垫块1的前侧壁与后侧壁在顶部均开设有一号凹槽11,板垫块1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在顶部上均开设有二号凹槽12,一号凹槽11的高度高于二号凹槽12的高度;
如图5所示,上马镫体2的内部中空,上马镫体2的顶部设为上支腿21、底部设置为下支腿24,上支腿21、下支腿24分别设置有四个,四个上支腿分别为一号上支腿211、二号上支腿212、三号上支腿213、四号上支腿214;上马镫体 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上横隔板26与上纵隔板27,上横隔板26的顶部开设有上凹槽29;一号上支腿211与四号上支腿214之间、二号上支腿212与三号上支腿213之间均开设有三号凹槽22,一号上支腿211与二号上支腿212之间、三号上支腿213与四号上支腿214之间均开设有四号凹槽23,三号凹槽22的高度高于四号凹槽23的高度;相邻的两个下支腿之间均开设有五号凹槽25。
从而,上马镫体2的下支腿24位于板垫块1的内部,一号凹槽11与五号凹槽 25共同形成长放置孔3,二号凹槽与五号凹槽25共同形成短放置孔。
盖筋的横筋、纵筋十字相交的放置在三号凹槽22、四号凹槽23内,底筋的横筋、纵筋十字相交的穿过长放置孔3、短放置孔,最终将混凝土余浆填充满上马镫体2、板垫块1的内部中空,从而一次性完成铺筋、混工,进一步节约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为保证纵筋与横筋的十字交汇点结合一点,一号凹槽11的底部与下凹槽18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二号凹槽12的底部与下横隔板13的顶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三号凹槽22的底部与上凹槽29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号凹槽23的底部与上横隔板26的顶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下纵隔板14的顶壁不高于下凹槽18的底部,上纵隔板27的顶壁不高于上凹槽29的底部,确保能够极大的提升的施工质量和建筑标准。同时,上马镫体2、板垫块1均采用高密度的高复合材料制成,不会让盖筋在保护层的位置产生上下偏差,从而弥补了传统马镫筋不够精准的缺陷。
此外,板垫块1在底部四个角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 上开设有钉眼17,可以用钉子将本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固定在模板上,避免了工人施工中来回走动,造成位置偏移,使支撑点的分布不符合规范要求,并且确保本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作为保护层控制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在传统的马凳筋的基础上,不但对马镫筋的结构进行优化,还增设了板垫块,具有节省施工时间、施工更加方便、提高施工质量、使施工更加符合标准要求等诸多优点。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所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由板垫块(1)和上马镫体(2)组成,上马镫体(2)卡合在板垫块(1)内;
所述板垫块(1)呈立方体状,板垫块(1)的内部中空;所述板垫块(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下横隔板(13)与下纵隔板(14),下横隔板(13)的顶部开设有下凹槽(18);
所述板垫块(1)在底部四个角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开设有钉眼(17);所述板垫块(1)的四个侧壁在底部分别开设有卡槽(15),板垫块(1)的前侧壁与后侧壁在顶部均开设有一号凹槽(11),板垫块(1)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在顶部上均开设有二号凹槽(12),一号凹槽(11)的高度高于二号凹槽(12)的高度;
所述上马镫体(2)的内部中空,上马镫体(2)的顶部设为上支腿(21)、底部设置为下支腿(24),上支腿(21)、下支腿(24)分别设置有四个,四个上支腿分别为一号上支腿(211)、二号上支腿(212)、三号上支腿(213)、四号上支腿(214);所述上马镫体(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相互垂直的上横隔板(26)与上纵隔板(27),上横隔板(26)的顶部开设有上凹槽(29)
所述一号上支腿(211)与四号上支腿(214)之间、二号上支腿(212)与三号上支腿(213)之间均开设有三号凹槽(22),一号上支腿(211)与二号上支腿(212)之间、三号上支腿(213)与四号上支腿(214)之间均开设有四号凹槽(23),三号凹槽(22)的高度高于四号凹槽(23)的高度;四个下支腿上均设置有与卡槽(15)相卡合的卡块(28),相邻的两个下支腿之间均开设有五号凹槽(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凹槽(11)的底部与下凹槽(18)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二号凹槽(12)的底部与下横隔板(13)的顶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凹槽(22)的底部与上凹槽(29)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号凹槽(23)的底部与上横隔板(26)的顶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隔板(14)的顶壁不高于下凹槽(18)的底部,上纵隔板(27)的顶壁不高于上凹槽(29)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马镫体(2)的下支腿(24)位于板垫块(1)的内部,一号凹槽(11)与五号凹槽(25)共同形成长放置孔(3),二号凹槽与五号凹槽(25)共同形成短放置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垫块(1)与上马镫体(2)均采用高复合材料制成。
CN201920979584.XU 2019-06-26 2019-06-26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2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9584.XU CN210622113U (zh) 2019-06-26 2019-06-26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9584.XU CN210622113U (zh) 2019-06-26 2019-06-26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2113U true CN210622113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6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958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2113U (zh) 2019-06-26 2019-06-26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2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7197B (zh) 预铸整体式墙与楼板的建筑结构
CN101560803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桁架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法
CN205822784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模板加固组件
CN104612291B (zh) 一种免拆保温墙体模块单元
CN104929294A (zh) 内置十字交叉空心方钢管的混凝土组合板
CN210622113U (zh) 双筋一体多功能马镫
CN212478253U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212528125U (zh) 预制箱梁底模吊装口整体式模板
CN206174459U (zh) 用于组合式模板体系的主次龙骨节点结构
CN211714379U (zh) 现浇板垫块
CN210194970U (zh) 建筑保温一体化模板快换模系统
CN207513153U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现浇节点专用铝合金模板
CN206385697U (zh) 一种三明治式轻质保温隔音楼板
CN214220176U (zh) 一种叠合楼板及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6007553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止水垫块
CN217734509U (zh) 一种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装置
CN100390364C (zh) 一种现浇砼用轻质胎模构件
CN220014028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
CN101187240B (zh) 一种现浇砼用模壳构件
CN218541172U (zh) 一种加固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215518820U (zh) 坡面格构模板加固装置
CN205617406U (zh) 一种上翻梁式基础底板架空板结构
CN100535272C (zh) 一种现浇砼用轻质胎模构件
CN100356002C (zh) 一种现浇砼用轻质胎模构件
CN100424293C (zh) 一种现浇砼用模壳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