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0385U -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0385U
CN210620385U CN201921409392.1U CN201921409392U CN210620385U CN 210620385 U CN210620385 U CN 210620385U CN 201921409392 U CN201921409392 U CN 201921409392U CN 210620385 U CN210620385 U CN 210620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filter
filter column
stage
water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93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能子礼超
杨红
王雪梅
海来伍加
姜英
张万明
胡金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u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chang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chang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chang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14093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0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0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0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它涉及地下水处理装置。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利用生物法难以实现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锰同步去除的技术问题。本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水泵、一级生物滤柱、二级生物滤柱、曝气泵、出水水箱、回流水泵;原水箱经原水水泵与一级生物滤柱相连,一级生物滤柱与二级生物滤柱相连;二级生物滤柱的二级出水口连接出水水箱,出水水箱经回流水泵与一级生物滤柱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利用该装置处理后的地下水出水中氨氮、硝氮、铁、锰的浓度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可用于实际水处理工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澄清透明,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和工业水源。然而地下水在地下径流的过程中,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溶解了不同浓度的铁、锰、氨氮、硝氮等物质,影响了地下水的使用价值。同时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生活污水、工业“三废”等没有经过严格处理后排放,地下水中氨氮、硝氮有升高的趋势。如何高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氨氮、硝氮、铁、锰等污染物成为当前饮用水处理中的热点问题。
生物滤柱具有流程简单、投资费用少、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因此现阶段,通常采用生物滤柱去除地下水中的铁、锰、氨氮,并取得了很好的去除效果,但该技术只能够将氨氮转化为硝氮,不能同时去除硝氮。而硝氮的去除通常采用化学法,需要投加药剂,运行成本高,同时会产生化学污泥。本实用新型将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实现氨氮、硝氮、铁、锰同步去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的利用生物法难以实现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锰同步去除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水泵、一级生物滤柱、二级生物滤柱、曝气泵、出水水箱、回流水泵;
其中一级生物滤柱的底部设置一级进水口,顶部设置一级出水口,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一级承托层,一级承托层之上为锰砂滤料;
二级生物滤柱4的顶部设置二级进水口,底部设置二级出水口,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二级承托层,二级承托层之上为石英砂滤料;
原水箱经原水水泵与一级生物滤柱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接;
一级生物滤柱的顶部的一级出水口与二级生物滤柱顶部的二级进水口相连接;
二级生物滤柱底部的二级出水口与出水水箱相连接;
曝气泵的曝气头设置在二级生物滤柱的二级承托层下面;
出水水箱经回流水泵与一级生物滤柱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启动:将含铁、锰、氨氮的地下水处理厂的填料接种到一级生物滤柱和二级生物滤柱中,将原水箱中的待处理的地下水经原水水泵通入到一级生物滤柱中,经过滤料层,从顶部的一级出水口流出,再进入到二级生物滤柱内,再经二级生物滤柱底部的二级出水口流入到出水水箱中;通过曝气泵向二级生物滤柱内曝气;出水水箱中水以回流比为200%~300%回流至一级生物滤柱的一级进水口;两级生物滤柱的滤速均为2~2.5m/h,出水稳定后;
二、运行:将待处理的地下水通入两级生物滤柱系统中,通过曝气泵向二级生物滤柱内曝气;在水温为20~25℃、滤速为3~3.5m/h、回流比为200%~300%的条件下处理,完成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和锰的同步去除。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生物滤柱同步去除地下水中的氨氮、硝氮、铁、锰时,一级滤柱为缺氧区,二级滤柱为好氧区。在一级滤柱中,反硝化细菌利用进水中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铁、锰等)将回流的二级出水的硝氮还原为氮气,同时有机物、铁、锰的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三价铁氢氧化物、高价锰氧化物。氨氮在二级生物滤柱中被硝化菌氧化成硝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生物法去除地下水中的氨氮、铁、锰,化学法去除硝氮相比,有如下优点:
1)在两级生物滤柱中实现了氨氮、硝氮、铁、锰的同步去除。
2)利用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铁、锰将氨氮氧化后的硝氮还原,减少了曝气量,降低了能耗、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利用生物法难以实现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锰同步去除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锰的同步高效稳定去除,出水中氨氮的浓度低于0.1mg/L、硝氮的浓度低于0.7mg/L、铁的浓度低于0.12mg/L、锰的浓度低于0.05mg/L,均明显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两级生物滤柱系统的示意图;图中1为原水箱、2为原水水泵、3为一级生物滤柱、4为二级生物滤柱、5为曝气泵、6为出水水箱、7为回流水泵;
图2是一级生物滤柱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1为一级进水口,3-2为一级出水口,3-3 为一级承托层,3-4为锰砂滤料,3-5为一级出水取样口;
图3是二级生物滤柱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4-1为二级进水口,4-2为二级出水口,4-3为二级承托层,4-4为石英砂滤料,4-5为二级出水取样口;5-1为曝气头;
图4是实施例1中两级生物滤柱系统去除氨氮、硝氮的运行效果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两级生物滤柱系统去除铁的运行效果图。
图6是实施例1中两级生物滤柱系统去除锰的运行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锰的装置,包括原水箱1、原水水泵2、一级生物滤柱3、二级生物滤柱4、曝气泵5、出水水箱6、回流水泵7;
其中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设置一级进水口3-1,顶部设置一级出水口3-2,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一级承托层3-3,一级承托层之上为锰砂滤料3-4;
二级生物滤柱4的顶部设置二级进水口4-1,底部设置二级出水口4-2,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二级承托层4-3,二级承托层之上为石英砂滤料4-4;
原水箱1经原水水泵2与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接;
一级生物滤柱3的顶部的一级出水口3-2与二级生物滤柱4顶部的二级进水口4-1相连接;
二级生物滤柱4底部的二级出水口4-2与出水水箱6相连接;
曝气泵5的曝气头5-1设置在二级生物滤柱4的二级承托层4-3下面;
出水水箱6经回流水泵7与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的锰砂滤料厚度为2~2.5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锰砂的粒径为2~3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石英砂滤料的厚度为2~2.5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的石英砂的粒径为2~3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一级生物滤柱3的顶部设置一级出水取样口3-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二级生物滤柱底部设置二级出水取样口4-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用下面的实施例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锰的装置,由原水箱1、原水水泵2、一级生物滤柱3、二级生物滤柱4、曝气泵5、出水水箱6、回流水泵7组成;
其中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设置一级进水口3-1,顶部设置一级出水口3-2,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一级承托层3-3,一级承托层之上为锰砂滤料3-4,锰砂滤料厚度为2m,锰砂的粒径为2~3mm;一级生物滤柱3的顶部还设置一级出水取样口3-5;
二级生物滤柱4的顶部设置二级进水口4-1,底部设置二级出水口4-2,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二级承托层4-3,二级承托层之上为石英砂滤料4-4,石英砂滤料的厚度为2m,石英砂的粒径为2~3mm;二级生物滤柱的底部还设置二级出水取样口4-5;
原水箱1经原水水泵2与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3-1相连接;
一级生物滤柱3的顶部的一级出水口3-1与二级生物滤柱4顶部的二级进水口4-1相连接;
二级生物滤柱4底部的二级出水口4-2与出水水箱6相连接;
曝气泵5的曝气头5-1设置在二级生物滤柱4的二级承托层4-3下面;
出水水箱6经回流水泵7与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3-1相连接;
利用本实施例1的装置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锰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启动:将含铁、锰、氨氮的地下水处理厂的填料接种到一级生物滤柱3和二级生物滤柱4中,将原水箱1中的待处理的地下水经原水水泵2通入到一级生物滤柱3中,经过滤料层,从顶部的一级出水口3-2流出,再进入到二级生物滤柱内,再经二级生物滤柱底部的二级出水口4-2流入到出水水箱6中;通过曝气泵5向二级生物滤柱内曝气,二级生物滤柱内的溶解氧含量为0.6mg/L;出水水箱6中水以回流比为200%回流至一级生物滤柱3的一级进水口3-1;两级生物滤柱的滤速均为2m/h,48天后,出水中氨氮的浓度低于0.1mg/L、硝氮的浓度低于0.7mg/L、铁的浓度低于0.12mg/L、锰的的浓度低于 0.05mg/L,出水稳定,启动成功;启动成功后,锰砂滤料3-4上负载反硝化细菌,石英砂滤料4-4上负载硝化菌。
二、运行:将待处理的地下水通入两级生物滤柱系统中,通过曝气泵5向二级生物滤柱内曝气,使二级生物滤柱内的溶解氧含量为0.7mg/L;在水温为20~25℃、滤速为3m/h、回流比为200%的条件下处理,完成地下水中氨氮、硝氮、铁和锰的同步去除;当一级生物滤柱3运行3天后,从一级生物滤柱3下部的一级进水口3-1通入水进行反冲洗5min;当二级生物滤柱4运行7天后,从二级生物滤柱4下部的二级出水口4-1通入水进行反冲洗5min。
本实施例处理的地下水,进水中氨氮、铁、锰的浓度分别为2.9~3.2mg/L、5.9~7.5mg/L、 1.9~2.4mg/L。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在一级生物滤柱3顶部取样作为一级出水,在二级生物滤柱底部取样作为二级出水,监测进水、一级出水和二级出水的氨氮、硝氮、铁、锰。
氨氮、硝氮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滤速3m/h时,稳定运行阶段出水氨氮浓度均低于0.1mg/L、平均浓度为0.031mg/L,去除率为98.97%。出水硝氮浓度均低于0.7mg/L、平均浓度为0.55mg/L。
铁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滤速3m/h时,稳定运行阶段出水总铁浓度均低于0.12mg/L、平均浓度为0.087mg/L,去除率为98.67%。
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滤速3m/h时,稳定运行阶段出水锰浓度均低于0.05mg/L、平均浓度为0.029mg/L,去除率为98.69%。
本实施例在稳定运行阶段,出水中的氨氮、硝氮、铁、锰分别降到了0.1mg/L、0.7mg/L、 0.12mg/L、0.05mg/L以下。氨氮、铁、锰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7%、98.67%、98.69%,认为实现了氨氮、硝氮、铁、锰的高效同步稳定去除。

Claims (7)

1.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原水箱(1)、原水水泵(2)、一级生物滤柱(3)、二级生物滤柱(4)、曝气泵(5)、出水水箱(6)、回流水泵(7);
其中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设置一级进水口(3-1),顶部设置一级出水口(3-2),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一级承托层(3-3),一级承托层之上为锰砂滤料(3-4);
二级生物滤柱(4)的顶部设置二级进水口(4-1),底部设置出二级出水口(4-2),柱内填充滤料,底部为二级承托层(4-3),二级承托层之上为石英砂滤料(4-4);
原水箱(1)经原水水泵(2)与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接;
一级生物滤柱(3)的顶部的一级出水口(3-2)与二级生物滤柱(4)顶部的二级进水口(4-1)相连接;
二级生物滤柱(4)底部的二级出水口(4-2)与出水水箱(6)相连接;
曝气泵(5)的曝气头5-1设置在二级生物滤柱(4)的二级承托层(4-3)下面;
出水水箱(6)经回流水泵(7)与一级生物滤柱(3)的底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砂滤料厚度为2~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砂的粒径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砂滤料的厚度为2~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砂的粒径为2~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级生物滤柱(3)的顶部设置一级出水取样口(3-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生物滤柱底部设置二级出水取样口(4-5)。
CN201921409392.1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Active CN210620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9392.1U CN210620385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9392.1U CN210620385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0385U true CN210620385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2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9392.1U Active CN210620385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03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3599A (zh) * 2021-06-15 2021-08-10 西昌学院 一种基于改良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微污染水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3599A (zh) * 2021-06-15 2021-08-10 西昌学院 一种基于改良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微污染水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7589B (zh) 一种利用铁碳芬顿预处理-ubf-a/o处理染料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3058372B (zh) 下向流一体式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过滤装置与方法
CN105668787B (zh) 复合式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污水处理工艺
WO2010133177A1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6746175A (zh)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方法
CN102963981B (zh) 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深度脱氮的方法
CN105481174A (zh) 一种橡胶及合成塑料行业废水处理系统
CN1686872A (zh) 一种小区污水脱氨氮的方法
CN104118957A (zh) 基于传统净水工艺的节地改造升级方法
Zeng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iron, manganese and ammonia from groundwater: upgrading of waterworks in northeast China
CN103193312B (zh) 一种生物去除地下水中金属镉的装置及方法
CN110921982A (zh) 一种生物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煤化工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10620385U (zh) 一种基于两级生物滤柱的同步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装置
CN208649048U (zh) 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应用于养殖污水处理的装置
CN107973488B (zh) 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的方法
CN211813984U (zh) 一种生物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煤化工废水的系统
KR101489134B1 (ko) 하폐수 고도처리 방법
CN106082564A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技术
CN106966512B (zh) 耦合自养脱氮的低温地下水生物除铁除锰工艺启动方法
CN107265635A (zh) 原位污泥减量的循环活性污泥法
CN209412031U (zh) 一种强化脱氮的户用污水处理装置
CN112279377A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净化的湿地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填料的净水装置
KR100424250B1 (ko) 오염물의 생물학적 처리방법 및 시스템
CN218089261U (zh) 装配式商砼污水处理设备
CN109970186A (zh) 一种苯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Room 15, 1st Floor, Unit 1, Building 3, No. 7 Longteng East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Mu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5000 mapingba, Xichang City,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CHANG College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