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8117U -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8117U
CN210618117U CN201921109866.0U CN201921109866U CN210618117U CN 210618117 U CN210618117 U CN 210618117U CN 201921109866 U CN201921109866 U CN 201921109866U CN 210618117 U CN210618117 U CN 210618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fixed
movable
position sensor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98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苏利杰
胡跃明
陈治国
汪子恂
赵子轩
冯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Yangt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Yangt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Yangt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98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8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8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8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固定拨车端、可移动拨车端、停车控制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距离所述停车区间靠近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一侧的边界的距离大于等于目标空轨列车的一个滑轮结构的长度值,且小于一个所述滑轮结构的长度值与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结构间的间隙距离值的和值;可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列车是否停在停车区间内,以根据位置信号控制拨车,可防止因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出现视觉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盲目进行拨车动作,与车辆产生冲突,设置导致车辆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轨列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空轨货运是一种新型货物运输方式,适用于“码头-堆场-集散站“之间的货物周转。货物通过集装箱方式进行远程运输,当到达码头或各个集散站后,通过空轨运输方式将货物分散出去,减少了各个运输装置之间的周转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集卡周转带来的人力成本和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车辆停靠时,首先将车辆停靠在预设的停车区间内,再通过外部设备将列车位置拨正。因此,其前提需要列车能够在“停车区间”精准停靠,而其是否停靠在停车区间内,是通过车辆自身的定位装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当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出现视觉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盲目进行拨车动作,与车辆产生冲突,设置导致车辆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因此,目前还缺乏一套能够辅助空轨列车精确、安全停靠的辅助停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固定拨车端、可移动拨车端、停车控制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其中,
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都固定在目标空轨列车的轨道上方,且所述可移动拨车端可在所述轨道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拨车端,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与所述固定拨车端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目标空轨列车运行方向上,所述固定拨车端位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的前方;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在与所述目标空轨列车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可伸缩;
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固定拨车端在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在停车区间内;其中,所述停车区间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距离所述固定拨车端距离最远时,所述固定拨车端与可移动拨车端之间的位置区间;
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大于等于目标空轨列车的一个滑轮结构的长度值,所述右侧边界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所在一侧的边界;
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小于一个所述滑轮结构的长度值与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结构间的间隙距离值的和值;
所述停车控制器与所述固定拨车端、可移动拨车端、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发送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水平伸缩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拨车端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之间通过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与所述停车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第一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移动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停车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器为驱动电机或液压缸。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为金属或者橡胶材料。
可选的,所述固定拨车端和所述可移动拨车端分别包括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内的第二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滑块挡设于所述滑轮结构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停车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器为驱动电机或液压缸。
可选的,所述第二滑块为金属或者橡胶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固定拨车端、可移动拨车端、停车控制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都固定在目标空轨列车的轨道上方,且所述可移动拨车端可在所述轨道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拨车端,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与所述固定拨车端之间的距离;用于当目标空轨列车停靠在停车区间后,使用可移动拨车端拨动列车进行微调;在所述目标空轨列车运行方向上,所述固定拨车端位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的前方;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在与所述目标空轨列车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可伸缩;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固定拨车端在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在停车区间内;其中,所述停车区间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距离所述固定拨车端距离最远时,所述固定拨车端与可移动拨车端之间的位置区间;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大于等于目标空轨列车的一个滑轮结构的长度值,所述右侧边界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所在一侧的边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小于一个所述滑轮结构的长度值与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结构间的间隙距离值的和值;由于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特殊位置,可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检测滑轮结构的头端是否超出停车区间,通过第二位置传感器检测滑轮结构的尾端是否进入停车区间,可防止因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出现视觉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盲目进行拨车动作,与车辆产生冲突,设置导致车辆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进而提供了一套能够辅助空轨列车精确、安全停靠的辅助停车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水平伸缩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构架图;
图中:1-固定拨车端,12-水平伸缩调节装置,2-可移动拨车端,3-停车控制器,4-第一位置传感器,5-第二位置传感器,6-目标空轨列车,61-滑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出现视觉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盲目进行拨车动作,与车辆产生冲突,设置导致车辆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固定拨车端1、可移动拨车端2、停车控制器3、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其中,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都固定在目标空轨列车6的轨道上方,且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可在所述轨道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拨车端1,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目标空轨列车6运行方向上,所述固定拨车端1位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的前方;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在与所述目标空轨列车6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可伸缩;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在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固定在停车区间内;其中,所述停车区间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距离所述固定拨车端1距离最远时,所述固定拨车端1与可移动拨车端2之间的位置区间;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4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大于等于目标空轨列车6的一个滑轮结构61的长度值,所述右侧边界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所在一侧的边界;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4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小于一个所述滑轮结构61的长度值与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结构61间的间隙距离值的和值;所述停车控制器3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可移动拨车端2、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发送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空轨智能运输系统中空轨列车需要在特定区间定点停靠,然后通过辅助停车系统对空轨列车位置进行进一步的校正,校正完成后,才能进行装卸箱任务。
而现有的列车校正方法是通过外部设备将列车位置拨正,其前提需要列车能够在“停车区间”精准停靠。当前系统中,列车在区间精准停靠的信息是由空轨列车通过自身的定位系统判定给出,当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发出“定点停靠”信息,辅助停车系统(APS)根据错误的“定点停靠”信息,进行拨车的“降-伸”动作,拨车端就会与空轨列车产生冲突,可能会导致空轨车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拨车端1以及停车区间内的特定位置安装位置传感器,并通过停车控制器3采集信号,以控制拨车端,从而保证列车完全进入“停车区间”后,再进行列车位置校正。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另外,文本中出现的“内”和“外”是常规意义的内和外,是为了便于描述清楚,并不是任何限定。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出现视觉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盲目进行拨车动作,与车辆产生冲突,设置导致车辆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所述辅助停车装置固定于车辆运行的轨道支座上。
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固定拨车端1、可移动拨车端2、停车控制器3、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
其中,
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都固定在目标空轨列车6的轨道上方,且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可在所述轨道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拨车端1,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之间的距离;用于当目标空轨列车6停靠在停车区间后,使用可移动拨车端2拨动列车进行微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装置还包括水平伸缩调节装置12,所述固定拨车端1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之间通过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12连接,通过水平伸缩调节装置12的伸缩调节,来调整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之间的距离;
相应的,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12与所述停车控制器3电连接,以根据指令控制水平伸缩调节装置12的伸缩。
具体的,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12包括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第一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移动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上。更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停车控制器3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器为驱动电机或液压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块为金属或者橡胶材料的。
此外,在目标空轨列车6运行方向上,所述固定拨车端1位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的前方;使可移动拨车端2能将列车从未停到位的位置拨到预设的前方停车位置;
需要说的是,这里对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的绝对位置并不做限制,只做如上述的相对位置的限制。因为目标空轨列车6的运行方向并没有限制,在实际操作时,目标空轨列车6左右方向运行都有可能。参见图1,是其中一种目标空轨列车6向左运行的情况。
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在与所述目标空轨列车6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可伸缩;使其在伸出时可拨动列车,在缩回时不妨碍列车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参见图2,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分别包括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内的第二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滑块挡设于所述滑轮结构61的端部;更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停车控制器3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器为驱动电机或液压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块为金属或者橡胶材料的。
为了检测目标空轨列车6是否超出停车区间,参见图1,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固定在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的相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固定在停车区间内;其中,所述停车区间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距离所述固定拨车端1距离最远时,所述固定拨车端1与可移动拨车端2之间形成的位置区间;
具体的,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为超声探头。
为了使可移动拨车端2垂直伸缩时不会与目标空轨列车6发生冲突,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距离所述停车区间靠近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一例的边界的距离大于等于目标空轨列车6的一个滑轮结构61的长度值,且小于一个所述滑轮结构61的长度值与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结构61间的间隙距离值的和值;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空轨列车可能包括多个用于在轨道中滑行的滑轮结构61,参见图1所示的空轨列车,有两个滑轮结构61,只要将最前方的一个滑轮结构61精准停靠控制,则对整个空轨列车进行精准的控制。
参见图3,所述停车控制器3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可移动拨车端2、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发送控制指令。
具体的,停车控制器3即为现有的停车辅助控制系统(APS),也可以是常用的处理器,例如PLC。在实现控制时,如果第一位置传感器4无信息、第二位置传感器5有信息,表示列车在“停车区间”,如果第一位置传感器4无信息、第二位置传感器5无信息,表示列车尚未到达“停车区间”,不进行车辆校正;如果第一位置传感器4有信息、第二位置传感器5有信息,表示列车已经越界;所述停车控制器3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可移动拨车端2、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发送控制指令,以根据位置信号控制拨车,可防止因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出现视觉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盲目进行拨车动作,与车辆产生冲突,设置导致车辆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包括固定拨车端1、可移动拨车端2、停车控制器3、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其中,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都固定在目标空轨列车6的轨道上方,且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可在所述轨道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拨车端1,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之间的距离;用于当目标空轨列车6停靠在停车区间后,使用可移动拨车端2拨动列车进行微调;在目标空轨列车6运行方向上,所述固定拨车端1位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的前方;使可移动拨车端2能将列车从未停到位的位置拨到预设的前方停车位置;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为垂直可伸缩的,使其在伸出时可拨动列车,在缩回时不妨碍列车的正常运行;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固定在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的相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固定在停车区间内;其中,所述停车区间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距离所述固定拨车端1距离最远时,所述固定拨车端1与可移动拨车端2之间形成的位置区间;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距离所述停车区间靠近所述可移动拨车端2一例的边界的距离大于等于目标空轨列车6的一个滑轮结构61的长度值,且小于一个所述滑轮结构61的长度值与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结构61间的间隙距离值的和值;可通过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的信号判断列车是否停在停车区间内,具体判断方法为:如果第一位置传感器4无信息、第二位置传感器5有信息,表示列车在“停车区间”,如果第一位置传感器4无信息、第二位置传感器5无信息,表示列车尚未到达“停车区间”,不进行车辆校正;如果第一位置传感器4有信息、第二位置传感器5有信息,表示列车已经越界;所述停车控制器3与所述固定拨车端1、可移动拨车端2、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固定拨车端1和可移动拨车端2发送控制指令,以根据位置信号控制拨车,可防止因列车定位信息出现误差或是人为观察判断出现视觉误差时,可能会导致列车未完全进入“停车区间”,而盲目进行拨车动作,与车辆产生冲突,设置导致车辆和辅助停车设备的损坏,进而提供了一套能够辅助空轨列车精确、安全停靠的辅助停车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无需在空轨列车上安装任何设备,成本低、安装简单,可以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扩展;通过超声波进行检测,检测距离有限定,降低外界环境干扰;通过两个传感器的信息结合,形成信息“闭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拨车端、可移动拨车端、停车控制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其中,
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都固定在目标空轨列车的轨道上方,且所述可移动拨车端可在轨道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拨车端,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与所述固定拨车端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目标空轨列车运行方向上,所述固定拨车端位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的前方;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在与所述目标空轨列车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可伸缩;
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与所述固定拨车端在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在停车区间内;其中,所述停车区间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距离所述固定拨车端距离最远时,所述固定拨车端与可移动拨车端之间的位置区间;
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大于等于目标空轨列车的一个滑轮结构的长度值,所述右侧边界为所述可移动拨车端所在一侧的边界;
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距离所述停车区间右侧边界的距离小于一个所述滑轮结构的长度值与相邻两个所述滑轮结构间的间隙距离值的和值;
所述停车控制器与所述固定拨车端、可移动拨车端、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号,并向所述固定拨车端和可移动拨车端发送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水平伸缩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拨车端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之间通过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与所述停车控制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伸缩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内的第一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滑轨移动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滑块固定于所述可移动拨车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停车控制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驱动电机或液压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为金属或者橡胶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拨车端和所述可移动拨车端分别包括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内的第二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滑块挡设于所述滑轮结构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停车控制器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为驱动电机或液压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为金属或者橡胶材料。
CN201921109866.0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Active CN210618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866.0U CN210618117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866.0U CN210618117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8117U true CN210618117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9866.0U Active CN210618117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81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5889A (zh) * 2021-10-29 2022-02-22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升降式辅助停车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5889A (zh) * 2021-10-29 2022-02-22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升降式辅助停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7279B (zh) 港口无人集卡站点停车方法及系统
US11262189B2 (en) Monitoring container transfer device on lowering container onto transport platform or lifting away from transport platform
CN109240313A (zh) 无人驾驶叉车的避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1041A (zh) 一种基于超声波和视觉传感器相融合的泊车车位检测方法
CN111775983B (zh) 一种列车自动翻车作业系统和方法
CN208413304U (zh) 一种自动装车系统
CN111332951B (zh) 燃料智能接卸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0618117U (zh) 一种空轨列车辅助停车装置
CN101659268A (zh) 列车停止检测系统
CN206429007U (zh) 竖排动态停车位
CN114407935A (zh) 站台屏蔽门系统及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系统
CN206020303U (zh) 移动式物品检查系统及港口
CN109213173B (zh) 一种agv进出交互支架的防撞保护方法
CN104635733B (zh) 自动导引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56338A (zh) 一种高铁物流集装器装卸机器人及其装卸集装器的方法
CN110126888A (zh) 一种轨道无人驾驶车辆自主停靠的方法
CN112859708A (zh) 一种轨道吊远程控制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KR102490564B1 (ko) 배터리 교체 카트, 배터리 교체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205934751U (zh) Brt站台用智能踏板
CN110209178A (zh) 基于大数据的无人驾驶车辆控制方法
CN110745068A (zh) 一种公交车线号牌自动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305617A (zh) 运输母车
CN109204347B (zh) 轨道工程车和轨道工程车的控制策略
CN107065986A (zh) 基于三维虚拟轨迹规划的发电机搬运与防碰撞方法
CN111236716A (zh) 运输母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