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3288U -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3288U
CN210613288U CN201921260132.2U CN201921260132U CN210613288U CN 210613288 U CN210613288 U CN 210613288U CN 201921260132 U CN201921260132 U CN 201921260132U CN 210613288 U CN210613288 U CN 210613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lter
frame
chamber
fil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01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忠
陈永仕
余志超
戴玲
张红
陈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j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j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j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ji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01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3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3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3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基础底座,所述基础底座上端设有过滤塔及废气处理箱体,所述过滤塔内腔通过第一隔板分割为上过滤腔和下集尘腔,所述上过滤腔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转动轴、第一导流板、第一过滤架、导尘架及第一刮板,所述废气处理箱体内腔通过第二隔板分割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底端中侧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有第二过滤架和第三过滤架,所述传动轴长度方向一端端部套于蜗轮,所述蜗轮位置侧旁竖直设有蜗杆,所述蜗杆顶端外部等弧度均匀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腔室内腔通过第三隔板分割为集料腔和蓄水腔,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等领域常会产生燃烧废气,燃烧废气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还是造成资源(热能)的浪费,燃烧废气中含有烟尘、灰渣等颗粒,采用过滤网实现烟尘、灰渣等颗粒过滤处理时,过滤网在长时间工作后其网孔可能会发生堵塞,会影响过滤网的过滤性能、通风性能,现有的燃烧废气处理设备处理效果不佳,无法实现高效、充分的处理,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新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该设备实现对燃烧废气的处理,避免燃烧废气的直接排放而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冷却水实现燃烧废气中所携带热能的吸收,降低资源(热能)的浪费,对燃烧废气的风能进行利用,实现过滤网的清理,保障过滤网的过滤性能、通风性能,实现燃烧废气高效、充分的处理,提高燃烧废气处理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基础底座,所述基础底座上端设有过滤塔及废气处理箱体,所述过滤塔内腔下端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过滤塔内腔分割为上过滤腔和下集尘腔,所述上过滤腔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转动轴、第一导流板、第一过滤架、导尘架及第一刮板,所述废气处理箱体内且沿竖直方向等距离均匀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废气处理箱体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分割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底端中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有第二过滤架和第三过滤架,所述传动轴长度方向一端端部套于蜗轮,所述蜗轮位置侧旁竖直设有蜗杆,所述蜗杆顶端外部等弧度均匀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腔室内腔中侧竖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二腔室内腔分割为集料腔和蓄水腔,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转动轴底端端部通过轴承安装于上过滤腔内底端中部,集料腔外侧端壁上卸料口且卸料口内端设有卸料门体,蓄水腔内端壁上下部分别开有注水孔、排水口,注水孔、排水孔处均分别设有堵水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塔、废气处理箱体侧端壁内腔均分别开有吸热中空腔,所述吸热中空腔上端均分别开有注水口、下端均分别开有排水口,所述注水口、排水口处均分别设有电控开关阀体,所述过滤塔上部设为中空圆台形、中下部设为中空圆柱形,所述上过滤腔内腔中侧且沿竖直方向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外部等弧度均匀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上过滤腔底端侧壁上开有进气口,所述上过滤腔内腔上端固定设有环形固定架,所述环形固定架内端活动设有第一过滤架,所述第一过滤架设为圆盘形,所述转动轴顶端端部与所述第一过滤架下端中心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架位置下方设有导尘架,所述导尘架为V形架体,所述导尘架倾斜设置,所述导尘架沿其倾斜方向上端端部与所述转动轴外部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导尘架沿其倾斜方向下端端部与所述上过滤腔内侧端壁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套于所述转动轴外部的轴承及轴承外部套有的环形套,所述上过滤腔内侧端壁上且对应所述导尘架连接端位置竖直开有导尘槽,所述导尘槽底端端部伸进所述下集尘腔内,所述过滤塔内侧端壁上且对应所述导尘槽位置设有防尘挡板,所述第一刮板设于所述导尘架位置正上方、第一过滤架位置下方,所述第一刮板上端紧贴所述第一过滤架下端面设计,所述下集尘腔外侧端壁上开有卸尘口且所述卸尘口内端设有卸尘门体。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外界燃烧废气输送管道连接,第一过滤架可圆周转动,导尘架下端为尖端,导尘架倾斜方向上端端部与环形套相连接,过滤塔、废气处理箱体外侧端壁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检测探头均分别伸进吸热中空腔内,第一刮板用于第一过滤架的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过滤塔顶部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腔室长度方向一侧内腔相连通,所述蜗杆、蜗轮均靠近所述第一腔室进气端位置一侧设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配合传动,所述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均设为圆环形,所述第二过滤架下侧活动贯穿所述第二隔板伸进所述集料腔内,所述第三过滤架下侧活动贯穿所述第二隔板伸进所述蓄水腔内,所述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沿所述第一腔室内腔导气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腔室内且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位置分别固定设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中下侧均分别开有弧形通口,所述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上侧均分别刚好位于所述弧形通口内,所述集料腔内且紧贴所述第二过滤架过滤端面位置竖直设有第二刮板,所述蓄水腔内且紧贴所述第三过滤架过滤端面位置竖直设有第三刮板,所述第一腔室对应其进气端位置另一侧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腔室长度方向一侧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对应其进气端位置另一侧开有排气口。第二刮板、第三刮板分别用于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的清理,弧形通口内侧端壁紧贴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外侧圆周端壁设计,第一过滤架、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上均分别均匀密集开有过滤孔,第一过滤架上的过滤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架上的过滤孔孔径,第二过滤架上的过滤孔孔径大于第三过滤架上的过滤孔孔径,排气口通过管道外界集气设备,废气处理箱体外侧端壁上可拆卸式设有防护罩壳,防护罩壳实现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连通管道的内置保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设备实现对燃烧废气的处理,避免燃烧废气的直接排放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开有的吸热中空腔内注入冷取水实现燃烧废气中所携带热能的吸收,降低资源(热能)的浪费,对燃烧废气的风能进行利用,第一导流板带动转动轴转动,第二导流板通过蜗轮、蜗杆带动传动轴转动,转动轴、传动轴的转动实现过滤架的转动,再配合刮板实现过滤网的清理,保障过滤网的过滤性能、通风性能,实现燃烧废气的一次过滤、二次过滤、三次过滤及淋水处理、吸附过滤,实现燃烧废气高效、充分的处理,提高燃烧废气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导尘架截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1、基础底座;2、过滤塔;3、废气处理箱体;4、上过滤腔;5、下集尘腔;6、过滤组件;7、转动轴;8、第一导流板;9、第一过滤架;10、导尘架;11、第一刮板;12、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第三腔室;15、传动轴;16、第二过滤架;17、第三过滤架;18、蜗轮;19、蜗杆;20、第二导流板;21、集料腔;22、蓄水腔;23、第二刮板;24、第三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进行说明,包括基础底座1,所述基础底座1上端设有过滤塔2及废气处理箱体3,所述过滤塔2内腔下端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过滤塔2内腔分割为上过滤腔4和下集尘腔5,所述上过滤腔4内设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转动轴7、第一导流板8、第一过滤架9、导尘架10及第一刮板11,所述废气处理箱体3内且沿竖直方向等距离均匀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废气处理箱体3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分割为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及第三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2内底端中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上套有第二过滤架16和第三过滤架17,所述传动轴15长度方向一端端部套于蜗轮18,所述蜗轮18位置侧旁竖直设有蜗杆19,所述蜗杆19顶端外部等弧度均匀设有第二导流板20,所述第二腔室13内腔中侧竖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二腔室13内腔分割为集料腔21和蓄水腔22,所述第三腔室14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实施例2:参见图1、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进行说明,所述过滤塔2、废气处理箱体3侧端壁内腔均分别开有吸热中空腔,所述吸热中空腔上端均分别开有注水口、下端均分别开有排水口,所述注水口、排水口处均分别设有电控开关阀体,所述过滤塔2上部设为中空圆台形、中下部设为中空圆柱形,所述上过滤腔4内腔中侧且沿竖直方向设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底端外部等弧度均匀设有第一导流板8,所述上过滤腔4底端侧壁上开有进气口,所述上过滤腔4内腔上端固定设有环形固定架,所述环形固定架内端活动设有第一过滤架9,所述第一过滤架9设为圆盘形,所述转动轴7顶端端部与所述第一过滤架9下端中心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架9位置下方设有导尘架10,所述导尘架10为V形架体,所述导尘架10倾斜设置,所述导尘架10沿其倾斜方向上端端部与所述转动轴7外部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导尘架10沿其倾斜方向下端端部与所述上过滤腔4内侧端壁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套于所述转动轴7外部的轴承及轴承外部套有的环形套,所述上过滤腔4内侧端壁上且对应所述导尘架10连接端位置竖直开有导尘槽,所述导尘槽底端端部伸进所述下集尘腔5内,所述过滤塔2内侧端壁上且对应所述导尘槽位置设有防尘挡板,所述第一刮板11设于所述导尘架10位置正上方、第一过滤架9位置下方,所述第一刮板11上端紧贴所述第一过滤架9下端面设计,所述下集尘腔5外侧端壁上开有卸尘口且所述卸尘口内端设有卸尘门体。
实施例3:参见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进行说明,所述过滤塔2顶部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腔室12长度方向一侧内腔相连通,所述蜗杆19、蜗轮18均靠近所述第一腔室12进气端位置一侧设置,所述蜗轮18与所述蜗杆19相配合传动,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均设为圆环形,所述第二过滤架16下侧活动贯穿所述第二隔板伸进所述集料腔21内,所述第三过滤架17下侧活动贯穿所述第二隔板伸进所述蓄水腔22内,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沿所述第一腔室12内腔导气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腔室12内且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位置分别固定设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中下侧均分别开有弧形通口,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上侧均分别刚好位于所述弧形通口内,所述集料腔21内且紧贴所述第二过滤架16过滤端面位置竖直设有第二刮板23,所述蓄水腔22内且紧贴所述第三过滤架17过滤端面位置竖直设有第三刮板24,所述第一腔室12对应其进气端位置另一侧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腔室14长度方向一侧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腔室14对应其进气端位置另一侧开有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燃烧废气通过管道、进气口导入上过滤腔内,导入的废气催动第一导流板运动,第一导流板的运作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一过滤架转动,第一过滤架实现燃烧废气的一次过滤处理。设有的第一刮板用于第一过滤架过滤端面的清理,清理所掉落的灰渣等通过导尘架、导尘槽导入下集尘腔内,下集尘腔用于过滤灰渣等的收集。一次过滤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管道导入第一腔室内,导入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催动第二导流板运动,第二导流板运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蜗轮配合运作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的转动带动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转动,第二过滤架实现气体二次过滤处理,第三过滤架实现气体的三次过滤处理,设有的第二刮板、第三刮板用于第二过滤架、第三过滤架的清理。设有的集料腔用于二次过滤处理时过滤杂物的收集,设有的蓄水腔注入水体,第三过滤架转动过滤处理的同时实现气体淋水处理。第一腔室内的气体通过管道导入第三腔室内,设有的活性炭吸附层实现气体中有害物质的吸附,开有的吸热中空腔内注入冷取水,实现燃烧废气用所携带热能的吸收。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基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1)上端设有过滤塔(2)及废气处理箱体(3),所述过滤塔(2)内腔下端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过滤塔(2)内腔分割为上过滤腔(4)和下集尘腔(5),所述上过滤腔(4)内设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转动轴(7)、第一导流板(8)、第一过滤架(9)、导尘架(10)及第一刮板(11),所述废气处理箱体(3)内且沿竖直方向等距离均匀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废气处理箱体(3)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分割为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及第三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2)内底端中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上套有第二过滤架(16)和第三过滤架(17),所述传动轴(15)长度方向一端端部套于蜗轮(18),所述蜗轮(18)位置侧旁竖直设有蜗杆(19),所述蜗杆(19)顶端外部等弧度均匀设有第二导流板(20),所述第二腔室(13)内腔中侧竖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二腔室(13)内腔分割为集料腔(21)和蓄水腔(22),所述第三腔室(14)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2)、废气处理箱体(3)侧端壁内腔均分别开有吸热中空腔,所述吸热中空腔上端均分别开有注水口、下端均分别开有排水口,所述注水口、排水口处均分别设有电控开关阀体,所述过滤塔(2)上部设为中空圆台形、中下部设为中空圆柱形,所述上过滤腔(4)内腔中侧且沿竖直方向设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底端外部等弧度均匀设有第一导流板(8),所述上过滤腔(4)底端侧壁上开有进气口,所述上过滤腔(4)内腔上端固定设有环形固定架,所述环形固定架内端活动设有第一过滤架(9),所述第一过滤架(9)设为圆盘形,所述转动轴(7)顶端端部与所述第一过滤架(9)下端中心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架(9)位置下方设有导尘架(10),所述导尘架(10)为V形架体,所述导尘架(10)倾斜设置,所述导尘架(10)沿其倾斜方向上端端部与所述转动轴(7)外部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导尘架(10)沿其倾斜方向下端端部与所述上过滤腔(4)内侧端壁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套于所述转动轴(7)外部的轴承及轴承外部套有的环形套,所述上过滤腔(4)内侧端壁上且对应所述导尘架(10)连接端位置竖直开有导尘槽,所述导尘槽底端端部伸进所述下集尘腔(5)内,所述过滤塔(2)内侧端壁上且对应所述导尘槽位置设有防尘挡板,所述第一刮板(11)设于所述导尘架(10)位置正上方、第一过滤架(9)位置下方,所述第一刮板(11)上端紧贴所述第一过滤架(9)下端面设计,所述下集尘腔(5)外侧端壁上开有卸尘口且所述卸尘口内端设有卸尘门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2)顶部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腔室(12)长度方向一侧内腔相连通,所述蜗杆(19)、蜗轮(18)均靠近所述第一腔室(12)进气端位置一侧设置,所述蜗轮(18)与所述蜗杆(19)相配合传动,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均设为圆环形,所述第二过滤架(16)下侧活动贯穿所述第二隔板伸进所述集料腔(21)内,所述第三过滤架(17)下侧活动贯穿所述第二隔板伸进所述蓄水腔(22)内,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沿所述第一腔室(12)内腔导气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腔室(12)内且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位置分别固定设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中下侧均分别开有弧形通口,所述第二过滤架(16)、第三过滤架(17)上侧均分别刚好位于所述弧形通口内,所述集料腔(21)内且紧贴所述第二过滤架(16)过滤端面位置竖直设有第二刮板(23),所述蓄水腔(22)内且紧贴所述第三过滤架(17)过滤端面位置竖直设有第三刮板(24),所述第一腔室(12)对应其进气端位置另一侧内腔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腔室(14)长度方向一侧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腔室(14)对应其进气端位置另一侧开有排气口。
CN201921260132.2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Active CN210613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132.2U CN210613288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0132.2U CN210613288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3288U true CN210613288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0132.2U Active CN210613288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3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6510A (zh) 一种滤网自清洁式气体除杂质装置
CN207856619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的气体净化装置
CN210613288U (zh) 一种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CN213577659U (zh) 一种吸附型油烟净化一体机
CN21038690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实验室用万向抽气罩
CN114602289A (zh) 一种流感病毒疫苗研发用负压废气排放灭菌系统
CN205517128U (zh) 一种烟气吸附净化处理装置
CN114753904A (zh) 一种汽车尾气排放净化装置
CN210060136U (zh) 一种便于微镜片切割加工装置
CN210229571U (zh) 一种VOCs收集装置
CN209714672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块的甲醛净化装置
CN114322154A (zh) 一种水平外置的高效空气过滤装置
CN206222421U (zh) 产生空气流的吸风装置及具有其的吸尘器或油烟机
CN207253967U (zh) 一种等离子切割设备用快速除尘装置
CN213725385U (zh) 一种除尘器新型多孔过滤装置
CN218358001U (zh) 一种砂型铸造浇注无组织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CN211659618U (zh) 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
CN218684106U (zh) 工业吸尘器
CN209588073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CN219792871U (zh) 一种椰壳柱状活性炭生产用加热设备
CN219186252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18307030U (zh) 一种防尘加热器
CN213492631U (zh) 一种简易的水气分离装置
CN212396730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化工用反应釜
CN215103222U (zh) 一种避免浪费沼液的沼气废渣排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