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2746U -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 Google Patents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2746U
CN210612746U CN201920628784.0U CN201920628784U CN210612746U CN 210612746 U CN210612746 U CN 210612746U CN 201920628784 U CN201920628784 U CN 201920628784U CN 210612746 U CN210612746 U CN 210612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bridge
bridge wire
fire
gas production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87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猛
李毅
蔡骏
侯传议
胡坤伦
韩体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c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c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c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87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2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2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27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包括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和壳体,所述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感应装置和传入导线,所述激发装置包括电桥丝和点火药头,所述电桥丝通过传入导线与红外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点火药头包裹于电桥丝的外部,所述产气剂室的内部充满有产气剂。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装置采用非接触红外辐射测温系统,可自动检测出火灾潜伏期,可将火灾消失于萌芽阶段;激发装置采用点火药头和电桥丝组合,不易受外界干扰,更加安全可靠;产气剂可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将干粉抛洒,以覆盖危险火源,并且产生气体无毒无害,不利于燃烧,亦可阻止火灾发生。

Description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公共场所的灭火,我国采取的针对性灭火设备和手段相对落后,灭火效率较低,难以抓住最好的灭火时间;现在灭火情况大多都是火灾已然形成,消防人员再采用传统的灭火方式,如携带水枪或干粉灭火器等设备进入火场进行灭火。不仅会给消防人员带来人身安全威胁,还会照成各种财产的损,当火灾发生时,受火灾对象、周边情况、人员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火势发展将呈无规律状态,会给消防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给国家资源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可主动感应火源,遇危险火源可自动启动,定向抛洒灭火剂扑灭感应范围内的危险火源,适用于仓库、交通工具、集装箱、电气仓内、家庭及公共场所等的消防。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包括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和壳体,所述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感应装置和传入导线,所述激发装置包括电桥丝和点火药头,所述电桥丝通过传入导线与红外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点火药头包裹于电桥丝的外部,所述产气剂室的内部充满有产气剂,所述点火药头放置于产气剂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灭火剂。
优选的,所述壳体结构为在靠近产气剂室的底部、背部及两侧的壳体为金属外壳,所述壳体结构的正面及上部的壳体为纸外壳。
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装置采用非接触红外辐射测温系统。
优选的,所述电桥丝采用镍铬桥丝,直径为0.03mm-0.05mm,电阻为2.5-3.5Ω,其安全电流为0.25A,最小发火电流为0.4A。
优选的,所述点火药头由氯酸钾、木炭、二硝基重氮酚药剂混合制成。
优选的,所述产气剂为五氨基四氮唑和高氯酸钾药剂混合制成。
红外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测温仪的核心部分,它的功能是将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转变为电信号,红外探测器对测温仪的整体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热电堆式探测器的工作波长为2-25μm,测温范围大于50℃,响应时间约为0.1s,稳定性比较高,考虑到现有的红外辐射测温仪受距离因素的影响,非接触红外辐射测温系统采用超声波测距电路测量系统与被测目标的距离,实现了红外辐射测温系统的距离补偿。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红外感应装置采用非接触红外辐射测温系统,可自动检测出火灾潜伏期,可将火灾消失于萌芽阶段;激发装置采用点火药头和电桥丝组合,不易受外界干扰,更加安全可靠;产气剂可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将干粉抛洒,以覆盖危险火源,并且产生气体无毒无害,不利于燃烧,亦可阻止火灾发生;壳体结构采用金属外壳和纸外壳的合成,使得产气剂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推动灭火剂向正前方定向抛洒。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的激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装置控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装置温度补偿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装置温度传感器输出讯号放大电路图。
图中:1、红外感应装置;2、传入导线;3、电桥丝;4、点火药头;5、产气剂;6、产气剂室纸壳体;7、灭火剂;8、金属外壳;9、纸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6,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包括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6、灭火剂室和壳体,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6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感应装置1和传入导线2,激发装置包括电桥丝3和点火药头4,电桥丝3通过传入导线2与红外感应装置1电连接,点火药头4包裹于电桥丝3的外部,产气剂室6的内部充满有产气剂5,产气剂室6为纸壳体,点火药头4放置于产气剂5内部,灭火剂室的内部填充有干粉灭火剂7,壳体将整个灭火器密封包裹。
壳体结构为在靠近产气剂室6的底部、背部及两侧的壳体为金属外壳8,使得产气剂5反应产生的气体得以约束,壳体结构的正面及上部的壳体为纸外壳9,产气剂5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推动灭火剂7向正前方定向抛洒。
红外感应装置1采用非接触红外辐射测温系统,适用于常低温非接触动态测温场合,即当温度接近于常温,且物体为动态的场合,可准确检测火灾潜伏期。
电桥丝3采用镍铬桥丝,直径为0.03mm-0.05mm,电阻为2.5-3.5Ω,其安全电流为0.25A,最小发火电流为0.4A。
点火药头4由氯酸钾、木炭、二硝基重氮酚药剂混合制成,其化学安定性好、热感度适当、发火快,输出能量大。
产气剂5为五氨基四氮唑和高氯酸钾药剂混合制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8CH3N5+7KClO4=7KCl+8CO2+12H2O+20N2
其产气剂5在点火药头4激发下快速反应生成出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氮气,对外界膨胀做功,在标准状况下,1g该产气剂约产生0.542L的气体。
工作时,红外感应装置1检测到危险火源时,将电流通过传入导线2传到至电桥丝3,电桥丝3在电流作用下产热,使得点火药头4反应,向产气剂5释放激发能量,产气剂5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对外界膨胀做功;由于受到金属外壳8的约束,反应产生的气体只能向纸外壳9包裹的面膨胀,并推动灭火剂7定向抛洒,覆盖危险火源,以达到将潜伏火灾控制在潜伏期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红外感应装置1采用非接触红外辐射测温系统,可自动检测出火灾潜伏期,可将火灾消失于萌芽阶段;激发装置采用点火药头4和电桥丝3组合,不易受外界干扰,更加安全可靠;产气剂5可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将干粉抛洒,以覆盖危险火源,并且产生气体无毒无害,不利于燃烧,亦可阻止火灾发生;壳体结构采用金属外壳8和纸外壳9的合成,使得产气剂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推动灭火剂向正前方定向抛洒。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和壳体,所述感应装置、激发装置、产气剂室均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感应装置和传入导线,所述激发装置包括电桥丝和点火药头,所述电桥丝通过传入导线与红外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点火药头包裹于电桥丝的外部,所述产气剂室的内部充满有产气剂,所述点火药头放置于产气剂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灭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在靠近产气剂室的底部、背部及两侧的壳体为金属外壳,所述壳体结构的正面及上部的壳体为纸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装置采用非接触红外辐射测温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桥丝采用镍铬桥丝,直径为0.03mm-0.05mm,电阻为2.5-3.5Ω,其安全电流为0.25A,最小发火电流为0.4A。
CN201920628784.0U 2019-05-05 2019-05-05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2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8784.0U CN210612746U (zh) 2019-05-05 2019-05-05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8784.0U CN210612746U (zh) 2019-05-05 2019-05-05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2746U true CN210612746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2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878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2746U (zh) 2019-05-05 2019-05-05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2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6524B2 (ja) エアロゾル消火デバイスを用いた電気化学装置
US20060289175A1 (en) Portable wireles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fires
KR20070119593A (ko) 연기, 불꽃, 및 열을 감지하는 복합형 화재감지기
CN108465180A (zh) 一种新型拉环投掷式灭火弹
KR100313597B1 (ko) 화재진화용 소화탄
CN210612746U (zh) 无人值守定向抛洒式灭火器
US601523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heat detectors
CN205598478U (zh) 自爆式干粉灭火弹
WO2020114424A1 (zh) 一种新型握柄式自动控制击发灭火弹
KR101214303B1 (ko) 멀티작동 타입의 고체에어로졸 소화기
WO2012034466A1 (zh) 一种新型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
CN213031713U (zh) 带有消防装置的储能柜
KR102020584B1 (ko) 고체에어로졸 소화기의 점화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체에어로졸 소화기
CN210512865U (zh) 一种彩色烟幕弹
JP7396644B2 (ja) 消火装置、および、消火方法
CN102068781A (zh) 高层建筑悬挂式智能灭火弹
CN210698571U (zh) 一种气溶胶灭火装置
CN212593632U (zh) 灭火贴
CN212593631U (zh) 灭火贴
US4009055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lectricity in case of fire
KR102607245B1 (ko) 고체에어로졸 소화기의 점화장치용 기폭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체에어로졸 소화기의 점화장치
RU221702U1 (ru) Переносной генератор огнетушащего аэрозоля (гоап)
CN212593633U (zh) 灭火贴
CN110538409B (zh) 一体式自动爆破灭火系统和方法
KR20140046591A (ko) 폭발의 위험성을 제거한 고체에어로졸 소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