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2124U -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2124U
CN210612124U CN201921091295.2U CN201921091295U CN210612124U CN 210612124 U CN210612124 U CN 210612124U CN 201921091295 U CN201921091295 U CN 201921091295U CN 210612124 U CN210612124 U CN 210612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piece
box
sliding
groove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12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Lairu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Lairu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Lairu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Lairu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12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2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2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2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发射箱体,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安装有显示模块,所述手柄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护手,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接收箱体,且接收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发射箱体位于支撑杆的底部右侧,所述支撑杆与显示模块之间设置有转轴。该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部分的主要采用直径30mm的铝合金钢管制作,通过折弯和焊接作为主控及电源箱体、接收箱体和发射箱体的底座,滑盖的设置,能够防止灰尘进入箱体的内部,进而保护主控及电源箱体的内部不受损坏,利用磁条槽与滑杆之间的滑动机构,能够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延长,大大增加了支撑杆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下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手术这个观念已经被人们接受了,在手术中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会对皮下金属残片进行检测,通过发现皮下埋藏物品的外部形状,进而进行手术风险排除,从而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皮下埋藏物的探测,有很多办法,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现代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属于医疗设备,一般的检测装置虽然可以发现金属物品,但无法精确识别金属残留物的形状,另外,仅能对可励磁性的金属物品进行检测,对于不可励磁的金属材料无法探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精确显示地下金属物品的形状,从而可以高效精确的确定金属埋藏物物品的形状位置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代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属于医疗设备,一般的检测装置虽然可以发现金属物品,但无法精确识别金属残留物的形状,另外,仅能对可励磁性的金属物品进行检测,对于不可励磁的金属材料无法探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精确显示地下金属物品的形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发射箱体,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安装有显示模块,且显示模块的底部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护手,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接收箱体,且接收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发射箱体位于支撑杆的底部右侧,所述支撑杆与显示模块之间设置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有主控及电源箱体、滑槽、滑盖、磁条槽和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及电源箱体,且主控及电源箱体的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安装有滑盖,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磁条槽,且磁条槽的表面安置有滑杆。
优选的,所述滑杆与磁条槽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同时滑槽和滑盖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转轴与显示模块之间相互连接,且转轴与显示模块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发射箱体包括有滑道、防护盖和通风口,所述发射箱体的表面设置有滑道,且滑道的表面安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防护盖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盖的外部形状呈“U”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部分的主要采用直径30mm的铝合金钢管制作,通过折弯和焊接作为主控及电源箱体、接收箱体和发射箱体的底座,滑盖的设置,能够防止灰尘进入箱体的内部,进而保护主控及电源箱体的内部不受损坏,利用磁条槽与滑杆之间的滑动机构,能够对支撑杆的长度进行延长,大大增加了支撑杆的灵活性。
2、接收箱体和发射箱体上均设置有防护盖,结构均相同,都是能够对箱体内部的结构零件进行保护,防止损伤,防护盖呈“U”型,能够完整的包裹住箱体,从而避免箱体的外部受到撞击,通风口的设置,能够辅助箱体内部散热。
3、在显示模块上可以看到皮下金属物体的成像,金属物品可以在图像上看到皮下的埋藏物品,显示模块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这样方便调整显示模块的角度,大大增加显示模块的灵活性,可以通过调节操作手柄的设置参数,可以提供方便的调节的功能,从而可以灵活调整皮下探测的深度和灵敏度。
4、其中主控及电源箱体主要为系统整个设备提供电源,提供3.3/5/12V的直流电源,发射箱体主要作用是作为厘米波的发射源发射特定波段的厘米波,接收箱体主要作用是作为厘米波的接收部分,并将接收的厘米波的电磁信号耦合成电流信号强度,并上传给显示处理电路,显示模块主要包括微控制器和数据处理电路,主要对接收箱体上传的初步数据进行处理并成像,得到灰度图像,支撑杆的作用是为主控及电源箱体、接收箱体和发射箱体提供支撑作用,控制手柄主要提供人员设置操作和控制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射箱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侧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101、主控及电源箱体;102、滑槽;103、滑盖;104、磁条槽;105、滑杆;2、显示模块;3、手柄;4、护手;5、接收箱体;6、发射箱体;601、滑道;602、防护盖;603、通风口;7、卡槽;8、卡块;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发射箱体6,支撑杆1的上方安装有显示模块2,且显示模块2的底部连接有手柄3,支撑杆1包括有主控及电源箱体101、滑槽102、滑盖103、磁条槽104和滑杆105,支撑杆1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及电源箱体101,且主控及电源箱体101的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02,滑槽102的表面安装有滑盖103,支撑杆1的表面设置有磁条槽104,且磁条槽104的表面安置有滑杆105,滑杆105与磁条槽10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同时滑槽102和滑盖103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滑盖103的设置,能够防止灰尘进入箱体的内部,进而保护主控及电源箱体101的内部不受损坏,利用磁条槽104与滑杆105之间的滑动机构,能够对支撑杆1的长度进行延长,大大增加了支撑杆1的灵活性;
手柄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护手4,支撑杆1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接收箱体5,且接收箱体5的内部开设有卡槽7,卡槽7的内部设置有卡块8,发射箱体6位于支撑杆1的底部右侧,发射箱体6包括有滑道601、防护盖602和通风口603,发射箱体6的表面设置有滑道601,且滑道601的表面安置有防护盖602,防护盖602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603,滑道601与防护盖60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盖602的外部形状呈“U”型,防护盖602呈“U”型,能够完整的包裹住箱体,从而避免箱体的外部受到撞击,通风口603的设置,能够辅助箱体内部散热;
支撑杆1与显示模块2之间设置有转轴9,支撑杆1通过转轴9与显示模块2之间相互连接,且转轴9与显示模块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转动结构,在显示模块2上可以看到皮下金属物体的成像,金属物品可以在图像上看到皮下的埋藏物品,显示模块2与支撑杆1之间通过转轴9连接,这样方便调整显示模块2的角度,大大增加显示模块2的灵活性。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首先发射箱体6部分包含照射天线、照射射频源等部分,照射天线采用大规模陶瓷阵列天线作为照射源的辐射器部分,照射射频源采用大功率倍频电路实现,接收箱体5部分主要含系数阵列的天线阵列作为探测接收天线;
主控及电源箱体101主要对接收箱体5接收上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这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数据处理芯片、存储电路、电源电路等,主控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数据处理芯片每一步的处理结果判断下一步的处理操作,数据处理芯片主要负责对上传的探测圆盘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按照本装置的算法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处理,得到初步的相关性矩阵,然后对初步的相关性矩阵数据载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概率温度数据,微控制器将概率温度数据上传到显示模块2;
主控及电源箱体101的成像处理工作过程包括:当发射箱体6的辐射深入到皮下以下后,辐射出来的厘米波信号会由于皮下不同层之间理化性质变化所形成的自然界面层会不断反射,反射的信号被探测到后进入接收箱体5内的接收天线阵列,由于采用的频段电磁频段较高,需要先进性降频,经过一级降频后得到70Mhz中频,改中频信号经过二级降频得到10Mhz中频信号,并通过主控及电源箱体101内部的主控芯片自带的采集功能获得厘米波信号的强度值,就这样完成整个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发射箱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方安装有显示模块(2),且显示模块(2)的底部连接有手柄(3),所述手柄(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护手(4),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接收箱体(5),且接收箱体(5)的内部开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内部设置有卡块(8),所述发射箱体(6)位于支撑杆(1)的底部右侧,所述支撑杆(1)与显示模块(2)之间设置有转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包括有主控及电源箱体(101)、滑槽(102)、滑盖(103)、磁条槽(104)和滑杆(105),所述支撑杆(1)的内部安装有主控及电源箱体(101),且主控及电源箱体(101)的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02),所述滑槽(102)的表面安装有滑盖(103),所述支撑杆(1)的表面设置有磁条槽(104),且磁条槽(104)的表面安置有滑杆(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05)与磁条槽(104)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同时滑槽(102)和滑盖(103)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通过转轴(9)与显示模块(2)之间相互连接,且转轴(9)与显示模块(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箱体(6)包括有滑道(601)、防护盖(602)和通风口(603),所述发射箱体(6)的表面设置有滑道(601),且滑道(601)的表面安置有防护盖(602),所述防护盖(602)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口(6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601)与防护盖(60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盖(602)的外部形状呈“U”型。
CN201921091295.2U 2019-07-12 2019-07-12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Active CN210612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1295.2U CN210612124U (zh) 2019-07-12 2019-07-12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1295.2U CN210612124U (zh) 2019-07-12 2019-07-12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2124U true CN210612124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2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1295.2U Active CN210612124U (zh) 2019-07-12 2019-07-12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2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4352A (zh) 一种用于铁路隧道全断面综合检测的轨道车及检测方法
CN210612124U (zh) 皮下金属残片检测装置
CN109188553B (zh) 一种非接触式墙体内埋电线的探测装置及方法
WO2002084268A8 (fr) Procede pour segmenter et reconnaitre une image dans l'imagerie radiologique industrielle
CN110187339B (zh) 地下空间探测的地质雷达天线移动遥控辅助装置及方法
KR20130042364A (ko) 굴착 사고 방지용 rfid 안테나가 장착된 굴삭바가지 및 이를 포함한 굴삭기
WO2003069320A3 (en) Radiation and metal detection system for scanning objects
WO2000068710A3 (en) Energy-selective x-ray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
JPH07174861A (ja) 金属ケーブルの埋設位置を確認する方法と装置
US687374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cable
CN105584061A (zh) 复合材料微波无损检测、快速修复与实时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32992A (zh) 一种便携式巡检设备
CN112090783A (zh) 一种基于红外调频光谱的煤岩检测装置
CN113484328B (zh) 一种机器视觉结合超声波技术的新型钢轨探伤仪
CN211554952U (zh) 一种基于远距低耗有源rfid无线射频模块的门禁读卡器
CN213422423U (zh) 基于人脸识别算法的测温识别一体机
CN212483414U (zh) 一种便携式微焦点x射线芳纶输送带检测装置
CN211293289U (zh) 一种适用于多型号天线的地质雷达检测辅助装置
CN213177995U (zh) 一种带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
CN105319602A (zh) 手持式背散射成像仪
CN104793259A (zh) 一种车载式全断面红外探测超前地质预报装置及其方法
CN212009784U (zh) 一种入侵识别界碑
CN220691104U (zh) 一种多功能辐射仪
CN114482772B (zh) 一种基于视觉控制的自动安全门系统
CN109659020A (zh) 医学影像设备干涉检查方法、医学影像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